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一
姓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名之者谁?( ) (2)四时之景不同(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杂然而前陈者( )(5)颓然乎其间者(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请在原题上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B.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的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C.随着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D.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截至5月2日,我国内地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27例,死亡27例,康复26例。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边的小岛上长满了茂盛的芒果树,树冠相接如山丘起伏。
B.为了更好地了解湛江的历史文化,我校有近9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湛江一日游”活动。
C.虽然香椿树芽作为蔬菜在湛江少见,但是在北方却是高档蔬菜,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作用。
D.能否加快开发建设海东新区,对提升湛江城市形象,支撑发展崛起意义深远。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只要人人都能时时处处传递“正能量”,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C.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D.小明同学到现在还没来参加比赛,带队老师断定他大概放弃了。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B.行走在乌兰察布的辉腾锡勒草原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草甸,洁白如雪的羊群,以及唱着长调的牧人。
C.“乌海的煤炭后套的瓜,锡盟的羊肉香万家”,一首新版《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唱出了今天内蒙人的喜悦与自豪。
D.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体验并经历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
【智能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手风琴的魔力
一天,父亲带回来一个大盒子,他把我叫过来,当着我的面打开了盒子,并对我说,“它能给你今后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盒子里是一把手风琴。我只能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我一直想要一架钢琴或者一把吉他。之后的两周,父亲一直没提手风琴的事,直到一天晚上,他突然宣布下周我要开始学琴。
手风琴并不便宜,每周学琴的费用也价格不菲,这对于一直秉承节省风格的父亲来说有点反常。父亲是一名工程师,他喜欢研究各种东西,他经常在工作室里修修补补。父亲话不多,但每句话掷地有声。不过,音乐却能让父亲变成另一个人。他喜欢古典乐曲,每次外出驾车,他都会打开收音机寻找音乐节目。一次,我在家里找东西时居然发现了一把漂亮的小提琴。“那是你父亲的”,妈妈说,“你爷爷送给他的。但因为一些原因,他没有学,这一直是他的遗憾。”我无法想象父亲那双粗糙的手拉起小提琴是一种什么情景。
不久后,我开始跟着老师学拉手风琴。第一天,我就感到了“压力”,手风琴的重量压得我肩膀很不自在,还有就是父亲,上完课他对我说:“听说你学得还不错,继续努力。”我看得出父亲很高兴,他的眼中闪着希望的光芒。此后,我被要求每天练习一个小时,这对我来说是个噩梦。我想出去打球,而不是背着这个沉重的东西练习枯燥的曲子。但父亲的话我不敢违背。在经过枯燥的练习后,我居然能把一个个音符连起来了,后来甚至还能拉出几首简单的曲子。晚饭后,父亲常常会要我拉首曲子。他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听着,“不错,比上周又进步了,你的老师说得没错,拉手风琴的确适合你,你有这方面的天赋。”
整个夏天,我都在练习一首又一首的新曲子,因为有一个在当地剧院演奏的机会。不过每次练琴时我总能听到小伙伴们在外面嬉戏的声音,这让我纠结不已。终于有一天,这种情绪在父亲面前爆发了。“我不想当着那么多人去演奏。”我说。“你必须去。”父亲坚定地说。“为什么?”我叫了起来,“就因为你小时候没能拉上小提琴?你从来不用拉琴,而我为什么天天要这样?”父亲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他说:“因为它能给你自己,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你现在也许感觉不到,但迟早有一天你会了解。而且你有这方面的天赋。”父亲又心平气和地说:“有一天你能为你的全家弹奏美妙的音乐。那时你会明白,如此努力到底是为什么。”父亲从未跟我说过这样的话。从那以后,我练琴再也不用别人督促了。
音乐会那天,妈妈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父亲也穿上了西装,打上领带。我感觉到,他们比我还紧张。这大概是父亲的一个梦想。终于轮到我了。我走向舞台中央,熟练地拉起手风琴,一个音符也没拉错。掌声四起,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看到坐在第一排的父母激动地站起来为我鼓掌。演奏结束后,妈妈紧紧地抱住我。父亲也把我搂在怀里说:“你太棒了。”①顿时,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随着岁月的流逝,手风琴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只有在家庭聚会上,父亲还会让我拉上一曲。后来,我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搬家时我把手风琴也带走了。再后来,我又搬过几次家,手风琴一直伴随着我,只是再也没有被打开过。直到很多年后,我的孩子们偶然发现了它。“盒子里是什么,爸爸?”我打开盒子时,他们笑了,叫道“拉一曲,拉一曲。”我不情愿地背上琴带,拉了几个简单的曲子。真没想到,我拉起来还是那么娴熟。很快,孩子们围成圈跳起来,咯咯地笑个不停。妻子也笑了,打着拍子。看着他们纵情欢笑,我感到惊异。我的耳边回响起父亲说过的话:“②因为它能给你自己,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你现在也许感觉不到,但迟早有一天你会了解。”我终于明白,去努力,去为别人作出牺牲意味着什么。
8、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我只能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2)父亲先是愣了一下。
9、读读文中画线处的句子,说说“我”“似乎明白”的是些什么。
10、父亲是一个这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1、文章结尾画线处再次提到前文中父亲说过的那句话,有哪些好处?
12、题目中的“魔力”有哪些含义?说说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jì):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yuán):
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靳:吝惜,不肯给予。⑤诮:责问。
1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有植枸橼于庭者 植: 颦蹙以让使者 让: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15、文章写梁王,突出了他哪一方面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智能拓展】
阅读《新阅读》P166-171《坐看司马迁的隐痛》《文赤壁》《帝王词宗----南唐后主李煜》三篇文章,制作一张读书卡片。
卡片一: 文章题目 作者
概括主要内容:
精美语句摘抄:
阅读随感:
初三语文周末任务型自主学习单答案11.29
1、(1)明名、取名(2) 助词;译为“的” 略
2、(1)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2)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略
3、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D 5、C 6、B 7、C
8、(1)生硬地显露出。形象写出了“我”因不喜欢手风琴而又迫于父亲的要求所流露出的尴尬无奈的表情。
(2)吃惊发呆的样子。准确表现了父亲面对儿子的顶撞一时语塞的情状。
9、(1)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收获;(2)手风琴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欢乐;(3)父亲为什么喜爱音乐并坚持自己学琴。
10、性格坚定,沉默少言,勤劳俭省,喜欢音乐,热爱家庭,善于鼓励引导孩子。
11、(1)前后照应,强调了己为人父的“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所说的话的深意。(2)两次出现父亲的话,有助于突出中心——能使自己和他人快乐而付出努力,牺牲是值得的。
12、(1)能改变人的性格:父亲变了,我也变了。(2)能带给他人快乐:自己快乐,他人快乐。(3)使人懂得生活的道理:能使自己和他人快乐而付出努力,牺牲时值得的。
13、(2分)植:种植; 让:责备
14、(4分)①(2分)过些时,又派使者向吴国寻求别的水果,吴人给了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更美。(“他日”1分,“大意”1分)
②(2分)使者又没有询问,却只看香橼的外表漂亮,所得到的和所要求的不相符,是理所应当的。。(“宜乎”1分,“大意”1分。)
15、(4分特点及分析各2分)梁王喜欢吃水果,吃了味美的,还想吃味更美的,如不称意可口,就责备水果产地的吴国人,文章突出了他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特点。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