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549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5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7 卷第 2 期2023 年 6 月现 代 牧 业MODERN ANIMAL HUSBANDRYVol.7 No.2Jun.2023收稿日期:2023-04-03基金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60A08-07-2020-0025-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一般课题(2020YB0277)作者简介:黄润芸(1991-),女,河南郑州人,助教,博士生。通信作者:黄炎坤(1962-),男,河南汝阳人,教授,硕士。“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黄润芸1,2,杨志清2,黄炎坤2(1.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00;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

2、 郑州 450045)摘要:“新三农”催动了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畜牧类企业存在着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稳定发展。系统分析了引发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多个层面解决问题的路径。关键词:新三农;畜牧企业;人才缺乏;原因分析;解决思路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75(2023)02-0056-05The crux of the lack of talent in animal husbandry enterprises and thinking of cr

3、ack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HUANG Runyun1,2,YANG Zhiqing2,HUANG Yankun2(1.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100;2.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Zhengzhou Henan 450046)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driven by

4、“new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However,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personnel,serious brain drain and aging of personnel structure in livestock enterprises,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stable de

5、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and puts forward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enterprises and students.Key words:New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peasants;livestock enterprises;shortage of talent;analysis of

6、 causes;solution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新三农”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转型发展时期。据统计,2020 年我国的猪肉产量达 3800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 38.83%1;牛肉产量 672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11.12%2;羊肉产量 492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30.75%3;禽肉产量 2361 万吨,其中鸡肉产量达 1485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14.73%;我国禽蛋产量为 3468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43%4。猪肉、羊肉和禽蛋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他畜禽产品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升养殖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单产和健康水平是今后一段

7、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2020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我国主要畜产品的自给率目标为猪肉95%,牛羊肉 85%,奶源 70%以上,禽肉和禽蛋要实65黄润芸,等:“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现基本自给5。近年来,为了促进畜牧业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我国加快了养殖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2020 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比例达到 64.5%6。但是,我国畜牧业还存在规范化程度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多、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7。其中,养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是制约畜牧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8。因此,提高养殖

8、企业人员专业素质和从业稳定性已经成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1 畜牧企业人才现状1.1 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不足 现代畜牧业正在向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良好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尤其是理论基础扎实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9。绝大多数企业负责人也意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对河南省部分规模化畜牧企业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缺乏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据董海燕等10调研发现,国内 1400 多家不同规模畜牧企业的在岗职工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13.7%,具有专科学历约 28.4%,其他学历高达 57.9

9、%,而初中以下学历员工占比达到 40.0%。刘小飞等11对湖南新五丰集团、衡阳正大有限公司等 12 家大型养殖企业进行调研发现,5000 多名企业员工中,具有研究生学位者约占 2.98%,本科学历约占 19.70%,专科学历约占 25.88%,中专及以下约占总人数的 51.43%。赵青松等12对湖北省畜牧兽医企业的调查发现,养殖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 7%,专科生占 10%,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3%。以上数据表明,当前畜牧企业中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才明显不足,这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1.2 企业招聘效果不理想 在绝大多数省市的畜牧类企业招聘中,应聘人数少、到岗人数少已经成为一

10、种普遍现象。根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近 4 年畜牧兽医类毕业生招聘的统计结果,企业平均招聘人数超过毕业生人数的 5 倍,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会上空手而归,甚至连正大集团、牧原股份等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也很难招聘到足够的毕业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畜牧类毕业生总量不足,大量毕业生不愿到一线工作,导致用人需求缺口大10。调查发现,近 5 年畜牧兽医类 专 业 毕 业 生 明 显 不 足,供 需 比 基 本 维 持在 1 610,12。1.3 企业和毕业生相互期望值偏高 除少数大型企业对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外,绝大多数的企业直接安排毕业全到特定岗位,让其承担相应的技术或管理任务。企业对毕业生

11、的素质和能力期望值很高,而不少毕业生缺少系统的专业实践锻炼,不能很好胜任岗位要求,造成企业对新入职人员的能力产生质疑。同时,新入职人员感到不受企业重视,这对于新入职大学生的稳定性是不利的。崔锦13和柴宝林等14调研发现,企业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对企业的期望值也偏高,希望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有较高的薪酬待遇、有良好的工作条件。然而,当这些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相差较大,造成工作单位和岗位的不稳定。1.4 养殖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在对河南省部分规模化家禽养殖企业的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大学毕业生流失率很高。5 年内新进毕业生的辞职率高达 6

