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_崔林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5500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_崔林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_崔林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_崔林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 第 期 年 月科 学 学 研 究 文章编号:()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崔林蔚,(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 ,辽宁大连)摘 要:科学界的性别差异是科学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论文立足于学者跨学科性这一知识分布的视角,探索其对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影响。论文基于 数据库及相应 论文数据,从跨学科性三维度(学科多样性、学科均衡性、学科差异性)出发,采用统计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探讨学者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问题,及其对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2、,相比于女性,男性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更高的学科多样性、学科差异性及更低的学科均衡性,这也是构成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同等情况下,男性提升其研究的跨学科性所收获的学术影响力回报会高于女性。最后,在探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启示与不足。关键词:性别差异;跨学科性;学术影响力;学术产出之谜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简介:崔林蔚(),女,博士后,:。社会分工是基于生物性别而展开的,性别的社会属性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不断建构,性别逐渐嵌入到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学术界对女性问题的关注逐渐从女性自身,转移到女性地位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随着科学技

3、术社会功能的日益深刻,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国际性学术话题。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男女平等方面更是有了革命性的改进。随着物质文化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在我国后备科技人才储备中具有不可小觑的比重,如何减少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道路上的羁绊,如何更大发挥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已被政策部门高度重视。年 月,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指出我国存在“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仍较为缺乏,女性科技人才在职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瓶颈问题,符合女性科技人才特点的专项政策不足,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重点关注女性科

4、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科学界的性别差异问题早在 年代就在 (美国科学界的女性)中提出并开始受到学界关注,其中学术影响力作为衡量学者绩效的重要表现,对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具有实践价值,现有研究中,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也被称为“性别引用鸿沟”()。当前学者不断从个人和社会等层面挖掘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与生育因素、机构组织因素、社会关系,、潜在的职业歧视等,试图识别其直接原因。但值得关注的是,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学现象,其影响因素纷繁复杂、相互链接,且随着科技领域及社会生活中性别政策的日益完善,一些直接影响因素不断淡化,此时有些研究开始关注知识分布和积累方面的性别特征,如研究专

5、业度等。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跨学科性逐渐成为时代关注焦点,跨学科性研究的巨大创新潜力已被证实,其与影响力的关联被频繁提及和探索,本研究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已有研究应该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故本研究拟在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影响因素中关注学者在知识分布上的特征 学科跨学科性。学者的跨学科性是否具有性别差异,以DOI:10.16192/ki.1003-2053.20220824.003科 学 学 研 究第 卷及这种差异是否是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本文的关注重点。相相关关研研究究 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科学界的性别差异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 结构、科研产出 影响力、资助 雇佣三大方面,

6、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主要为科研产出和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年科尔和朱克曼的研究表明在控制年龄和其他一些社会性变量的前提下,女性发表的科研成果仅为其同年龄组男性同行的 至,且其发文的被引次数更明显少于男性,这却与默顿的普遍主义规律相背离,且很难解释是什么导致了这么显著的差异,因而称之为“学术产出之谜”()。而具体到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研究,影响力主要采取论文的被引量系列指标进行测度,故也被称为“性别引用鸿沟”。但关于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当前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如有研究梳理了 年间社会科学研究中的 项相关研究,其中 篇表示男性被引率较高,篇女性较高,篇没有差异。本研究拟聚焦为全学科(对学科不加以限制)

7、,以挖掘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研究现象。学者跨学科性大科学时代,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知识创新及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与跨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研究梳理了 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位顶尖科学家们的知识背景,发现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获奖者占总数的。跨学科研究也备受关注,包括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设置、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等,且跨学科性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跨学科研究是一种由团队或个体将两门或多门专业知识或研究实践中的 视角 概念 理论、与 或工具 技术、与 或信息 数据整合在一起的研究模式,其目的是加快基础理解或者解决单个研究实践领域不能解决的问题。跨学科性是指各

