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评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2008汶川地震前后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论文篇·写真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040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评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2008汶川地震前后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论文篇·写真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评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2008汶川地震前后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论文篇·写真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评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2008汶川地震前后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论文篇·写真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卷第期阿坝师范学院学报,年月 作者简介:张曦,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羌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闻宥川西羌语的初步分析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 ,四川省编辑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松冈正子中国文化人类学解题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 评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 汶川地震前后的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论文篇写真篇张曦 摘要:始于上世纪年代后期日本爱知大学松冈正子女士的羌族和藏羌彝走廊研究,其绵密的田野调查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详尽的田野材料以及深入的理论分析。年出版的汉文译作更像是一种自

2、身的研究总结,既是以往研究的延续性结果,同时也能让我们看到今后民族走廊研究的努力方向。关键词:羌族研究;藏羌彝走廊;田野;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前言“羌”字虽然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古羌人也已在中国西北活跃了数千年,然而却要到年才有了第一部关于岷江上游羌族社会研究的著作,而且是由英国传教士陶然士()写成的,。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在年有了汶川县档案馆内部印刷的陈慧斯翻译版 青衣羌 羌族的历史、习俗与宗教。其后才有了留法归来的社会学者胡鉴民()的羌族之信仰与习为()以及葛维汉()的 羌族的信仰(,)。值得注意的是,陶然士与葛维汉选取了汉语“羌”的发音“”和“”来指代岷江上游的今天

3、的羌族,而胡鉴民则直接使用了汉字“羌族”。也难怪闻宥先生在上世纪年代末道出:“我侪今日苟未身至川西,固已不知版图之内,尚有羌人斯真学林之憾事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年西南民族学院研究室的最早的羌族调研报告 尔玛情况 避开了“羌族”的汉字表述,选用了南部羌语中羌族的自称“尔玛”。年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羌族小组成立,直接以汉字“羌族”为名在茂县、汶川、理县等地展开了更为广泛深入的调查,还增加有“近代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资料汇辑”“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及其影响”的内容。然而,这一调查成果的正式出版被延至多年后的年。年费孝通先生的弟子徐平回到汶川县的羌锋村开始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

4、博士毕业后的年出版了 羌村社会一书,这算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部羌族社会民族志著作。在年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的末成道男先生编著的中国文化人类学文献解题 中,松冈正子女士基于对大量的中外文献的把握,实事求是地将羌族研究分为了年至年、年至年代末、年至年的三个时期,较好地归纳了国外传教士与华西学派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羌族地区的调查研究,以及改革开放后羌族社会文化研究的再出发的三大板块的研究内容。即便是今天,这对于理解羌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研究依旧是简明有效的。张曦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长谷千代子松冈正子著 族四川族 民族学研究,()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北京:中华书局,:张曦民族

5、走廊与地域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眆田诚之写真时代映出?李松冈 四川族?汶川大地震 中国,()河合洋尚松冈正子著青藏高原东部族族?年汶川地震後再建开?【论文篇】中国华西?疆研究,东京:东方书店,()眆田诚之藏彝走廊少数民族、生活?貌及基层文化中国华西?疆研究,东京:东方书店,()一、走廊研究的异域先行者松冈正子女士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藏羌彝走廊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年其尚在四川大学留学时,受中国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的影响,开始关注岷江上游的羌族社会文化状况。其后借助便利条件在羌族地区展开过诸多深入的、专业的田野调查,完成了诸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年松冈女士出版了 中国青藏高原少数民族 羌族与四

6、川藏族(中国青藏高原东部少数民族?族族 书房)一书。这不仅仅是海外羌族研究中重要的学术贡献,同时也对中国国内的羌族研究带来了良好的刺激。当时,九州大学的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者长谷千代子撰写书评,盛赞本书具备“实证的、坚实的方法论”,属于“彻底的实证性民俗志”,这一说是不为过的。笔者认为,在这部著作中松冈教授的学术贡献有三:第一,是中立立场的日语表述“族”的使用。选用汉字读音的片假名化,这与陶然士与葛维汉的“”有着较大的区别,因为日文是可以直接使用汉字“羌”的。而“族”的日语表述既避免了汉字“羌族”中隐隐约约的中心主义以及其历史性暧昧,也避免了“日麦”“尔玛”“”(年代新创羌文)的稍显地域性孤立的略

