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490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7 教学实践与课程改革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吴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摘 要】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药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对于高职药学人才的需求巨大,但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化学基础较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服务型高职人才。“生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落实“药学服务”理念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本研究从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了在国家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提出了以服务核心课程为目标,夯实知识基础和实验

2、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和步骤,强化专业实践的“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关键词】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药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医药产业与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加强药学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迫在眉睫。医药卫生行业对高职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数量大、要求高的特点。纲要的提出不仅给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为高职中医药院学生培养带来了新挑战,即

3、现有的教学模式能否适应新发展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出应用型、服务型的高职药学人才?1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药学专业在多数高职中医药院校中均有开设,该专业培养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分析检验、药房调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药学专业主干理论课程是“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分析”“药事法规”等。通过向同行调查了解并结合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的情况对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普遍存在

4、以下问题。1.1学生化学基础薄弱药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涉及大量的化学知识,尤其是有机化学,而“生物化学”课程是以有机化学为基础的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要求比较高。但由于生源的关系,大多数高职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都是文理兼收1,据近几年招生情况统计,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有三分之一是文科生,化学基础普遍薄弱,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学习几乎为零。以往的教学安排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在第二学期同时开课,导致很多学生对“生物化学”中的化学反应不理解。1.2教学模式陈旧“生物化学”是联系药学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与临床、制药生产实践教学的桥梁,其课程的内容设计具备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主线的特点和完整

5、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线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征不明显2,而高职药学148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年第3期专业学生相对本科学生而言,对于知识的重组和二次加工的自觉性和能力稍有欠缺,以往的“生物化学”课堂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课堂讲授为教学模式,刻板的分子结构、错综复杂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锻炼。1.3实践能力培养欠缺药学专业与临床病例、临床用药、药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等息息相关,所以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但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药学专业在“生物化学”课程上不但理论课时较少,甚至实验和实践教学只是

6、从属于理论教学,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落后,难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致学生只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但真正将其用于实践的机会很少。“生物化学”这一基础性课程的学习难度大、重要性高,只有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效益,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药学专业的主干理论课程。因此,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势在必行。2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思路2.1调整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目标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中医药院校要培养既懂医又懂药还能够从事药学服务的应用型服务型人才。在新的培养目标下,教师必然要结合人才培养导向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调整,从相

7、对功利的促进就业导向向服务学生生涯发展导向转变,从简单地教授生物化学知识向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效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转变,培养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2构建药学专业生物化学“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优质的课程体系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石。本研究提出要围绕药学专业培养这一主体,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基础知识教学及实践教学两翼,构建完善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一体”指的是服务于药学核心课程,譬如“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两翼”中“一翼”是指夯实基础的药学基础课程如“生物化

8、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另“一翼”是指“药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社会实践”课程。这样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可以实现药学教育由传统的学习“化学药物”单一模式向“生物医学药学社会”应用模式的转变。教师按照“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调整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课与基础课的交叉与相融。2.3优化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三层三步”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布局和优化。不同于以往的章节按部就班地讲授,“三层三步”教学方法将教学分为第一层夯实静态生化基础、第二层探索动态生化世界和第三层联系实践满足专业与岗位需求三个层次,教学过程分为以生化基础

9、知识为铺垫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基础上升华到体内的物质代谢进行专题形式的讲解和临床病例、临床用药的分析与应用等三个步骤进行。通过“三层三步”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理解药学“生物化学”研究知识体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学会”变为“会学”3。2.4建立药学专业生物化学“四维”实践方案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应该把课程标准、实习标准和实践实训标准等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实践方案应该围绕“四维”,即“实验、实训、实地、实习”四个着力点进行设计,在教学中结合实验、实训、实地和实习等四维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

10、力、合作能力。通过此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入更优秀的服务人才。3“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实践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开设有药学专业,始终秉承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服务型人才的理念,培养出一大批精医懂药的药学149 教学实践与课程改革人才。为进一步满足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需求,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职药学2020级实行药学生化“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3.1聚焦核心课程主体,强化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两翼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核心课程,夯实学科基础尤为重要。例如“无机化学”“有

11、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以往这几门基础学科教学多是单纯讲述理论知识,如化学结构、化学性质等,学时较多,学生基础薄弱,觉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欠佳。然而我们会发现这几门化学学科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利用、相互渗透的,譬如“无机化学”中的酸碱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与“分析化学”中的滴定反应密不可分,整合这两门化学学科知识很有必要。药学2020级学生第一学期学习基础化学就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而“有机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基础,特别药学“生物化学”是“有机化学”知识的延伸,两者可同放在第二学期教学,通过知识的相互贯通和利用,加深学生记忆。这样整合后使原本分散独立的课程转变为紧凑连贯

