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汇总年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汇总笔记笔记 单选题 1、我国在 2018 年首次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了灵长类动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关于该项生物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克隆动物与供核个体的性状最相似 B可用于培育优良畜种 C将来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D属于有性生殖 2、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下以选项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AB CD 3、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观察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摄
2、食等 B加入盐粒,它会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C在制作装片时放少量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D草履虫完成呼吸、食物残渣排出的部位分别是表膜、收集管和伸缩泡 4、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基本结构包括叶肉、叶脉和表皮 2 B多数植物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 C表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壁厚 D叶肉细胞排列较为疏松,细胞壁薄 5、对于草履虫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B通过神经系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利用纤毛的摆动完成运动 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6、下列关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宏大到微细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
3、器官系统植物体 B植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植物体器官系统细胞组织 D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7、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撕下来的“皮”属于()A上皮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8、下图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AB C D 3 9、克隆羊“多莉”的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说明细胞核()A控制生物的繁殖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控制细胞的分裂 10、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由小长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作为青少年的你能够由小长大,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B细胞的生长可以使细胞的体积增
4、大,细胞生长时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C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 D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完全一样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充分燃烧后剩下的灰烬主要是()A蛋白质 B脂质 C无机盐 D核酸 12、夏天,开江县的荷花进入盛花期,万亩莲藕,荷叶田田,处处点级着竞相开放的朵朵荷花。荷花是双子叶植物莲开的花。人们习惯上称莲的种子为“莲子”、地下茎为“藕”、花托为“莲蓬”、叶为“荷叶”。下图是有关莲的结构层次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b 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 B“藕断丝连”的“丝”来自于图中 A 代表的组织 C图中 B 内的细胞有细胞核小
5、,细胞壁薄等结构特点 D“藕”与人体唾液腺的结构层次相同都属于器官 13、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解决办法不匹配的是()4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B视野太明亮使用小光圈 C物像偏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D物像太小换高倍物镜和高倍目镜 14、人体下列细胞中,既能分裂又能分化的是()A造血干细胞 B胃腺细胞 C肌细胞 D神经细胞 1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那么应该向()移动装片,将物像调节到视野中央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多选题 16、在显微镜结构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A反光镜 B物镜 C光圈 D转换器 17、下列关于组织的相关叙述哪一项是
6、正确的?()A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B那些形态结构相同、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C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营养、支持、连接和保护功能的是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最广 D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 18、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闭上 D光线较暗时,可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19、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得到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需要进行的操作有()5 A换成高倍物镜 B装片向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20
7、、动物体与绿色开花植物体在其结构层次上都具有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6 人教版 2022 年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_028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精卵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A由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供核个体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动物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供核个体的细胞核。因此克隆动物与供核个体几乎一模一样,A 正确。B克隆技术可以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
8、良畜群繁殖;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克隆技术也能有所作为,B 正确。C克隆技术将来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C 正确。D克隆技术是指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 错误。故选 D。2、答案:D 解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
9、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A图示表示的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表示细胞生长过程。故 A 不符合题意。7 B图示表示的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分裂成两个,然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故 B 不符合题意。C图示表示的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裂。故 C 不符合题意。D图示表示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过程。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3、答案:D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虽然个
10、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 正确。B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B 正确。C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C 正确。D观察草履虫可知:草履虫靠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胞肛:排出食物残渣,D 错误。故选 D。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解答即可。
11、8 叶片基本结构包括叶肉、叶脉和表皮,A 正确;气孔位于叶的表皮,并且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B 错误;表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壁厚,有保护作用,C 正确;叶肉细胞排列较为疏松,细胞壁薄,D 正确。小提示:掌握叶片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B 解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草履虫通过口沟摄取食物进行体内,形成食物泡逐渐消化从而获取营养物质,故 A 正确。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刺激作用反应,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故 B 错误。C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
12、进,故 C 正确。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能够完成消化,呼吸,运动等生命活动,故 D 正确。故选 B。6、答案:D 解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宏大到微细依次是:植物体器官组 9 织细胞。植物体无系统。故选 D。小提示:解答此题
13、的关键就是熟练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7、答案:B 解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分析作答。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它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撕下来的“皮”对整个洋葱鳞片叶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可见B 符合题意。故选 B。8、答案:B 解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A该视野中具有大量的气泡,影响观察,A 错误。B该视野中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清晰,
14、观察效果最好,B 正确。C该视野中具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影响观察,C 错误。D该视野中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生了重叠,影响观察,D 错误。故选 B。9、答案:B 10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母羊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母羊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母羊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多莉虽然是由第三只母羊分娩出来的,但长相却一点也不象第三只母羊,原因就是因为多莉的细胞核不是由第三只羊提供的,而是来自于供核母羊。而遗传信息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培育出的多莉的长相与供核母羊十分相像,说明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B
15、 符合题意。故选 B。10、答案:D 解析: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据此解答。A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所以作为青少年的你能够由小长大,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A 正确。B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组成自身的物质,细胞体积就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B 正确。C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C 正确。D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新细胞;而植物细胞
16、在赤道板出现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D 错误。故选 D。11、答案:C 解析:11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淀粉等)、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野草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或糖类、脂肪、蛋白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不能燃烧是无机盐。故选 C。12、答案:D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分析图片信息可知:a 表示细胞的分裂;b 表示细胞的分化,ABCDE 表示植物的组织。A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
17、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因此 b 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A 错误。B“藕断丝连”的“丝”来自于图中 D 代表的输导组织,B 错误。CB 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C 错误。D“藕”属于荷花的茎与人体唾液腺的结构层次相同都属于器官,D 正确。故选 D。13、答案:C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
18、使视野变亮。因此,可用来调节显微镜光线强弱的是图中的反光镜,另外还可以调节遮光器。细准焦螺旋能够小幅度地上升了下降镜筒,调节细准焦螺旋还可以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12 A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A 正确。B若视野太明亮,可以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B 正确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察的物像偏左上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 错误。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 正确。故选 C。14、答案:A 解析: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分化生成
19、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值能力。A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A 符合题意。BCD胃腺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具有分化能力,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15、答案:B 解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
20、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13 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物像应该向左下方移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故选 B。16、答案:AC 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需要强光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需要弱光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
21、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AC 正确。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圈和反光镜在调节光线强弱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17、答案:BC 解析: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裂的直接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而要形成组织,需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同的改变,即细胞的分化,A 错误;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B 正确;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最广泛,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都
22、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C 正确;植物的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等,而上皮组织属于人体的组织,D 错误。18、答案:AD 解析:14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A 正确。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将“p”写到纸上,将纸旋转 180 度我们会看到一个“d”字,B错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其中一只眼(一般是左眼)观察
23、目镜,另一只眼(一般是右眼)看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C 错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光线条件较暗时使用显微镜,应该使视野变亮,故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D 正确。故选 AD。小提示: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 度后得到的像。19、答案:ABCD 解析: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图甲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图乙中的图像比图甲中的图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可,据此解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
24、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图乙中的图像比图甲中的图像大,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变暗应调节反光镜,要想使物像更加清晰还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ABCD 符合题意。故选 ABCD。20、答案:ABD 解析:15 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胞是植物和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二者的区别就是植物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动物有系统。动物体与绿色开花植物体在其结构层次上都具有的层次是细胞,组织和器官。故选 ABD。小提示:本题考查植物的结构层次和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的结构层次和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