7、带自民族中心()性质的主张的强调。这种处理如同中国台湾的王明珂先生在 羌在汉藏之间 一书中强调的“当代羌族与羌族认同,为华夏西部族群边缘历史之最新阶段产物”一样,“族”的表述体现出了一种研究者的外部中立性。事实上,羌族作为个少数民族中一员的正式身份的合理性的确定是上世纪年代获得的。年月日、月日 光明日报刊载的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由李绍明先生执笔的 关于羌族历史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上、下)一文才正式明确了古代羌族与现代羌族的关系,厘清历史与现状的关系,也即是确立了岷江上游现代“羌族”的少数民族身份。第二,松冈女士选用介于南北部羌语方言之间的汶川雁门羌语发音的片假名表述

8、“”(释比)来指代羌族地区的民间宗教神职人士,不仅仅与汉语表述“端公”做出了区别,还强调出了羌族民间宗教信仰历史悠长的本土性。第三,由于古羌在中国西南、西北地域的历史复杂性,松冈女士并没有简单地将今天的羌族与周边的其他民族的人群割裂开来,而是沿着历史关系性的认识方向,展开了“四川藏族”的调查研究。笔者也认为该著作“是一部详细的以理县蒲溪乡蒲溪村为实例的羌族民族志。但是松冈正子并没有孤立地描述羌族社会文化现象,而是提供了羌族周边的嘉绒藏族及白马藏族的社会文化作为参照系,并探讨了相互之间的文化关系”。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展开了灾害救援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出于对羌族地区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诸问题

9、的担忧,松冈女士与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李绍明老师紧急编撰了四川羌族 克服汶川大地震(四川族?汶川大地震 )一书,这在日本学界也获得了好评,被称为是“新颖的民族志”,当然也就成为了羌族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二、延续性的论文篇年松冈正子出版了日文版青?高原东部族族【论文篇】【写真篇】,由于该著作体量庞大、内容涉及面广,以至于在日本同时出现了两篇书评。其中一篇是河合洋尚撰写,河合氏非常直接地捕捉到了书中“羌族新文化”与包括藏族在内的周边诸民族的“基层文化”的呈现意义。另一篇是由眆田诚之撰写,其在详细地介绍了本书的内容构成以后,也同样关注到了羌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类似性”与“连续性”()。自然

10、这也是本书的意义重要的体现所在。两者的评论还都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石硕青藏高原东缘的古代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论文篇】?英哲、陈奕?译台北:允晨丛刊,: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论文篇】: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论文篇】: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论文篇】:藏彝走廊研究丛书 编辑委员会藏彝走廊北京:民族出版社,: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论文篇】:强调了本书在藏羌彝走廊研究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中的积极意义。年是年汶川地震的第个年头,能够在年读到青藏高原东部或今天经常称作为藏羌彝走廊地区的资深的研究者松冈正子女士著作的中国台湾的

11、中文版(尽管是繁体字版)翻译作,也是羌族及民族走廊研究的一大幸事。一方面可以透过文字、照片看到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地区社会文化的新的变化,一方面也能在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再次唤起对中国民族走廊研究的关注。正如四川大学石硕在年所言,民族走廊的研究是“民族研究如何继往开来”以及“开拓我国民族研究的新局面”的重要支撑。本书依旧是松冈女士一贯性研究范式的延续,即以岷江、涪江上游的羌族社会文化研究为着力点,再扩展至周边不同的民族,并探索两者的相关性。序章 中首先详尽地介绍了年以来至年年间在藏羌彝走廊中的次的田野调查,田野地涉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北川羌族自治县,