12、1.3%,工作不足 6 个月辞职的达 24.2%,超过 6 个月而不足 1 年辞职的达16.4%,12 年之间辞职的 12.6%,不足 2 年辞职的占8.1%。从统计结果看,入职不足1 年的离职率占比最大,随着入职时间延长则离职率下降。1.5 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更加向往城市的生活,不愿到相对偏僻的养殖企业工作。据调研,河南省部分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中,50 岁以上的占 48.6%,3549 岁中年人占 32.2%,34 岁以下的青年仅有 19.2%。46岁以上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相对稳定,而 45 岁以下的中青年则流动性较大。赵青松等12对湖北省畜

13、牧75黄润芸,等:“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类企业的调查发现,在职人员中 50 岁以 上 占46.1%,3050 岁占 29%,30 岁以下占 24.9%。2 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分析2.1 畜牧兽医类专业对高考生缺少吸引力 由于人们对畜牧业的认识大都停留在粗放、落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的层面,畜牧兽医类专业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比率较低。据统计,河南省3 个农业本科院校的畜牧类专业的第一志愿率不足50%,个别低于 30%,通过专业调剂录取的学生在入校后的转专业比例很高。畜牧兽医类专业在招生中呈现“冷门”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是考生更多追捧的是自动化、材料学、金融财会、网络与

14、数字经济等热门专业;二是畜牧兽医类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但来自农村的考生数量在逐年减少,导致生源不足;三是学生家长的影响,城市考生的家长不愿让子女学畜牧兽医类专业,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也希望子女能够脱离农村到城市发展,而生活在农村的考生家长也希望子女能够从事那些新兴的、收入高的行业。学生及家长认为畜牧类企业工作性质艰苦,比较效益偏低,从业意愿不强是这类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12,15。2.2 养殖企业缺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绝大多数养殖场位于偏僻的农村,距离城镇路程较远,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能随意离开场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偏远而又封闭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其谈对象、结婚后的生活,子女的照

15、顾与教育等切身问题,这是导致养殖场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人员流失的根本原因。2.3 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高 相当一部分畜牧兽医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且本科毕业生考研热度只升不降,加剧了本科人才供给侧矛盾16。据调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20202022 级畜牧兽医类专升本的报名率达 82%,录取率达 70%,每年升入本科的学生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半数以上。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应届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也占总人数的 60%左右,其余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转行就业,这 样 每 年 的 应 届 毕 业 生 对 口 就 业 的 不足 20%。2.4 技术和管理人员离职率较高 对于大多数畜牧

16、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技术和管理人员离职率较高是造成企业业务骨干缺乏的重要原因。在养殖企业工作 4 年以上的专业技术骨干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他们从养殖企业离职会加重养殖场人才的缺乏。据赵青松等12调研,本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达 56%。刘志勇等17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到岗后 6 个月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 院校22%,地方本科院校 33%,高职院校 45%,毕业生主动离职占 88%。王汝都等18调研发现,由于畜牧行业人员流动快,企业每年需要招聘远远大于实际需求人数才能满足正常需求。调研发现,企业技术或管理骨干跳槽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骨干

17、人员感到企业发展的前景不乐观,希望另寻发展前景良好的平台;二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骨干人员认为自己的贡献较大而收入较低;三是畜牧业处于一种波浪式发展状态,当企业效益进入低谷期的时候,个人收入无法得到保障而选择跳槽;四是大型企业集团在业务扩展过程中从其他企业挖人才,给出的待遇有较大的吸引力;五是因为部分企业经营管理出现失误造成企业生存处于困境而致使企业骨干流失。此外,由于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毕业生对自身的定位与养殖企业要求有偏差,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双方互不满意而造成离职率偏高9。3 破解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思路3.1 培养学生对养殖业的兴趣 对于高校畜牧兽医

18、类专业的在校生,要注重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负责人或校友开展专题讲座,尤其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畜牧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等先进科技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畜牧企业与传统畜牧企业的差异。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养殖85黄润芸,等:“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业是人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产业,其经济效益相对稳定。通过与其它专业的对比,让学生看到畜牧业的优势和发展机遇,能让学生学专业、爱专业、懂专业、干专业,提高对口就业率、减少人才流失率。3.2 政府支持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 目前政府在支持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如许多城市为落户的硕士

