1、政教处范文之防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俗称地动。它象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忽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非常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受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适应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许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在
2、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的岩层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岩层构造比拟脆弱的地点或原有断层处就会发生忽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断裂之处确实是震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振动确实是地震。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之为构造地震。此外,火山迸发可造成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塌陷地震;水库蓄水可造成水库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爆破地震,由于这些类型的地震数量少、能量小,构成的破坏程度也小,因而,我们要预防的主要是构造地震。3.地震常用名词震源:地下发生振动的发源地。震中: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的地点。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间隔。震中距:从震中到地
3、面上任一点的间隔。震中区:震中附近的地区。极震区:地面上受破坏最严峻的地区。震级:是度量地震大小的等级,即衡量震源释放出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1级,能量就相差30多倍。震级的大小是依照地震仪器记录计算出来的,目前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是8.9级。远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地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地点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6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妨碍和破坏的程度。每次地震,离震中越近,破坏性越
4、大,烈度就越高。4.烈度、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震级和烈度,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络。关于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区,烈度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能够如此比喻,地震好比一颗炸弹爆炸,炸弹的炸药量,相当于地震的震级,炸弹对各处的破坏程度,相当于地震烈度。在距炸弹爆炸地点近的地点,破坏就大;远的地点,破坏就小。地震烈度也是如此,地震烈度不仅跟震中距的远近有关,而且与震级、震源深度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多种要素有关。一般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尽管较小但极震区破坏较严峻;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妨碍面积比拟大,而震中烈度则不高。5.活动断裂带上什么部位容易发生
5、地震?(1)活动断裂带曲折最为突出的部位(简称拐弯处或拐点),往往是震中所在地点。(2)活动断裂带的两头(简称端点),有时是震中往返跳动的地点。(3)一条活动断裂带和另一条活动断裂带穿插的地点(简称穿插点),往往是震中所在的地点。6.地震谣言也是一种灾祸地震谣言是没有事实依照的地震传闻,由于地震谣传涉及面广、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因而危害甚大。这种传闻能够造成不是地震而胜似地震的损失。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过一些地震谣言广为流传的事件,在群众中造成严峻的恐震心理,有的导致工厂不能正常消费、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商店不能正常营业、人员盲目地外逃、抢购生活用品,甚至由于采取不恰当的防震行为导致摔伤
6、、摔死的事例时有发生。7.如何识别地震谣言?地震谣言之因而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相信并广泛流传,主要缘故有以下几点:首先,地震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人们普遍关怀,特别是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给人们造成了恐震心理;其次,由于地震科学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深化,广大群众对地震的孕育、发生及其前兆变化等缺乏认识和理解;第三,由于对国内外地震预告的水平和现状还不够清晰,有些人崇洋媚外,一听是外国人测出的就信以为真;第四,人们对我国发布地震预告的权限还不够清晰,误把小道音讯传为正式预告。要识别推断地震谣言,大体上可用下面几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但凡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者(如润月、甲子年要地震等);凡传说地震系外国人测出者(有说假设不震,其防震损失由他们包赔);凡传说地震震级大(如八级或消灭性地震),而发震时间地点十分详细者;凡提到某专家学者、某地震部门的预告,而不是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预告。总之,凡不通过各级政府而是小道传播的地震预告都可视为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