12、以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地理范围相当于是费孝通先生年首次提及藏彝走廊时的地理范围,即“西边从甘肃南下至云南西陲的走廊”(费孝通)。所调查的民族有羌族、纳西族、普米族以及操不同方言的嘉绒藏族、白马藏族、木雅藏族、尔苏藏族、纳木依藏族、扎巴藏族。较著者自身年 中国青藏高原少数民族 羌族与四川藏族 一书,研究视野更加扩大,研究对象甚至扩展至了与古羌系民族存在历史渊源的云南的普米族及纳西族。三、逻辑合理的章节构成总体而言,除去 影像篇 以外,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为羌族,共有六章,分别为第一章近年的羌族相关研究、第二章汶川地震后羌族的贫困与迁居、第三章汶川地震后的羌族文化、第

13、四章 羌年、第五章羌族的“家庭”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大瓜子寨为例、第六章黑水藏族。前五章涉及了汶川地震后人口移动、文化变迁、社会最小单位 家庭的全方面的调查研究,大量翔实的调查数据以及深入的分析清楚地呈现了岷江、涪江上游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后的状况。对于文化变迁的分析则落脚于“禹羌文化”“观光资源化”“母语丧失”“羌年(日美吉)”上,从中可以看到因灾后重建时国家、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介入而带来的传统文化的再整合及整合过程,如羌历年、转山会的变化,带有霍布斯鲍姆()、兰格()所谓的传统的发明的意味。作者所言的“羌年并不是恢复举办的传统新年,而是政府主导下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文化”。这属于一种文化

14、动态性的认识。而“黑水藏族”是因为其语言与生活习惯与羌族无二,而被列入了最后一章,但几乎是以先行文献资料建构而出。书中松冈女士自谦道“收集到的关于黑水的资料并不多”(松冈),但对于民国时期于式玉、蒋旨昂的调研,再到黎光明、王元辉的报告都有涉及,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尚有东亚同文书院第期“巴蜀岷涪经济调查班”年的调查报告材料,更加充实了黑水藏族研究的内涵。松冈女士未能涉足黑水进行田野调查,大概是因为直到年黑水县才对外国人开放。第二部为四川藏族,共有七章,即:第七章关于四川藏族各支系的先行研究、第八章 嘉绒藏族:古碉记忆与资源化 以四川丹巴县的“碉”为案例、第九章纳木依藏族、第十章尔苏藏族、第十一章 史

15、兴(虚米)藏族与“西番”、第十二章四川与云南的普米族族群、第十三章四川的纳西语族群。松冈女士还特别提及藏彝走廊研究丛书总序中提及的点立场,最终认为“民族语言调查、民族志的书写及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迫在眉睫。”。羌族研究离不开今天对藏羌彝走廊的其他民族的研究。第八章将嘉绒藏族的建筑作为研究突张曦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松冈正子青藏高原东部的羌族与藏族【论文篇】:张曦,虞若愚移动的羌族北京:学苑出版社,:孙宏开邛笼考民族研究,()木仕华东巴文为邛笼考民族语文,()(赛本加)()机能人间文化,()破口,讨论了建筑的文化传承与个人记忆,并有机地联系到国家、地域方面,如“藏家乐”等传统文化的观光

16、资源化。第九章则是将纳木依的搬迁及搬迁后的文化变迁如祭山会的停办、汉族春节文化的移入作为主要讨论议题。第十章以尔苏的神石“”的信仰联系至迁徙记忆,再次证实了藏羌彝走廊地区羌族与藏族、纳西族等民族有着共通的基层文化。第十一章以中国最大的自治县 四川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水洛乡为例讨论,明确地指出了尽管受到汉族文化、藏族文化的影响,所在地的民族依旧维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第十二章及第十三章是松冈女士自身研究的延长。对于普米语以及纳西语的讨论,不仅深化了岷江、涪江上游的羌族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民族走廊整体的研究。尤其是对藏羌彝走廊中各民族祭山仪式的深入剖析,再度体现出了走廊中各民族的文化