8、学科知识交叉的广度与强度、知识跨学科分布与扩散的特征等。基于此,本文将学者跨学科性定义为:学者发表论文的学科领域的集中与分散情况。在本文中,将用于从发表论文角度探索男女两个群体在知识分布上的特点。而跨学科性的测量主要有 个视角:参考文献、目标文献和合作模式,分别从论文参考文献的跨学科知识融合情况(参考文献所属学科)、目标文献的跨学科知识会聚情况(目标文献所属学科)和基于合著信息的跨学科合作模式(作者所属学科)种方式开展测度。考虑到目标文献是衡量跨学科性最为直接的来源,故本文主要采取目标文献的视角进行测度。关于跨学科性在性别和学术影响力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性别和学术产出的关系中加入了研究专业度(

9、)变量,以区分专门研究(将研究计划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少数专业领域)与擅长分支(连续撰写有关新主题的论文)的学者。本文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学者在知识分布上的特征及其作用。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研究专业度还是跨学科性,本质上都是在描述学者研究论文的学科领域的集中与分散规律,学者的这种在知识分布上的特征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关于知识分布上的性别相关研究,人们十分热衷于探索男女间不同的研究兴趣所在,从学者自身的研究内容和兴趣来看,男性和女性擅长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研究发现,男性更偏爱研究事物相关的内容,女性的研究内容更多与人相关;男性更偏向于数字和空间的研究,女性更偏向于文字的研究;女性

10、更多参与到实验相关的贡献中,男性更多与其他贡献相关。也陆续有学者探索跨学科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发现性别在开展跨学科研究中时的各环节中隐蔽地发生作用。虽然跨学科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但是尚少见探讨跨学科性在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中的作用。该研究不仅关注跨学科性对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更加关注性别如何通过跨学科性作用于学术影响力。本文试图探究的研究问题包括:()学者的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是否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学者在跨学科性上的性别差异是否是造成性别引用鸿沟的重要因素?()学者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理理论论基基础础与与研研究究假假设设 学者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学者的学

11、科集中和分散现象本质上是其研究内容的学科分布情况,从知识源头角度看,学者跨学科性的形成主要有 种途径:()教育背景的学科交 第 期崔林蔚: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叉性;()来自其他学科的合作伙伴的影响;()学者本身的研究领域即为交叉学科。无论哪种情况,跨学科性研究都可看作一种专业资本,能产生有价值的结果,包括影响力。之前的研究表明,女性在各种职业资本中处于劣势,基于此,如同人力、社会和文化资本一样,跨学科性所代表的专业资本,男性更具有优势。社会性别理论表明,社会性别是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性别差异的底层是社会制度而不是生物特征。而性别差异与社会宏观上的劳动分工密切相关,在学术界男

12、性人数居多的大环境下,男性会获得比女性更多的资源,这种倾斜会进一步转化为男女之间在微观层面上的差异。当前研究表明,相对于女性,男性的合作网络规模更大,且呈现出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趋势,具有更多机会接触其他学科的人;而女性的合作网络更小、且同质性更强,更易于在稳定的学科领域内合作。由此,提出以下假设:女性学者的跨学科性低于男性。学者跨学科性在性别与学术影响力中的中介作用跨学科研究往往与重要的科学突破、知识创新以及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者们也高度关注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与学术影响力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学者在学科上的集中和分散规律实质体现了其专业研究的涉猎和覆盖情况,通常认为,跨学科研究

13、会得到更高的学术影响力,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其覆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会有更多的领域同行关注到其论文,另一方面可能采用“它山之石以攻玉”的研究会具有与众不同的研究结果 结论。那么结合假设,女性学者跨学科性低于男性,是否会导致学术影响力低于男性呢?本文由此提出以下假设:由于女性学者跨学科性低于男性,所以女性的学术影响力低于男性。学者性别在跨学科性与学术影响力间的调节作用有研究提出了“回报欠缺”假说以解释个体在相似社会网络关系下由于性别而产生的回报差异,本研究尝试从跨学科性的视角,探索跨学科性对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是否会因性别而有所不同。基于以上假设,男性的学者跨学科性会高于女性,那这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其已有的

14、“性别引用鸿沟”呢?基于玛蒂尔达效应和玻璃天花板效应等所提出的女性会因为性别问题而遭受到隐形的阻碍,本文认为跨学科性带给男性的学术影响力增长会高于女性。由此,提出以下假设:学者性别在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中起调节作用,即男性的学者跨学科性高于女性,进一步加剧了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基于上述假设,本研究研究模型如图 所示。图 研究模型 数数据据与与方方法法 数据来源本研究从学者履历入手,在调研了、等平台后,选择采用(,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作为数据源,在经过目标科研人员选择(博士毕业且在学术界工作)、性别识别、机构数据规范等数据筛选和标注流程后,最终锁定 个目标学者样本,其中男性 名,女性

