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布封艺术风格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452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0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封艺术风格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布封艺术风格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布封艺术风格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者简介:邱艳()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电影、戏剧、艺术跨媒介等布封艺术风格论的研究范式及其影响邱 艳(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摘 要:在西方艺术理论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艺术理论问题即艺术风格它受到了一些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的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的讨论 其中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构建的“风格即是本人”这一著名论述表达了艺术家从自身角度发出的“宣言”以及对作为读者或听众的“召唤”其中包含了艺术家对于身份认同的追求 同时这一观点也催生了艺术家的个性主义使他们能够超越审美和时代的限制探寻超越审美和政治文化的束缚

2、之处从而激发艺术的想象力并回归到艺术本身所提出的问题关键词:布封艺术风格艺术史范式风格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 最初的意思是“雕刻刀”后来该词被翻译成拉丁语、德语、英语并被艺术史家广泛使用 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美学家对“风格”的解释各不相同因此这个词具有多种意义 然而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风格在叙事中艺术史家始终围绕着风格的恒定宗旨展开讨论 正如黑格尔所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可以认为在艺术史中风格是推动艺术史叙事发展的力量布封在认可风格叙事的基础上提出的“风格却就是本人”的论述是一种创作主体观的展示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文学价值“风格是思

3、想的浮雕唯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能回避平庸”也让艺术从神学的阴影下彻底解脱出来打破了西方文论传统的“只重作品忽视作家”的理论格局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布封艺术风格论的研究范式探寻超越一般审美窠臼的可能性从而激发艺术的审美想象力为当下艺术学研究提供一种必要的思考一、布封风格论的嬗变:言语形式与个性的展示纵观西方艺术史对“艺术风格”的论述比较早的理论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中谈到了风格问题他把风格归结为修辞的高明 风格的变化引起了情感的反应在悲剧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的风格正是引起人们悲悯或感伤的基调”之后对风格一词进行了最早且最明显的解释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评价了艺术家以及其他人的创作 瓦

4、萨里最大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更重要的是他运用风格来研究艺术史将艺术家的生活及其个性同他们的艺术创作、艺术风格结合起来这在西方艺术史上是一项创举当然虽然他们所论述的是文学艺术的整体风格问题但也可以看作是对艺术风格的独立论述而这种论述后来对各个艺术门类产生了影响 当我们鉴赏某画家的绘画作品时不由自主地会说它有一种什么风格当我们听某位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也会说它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等等 当艺术理论家或者艺术史家谈论艺术风格时都不会忘记布封的那句名言“风格就是本人”为了充分理解布封关于文章风格的观点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首先布封在演讲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文章风格的实质以及要达到这

5、种实质的作家需要具备的主、客观基础 正如温克尔曼在进行艺术史研究时否定了一些过于理智的思考和凭借情感的推断和在欣赏作品时试图发现富有“美的风格”的古希腊艺术家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是一致的“艺术的判断不应该在情感中而应该在富有创造性的风格中”布封也认为情感不能作为艺术判断的唯一标准而应将风格的叙述纳入艺术史其次他针对那些善于言辞的人提出了真正的雄辩与口才的区别真正的雄辩需要天赋和学识基础 因此他讨论了演说家主体的问题口才只是一种官能与官能之间的语言仅仅强调“强调”“手势”和“词句”然而真正雄辩的人需要的是“言之有物”“有思想”和“有意义”可见布封重视雄辩家而对自认为有口才且擅长言辞的人持轻视态度从而

6、提出了他自己关于文章风格的理解即“文章风格它仅仅是作者在他的思想中所放置的层次和调度”由此引发了布封关于作家即艺术家的主观基础问题只有具备这样主观基础的艺术家才能形成一定的艺术风格那么布封所说的艺术家具备的主观基础是什么他在演讲中有详细地分析 根据布封对“文章风格”概念的认识他认为艺术家的思想是有层次的根据作家在文章中贯穿自己的思想的程度布封将风格分为两种:坚实、遒劲而简练的风格冗散的、松懈的、拖沓的风格 显然布封赞成前一种风格而反对后一种风格 为了达到布封所欣赏的风格作家、艺术家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基础也就是演讲中所说的需要天才的力量、高度精确的辨别力、长期写作习惯培养的慧眼从而能够产生一种冥

