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1单选题1、对如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C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全国及首都柏林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由于4国尤其是美、苏之间对德方针分歧严重,各占领区实行不同的占领政策,形成独立的政治实体,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形同虚设。苏占区逐渐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美英法占区则重建资本主义。随着美苏关系的恶化和冷战的爆发,美国为称霸欧洲并利用德国遏制苏联,采取扶植和分裂德国的政策,最
2、终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因此,材料说明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约和华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热战,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德国的分裂,而不是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2、读下图,对图中数据变动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私有化浪潮的推动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保障欧元进入流通领域ABCD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46到1977年,法国的发电量持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复兴,正确;法国在二战后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正确,A项正确;法国开始私有化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错误;欧元进入流
3、通领域是在2002年,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3、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积极与西欧国家结成大西洋联盟,并表示将为西欧的安全承担主要责任。进人1960年代后,美国却表示不愿为支持西欧联合而继续承担过多的经济和防务义务。美国对欧政策的这一变化()A预示美国经济衰退B加剧两极对抗格局C出于欧洲安全考虑D源于联盟内部矛盾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后初期,美国基于对苏冷战需要及突出其在大西洋联盟中的主导地位,支持欧洲一体化以促进欧洲的稳定。但随着60年代冷战缓和及欧共体实力的增长,大西洋联盟内部凸现离心倾向,美国调整了政策,不愿继续承担过多的经济和防务义务,D项正确;预示美国经济衰退表述不符合史
4、实,排除A项;这一政策变化有利于缓和冷战形势,排除B项;美国政策首要考虑的是其在欧经济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4、撒切尔夫人在担任首相期间,以哈耶克自由市场理论为指导,曾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等企业。此外,她还大力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动。这一改革A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政策B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C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扩大了整个社会保障规模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期间,为应对经济发展困境,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材料中将部分大型国企私有化、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就是政策体现,B项正确;材料措施与政府干预经济相矛盾,排除A项;英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5、于二战后不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规模,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947年7月”、“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以及漫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试图把苏联和东欧国家
6、都纳入其援助范围,但此时美苏已开始冷战,苏联为自身安全要求东欧国家与其保持高度一致,故出现了漫画中的情境,即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C项正确;该漫画是西方人创作,代表西方的价值取向,不会抨击马歇尔计划,排除A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是在195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主要支持者。表格所示内容说明美国美国1960-1995年RD经费来源结构()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1995年政府64.656.947.140.635.5产业33.34049.
7、45559.4大学1.11.82.12.93.2A世界霸主地位动摇B科技革命推动政企关系变化C国家干预趋于务实D科研投入服务于冷战的需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60-1995年,在科学研究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来源中,政府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而产业(私人公司)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美国对科研活动的干预根据国家发展情况和历史发展趋势进行适时调整,减少了干预,C项正确;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段不完全吻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技革命与政企关系的联系,排除B项;D项仅由材料无法得出,且1995年时冷战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7、金元外交是美国威廉霍华德塔
8、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用金元代替枪弹”,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这说明美国A与欧洲国家外交关系破裂B支持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C开始向拉美倾销商品D意在加强对拉美地区控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用金元代替枪弹,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可知,金元外交是美国利用资本渗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D项正确;美国通过金元外交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
9、主义国家,没有针对特定国家,“破裂”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拉美国家独立运动支持,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开始”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8、1961年,针对很多人批评美国对东德修建柏林墙没有做出实质上的反应,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指东德修建柏林墙)不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一堵墙比战争好的多。”由此可知,“柏林墙”的修建A得到了美国政府许可B导致了苏联势力扩张C顺应了美国冷战政策D避免了美苏间的对抗答案:C解析:东德修建“柏林墙”是为了防止西方势力渗透和东德民众进入西德,但“柏林墙”也阻碍了社会主义势力扩张,避免引发美苏间的战争,所以肯尼迪才认为“一堵墙比战争好的多”,C
10、项正确;“柏林墙”是东德在苏联的支持下修建的,与美国没有关系,排除A项;一堵墙从物理上隔开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世界,客观上阻碍了苏联势力的扩张,排除B项;“柏林墙”避免了美苏间的战争,但对抗一直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9、下图是二战前后美国经济走势图。这种走势从总体上看A源于不断调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B缘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C得益于国家干预经济理念的松弛D立足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二战前后美国实际GDP总量演变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19351959年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波动式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美国经济发展态势的主要原因有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11、二战为美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霸权的确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等,这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深刻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的走势,B项正确;美国在19351959年间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并没有大的调整,这不是影响美国经济走势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19351959年间,国家干预经济理念在美国持续盛行,并未松弛,排除C项;由所学知识可知,19351959年间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并不稳固,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中的两幅漫画体现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这主要是由于A价值观念不同B时代背景不同C研究视角不同D政治立场不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7年的苏联漫画认