15、 名,基于此,通过其 在 中检索下载目标作者的学术论文(类型,不限制发文时间和学科),获取到相应学术论文共 篇,作为本文的全部研究样本。变量定义与测量()性别与学术影响力经比较,本文选用 工具(:)进行性别的识别,该平台共有 个数据条目,提供基于国家(地区)代码()和姓名的性别字段识别,且可输出字段包括性别,概率,数据库中匹配的个数,其中概率和数据库中匹配个数可用于判断识别效果的准确性。先前有多个研究使用该工具作为识别工具,其科学性可得到保证。本文为尽可能保证性别识别的准确性,只纳入目标学者的姓名在识别库中样本不少于,且准确性大于 的识别结果,即只有目标科 学 学 研 究第 卷学者姓名在 中数

16、据量足够且其性别指向率高于 才予以标注,这也导致了中文姓名因性别指向性不够强,而最终分析样本中中国数据较少的结果(名,)。为了验证性别标注结果的有效性,使用 研究中手动收集的 名男性和女性全名的基准数据集与本文中重叠的姓名进行比较,准确率大于,结果相对可信。学术影响力采用常用的被引频次进行度量,为了区分学者在不同论文中的学者贡献,本研究中采用分数分配法对学术影响力进行计算,即根据论文合著者数量 对论文贡献 进行均分,每个作者均获得 的贡献,该方法可以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学者的科研水平,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跨学科性在具体测度上,主要考虑两个问题:学科分类的选择:要测量跨学科性,则需要先明确学科是什

17、么。综合考虑数据特点和学科多少,本研究采用 分类,通过对期刊进行匹配,为每篇论文标注其所属学科;测量方法:在明确了学科后,那么跨学科如何度量呢?如图 所示,本文采用 构建的跨学科性框架,即从学科多样性()、学科均衡性()、学科差异度()个部分对其进行考察,其研究受到了学界认可并被广泛应用。图 学者跨学科性的构成要素 学科多样性:指学者所有论文中所涉及到的非重复的学科个数。()学科均衡性:学者在其所涉及的各个学科之间的均衡程度。本研究选用了基尼指数作为衡量均衡性的指标,基尼指数()是国际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等在其研究中使用了基尼系数以计算学科均衡性,具体计算方

18、式为:()()学科差异性:衡量学者所有论文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程度。本研究参照 等的研究,采用以下方式计算学科差异度,其中 为学科类别 和 之间的距离,为学科类别 和 之间的相似度,而这需要庞大的数据基础和论文量才能计算得到,故本文采用了 等发布的基于 的学科相似度矩阵。()()()()()控制变量综合现有研究,主要考虑到个人特征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学科领域、年龄、工作机构声望与博士就读机构声望等组织资源均对学术影响力有显著影响。其中,本文博士就读机构以 最后一教育经历为准,当前工作机构以最后一工作经历为准,同时,因为 中信息为学者自行填写,部分存在错误或者语言不通的情况,使用、

19、数据库等对机构数据进行规范。为了量化学者的组织资源,本文引入了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对学者所属机构进行量化,选取工作机构和博士就读机构均处于排名中的目标学者,在确保可量化的前提下,也保证了目标学者的相对水准。研究方法由于本文的因变量学术影响力为非负值,且方差远高于均值,结合 值和 值的结果,本研究采用广义负二项回归。具体研究步骤如下:()统计描述:比较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检验女性在跨学科性上是否处于劣势地位,主要采用 检验,即假设;()中介效应分析:以学术影响力为因变量,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做逐步回归,通过比较嵌套模型()中模型的卡方统计值和性别变量的回归系数的变化

20、,以检验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是否为造成学术 第 期崔林蔚: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影响力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即假设;()调节效应分析:分别建立男女两个样本的学术影响力的负二项回归模型,通过相关的统计检验程序,检验跨学科性对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是否因性别而异,即假设。表 变量测量 变量定义因变量学术影响力分数计数法计算的论文总被引频次自变量性别女为,男为 中介 调节变量学科多样性非重复的学科个数学科均衡性各个学科之间的均衡程度学科差异性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程度控制变量个人特征环境因素学科领域基于 分类识别的 个学科领域学术年龄发表第一篇论文到现在的时间跨度工作机构声望基于 排行榜的机构总

