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幼儿园美术领域教育教学的新探索 美术是一门具有丰富多彩的形状、材料、色彩和结构的学科,它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和喜爱。对幼儿而言,美术教育有其相对的特殊性,它并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它只是对幼儿进行心理、情操和人格等全方位教育的一种方式。所以,笔者通过对美术的思考,结合目前的幼儿教学情况,试图做一些新的探索。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有意义首先,环境创设要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明确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感受美的能力教师无法教授,只能通过幼儿自我生发和建构。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幼儿营造一个具有想象力的艺术空
2、间,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例如,在颜色方面,应该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大面积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色调,局部采用鲜艳的高彩度色调,注重色彩的搭配与对比,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一个允许 “破坏”的环境。幼儿看到好看的、好玩的、新颖的都想去摸一摸,玩一玩,这是他们的好奇心使然。可很多老师在创设环境后,为了保持这种美观,都会提出“只能看不能碰”的硬性规定,拒绝幼儿与环境的“亲密接触”,殊不知这样就会将幼儿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中。我们应该多创设一些半成品,允许幼儿“破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二、美术活动内容要有选择 1. 趣味性。幼儿的学习动机以感性为主,兴趣是幼儿
3、参加活动的最大动力,也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办法。因此,我们在安排美术课程时,一定要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2. 全面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从纵向来讲,我们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横向来讲,我们应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例如:在旅行中的饮食健康课上,通过看、听、说的方式,让幼儿在明白怎么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运用绘画的形式、列一份饮食清单,以此来进行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的全方位教育。3. 适度性。考虑到幼儿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比较感
4、兴趣的特点,我们要经常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内容,但我们应该提倡“新颖适度”;因太过新颖的事物会增加他们的理解难度与自信心的挫伤,而过于陈旧会让他们失去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两者之间我们一定要做到新颖与陈旧的有机结合,在幼儿能理解与接受的基础上增加新颖度,使幼儿在已有的经验支持下,有兴趣地、自主地探索新事物,构建新的知识经验。三、以幼儿的需求为出发点幼儿美术教育一定是以孩子为主体,不能强行将老师和家长的意识强加给他们。最近网上热传一幅“最丑的作品”,这幅作品是某幼儿园绘画比赛中被家长拍下来放到网络上的,热传之后,这幅“巨丑无比”的画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哄堂大笑。其实,这幅画并没有如何荒诞,只是幼儿
5、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与家长的想象相比,它才显得那么丑陋不堪,引人发笑。而这发笑的背后却值得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深思: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我们追求的不是一门技术,而是让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得以充分的释放,是根据他们的情感、审美去创造性地展示他们的内心深处。四、课堂教学指导要有策略1. 范画技巧化。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对范画的理解就是教师主动示范、幼儿被动模仿,强调技艺的提升。这种观念很容易造成儿童绘画的模式化,使幼儿产生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了幼儿对认知的表达,束缚了他们潜在的创造性思维。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其艺术领域
6、“表现与创造”中的教育建议部分提出了:“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个建议的提出,如一场及时雨,冲击了幼儿教师的传统美术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幼儿的表达方式尚不成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不应让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而是让范画起到“引”和“导”的作用。例如,在我班表情娃娃绘画课开展之前,我让幼儿多留意自己和身边小朋友生气、开心等时候的模样,获取相关方面的经验知识,并用语言复述获取的信息,以此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然后我对葡萄、香蕉、月亮、饺子的画法进行示范,让幼儿看看、想想、讲讲这些食物的形状和我们哪些表情很像,哪些食物的形状还可以用来表达面部表情,从而引导幼儿
7、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性的想象,使幼儿既掌握了表达认知的方式,也创造出了富有创造性和童趣的作品。2. 过程游戏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因此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将美术活动设计成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获得新奇愉悦的情感体验的过程中,积极地、快乐地、自然地接受绘画。例如,我将树叶印画活动设计为了一个魔术活动,用“淘气的树叶飘呀飘,它飘到了XX里,变成了XX色”这样的语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再例如,教幼儿画菠萝的时候,带领幼儿边念趣味儿歌边画画:“一个大土豆,穿上格子衣,添上小花纹,长出绿头发。”从而让他们在快乐中参与活动,在活动中
8、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五、美术作品的互动评价要有方法1. 采用档案袋互动评价作品。目前,美术作品的评价多停留在语言上的自评、教师评、同伴评的层面上,并且每一次语言评价仅是安排在活动的最后,仅做一个简要的鼓励性评价,评价之后,好的作品会被利用起来装饰环境,而剩余的作品只能堆在教室一角或者成为废弃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采用档案袋互动评价的方式,即为每一位幼儿建立一个档案袋,将他们每一次的作品都收集整理归袋,并且由幼儿、家长、教师一起参与评价。这种方式不但体现了纲要的评价理念,也全面地记录了每一位学生的创作过程及美
9、术作品,突出了发展评价的精致性特点和解释性功能,让幼儿、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真正的互动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美术素养、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以及教师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水平。2. 真正意义上理解幼儿的作品特点。幼儿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不应该停留在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用评价艺术作品的眼光去评价,而应该注重寻找幼儿作品中的天真、浪漫,用心去理解幼儿所表达的愿望,捕捉幼儿作品中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自画像美术活动中,我请幼儿画画眼中的自己。活动结束后,我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记录评价,其中皓皓小朋友的作品,线条杂乱,颜色很脏,构图也不清晰。他进行自评的时候,我注意仔细聆听他的想法: “
10、老师,这个圆圈脸是我,这个桃心脸是坐我旁边的女生,我今天欺负她了,但老师你告诉我要充满爱,不能欺负女孩子。你看看,太阳公公都生气了,画上的树都倒了,风把所有的东西都吹得乱七八糟,以后我一定会改正的。”虽然皓皓的画谈不上赏心悦目,甚至还有点“乱七八糟”,但从他的画面不难看出,他完整地记录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并且创造性的表达了要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意愿,学习了做人的道理,所以这也不失为一副好的作品。本文从环境创设、内容选择、幼儿需求、教学指导、评价方式等几方面对幼儿美术进行了摸索和探讨,意在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去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当然,幼儿的美术教育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笔者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还不够全面和深刻,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并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