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16548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 未尝识书具尝:_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族:_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_ 从先人还家 先人:_ 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 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 不能称( )前时之闻 泯( )然众人矣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_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_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_ 稍稍宾客其父 其:_ 父利其然也 其:_ 4、按原文填空。 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 仲永之

2、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此空用自己的话作答)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字词。 邑人:_ 利其然:_ 扳:_ 环谒:_ 2、解释下列字词并给画线字注音: 称( )_ 泯然( )_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A、 悄悄地把他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B、悄悄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D、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4、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C、还自扬

4、州:还自己到了扬州。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5、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_ 6、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_7、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其具体做法是_。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_ 伤仲永复习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

5、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题目中的伤意即“为悲伤、哀痛”。体现了作者伤感的感情基调。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本文叙事

6、先扬后抑。唐宋八大家是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二、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世隶耕l或以钱币乞之q日扳仲永pn环谒于邑人yy不能称前时之闻chn泯然众人矣mn今夫不受之天f而已邪y三、重点实词。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父异焉(对感到惊异)即书诗四句(写)邑人奇之(以为奇)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

7、相待) 父利其然也(以为利) 还自扬州(从)复到舅家问焉(复:又 焉:代指方仲永的情况)卒之为众人(最后)固众人(本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四、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材同才,才能)五、各种词类活用(一般了解即可)词类活用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一词多义自:1.并自为其名(

8、名词,自己)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泯然

9、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六、理清文章结构。一、(1-2):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到平庸的故事。不使学是泯然众人矣的人为原因。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由神童到平庸,为议论铺垫。二、(3):阐明作者观点,点明原因,议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从仲永生五年到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详写仲永才智极盛。从十二三矣到泯然众人矣略写仲永才智枯竭。从父利其然到不使学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七、填空题。1、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由幼年时天资过人到后来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阐明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成才的重要性的道理。这

10、种叙议结合,就事说理的好处是以真实生动的事例说明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既令人信服,又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思考。2、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父亲的贪利之举导致他才能衰退,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使文章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3、先扬后抑,跌宕多姿。例如文中写幼年时方仲永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方仲永其父利其然不使学为下文埋下伏笔是抑。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表明作者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于人这一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语言精当,言简意丰。例如写幼年方仲永的表现时,用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写其父行为时

11、,用一利字提示出他贪图钱财、目光短浅的特点;用环谒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他贪则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笔墨凝练,言简意丰5、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引号内填原文)七、用原文回答问题。(共13道题)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方仲永五岁作诗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

12、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就泯然众人矣。4、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点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的三个字是:不使学 8、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9、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泯然众人矣。 10、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3、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八、回答问题。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答: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交代家庭出身,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3、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答: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4、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答:奇是以为奇的意思。但不止是好奇,也会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县人的承认。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6、作者

14、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答: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7、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承上启下8、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答: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9、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答:因材施教,及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使学;父利其然也、世隶耕、邑人的捧杀。10、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11、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七的变

15、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12、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答: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仲永的前途,这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是让人鄙弃的。 13、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答:二者相辅相成,后天教育更为重要。18、如果你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答:如果我是个神童,我也会努力学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将会落后,我要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19、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你是否会自暴自弃?答:如果我成绩一般,我也会加倍努力,以为我知道一

16、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20、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几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答:1、方仲永空有天资智,吕子明全靠勤奋功。2、聪慧无为伤仲永,勤奋有成勉后生课外古诗欣赏:1、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竹里馆的作者是王维,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6、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