7、想之力以赋予思想实质和力量不难发现通过布封的论述他强调艺术家具备的冥想之力是艺术风格的一个基础同时也是艺术家风格形成的一个主观基础 他强调的这种冥想之力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的一种思想 实际上无论什么艺术门类的创作都需要个性化的冥想没有个性化的冥想艺术很难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这个角度看布封强调了艺术家的这个主观基础为他后面的相关论述作出了铺垫 在演讲中布封连续使用了四个“唯其如此”来确定艺术风格的这个主观基础的重要性 这个主观基础可以支持、引导和调整风格的层次使之符合逻辑 这是布封从主观角度确定风格的基础同时也可以看出布封将风格与艺术家直接联系起来的原因 布封曾说过:“思维方法将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

8、体系这样它就可以建立在坚固的基础上形成永恒的纪念碑”通过上面引用的布封相关论述可知艺术家需要在冥想的客观基础上再通过“静观”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最高的真理才能形成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一点与中国艺术理论中的相关观点有相似之处尤其是接近中国道家思想中的艺术观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审美客体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所谓的自然存在而是有限的“象”这些“象”必须表现“道”体现“气”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 布封在艺术风格中展示的个性观点与中国古代审美有相似之处即“审美观照不是把握物像的形式美而是事物本身的风格美”因此布封对于艺术风格的个性化方面的论述是相当深刻的二、艺术风格与艺术家的价值凸显:身份认同与形

9、象赋魅揭示布封的艺术风格论可以看出他所说的“风格其实就是本人”除了强调艺术家自身的主观基础还有其特定内涵 这个论断与他之前的论述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了作为艺术主体的艺术家但没有忽略作为艺术客体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主体如何表现艺术客体 布封认为“风格”与“人”的关联可以概括为一个命题性质的句子 他的命题中存在着“看到的东西”和“被言说且书写的东西”然而也存在着作者“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之间的差异 艺术家们的“看”与布封的“看”也是相互重叠的 前面提到的风格与艺术主体再加上风格与客观基础更加显得逻辑严密在西方艺术理论中对于风格化和个人化的观点还有一种说法将风格看作是艺术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表现 瑞士

10、著名美学家沃尔夫林就持这种观点他在代表作艺术风格学导言中开篇引述了德国画家德维格利希特和其他三位画家一起外出画同一风景的例子指出这四位画家呈现了不同的个性他们“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视觉人们对形和色的领悟总是因气质而异的”沃尔夫林在这里把艺术家不同的艺术风格最终归结为气质“对美术史家来说这种事并不奇怪人们早已认识到在每个画家的画里都蕴含着他的生气”由此可见沃尔夫林已经提及了不同艺术家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问题 随后他分别列举了人物画和风景画中的例子以说明不同画家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另外还有一个经典观点是关于风格的论述:“风格其实就是本人”这是布封论风格的核心观点与之前的艺术理论家、艺术史家和美学家对风格

11、的论述有很大的不同 布封论述风格的特点是明确地将“风格”与“艺术家”联系在一起指出风格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是艺术家创作个性的表现 虽然他原话中并没有用到“风格”而是用到了“文笔”但它们实际上指的是同样的意思 在论述什么样的作品被认为是好作品时布封认为只有知识、事实和琐碎对象是不足以构成好作品的而需要具备风度、才华和高雅的对象才能算是好作品然而在列举了以上这些标准之后布封才明确提出了这个观点布封对于艺术家主体的强调也突出了人的作用和觉醒 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艺术史家所关注的问题相一致 布封在论述风格时关注了主体性的问题也是现代性启蒙的标志之一“布封把这种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的人文主义思想运用到文

12、学领域在探索文学风格的成因和表现时极力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思想、智力等对形成风格的决定作用”奥尔特加认为艺术家创造作品时要精益求精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且唯恐自己的作品被模仿关于艺术风格论的核心问题布封的言论被理解为“风格即人”这种理解不完全准确 正如前文引用布封的相关论述所说艺术风格与艺术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仅仅说风格即人还不全面也与布封的本意不符合 艺术风格应该是因人而异既不能脱离作品也不能转借或变换 伍蠡甫和胡经之指出“风格是应该刻画思想的”而不只是用一些空洞的警句来达到效果 布封在这里表明了艺术风格通过涂抹思想来发挥特殊作用某种风格是表达某种思想的 一般艺术理论认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

13、术创作成熟的标志因为艺术风格体现了艺术家的某种思想可以理解布封关于风格的论述为风格是艺术家思想的深度体现 因此布封认为这样的风格既不能脱离作品也不能转借或变换 每个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都是唯一的他们以此来突显自身的创造力并构建身份认同 事实上在历史进程中可以追溯到艺术家主体话语演进的线索包括亚里士多德、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再到沃尔夫林、李格尔等一系列思想家的理论思考 艺术家的主体身份作为揭示现代话语构建过程的关键视角之一在文化层面体现为现代社会构建过程中的自我确认和归属感与象征边界的构建三、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的扩展:审美趋向与想象驰骋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的关系一直是古今中外艺术界讨论的话题