17、关联性。四、移动迁徙与文化底色汶川地震以后,在灾后重建中最显著的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是高半山羌族向县城(茂县)以及更远的成都平原(都江堰、邛崃、崇州)的人口流出。这也是本书第二章关注的重要内容。松冈女士捕捉到了灾后羌族迁居中实际上存在的“政府主导的整村搬迁”与“自发性迁居”两种类型,并且找出了“政府主导搬迁”的潜在要素,即地震发生以前已经存在的并已实施的高半山地区的贫困消解策略。作者以“空间社群”来看待移居后新的共同体的生存样态,这也是一个有益的分析工具。为了使这个工具更为有效,随后又引入了习惯法的分析框架,认为新的乡规民约的再建构赋予地域共同体成员新的行为准则,也使得新的地域共同体获得了发展

18、的基础。其实,在明清两代,岷江上游的羌族就形成了季节性移动的生计方式,其原因:第一,不外乎岷江、涪江上游就是藏羌彝走廊的北部开口处,因其地理空间特征,沿着河谷上下走向,自然而然形成了东南西北向的人员移动的通道。西北可达甘肃、青海,东南则直接进入了成都平原。第二,岷江、涪江上游山区的高海拔,气温偏低,带来了漫长的冬季农闲时期。作为生计方式的补充,至少在明代羌族就已经形成了季节性移动的习惯,如冬季南下至都江堰、绵阳及成都周边务工,或充任职业、半职业的物品(茶叶、米、盐、百货等)搬运的背夫,这种生活样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年代,后因城乡二元户口制度而被迫停止了。释比唱经中有区别于羌族文化地区的“(汉区)

19、”和区别于岷江上游山区的“(坝区)”的特殊表述。而“汉区”“坝区”在狭义上都指的是灌县(,今都江堰市)。然而广义上的“(坝区)”还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地理概念,甚至可以扩展至今彭州市、今成都市郫都区、崇州市、温江区等地。这种羌语表述就是羌族人移动的历史性经验的结果。在理解走廊民族的基层文化时,本书第八章以嘉绒藏族碉楼为例,第十章以尔苏藏族的神石()为例,结语则选择了各民族的祭山为例,展开了走廊中基层文化的论述。的确,白石崇拜是民族走廊中的文化底色,同时又与建筑密切相关。嘉绒地区的碉楼因乾隆时期的两次金川之役而声名鹊起,上个世纪随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政策,而被资源化。尽管有关碉楼的研究争论

20、颇多,但对碉楼的宗教意义都是肯定的,只是后来在旅游发展中刻意地避开了宗教因素。碉楼从现代羌语“俄鲁”()、木雅语中“邛笼”()、纳西东巴文字“”(),以及嘉绒语的“卡鲁”()中都能看到共同的文化要素。神石“”及白石更是走廊中普遍性的文化存在。在松冈女士的视角中,祭山会同样是走廊诸民族共同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的清晰呈现,一方面可以看到基层文化在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样态与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地域社会发展的基本的文化资源所在。尽管祭山被放置在最后的结语中,但是起到了很好的总结性作用。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富冈光子?人间东京:日本映像记录?,:?(),阿部美哉?地球文化社会理论东京:东京大学

21、出版会,鶨原景昭,等文化课题东京:岩波书店,: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五、乡愁与文化自信的影像篇众所周知,人类学民族志中影像的运用可以追溯到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在去调查之前,塞里格曼()特意送了他一台照相机。在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曾提出了在田野调查()中应该采用多样性手段收集材料,其中就包括能够捕捉诸多社会生活细节、空间、物质材料的摄影手段的使用。文字文本与摄影文本相互补充的形式,也形成了后来学者们所称的超文本()的民族志形式。马林诺夫斯基自身所拍摄照片不仅是重要的影像资料,也成为了后期研究、分析的影像文本。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学院()的杨格()就称马林诺夫

