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鼓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证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教过一个差班的语文,当时班上极大部分同学的语文不及格,平均成绩只有40多分。钱老师第一次教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只提两点要求:一是题目写在第一行的中间,二是要分段,家里有一个人写一段,要大家放手写
2、。作文批好后发下来了,学生们都大吃一惊,差不多个个都是八、九十分的高分,感到十分意外。钱梦龙老师说:你们的作文都符合老师的两个要求,当然应该得高分。以后每次作文我都提一两个要求,只要你们能做到,也都能得高分。大家只管大胆地去写。以后同学们按照钱老师的一个一个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放手去写,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毕业时的语文成绩竟超过了原先的优秀班。记得几年前,我带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班,学生非常好动,上课时简直就没有一刻是定神的,成绩也不理想,老师们都很头疼。于是我就把这位学生的妈妈叫到学校,告诉她这孩子具有典型的多动症,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是我用无尽的爱心照射着孩子弱小的心灵,在快乐的学
3、习中茁壮成长!我首先用爱心浇灌孩子。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何等重要。钱老师对班上的差生以及那位学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歧视,没有放任自流,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把他们作为正常的学生看待,这就是他们对学生的一颗真诚的爱心。也正是这无私的爱心、公正的评价,最终使得这些学生摆脱了学业贫困的束缚,成为优生,说明了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次要有耐心。论语 述而中说: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之而矣。其要求显而易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上述两则例子中的学生之所以能够
4、进步,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钱老师和那位伟大母亲的耐心评价。试想,倘若他们的评价缺乏足够的耐心,这些学生肯定是很难取得进步的;即便有点进步,恐怕也只能是半途而废。可见老师的耐心教育多么重要! 第三善于鼓励学生。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不用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也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给自己的鼓励,对自己的赞美。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进行赞美。事实上钱老师给学生所打的八、九十分的高分就是对他们的最大的鼓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说明他们还行,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学习的毅力;而那位伟大的母亲更是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刻,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过去甚至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弊病犹存。所以,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切忌一锤定音,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拓宽其继续转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