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探讨_唐中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90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探讨_唐中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探讨_唐中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探讨_唐中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4|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3 年 第 5 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探讨唐中贤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 儿科,江苏盱眙211700摘要: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加味内服兼自拟中药洗浴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2019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1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陈蒿汤加味内服兼自拟中药洗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发热、皮疹、腹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黄疸复发情况。结

2、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缩短(P0.05),发热、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黄疸复发率降低(P0.05).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time for jaundice to subside(P0.05),lower incidence of fever and rash adverse reactions,(P0.05),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 of jaundice than control group(P7d 28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98例;顺产72例,剖宫产28例)

3、和对照组(90例:男48例,女42例;7d 69例,7d 21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87例;顺产66例,剖宫产24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此次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1.2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2,并参照中医儿科学3,中医辨证为胎黄(湿热蕴蒸型)。1.3纳入标准血清总胆红素值342.0 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4.2mol/L;胎龄3742周;出生时体重25004000g;家长均知情同意。1.4排除标准早产儿、巨大儿;肝功能明显异常;伴有溶血症、遗传代谢性疾病及肝胆外科疾病;伴有产伤、中重度窒息、

4、严重先天畸形、器官功能不全;伴有发热、皮疹、腹泻症状。1.5治疗方法在常规护理、补液、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浙江宁波戴维单面蓝光箱照射治疗(光照治疗时使用黑色眼罩遮盖双眼,尿布遮盖会阴、肛门处),每次24h,隔日一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茵陈蒿汤加味颗粒剂(茵陈、薏苡仁各15g,炒栀子、泽泻、苍术各10g,大黄、黄柏各6g,甘草3g)开水冲溶,取汁60mL,每日1剂,分三次喂服;并予以自拟中药(大黄、黄柏各6g,黄芩、连翘、佩兰、广藿香、地肤子、夏枯草、蛇床子、丹参各10g,紫花地丁15g,甘草3g)溶于温水洗浴,具体方法:将药溶于2500mL温水(3740

5、),并将室温控制在2326,把患儿身体轻轻放于药液中,同时用消毒过的毛巾反复轻柔擦洗未被浴液浸泡到的头面部、耳后、颈部,每次大约10min,每日一次。每日观察患儿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并使用济南卓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患儿经皮胆红素(在双眉中点测三次,取平均值),当其小于10mg/mL时,复查肝功能了解血胆红素水平。1.6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值;黄疸消退时间;发热、皮疹、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黄疸复发率。1.7疗效标准显效: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减退,血总胆红素水平85.5mol/L;有效:皮肤巩膜黄染减退,85.5mol/L血总胆红素水平171.0mol/L;

6、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8统计学方法采用Concise Statisticsa CS14.0软件统计,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分类变量资料以(n,%)表示,使用2检验,P0.05),见表1。146|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3 年 第 5 期表 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10047530100(100)*对照组904345288(9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值与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总胆红素值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

7、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2。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黄疸复发率观察组发热和皮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院一周后随访黄疸复发率,观察组黄疸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50.05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 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黄疸复发率比较 n(%)组别例数发热皮疹腹泻黄疸复发观察组1000(0.0)2(2.0)6(6.0)1(1.0)对照组906(6.7)9(10.0)4(4.4)7(7.8)2-4.885.560.023.85P-0.050.050.05|147健康科学医学实践于脾胃,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聚而成痰,瘀

8、阻经络,阻碍气血的运行,影响清阳的化生。新生小儿脏娇腑嫩,形气欠充,脾未健运,湿热难能疏泄,脾湿内蕴,熏蒸肝胆,肝失条达,胆汁外溢,发为黄疸8,治则应清利湿热、利胆降黄、扶正祛邪为要9。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了在光疗基础上口服茵陈蒿汤加味兼自拟中药洗浴,临床疗效明显,能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发热、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黄疸复发率,效果显著且安全,分析原因如下:茵陈蒿汤为治疗湿热黄疸之主要方剂,伤寒论使之来治热瘀黄染,金匮要略用其来治谷疸,两者皆认为其乃:湿热蕴蒸,湿难下泄,热难外却,熏蒸肝胆,发于肤表,治宜清热利湿,祛瘀降黄。本研究茵陈蒿汤加味方中重使茵陈,为君药,能清利热湿,利胆降黄,现代药理研究发