22、斯基尤其擅长远景摄影(),由此可以更多地包含调查地的人物、事物等内容。眆田诚之先生在评述篇幅长还包括大量照片的 四川族?汶川大地震 一书时直接以“照片映射出了时代”(写真时代映出)作为了题目。毫无疑问,这些照片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长度,涵盖了上世纪年代及世纪初期,尤其是聚焦在年汶川大地震的前后。内容上涉及到日常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自然是民族走廊社会变迁历史的最好的影像文本。书中云南摩梭人、云南纳西人的影像记录,不仅仅是地理范围的扩大,而且是增加了走廊民族社会文化事象的深厚感。也即是影像文本涵盖了时空两个维度,最大限度地呈现出了藏羌彝走廊的历史与现状。如果套用法国影像人类学家让鲁什()的

23、话来说,松冈女士的照相机也已经成为了“参与照相机”,同时相信这本影像集也会像让鲁什主张的“共有人类学”()一样,在被调查研究的对象的身上形成“共有”(),现在看来,至少会在走廊研究者中形成“共有”。笔者出生于理县,自身的田野调查地与松冈女士的田野调查地有许多重合之处,因此诸多影像首先唤起的是笔者的乡愁。现代性与发展的确改变了我们个人最为熟知、最带有个人色彩的领域,中国的急速的社会变貌也是如此。英国社会学学者罗伯特逊()在上世纪末就认为,要理解先于现代化的全球化现象,需要首先理解乡愁,因为由全球化引发的对抗性运动包括近代的民族运动、土著文化运动都是与乡愁相关联的。因此,影像文本就是诱发乡愁的最直

24、观的因素,同时也是形成“文化的意识化”()的重要部分。正是因为“文化意识化”,才会形成新的“文化自觉”,才能利于走廊中传统文化的新的变化与发展。结束语自“藏彝走廊”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年以上的历史,汶川地震以后,羌族地区也成了研究热点,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成果。然而基于踏实田野调研的民族志性质的研究依然为数不多。年月费孝通在给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西南民族学会联合举办的“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写道:“藏彝走廊”的研究应该“展开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对于我们从特定地区内部人士 和而不同 的民族文化接触历史与现状,有着重要意义”。松冈女士的著作一方面有着翔实的田野材料

25、,一方面扎根于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地区内部”,由羌族与其他民族的田野材料与深入分析的确在相当的程度上体现了“文化接触的历史与现状”,不仅丰富了、深化了“藏彝走廊”的研究,也为今后的民族走廊研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张曦 异域研究者的学术贡献与他者影像与现在中国的“藏彝走廊”或者“藏羌彝走廊”研究一样,松冈女士关注到了羌族地区,并向西南延伸至傈僳族与纳西族。这也提醒我们,首先,今后的研究应该延伸至西北方向与羌族地区、藏族地区存在着地理性、文化性关联的北部地区,如甘肃的南部、青海的东部,以此促进走廊研究的再丰富。尽管这一地区已经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但尚未整合进民族走廊研究中来。再者,今后尚需要着

26、力于走廊中回族及相关穆斯林群体的研究。其实早在年,英国新教传教士布鲁姆霍尔()就在著书 清真教 一个被忽视的问题(:)中提到:中国的历史社会研究长期忽视了对穆斯林群体的研究。至少在元代时,沿着走廊通道,就有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在人口相对密集的集镇村落定居,建立清真寺,并以寺为中心形成聚居形态,以其生计在相当程度上带动了民族走廊中资本与物的移动,同时还逐步形成了“藏回”“白回”等特殊的民族群体。然而现在的走廊研究中对于这一群体的研究尚有不足。在研究手法上,除了传统的研究手法外,可以在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剔除非对称关系后,借鉴文化接触地带()中的主体能动性这样的研究模式来探讨走廊中基层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总而言之,松冈女士在本书中不仅贡献出了坚实的研究成果,同时透过这些研究还能使我们看到今后的更广、更深厚的民族走廊社会文化研究方向。:,:;责任编辑:马昌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