19、、博士提供住房补贴,有些省份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农业(包括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对人才吸引力偏低的产业,要想使畜牧业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支持或鼓励政策,如免收学费、进入基层养殖企业的入职补贴或在相近城镇给予购房补贴和子女入学便利等。3.3 多途径开展专业人才培育 在目前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不仅要通过涉农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还要考虑通过其他途径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开办在职人员的成人教育培训(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即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以往的办学过程中,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开设的非学历教育畜牧企业实用人才班

20、,为畜牧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撑得起、能放心的专业技术骨干。这些由企业选送的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在学校接受 12 年的系统专业教育,不仅掌握了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其稳定性较高。学校为这些学员专门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学员的特点和就业去向,课程内容重点讲授实用理论和技术,这种系统的专业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参培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大型企业内部开设职工在岗培训班,也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选拔企业技术或管理骨干的有效途径。如有的企业每天安排 1 个小时开展系统性的专业技术培训,每期 6 个月,这样就使得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弥补了应届毕业生的不

21、足。3.4 加强现代科技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使其生产效率、生产环境、生产规模得到有效提高。除传统畜牧兽医人才外,现代畜牧企业应酌情考虑引进人工智能、机械工程、机器人等其他交叉学科专业人才,通过畜牧专业知识培训使得交叉学科人才助力畜牧企业现代化、机械化产业转型。3.5 规模化养殖企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国内大型养殖场积极改善工作环境,畜禽舍的喂饲、清粪、鸡蛋收集或出栏肉鸡传送等都实现了自动化,劳动量大幅度降低,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网络覆盖场区,文体活动室和会议室齐备,将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只有工作和生活

22、条件得到改善,更大程度地满足青年人的需求,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目前,大型企业集团的稳定性好,而中小型企业的稳定性较差。主要是中小型畜牧企业工作条件差,福利待遇低,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并不高,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内在吸引力不足19。3.6 改进人才培养内容 规模化、自动化、规范化、生态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成套机械装备、物联网系统、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等新兴科技在生产和管理中广泛运用。这对现代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主动适应职业岗位迁移带来的能力需求变化10。涉农

23、高校需要认真研判畜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关注现代科技与传统畜牧产业的有机融合,及时审视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学历层次、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等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变化,促进畜牧类专业人才的高效培养20。设置专业课程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13。高校在专业建设规划、课程与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主动与企业合作,使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每个环节21,这也是提高毕业生素质的需要。95黄润芸,等:“新三农”背景下畜牧企业人才缺乏的症结与破解思路参考文献:1 刘小红,陈瑶生.2020 年生猪产业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24、J.中国畜牧杂志,2021,57(03):196-200.2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 2020 年肉牛产业发展形势与 2021 年展望J.中国畜牧业,2021(02):40-42.3 朱聪,曲春红,司智陟.2020 年牛羊肉市场形势分析及2021 年展望J.农业展望,2021,17(03):11-16.4 辛翔飞,郑麦青,文杰,等.2020 年我国肉鸡产业形势分析、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21,57(03):217-222.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湖南农业,2021(01):11.6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25、-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J.畜牧产业,2020(11):11-13.7 何杰,宁小敏,罗蔚,等.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畜牧,2021(05):92-94.8 黄炎坤,张立恒,黄润芸,等.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接产业的探讨J.高教学刊,2021(02):35-38.9 莫文湛,梁珠民,梁梦玫,等.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6):37-38.10 董海燕,吉文林,沈 璐.畜牧业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25-29.11 刘小飞,孟可

26、爱,马玉勇.湖南省畜牧兽医专业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J.湖南畜牧兽医,2018(05):34-37.12 赵青松.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03):11-14.13 崔锦,贾晓宁,张双双,等.畜牧兽医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分析J.畜禽业,2020,31(01):45-47.14 柴宝林,潘志忠.畜牧兽医行业的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要求研究 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06):201-202.15 师丽敏,叶玉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方向、岗位调查分析J.饲料与畜牧,2017(20):62-64.16 佟丹丹,曲艳鹏,管鹏宇,

27、等.我国畜牧兽医类企业人才需求现状调研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14):15-22+29.17 刘志勇,元佳茜.基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预测职业发展方向的案例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7(11):116-121.18 王汝都,刘长春,张喜全.河南省畜牧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匹配度的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8):228-232.19 孙凡花,岳增华,陆江宁.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浅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7(04):21.20 胡微,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研究的回溯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17(13):13-17.21 李锋涛.创新创业教育应用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04):105-107.(责任编辑:孙彦婷)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