21、分博士就读机构声望基于 排行榜的机构总分 结结果果分分析析 学者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的跨学科性与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结果、以及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的相关系数如表 所示,因指标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 检验判断差异性。首先,从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数据可发现,男女两个样本间的学术影响力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男性组为女性组的 倍以上,这与现有部分研究中男性的学术影响力高于女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更进一步,分析了篇均引文的性别差异,发现差异依然显著,与 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其次,从学者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检验表明,个度量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的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差异性高于女性,而学科均衡性低于女

22、性,部分验证了假设,呈现出男性在研究中所涉及的学科更多、学科间的距离更大,但需要额外关注均衡性指标,男性表现出了更低的均衡性,表示其在所涉及的学科间分布是不均衡的,结合 的研究结论,这可能是其能够在其优势学科上保持更多的精力和份额,即其能够在保持多学科研究基础上,保证其在优势学科上的专业性。据此,也就是男性具备更多的“”型知识机构,即既能够具有更广泛的学科分布,同时也能在自己的研究优势领域内纵深发展。最后,学者跨学科性与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均十分显著,其中学科多样性和差异性与学术影响力呈正相关,而学科均衡性与学术影响力呈负相关,即跨学科性整体与学术影响力呈正相关,这与现有研究相一致,其中相关性最

23、高的为学科多样性。表 学者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 变量总女性组男性组性别组间方差检验相关系数学术影响力()()()学者跨学科性学科多样性()()()学科均衡性()()()学科差异性()()()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水平:,。科 学 学 研 究第 卷图 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 学者跨学科性的中介作用分析上述结果表明了学者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那么这种跨学科性是否是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呢?根据 和 的方法,通过逐步回归的负二项回归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检验。模型 中仅放入性别变量和学术影响力变量;模型 在模型 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学科领域、学术年龄、工作机构声

24、望、博士就读机构声望);模型在前述基础上加入本研究关注的跨学科性变量。如表 所示,模型 和模型 的卡方差值以及模型 和模型 的卡方差值均通过了 的显著性检验,且 从模型 到模型 均在上升(),表明新引入的两组变量均对学术影响力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在模型 中,性别变量十分显著,且回归系数为 ,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模型 中性别的回归系数下降为,依然十分显著,说明这些变量的引入解释了学术影响力的部分性别差异,但相同学科、学术年龄、工作机构和博士就读机构声望相似的学者来说,男性的学术影响力依然显著高于女性。在模型 中,引入了重点关注的学者跨学科性变量,性别回归系数已然十分显著,但是由 降低到 ,说明跨学

25、科性可从一定程度上解释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且 个指标的跨学科性均呈现出显著性(),学者多样性、差异性系数为正,而学科均衡性系数为负,说明相比于女性,男性的学科多样性、差异性与非均衡性是其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影响因素,验证了假设。表 以学术影响力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模型 模型 模型 男性(参照:女性)()()()控制变量学科领域()()学术年龄()()工作机构声望()()博士就读机构声望()()学者跨学科性学科多样性()学科均衡性()学科差异性()()()()()样本量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水平:,。性别在跨学科性和学术影响力间的调节作用学者跨学科性对学术影响力

26、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对男女不同的样本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比较并检验跨学科性变量的系数差异。由表 所知,男女样本的负二项回归结果中,学科多样性、学科差异性均表现出了与学术影响力的正相关,而学科均 第 期崔林蔚: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衡性表现出了负相关。论文所关注的学者跨学科性在组间系数差异的检验中均呈现出了显著性,表明 个指标均具有调节作用,具体分析每个指标的调节情况如图 所示,其中深色线条代表男性,浅色线条代表女性,由此发现,相比于女性,男性的学科多样性越高、学科均衡性越低、学科差异性越大,其收获的学术影响力回报会越大。表 分男女样本的负二项回归结果及组间系数差异 模型(女

