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即时练基础过关1.(经典好题)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对准酒精灯火焰的 ( )C.外焰 D.内、外焰均可以答案:C2.(课标新题)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用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答案:D3.(2010江西南昌,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D4.(2010甘肃兰州,1)(课标新题)王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答案:C5.(2010四川南充,5)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答案:B6.(经典好题)化学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答案:C7.(经典好题)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答案:D8.(经典好题)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把试管垂直桌面放置,然后往试管中加入锌粒B.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进行过滤时,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中答案:A9.(经典好题)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像_、_、_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答案:烧瓷器 制火药 造纸10.(经典好题)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3)溶解较多量固体
3、时应用_。(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答案:量筒 集气瓶 烧杯 酒精灯 试管 试管夹能力提升11.(经典好题)用食盐晶体配制5%的NaCl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为( )量筒 酒精灯 玻璃棒 托盘天平 蒸发皿 烧杯A. B.C. D.答案:C20.4 g食盐,在称量时错把砝码放在了左盘,实际称取食盐的质量为( )A.20.4 g B.20 g C.21 g D.19.6 g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正确方法是左物右码,读出的数值是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如果砝码和称量物放反了,称出的真实质量是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的示数。答案:D13.给量
4、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mL B.大于16.7 mL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测得的值比真实值要小,所以开始时量筒中液体的量大于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所以倒出的液体的量大于16.7 mL。答案:B14.(课标新题)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答案:B15.(经典好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将烧热的容器放
5、在实验台上时,垫上石棉网答案:C16.(经典好题)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D.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D17.(课标新题)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试观察以下几种情况,探究回答:是否会造成污染;若会造成污染,探究消除或减少污染的方法;若不会造成污染,请说明原因。(1)使用助力车:_;_。(2)节日燃放烟花爆竹:_;_。(3)使用含磷洗衣粉:_; _。(4)湖泊、河流内放养田螺:_;_。(5)焚烧垃圾:_;_。答案:(1)会 禁止使用助力车,提倡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或步行(2)会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3)会 禁止使
6、用含磷洗衣粉(4)不会 它们会吸收水中氮、磷等成分,防止水质富营养化(5)会 将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分类,再按类进行回收处理(堆肥等)18.(课标新题) 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 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答案:外焰温度高19.(独创原题)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在含量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先进行灯火试验,原因是_,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_ (填“较高”或“较低”)。 答案:菜窖中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较高创新应用20.下列有关
7、化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道尔顿和汤姆生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发明了元素周期表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D.1996年,英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答案:B21.(2010黑龙江哈尔滨) 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 (1)(3)(4) B.(1)(3)(5)C. (2)(3)(5) D.(3)(4)(5)答案:B22.(2010浙江绍兴,13) 下列分别是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是( )解析:用洗气瓶干燥气体时,应长管进短管出,像图B所示的
8、装置起不到干燥的作用。答案:B23.(课标新题)有下列实验操作: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慢慢倒入量筒中;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正确答案:D24.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 )答案:B25.(2010江西试验区) (学科综合)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液体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95%65%
9、55%15%5%实验现象酒精烧完棉布烧坏酒精烧完棉布无损酒精烧完棉布无损不燃烧(1)你推测的实验现象是: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中“酒精烧完”而棉布不坏的原因:_。(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解析:当酒精的量很少,水的含量相对很多时,水汽化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就不能再燃烧了。中棉布烧不坏的原因也是水汽化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棉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不能燃烧。答案:(1)不燃烧 (2)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 (3)用完酒精灯后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或灯芯
10、烧焦等)26.(2010江苏宿迁,3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
11、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 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解析:蜡烛燃烧时,固体的石蜡先变成液态的蜡,然后再变成蜡蒸气,蜡烛燃烧
12、实际上是蜡蒸气在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是炭黑。答案:(1)小 (2) a 外焰 (3)C (4)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关键词:“能点燃”“无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关键词:“不能点燃”“有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关键词:“能点燃”“有冷凝的固体”)27.下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_。解析:除掉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验证
13、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通过A装置已经除去了而D装置的石灰水又变浑浊了说明呼吸作用有生成的二氧化碳。答案:吸收空气中的CO2 证明空气中的CO2已经完全除去 溶液变浑浊 呼吸作用28.(2010河北) (课标新题)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实验步骤_。(2)小明的猜
14、想如果正确,现象应该_。(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_;_;_。答案:(1)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凡合理答案均可)(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3)无毒 不与食物反应 廉价、易获得29.(2010江苏南京)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蜡烛装置装置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1)该实
15、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3)装置和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 _ (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和装置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解析: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增重的量即为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根据水的质量184.1 g-182.3 g=1.8 g,可以求出水中氢的质量为0.2 g,即为蜡烛中氢元素的质量。同理,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6.6 g-212.2 g=4.4 g,可以求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 g,即为蜡烛中碳元素的质量。装置和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该实验不能准确地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因为装置不是密闭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也参与反应。答案:(1)1.8 4.4 (2)6:1 (3)不能 (4)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质量 (5)不能 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装置、装置吸收(其他合理答案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