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读后感5篇 【篇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捧读中央教育办编发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55岁的一米八汉子,一次次泪流满面,心中禁不住埋怨: 为何要编发这书,让我一次次热泪长流。但同时又感谢编发者:感谢你们让我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受到洗礼。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英烈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流血牺牲,以身许党许国,留下震撼人心的“宣誓书”“绝命书”“请战书”“托孤书”“行军书”“两地书”“无字书”“就义书”“示儿书”“决心书”“明志书”,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奉献与荣光,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读见
2、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犹如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夏明翰烈士的“就义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以及陈然烈士就义前的“明志书”“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多介绍了。这里仅选取几段鲜为人知、险些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的片段。 井冈山根据地,1931年1月25日入党的农民党员贺页朵,在投身革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的同时,在白色恐怖中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保存自己的入党誓词,建国后上交党组织,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份党在井冈山时期现存的唯一入党誓词,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
3、的历史见证,更成为对广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1928年任中共XX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的傅烈,被敌人逮捕后面对酷刑宁死不屈:“砍断我的头颅,也休想从我身上得到你们需要的片言只字。”临刑前,他给妻子陈才用写信:“你是知道我怎样死和为什么而死的。你要为我报仇,要继承我的遗志,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信的末尾,傅烈留下两句诗:“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1928年4月3日,傅烈在朝天门外壮烈牺牲,年仅29岁。傅烈的“绝命书”,充分表达了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浩然正气力透纸背。 寻淮洲,中央红军五大主力军团中最年轻的军团长,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战士们自动围成
4、一堵人墙来防御敌人射击,将他抢下火线、抬上担架。寻淮洲一苏醒过来,便忍着剧痛喊道:“冲、冲上去,把敌人打下去。”由于部队日夜转移,条件极其艰苦,寻淮洲伤口多次撕裂,血流不止。弥留之际,寻淮洲嘴里不停念叨:“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1934年12月16日,红七军团军团长兼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寻淮洲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年仅22岁。22岁呀。这在现在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年龄。还有牺牲时29岁的傅烈,假如他们不牺牲,建国后作为开国元勋的他们,该是何等的荣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此言绝对不虚。寻淮洲担架上的“请战书”犹如冲锋号角,激励着红军将士。
5、革命先烈的遗书,有壮怀激烈的,也有铁骨柔情的。工农红军最年轻的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转战中错过了与妻子和幼女在武汉相会,给父亲写了一封“托孤书”:“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谋一面,深为憾事。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行文至此,泪水又一次滚滚而下,滴湿了键盘王尔琢以身许党许国坚定信仰之外的铁骨柔情跃然纸上。 红三军
6、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陈毅安,投身革命后给爱人李志强写信明志:“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牺牲,那中国就无药可救了。”1930年8月7日凌晨,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遭敌机枪扫射,陈毅安腰部中弹,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5岁。1931年3月,妻子李志强终于再次接到陈毅安的来信。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让她欣喜若狂。但当她把信封拆开,瞬间五脏俱焚。信封里只有两张空白的信纸。而这是陈毅安在参加大革命时就与她的约定:如果他牺牲了,就会托人捎回一封无字家书。当年陈毅安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志强一边捂他的嘴,一边说“别瞎说,别瞎说”。在收到“无字书”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爱人已经牺牲了,仍不停地多方打探消息,痴痴
7、地等待他归来。一转眼6年过去了。1937年9月,全面抗战爆发了,李志强带着一丝希望,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去了一封信,询问丈夫的情况。20天后,她收到八路军彭德怀副总指挥的亲笔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噩耗传来,李志强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1951年,在毛主席亲笔签发的首批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中,陈毅安的证书为第九号,由此他也被称作共和国第九烈士。行文至此,泪水再一次滴湿了键盘,同时感慨、埋怨:多么好的影视素材,怎么就没人把其拍成影视剧。仅仅一个妻子捧读陈毅安无字家书的情节,就足以让多少人热泪横流。如此生动的情节,不比充斥荧屏的“抗日神剧”、“小鲜肉”有教育意