14、在古希腊时期艺术风格被认为是不同审美趋向的艺术表现形式 孔子则提出了内容上尽善形式上尽美的观点与他强调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儒家艺术批评的标准该文提到布封在演讲中讨论了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的关系采用了反证法的视角 他列举了一些人对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当使用来确定他认为应采取的艺术表现手法 他指出这些艺术表现都是不恰当的无法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思想和风格通过布封的讨论可以看出他所主张的风格是典雅、庄重、尊严的也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性构成了布封认可的审美趋向以及想象力的合理性回顾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家的论述艺术风格首先是艺术品的风格表现为艺术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等形式上的特点 在阅读、欣赏艺

15、术作品时我们对其与其他作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上 艺术风格具有一定的形式性但它不仅仅是形式的表现正如布封所论述的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思想、感情和才智的一种表现方式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想象表达方式布封认为艺术风格的想象方式与艺术家自身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艺术风格是独特的不同的艺术家拥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因为风格是艺术家想象力的丰富和立体化展现同时艺术风格也具有多样性同一位艺术家在不同作品中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因此风格是想象力的展示就像布封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写作艺术中所说的:一个伟大的作家不会只使用同样的印章在不同作品上盖章这暴露了天才的缺乏布封举出许多案例来评析目的是要求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应善于师

16、法自然、模仿大自然这样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而强调模仿自然与以静观的方法来追求最高真理这是艺术风格形成的两大客观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然而流畅的风格也是艺术家想象力和个人风格的展示 李格尔在著名的艺术风格一书中也指出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要处理好空间化的艺术想象并从自然和人类想象中寻找合适的艺术感悟来论证 实践证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艺术家的风格形成都是依靠这种方式 无论是瓦萨里在关于艺术风格史的叙述中还是温克尔曼对艺术创作主体的研究它们都构成了布封艺术风格论中的想象问题意识和论述结构四、布封艺术风格论的影响论风格这个演讲对于西方艺术理论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

17、义 布封在演讲中提出的关于“风格”的观点影响深远 他著名观点“风格却是人本身”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是他的艺术风格的体现 同时艺术家的成熟也意味着艺术风格的形成 这一观点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与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代表性作品美学分为三卷四册包括总论、艺术发展史和门类艺术史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谈到了艺术发展的规律按照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的顺序进行分类 显然黑格尔对于艺术风格的认识与分类受到了布封论风格演讲中相关观点的影响 正如他自己所言:“法国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 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

18、面完全展示他的人格特点”这表明黑格尔深刻理解了布封关于“风格却是人本身”的论述内涵并受到其影响在美学中借鉴了这些观点.对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在他的政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布封风格理论的影响 马克思写道:“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风格就是人”这表明马克思深刻理解了布封的风格理论并从中受到了影响 当时马克思还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在这篇文章中他借用了布封的观点揭露了普鲁士政府虚伪的自由主义和真正的专制主义面孔.对李格尔德的影响李格尔在他的著名文章风格问题 装饰艺术史的基础中肯定了艺术风格对于艺术家形象塑造

19、的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并不是一个断裂的历史过程而是通过风格演变而来带有时代烙印时代对个人风格的影响起着直接作用 与瓦萨里持不同意见瓦萨里认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来自他们的灵魂 李格尔的风格观念明显具有理性的味道自启蒙时期以来艺术史学家一直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认为阶级和时代对于个人在艺术领域的创造具有直接联系 这一层面在布封的风格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五、结语布封的艺术风格论不仅影响了几代艺术史家还对艺术史的书写产生了集体的意志力量 艺术意志是艺术风格演变的主要原因贡布里希阐述了风格作为个人创作力的反映 李格尔将艺术风格的意志应用于工艺美术和纯美术的论述他用整体风格来描述一个时代的作品将时代的语

20、境引入主题创作中 他并未做出评判或试图说服读者而是像布封一样运用历史和逻辑的能力将艺术史放置于双重叙事中 所有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目的但各个时期艺术的目的并不完全相同而风格可以用来区分它们 人类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导致艺术意志的产生最终形成了艺术风格总之论风格 作为一本关于异乡历史的著作从艺术风格的基础、艺术风格与艺术家、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等几个方面清晰地阐述了艺术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这也启示我们要在艺术风格的主体论和客体现象之间展开持续不断的对话不仅是艺术史学家必要的理论锻炼也是艺术史研究向成熟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既能为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可靠的理论资源又能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深刻启示参 考 文 献: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布封.论风格.江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任典.布封文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 马 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