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研修方案
一、本校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具体目标(具体、清晰、可检测):
1、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按时、保质量的完成50学时的培训学习;
2、每位老师均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3、每个年级能有3人以上会制作微课和导学案,并用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
4、每个年级能有1人以上可利用现有的条件(班班通教室和网络教室),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
5、依托我校积累的教学资源,组织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分阶段、分学科转化为微视频资源。
6、尽快建成适于师生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以微课为基本载体的学习平台。
二、挑战与对策
1、如何孵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带头团队?
(1)吸纳更多的学科尖子融入到原来的信息技术团队里,并把这些尖子分散到各个段;
(2)用两到三周的时间,普及新理念、新策略、“全员洗脑”。
2、如何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形成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
(1)继续开展每周一次的翻转式在线交互平板应用培训,以段为小组进行交流研讨;
(2)结合本校的信息化常态课堂语、数、外的学科教研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人人上课——评课议课——修改设计——继续磨课,在利用交互平板优化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用信息技术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如何开展校本研修?
(1)采取每周定时培训、寒暑假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提升工程“两标准一指南”、班班通使用、Flash课件制作、交互平板应用、微课程制作等多种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和水平。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如数字化支持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师生自主学习方式探微等课题。
(3)认真组织、积极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点带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如何评价教师们的实践情况?
(1)为促进班班通教室、微机室、校园网的常态化应用,值班领导每节对教师使用班班通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每周汇总公布。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微机课,由专职教师任教。每月检查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并纳入教师综合量化考评中。
5、如何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氛围?
(1)打造安全稳定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2)骨干教师引领示范,学校及时总结推广
(3)坚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实验。
(4)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作用,引导教师多发文章和交流帖子。
6、如何制作和应用微课?
(1)给老师提供微课制作的资源和学习网站
(2)结合提升工程的学习项目开展微课制作的专题培训
(3)动员老师在日常教学应用微课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