8、义。 言为心声。读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是一场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洗礼,一个共产党员回望初心来路的“朝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感动于这一个个高尚的灵魂。此时此刻,不禁想到毛主席当年那段著名的讲话:“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读着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写篇读后感,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崇敬之泪与
9、大家分享 【篇二】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材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是一本记载了十一位革命先烈用生命书写的十一个对党忠诚、为党奉献、以身许党的感人故事。这十一个英雄人物,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国家富强,在流血牺牲留下英名的同时,更是留下了震憾人心的生动教材。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泪下。 贺页朵的“宣誓书”,体现了对革命信念的坚定执着;傅烈的“绝命书”,体现了为革命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寻淮洲的“请战书”,体现了为革命勇往直前的请战决心;王尔琢的“托孤书”,体现了为革命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操
10、;卢德铭的“行军书”,体现了革命者顽强的战斗品格;张朝燮的“两地书”,体现了革命者情义并重的丰富情感;陈毅安的“无字书”,体现了革命者誓死如归的大义凛然;夏明翰的“就义书”,体现了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赵一曼的“示儿书”,体现了革命母亲勇于献身的侠骨柔情;左权的“决心书”,体现了坚持革命斗争的鲜明意志;陈然的“明志书”,体现了为救国志在革命成功的理想。 这本记载着十一名英烈典型事迹摘编的小册子,份量是那么重、对心灵的震憾是那么强烈,一行一行黑色的字体,都是用烈士们鲜红的血液书写出来的。充分展现出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凝聚了共产党人的
11、奉献与荣光,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我们在新时期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补足了精神之钙,充满了奋进的力量。 【篇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我现在正在学习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英烈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流血牺牲,以身许党,留下震撼人心的“宣誓书”“绝命书”“请战书”“托孤书”“行军书”“两地书”“无字书”“就义书”“示儿书”“决心书”“明志书”,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奉献与荣光,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读着这些
12、英烈的“十一书”,感人落泪,催人奋进。 贺页朵的“宣誓书”只有24个字。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24字誓词,虽写错了6个字,但这位农民出身、于1931年1月25日入党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在宣誓书上庄严写下“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页朵”,并在与党失联后,一直保存,成为党在井冈山时期唯一的入党誓词。 “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这是革命先辈傅烈在临刑前写给妻子“绝命书”中的诗句。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浩然正气跃然纸上。被捕后,傅烈受刑最多、最重、最久,牺牲时年仅29岁。 “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
13、”这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原总指挥寻淮洲牺牲前反复念叨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既是这位红军名将催人泪下的临终遗言,更是这位沙场英杰壮情激烈的“请战书”。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反复研读“十一书”,让我从字里行间见证了英烈的初心和使命,使我深刻的感受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篇四】 初看封面的书名,原本以为这是一本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十一”献礼的纪念书。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是一本记载了十一位革命先烈,用生
14、命书写的十一例对党忠诚、为党奉献、以身许党的感人故事。这十一个英雄人物,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国家富强,在流血牺牲留下英名的同时,更是留下了震憾人心的生动教材。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泪下。 贺页朵的“宣誓书”,体现了对革命信念的坚定执着; 傅烈的“绝命书”,体现了为革命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 寻淮洲的“请战书”,体现了为革命勇往直前的请战决心; 王尔琢的“托孤书”,体现了为革命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操; 卢德铭的“行军书”,体现了革命者顽强的战斗品格; 张朝燮的“两地书”,体现了革命者情义并重的丰富情感; 陈毅安的“无字书”,体现了革命者誓
15、死如归的大义凛然; 夏明翰的“就义书”,体现了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赵一曼的“示儿书”,体现了革命母亲勇于献身的侠骨柔情; 左权的“决心书”,体现了坚持革命斗争的鲜明意志; 陈然的“明志书”,体现了为救国志在革命成功的理想。 忽然间我感觉到,这本记载着十一名英烈典型事迹摘编的小册子,份量是那么重、对心灵的震憾是那么强烈。一行一行黑色的字体,都是用烈士们鲜红的血液书写出来的。充分展现出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奉献与荣光,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我们在新时期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补足了精神之钙,充满了奋进