12、的课程,既能增强知识的关联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多学科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4,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原有的药学基础实验上,联合附属医院、广东知名药企深入合作,进行合理的产教融合。共同构建有丰富资源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2优化生化教学内容,实施“三层三步”教学方法第一层:夯实静态生化基础(第一步以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为铺垫,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立体模型、视频等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物质结构组成,深度理解和认识蛋白质、核酸的组成、空间结构及

13、其功能。通过分小组绘制思维导图总结人体维生素的组成及生化特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职教云建立题库,让学生可以随堂测验,查漏补缺。扎实有效的生化基础对后面章节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第二层:探索动态生化世界(第二步在基础上升华到体内的物质代谢进行专题形式的讲解)。“生物化学”课程中物质代谢部分是重点,也是以往学生认为枯燥且难学难懂的部分。在讲解中,根据药学专业的需要,对物质代谢的内容加以提炼,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譬如讲糖代谢,首先抛出案例糖尿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及其为什么用胰岛素治疗?然后重点讲解三条糖的分解途径,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对知识点进行绘图来加强记忆,并通过表格的形式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

14、。掌握理论知识后,拓展糖类的药物,让学生查阅资料来说明各药物的来源、作用和用途。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互动,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层:联系实践,满足专业与岗位需求(第三步是临床病例、临床用药的分析与应用)。在学生学习“肝的生物化学”“血液的生物化学”“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等章节时,教师设置主题和场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组队查找资料,解释典型病例的发病机理,合理用药,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前两步的学习进行分析讨论,授课教师给予正确的点评和总结,通过此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药学“生物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应用更加深刻。3.3注

15、重实操能力培养,探索构建“四维”实践方案实验:鉴于“生物化学”课程总课时的缩减,2020级药学专业开设生化实验来满足学生基本实践技能。掌握医药专业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譬如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在掌握基本仪器使用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临床医学检验操作和分析,如血糖浓度的测定;在酵母RNA的提取实验中培养学生掌握试剂配制、取样、记录现象,让学生在基本实验操作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带领2020级学生参与生化集体创新项目,如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结合药学专业以生物化学项目课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譬如,利用新会特产陈皮产生的废物柑肉,寻求将新会柑肉“变废为宝”的方法

16、。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150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年第3期新会柑肉压汁或提取液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新会柑肉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为新会柑肉资源化再利用寻求新思路。通过实训,冲破课程间的壁垒,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教材相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地:加强与资深制药企业的深度合作,给学生搭建教学科研平台,让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走进药厂,真正做到产教融合。通过参观珠海联邦制药、广东大冢制药(顺德)、广州陈李济药厂等,对药品的制备、药品的检验、药品的生化效应、药品的GMP管理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学校开发了岭南药园,种植常见药材和岭南特色的药物,

17、让学生采摘、认药、做药,如结合生物化学知识进行简单酶类药物的制备。通过药厂、药园的平台、让学生以自主科研项目为载体,组成药学科研小组,提升科研创新技能。实践:学校附属医院和合作医院、国大药房、大参林药业等构建了药学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经过典型案例的学习结合和专业课,可以在医院药房、检验科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生化检验操作、药品管理、处方审核等,让学生把书本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高职药学专业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药学服务理念和药学服务的能力,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通过药店的实践,学会与患者交流、掌握典型病例、学会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能够准确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通过这种“四

18、维”实践方案,让学生更直观、深入了解到药学专业本课程的适用范围。3.4教学改革效果在高职2020级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通过重新构建“一体两翼”知识体系、着重能力培养、加强价值引领的教学模式,完善了药学核心课程的基础;强化了药学基础课程的建设,延伸了药学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了分析、评价和创新的高层次通用能力及履行药学职业岗位角色的能力。生物化学理论中的“三层三步”的教学方法推动了高职课堂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型。通过期末测试的学情分析,2020级学生生物化学总体成绩比往年有所提高。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四维”的实践教学推动“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与生产的融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

19、能力,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加适应药学专业的发展。4结语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一体两翼三层四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对基础学科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就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来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把基础课程和实践教育融入核心课程中,改变了传统药学“生物化学”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手段,能发挥高职中医药院校的医学资源与药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值得在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推广。参考文献1 陈晓姣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9,40(20):64-692 钟焱,郭赟婧,严永旺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68-71,793 王灿华多种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生命的化学,2020,40(10):1861-18684 蔡玉华,蒋斌,袁星高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18,38(6):899-9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