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考点解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贵君轻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一书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书中渗透的孟子的思想主张。笔者将中考涉及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并把初中课本中涉及到相应部分进行了梳理以方便学生备考。一.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
2、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二.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第三、尊人权 。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
3、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初中课本选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体现,他在文中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其中的“人和”、“得道”即得人心,人心归顺,所向披靡。由战争之道上升到治国的道理。三.道德伦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
4、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初中课本选鱼我所欲也讲的就是“义”的重要性,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四.哲学思想及认识论孟子的思想是
5、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初中课本选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指出有许多必须经历的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要有忧患意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到一个国家、小到个人,没有忧患意识,最终会走向灭亡。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6、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附孟子介绍: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