12、为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为诱饵,让欧洲各国拉动美国经济的发展;1947年美国漫画认为欧洲各国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故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由于各自政治立场的不同,其认识也不一样,D项正确;价值观念主要体现为认知、理解、判断,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其表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立场的不同,排除A项;两幅漫画所创作的时间都是1947年,说明其时代背景是相同的,排除B项;两幅漫画所体现的主题是相同的,涉及的都是美国与欧洲的关系,说明二者的研究视角是相同的,排除C项。故选D项。11、对下图漫画中的改革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C确立了争霸世界优势D导致了联盟全面解体答案:D解
13、析:从材料中的“苏联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可得出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最终导致苏联解体,D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缓和政治与经济危机,排除A项;B项是斯大林模式,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确立争霸世界优势,排除C项。故选D项。12、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同时他也主张欧洲国家在诸经济、文化、技术、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一转变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反映美苏“冷战”重心的转移C表明法美两国关系破裂D利于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主张缓和和苏联的关系,并开展和
14、苏联的合作,这一做法有助于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排除A项;美苏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13、如图为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图。其中是A美国B苏联C中国D日本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苏,美国经济实力位居第一,苏联位居第二,从起点看,居于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钢产量上升较快,是苏联,B项正确;美国是,排除A项;中国在1950年时期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产量最低,是中国,排除C项;日本经过二战的打击,其工业遭受重创,但是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
15、发展,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B项。14、传统上,世界被划分为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人的一切活动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信息技术出现后,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使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三元世界观”,即在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数字世界”。这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C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世界的划分也出现了变化,即由原来的二元世界划分为三元世界,这说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即认知方式发生变化,D项正确;A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A项;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6、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二战后,美国人利普舒茨在冷战幻想:电影、小说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对一九八四丑陋的美国人第一滴血核艇风暴等在内的30部经典电影与小说的分析以“解释美国冷战史”。他认为,冷战电影“是真实世界的一面镜像”。这体现了当时A美国军事政治实力的衰落B美苏两国之间的对峙C新兴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D美国占据了中间地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关键信息“冷战幻想:电影、小说与外交政策”“解释美国冷战史”“是真实世界的一面镜像”等体现了当时美苏两国之间的冷战对峙,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材料没有相关新兴力量及
17、中间地带的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B项。填空题16、“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福利国家”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_。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失业保险、养老、住房、教育等。实质: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影响:在缓和_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调整:20世纪70年代,_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社会运动原因:加强_
18、的办法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表现:主要代表原因结果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妇女运动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为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其他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实质:_。
19、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答案:公共福利收入分配减少福利国家干预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福利国家”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失业保险、养老、住房、教育等。实质: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影响: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调整:20世纪70年代,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
20、、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社会运动原因: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7、社会运动(1)出现根源: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_。(2)表现美国_民权运动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为了争取自己的_权利,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终于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_运动
21、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其目的是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其他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答案:生产资料所有制黑人平等妇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运动出现根源: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表现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为了争取自己的