9、现其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并具有保肝、解热、利尿、扩血管的作用,为退黄之主药;臣用栀子降火清热,利通三焦;佐以大黄泻火通络,利尿退黄,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泽泻通便泻热,利水渗湿,三药合用导湿热由二便而下。上述退黄诸药性寒味苦,多易伤及胃脾,新生儿脾胃常不足,再佐以苍术、薏苡仁健脾助运。甘草调和诸药,是使药。诸药并用,清利热湿,疏泄肝胆,逐瘀退黄,和健胃脾,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热得除,黄疸自退1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可降低肝细胞葡萄糖醛酸酶浓度,诱导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生物活性,有利于胆汁经肠道排泄,并能促进胆酸和胆固醇的分泌,从而使依赖胆酸的胆汁分泌增多,来促进胆红素代谢;

10、茵陈蒿汤加味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各种变态反应的作用,因而能减轻红细胞溶血破坏,减少机体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茵陈蒿汤加味能有效调节患儿肠道菌群,促进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胆红素分解代谢11;加味茵陈蒿汤能增强胃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促进大便排出体外,加快胃肠道胆红素的排泄,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从而降低血胆红素水平12。茵陈蒿汤加味多药性味苦寒,常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喂药困难,有时难以保证疗效,而中药洗浴,依从性好,操作简便安全,中药洗浴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促进代谢的功效13,因此中药洗浴配合治疗新生儿黄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新生儿有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且皮肤组织

11、细薄嫩柔,药物容易经皮吸收,温水洗浴,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外洗中药更易透皮吸收。中医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改善腑脏功能,加速新陈代谢,减轻肠-肝胆红素循环的作用,有利于胆红素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14。本研究自拟外洗中药组方中的大黄、黄柏清热燥湿,化瘀通络,利胆退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黄能促进肠道蠕动,保护肾组织,有利于胆红素代谢产物经大小便排出。黄芩、连翘、夏枯草清热泻火,解毒护肝,上述诸药含有多种生物碱及活性成分,能促使血胆红素代谢排出,并抑制胆红素生成。广藿香、佩兰醒脾开胃,芳香化浊,两者所含有的挥发油性成分,有助于胃肠蠕动,促使胆红素经消化道代谢排出。考虑到蓝光照射治疗,尤其是

12、持续光照治疗,新生儿较易出现皮疹,故予以地肤子、紫花地丁、蛇床子燥湿祛风,凉血消疹。丹参活血化瘀,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能促进上述诸药经皮肤吸收发挥药理作用,有助于胆红素代谢。甘草和调诸药,诸药并用,协同起到清肝利胆、逐瘀退黄的功效,并具有防治光疗患儿出现发热、皮疹副反应的作用。综上所述,采用加味茵陈蒿汤内服兼自拟中药洗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且安全,好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参考文献1 赵春华,王欲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88-90,94.(下转第156页)156|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

13、23 年 第 5 期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45.5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郭静.无痛分娩方式的实施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作用及影响探究J.智慧健康,2017,3(17):48-50.7 赵亚兵,张娟,闫真.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752-1754.8 韩继修,郭淑静,纪玮玮,等.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对产妇与胎儿的影响J.世界复合医学,2019,5(7):85-87.9 乔建军,朱海琴,李琴宁,等

14、.细针腰麻在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41(12):1248-1250.10 周蜀克,冯继峰,彭伟,等.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对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术效果及新生儿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0,42(15):1973-1976.(上接第147页)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5-748.3 汪受传,俞景茂,马融,等.中医儿科学(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4 周亚红.穴位按摩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

15、(5):174-176.5 党仁源,周广华.中药药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1):137-139.6 康莺歌,郭晓鹤,张原景.不同方式蓝光照射联合茵枙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4):145-148.7 丁海娜,陈燕,姚彩君.中药药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6):982-984.8 周晓琳.中药药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东方药膳,2021(5):192.9 刘洋,刘晓鹰,贾俊岭,等.蓝光光疗配合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

16、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4):374-375.10 温艳歌.降黄散中药熏蒸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21):108-110.11 窦志华,罗琳,候金燕,等.基于方剂配伍含药血清“谱效关系”的茵陈葛汤保肝作用药效物质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2):1968-1972.12 杨绍心,员丽,张卫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1):1426-1427.13 李会萍.蓝光光疗联合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75.14 马圆圆,冯伟伟,苏婕,等.中药洗浴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及对EPO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5):3892-3894,3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