16、的力量。 中心组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坚定的表示,在地调院公司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党委和地质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期的答卷”,立足本公司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克服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和思想观念“四个短板”着手,全面深入研究并做好当前地勘改革发展面临的各项工作,为公司全员的美好期盼和辽宁地矿改革发展的美好明天,戮力同心、“干”字当先、积极奉献。 【篇五】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微纪录片自上线以来,引发了一片热议,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正如一句网络名言“哪有什
17、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十一书”中所记载的十一位英雄,割舍了亲情、爱情,投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贺页朵的“宣誓书”、傅烈的“绝命书”、寻淮洲的“请战书”满纸满篇写下的都是共产党人“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有血有肉的英雄,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走远。 英雄不是无家,而是选择了民族和国家。傅烈,一位年仅29岁的XX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在落入敌人魔爪后,虽身受酷刑,但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的信仰,“砍断我的头颅,也休想从我身上得到你们需要的片言只字。”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自白”。他临刑前的“绝命书”语言平静,为人子,他向父亲坦言“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
18、父亲不必过于悲伤”;为人夫,他向爱妻说道“要继承我的遗志, 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傅烈的“绝命书”至今读来尤令人感怀万千,他的生命虽如昙花一般“凋零”在最美的年华,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却激发了万丈波澜,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千万万个“傅烈”因为共同的理想,牢牢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他们抛家舍业、远离亲人,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为了民族的希望、为了同胞的生存、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斗。反之,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面对上级安排的急难险重任务时,却以家庭需要照顾等种种个人原因推三阻四、畏难不前,党性何在。令人汗颜。 英雄不是无情,而是选择了忠诚和豪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
19、翰,还有后来人”。一位铁血共产党人留下这首短短20字的“就义书”后含笑赴死,一颗对人民、对革命的忠贞初心闪烁于诗的字里行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跃然于纸上。“苍山如海、残阳如 血”,英雄的事迹感天动地。夏明翰在监狱里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字字如血、如泣,又充满了希望。“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是儿女心中温馨的港湾,而远行的儿女则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母子(女)之情是一份感天动地、亘古不变的温情。我相信英雄写下这封书信时,也是泪眼婆娑、心如刀割,试问天下,谁不愿守在母亲身旁尽一份儿女的孝道,也正是因为这份母子情,为了让天下更多的母
20、亲能够安享晚年,远离战争、远离贫苦、远离饥饿,夏明翰才以他的“侠骨柔肠”投身革命事业,践行心中信仰,用英雄气概谱写一幕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英雄不是无爱,而是选择了牺牲和大爱。赵一曼,一位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女英雄,牺牲时年仅31岁,她的宁儿才8岁,正是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承欢的年龄,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血雨腥风里倒下了无数革命英烈,击碎了许多无价的宝贵生命,做一名共产党员不仅是一份荣光和责任,并且随时准备着战斗和牺牲,他们是父亲、是母亲、是儿子、是女儿他们以五千年亘古未有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让历代风流人物黯然失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更明白生命的可贵,正因如此,在国破家亡的危难之际,
21、他们才会毅然决然地抛开一切,敢于用自己的鲜血和宝贵生命捍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面对残暴的敌人,他们大义凌然,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生存,正如老英雄张富清所言:他们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国家的命。这就是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忠贞与信仰,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一页页华章翻过、一幕幕似曾相识,或许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但永恒的是初心和使命。“十一书”通过十一名共产党员呈现了一个时代共产党人的缩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而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英雄举过的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