22、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终于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妇女运动等等。18、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1)主要原因:采取_,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目的: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3)概况国别概况南斯拉夫成果:建立社会主义_,通过权力下放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弊端: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波兰实施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水平居_之首答案:苏联模式自治制度东欧国家结合所学“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可知,东欧改革的主要原因是采取苏
23、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目的: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南斯拉夫: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19、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1)成就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_”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2)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24、主义道路提供了_、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答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两弹一星物质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25、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20、“福利国家”(1)概念:指国家通过构建_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2)影响积极: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_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消极:增加了国家_。(3)演变当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_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答案:社会保障社会稳定财政负担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国家”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
26、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演变当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1、主要措施(1)在国内A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_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影响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27、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进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在国际上A措施: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_等国际经济组织。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B影响: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答案:经济发展计划减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在国内A.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
28、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影响经济增长一度较快,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进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在国际上A.措施: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B.影响: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居于主导地位。22、社会运动(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
29、料所有制。(2)主要表现:美国_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答案:黑人民权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左右,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故填写黑人民权。23、亚非拉国家地区面临问题调整及结果亚洲过分依赖_,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过于依赖_,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是发展_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
30、展答案: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出口贸易和外资最不平衡根据所学知识,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故填空1.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2.出口贸易和外资;3.最不平衡。24、国家的宏观调控(1)加强国家干预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_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措施加大政府在_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
31、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减少国家干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_严重措施:适当减少_的干预(3)加强国际协调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_、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_,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答案:自由放任社会主义公共事业领域经济发展计划滞胀通货膨胀政府对经济世界银行市场干预行动国家的宏观调控(1)加强国家干预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
32、亡教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减少国家干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加强国际协调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
33、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25、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_”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_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标志事件:拥有“_”、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_,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2)影响:对_造成了有力冲击。答案:政治大国民族利己主义两弹一星不结盟运动美苏两极格局(1)二战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迫切地希望成为“政治大
34、国”,在国际舞台希望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的控制和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拥有了“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影响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崛起,其中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故分别填为:政治大国、民族利己主义、两弹一星、不结盟运动。(2)西方阵营的分化、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等无不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应填为:美苏两极格局。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埃及占领苏伊士运河的行为,促使英法
35、政府做出最后努力,以确保他们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帝国权力。他们在以色列政府里找到了现成的盟友,以色列经济正因埃及对其通过运河的货运实行封锁而遭遇困难。1956年10月,这三个国家进攻埃及。几乎全部的联合国成员国都对英法进攻行动予以谴责,苏联为纳赛尔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并警告英法,苏联准备采取“一切措施”保卫埃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样谴责了这次入侵。由于失去美国支持,英法两国孤立无援,无法将战争继续下去。面对全球性的外交抗议和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英国说服法国和以色列从运河区撤军。解除苏伊士运河危机是纳赛尔最大的胜利,他公然反抗欧洲强权并取得了胜利。在中东地区,他的行动使泛阿拉伯民族主义重新盛行起来。