27、)模型(男)组间系数差异控制变量(女 男)学科领域()()学术年龄()()工作机构声望()()博士就读机构声望()()学者跨学科性学科多样性()()学科均衡性()()学科差异性()()()()()样本量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显著性水平:,。图 不同性别群体的跨学科性指标对学术影响力的影响 讨讨论论与与启启示示 研究结论与讨论基于 的科研人员履历信息,本研究在控制其个人特征和环境特征基础上,探索了学者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关系,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与女性相比,男性在研究中所涉及的学科更多、学科距离更大,而学科间的均衡性更低,这体现出了男性在保持知识分布广泛的

28、前提下,也能够保证研究专业性的输出。基本上与本文的研究假设相一致,男性由于具备更多的专业资本,使其能够具有更高的跨学科性。这与现有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 等研究显示,在自然科学领域,女性更可能与其他领域合作者合作,再如 年度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具有更多的跨学科成果。本文认为原因可能是测度视角不同,本文关注的是学者在其总体论文的跨学科性,而上述研究关注的以单篇论文为研究单元的情况。()跨学科性的性别差异是学术影响力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女性较低的学科多样性科 学 学 研 究第 卷和学科差异性,以及较高的学科均衡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指标均呈现出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中学科多样性和学

29、科差异性为正效应,而学科均衡性的系数为负效应。这可能是因为跨学科研究(学科多样性、学科差异性)中能够带来更多的学术影响力,而过于分散(均衡)的学科分布可能会导致学者在研究中的精力过于分散,进而产生专业性不足的后果,而降低了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与女性同事相比,男性提升研究的跨学科性所收获的学术影响力的回报更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性别在跨学科性和影响力间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女性,男性的学科多样性越高、学科均衡性越低、学科差异性越大,其收获的学术影响力回报会越大。这可能是因为男性由于具有更多的资本优势,其能够在相似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回报。这与默顿的优势累积理论不谋而合。启示与不足

30、女性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严谨细致的作风,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并不乏取得漂亮成绩的引领者,她们用事实和行动证明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力的获取与性别无关。但科技活动毕竟是与社会建制不可分割,研究科技领域的性别差异,并不是要寻求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平等,而是基于个人意愿和社会尊重的科研成长机会获取和选择的平等。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缓解科研生态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改善女性科研人员在学术界的地位,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是在大力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浪潮下,要更多针对性地鼓励女性与其他学科 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为其搭建交流平台和机会;二是要认识到不仅要扩展学科分布,还需要在其优势领域内提高研究专业性

31、,推动其知识呈“”字型发展,包括支持女性在其专业论坛上进行学术汇报,在项目申请中支持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纵深发展等。本研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不同学科的学者所需要其他学科 研究领域的知识的程度有所不同,本文仅在总体上探索了基本规律,但未关注和揭示不同学科中的学者跨学科性规律;其次,跨学科性研究有其特点,如是研究方法的跨学科应用、研究理论的跨学科使用,还是研究本身就属于交叉学科,以及不同性别群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可作为未来研究和探讨的角度。参考文献:石智雷,张婷皮美 性别红利: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朱依娜,何光喜 学术产出的性别差异

32、:一个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社会,():,:,():秦佩恒,洪志生,赵兰香 跨界合作网络与专利产出:基于性别差异的研究 科研管理,():,:,():崔林蔚 科研人员科研产出及影响力性别分层的研究进展 科学学研究,():,():,():,:,():陈仕吉 跨学科研究更容易获得高学术影响力?图书情报知识,():?,():诺贝尔三大科学奖解读:在“复杂”中探寻隐藏的 奥 秘 :,:,第 期崔林蔚:学术影响力的性别差异:学者跨学科性的视角 ,:,李江“跨学科性”的概念框架与测度 图书情报知识,():,():黄颖,张琳,孙蓓蓓,等 跨学科的三维测度 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 科学学研究,():,:,():和晋飞,房俊民 一个跨学科性测度指标:作者专业度 情报理论与实践,():,:,():,:,:,:?,():,?,():,?,():,():刘霓 社会性别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国外社会科学,():,():,?,():,:,():,():张丽华,田丹,曲建升 计数方法在科研人员评价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情报杂志,():,():,:,:,():,:,():张丽华,吉璐,陈鑫 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学术表现的差异性研究 科研管理,():,():,:,:,?,():科 学 学 研 究第 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