36、对埃及人来说,他成了无可争辩的民族领袖。摘编自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赛尔政权能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纳赛尔政权能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影响。答案:(1)原因: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埃及人民的坚决抵抗;美国与英法之间的矛盾;苏联的介入全球性的外交抗议及金融危机。(2)影响:捍卫了国家主权的完整;打击了殖民势力,鼓舞了亚非拉人民反殖民斗争的士气;增加了纳赛尔政权的财政收入。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样谴责了这次入侵”、“由于失去美国支持,英法两国孤立无援,无法将战争继续下去”可知,美国与英法之间的矛盾;
37、依据“苏联准备采取一切措施保卫埃及”、“面对全球性的外交抗议和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英国说服法国和以色列从运河区撤军”可知,苏联的介入全球性的外交抗议以及金融危机;依据“在中东地区,他的行动使泛阿拉伯民族主义重新盛行起来。对埃及人来说,他成了无可争辩的民族领袖”可知,埃及人民的坚决抵抗;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2)影响:依据材料“解除苏伊士运河危机是纳赛尔最大的胜利,他公然反抗欧洲强权并取得了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捍卫了国家主权的完整;打击了殖民势力,鼓舞了亚非拉人民反殖民斗争的士气;结合所学从增加了纳赛尔政权的财政收入角度进行补充。27、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某
38、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卡片一卡片二卡片三(1)写出卡片一中A、B两处的内容。(2)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四个新兴力量。(3)请依据卡片内容,为卡片三设计一个主题。答案:(1)A杜鲁门主义;B华沙条约组织(或华约)。(2)走向联合的欧洲(或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国家);中国。(3)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等。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与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相对应的是杜鲁门主义;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对的是华沙条约组织(或华约),所以A处为杜鲁门主义;B处为华沙条约组织。(2)结合
39、卡片二图标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四个新兴力量分别是走向联合的欧洲(或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崛起。(3)结合上述三个卡片可设计主题,如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等。2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战后,德国战败,苏、美、英、法4国获得了占领德国和柏林的权力。随后,苏联与西方矛盾加剧。1948年2月至6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所谓的“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德区与英美占德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西德国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欧洲。6月21日,正式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
40、发行了“B”记号德国马克。苏联得知后提出抗议。6月22日,苏联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空中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整理自杨捷美苏对德政策与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缘起(1)概括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背景。(2)分析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影响。答案:(1)背景: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美苏冷战美苏对德政策的分歧使矛盾加剧美苏的货币改革苏联对柏林的全面封锁。(2)影响:导致德国分裂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加快了北约的形成。解析:(1)背景:根据“二战后,德国战败,苏、美、英、法4
41、国获得了占领德国和柏林的权力。”得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根据“随后,苏联与西方矛盾加剧。”得出美苏冷战;美苏对德政策的分歧使矛盾加剧;根据所学得出美苏的货币改革;苏联对柏林的全面封锁。(2)影响:根据“1948年2月至6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内容为法占德区与英美占德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西德国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欧洲。”得出导致德国分裂,加剧了冷战的程度;结合所学可得出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加快了北约的形成。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这个名词是一名美国记者在二战以后采访欧洲的时候提出来的,说现在是一种冷战局面,没打起来,但互相是非常敌对的,从19
42、46年开始,美国跟苏联,就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盟国互相斗争。这个斗争很复杂,有时是谈判,有时是互相挖墙脚。但是有一个界线,谁也不越过在雅尔塔会议上划定的势力范围,只有在边界不清楚的地方才争夺。这点双方无形中似有默契。摘自资中筠美国十讲材料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摘自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材料三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使用核武器就是自杀。如果一方拼命增加核武库的数量,而另一方则不为所动,这样一来,加强核武库就根本无助于改善局面,这样做就像狗追着自己的
43、尾巴转圈,毫无益处。摘自梅尔文莱夫勒冷战如何走向终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概括冷战的含义。(2)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各自的主要观点。答案:(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集团间除了军事进攻外的一切故对行动。(2)观点:赫鲁晓夫认为美苏虽然矛盾不可调和,但反对热争特别是核战争却是一致的。戈尔巴乔夫认为核武器危险太大,核竞争对美苏都毫无益处。解析:(1)含义:依据材料“是一种冷战局面,没打起来,但互相是非常敌对的,从1946年开始,美国跟苏联,就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盟国互相斗争”来看,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间除了军事进攻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观点:依据材料“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
44、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来看,赫鲁晓夫认为美苏虽然矛盾不可调和,但反对热战特别是核战争却是一致的;依据材料“加强核武库就根本无助于改善局面”来看,戈尔巴乔夫认为核武器危险太大,核竞争对美苏都毫无益处。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战期间,苏联为维护与美英结盟的利益,承认与支持南斯拉夫流亡政府,而对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领导的游击队却加以抑制。战后初期,又因苏联在南斯拉夫的领土归属及外交方面的干涉,导致两国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1948年,苏联政府撤回了派遣到南斯拉夫支援的军事顾问以及文职专家:两国关系随之急速恶化。同年,苏南两党中央互相交换了信件
45、,彼此阐述各自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苏共强烈的认定南斯拉夫偏离了马列主义方针,对此观点,南共中央进行了激烈的反驳。南共认为他们仍然信奉马列主义,但同时也坚持独立自主,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稍有不同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在苏共领导人的坚持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召开会议,宣布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此后,苏联单方面废除了苏南两国友好合作条约,大量削减同南斯拉夫的贸易。苏南关系的破裂,削弱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对东欧各国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摘编自刘同舜、刘星汉国际关系史(第七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南关系破裂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南关系破裂的影响。答案:(1)背景:美苏两国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南斯拉夫立足本国国情探索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