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989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张宏超摘要:“民族”是影响我国民族研究的基础型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词源。中国古代“民族”一词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叙述有差异性,历经诸多的语境嬉变。自先秦“民族”二字联结出现,至西晋形成“民族”的名词形式,再经唐宋“民族”记述和思想理念的进一步拓展,于明清时“民族”的使用指代已呈现出泛化。中国古代的“民族”一词体现出多元内涵,这些内涵根植于中华的文化传统理念,体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关系和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钩沉中国古代的“民族”一名也是对近代以来西方“民族”概念及其影响的回应,有助于新时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的理念下,从中国的话语空间辩证认识“民族”的历史价值意蕴。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3-6 6 44(2 0 2 3)0 3-0 0 6 1-1 1作者张宏超,男,满族,河北省秦皇岛市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 0 2 0 级博士研究生(北京海淀1 0 0 0 8 1)。关于“民族”一词,国内外学界曾一度认为是近代外来的产物。2 1 世纪以来,国内*本文为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史研究”(2 0 2 2 MDZL11)阶段性成果。国内学界持此观点的研究主要有林耀

3、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历史研究1 9 6 3 年第2 期;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 9 8 1 年第4期;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初期使用情况,民族研究1 9 8 4年第2 期;彭英明:中国近代谁先用“民族”一词,社会科学辑刊1 9 8 4年第2 期;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一一兼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辩证理解,民族研究1 9 8 5 年第2 期;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竞何时在中文里出现,浙江学刊2 0 0 2 年第1 期。国外学者持此观点可参见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

4、 9 9 9 年,第9 0 页;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一一以清末至1 9 45 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0 3 年,第48 页。61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者开始提出中国“民族”一词并非外来,并将时间不断向前追溯。当前,学术界对古代“民族”一名的研究较为关注时间的考证以及现代“民族”之意的考辨,少有从中国社会的历史情境出发对其进行历时性的分析探讨。故笔者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一词的产生及历史流变进行时序性的梳理,解读“民族”概念于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文本叙述中所呈现出的多元思想,进而从历史的延续性上综合把握“民族”一词的形成发展过程及

5、体现出的中华文化传统与共同体意识。2023年第3 期一、“民族”词源考释及早期呈现“民”与“族”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国古代“民”与“氓”通,古训有“民者盲也”之说。其最初的含义是指被盲其一目的氓隶之人,春秋之后逐渐具有了平民、百姓之意。“族”甲骨文解释为“旗所以标众、矢所以杀敌”的意思,代表了古代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的军事组织。随着国家的产生,“族”的含义突出体现为对某一群体的指代,并具有区别于“他者”的属性。春秋左传成公载:“史之志有之,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以此来进行族群间的区分。中国古代“族”的概念及其“族类”观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

6、种分类体系。而“民”和“族”,在古代也曾被用来表示“人们共同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族类”观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民族”具有渊源关系和内在联系。综合上述,“民”和茹莹发现汉语“民族”一词当始见于唐代李签所著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参见茹莹: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世界民族2 0 0 1 年第6 期。邸永君将其追溯于南齐书。参见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 0 0 4年第3 期。郝时远提出“民族”一词是中国古代文献固有的名词,并对古代“民族”一词于不同时期的出现进行了列举。参见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 0 0 4年第6 期。李超再度追溯,通过墓志材料的发掘

7、,认为“民族”一词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西晋永嘉年间。参见李超:汉语“民族”一词见于西晋永嘉年间,世界民族2 0 1 1 年第4期。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5 6 年,第3 9 页。何金松:汉字文化解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 0 0 4年,第5 0 5 一5 0 6 页。张军:谈辞书对“民族”一词的释义,辞书研究2 0 0 8 年第6 期。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8 年,第7 3 5 页。左丘明撰: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7 年,第6 7 2 页。7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 0 0 4年第6 期。

8、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 9 8 1 年第4期。9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 0 0 4年第2 期。62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族”都是对特定群体的指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民”的指代和“族”的内涵属性逐渐形成了“民族”的表述。在我国,“民族”这个名词近代以来已经普遍流传,无论是指国内外的民族、古代和现代民族,都笼统用“民族”这一概念,也都具有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一般意义。中国古代“族类观”的论述十分发达,而“民族”一词的使用虽较“族”“种”“人”等频率的叙事较低,却根植于中华的原生历史环境与文化传统。

9、“民族”一词在古代的叙事和应用,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各历史时期社会情境下的多元思想和共同体意蕴。“民”与“族”二字的连用,最早见于周礼。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墓大夫云:“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郑玄注日:“爵等之大小。”周礼一书对先秦时期的礼法进行了记述,对历代礼制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此处“民族”一词虽联结使用,却应是“国民”“族葬”两词的叙事表述。西周对不同等级的丧葬礼仪有着不同规格的规定与管理,对同一等级国民的丧葬地域及规制也有着严格的划分和规定。“民族结合了民的观念和族的虚构。”这里的“民族”已具有了“民”的观念,但“族”的叙事是对疆域

10、内国民不同地位差别的指称,虚构之意且不明晰。“国民族葬”应归属两词,是对周朝时期国民内部群体的共同体指代,反映出安葬族属的地域性等级差别,却标志了“民族”一词于古代的联结出现。郑玄在礼记正义中对礼记祭法“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日置社”一句注疏:“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此处“族”在“民”之后,却为修饰“居”而用。从广义的民族概念来看,“与民族居”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民族共同体,“民”与“大夫”形成了对比关系,“族”应做动词,未组成单独的“民族”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问题,历史研究1 9 6 3 年第2 期。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2 0 0 4年,第3 2 4页。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第9 0 页。郑玄注、孔颖达正义、方有国整理:四库家藏礼记正义(四),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第1 41 3 页。李超:汉语“民族”一词见于西晋永嘉年间,世界民族2 0 1 1 年第4期。:6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名词形式,是对大夫与平民之间进行礼法等级限制祭祀立社的论述。这一记述却为之后等级制度下“民族”的宗族之意奠定了基础。二、“民族”一词的古代记述1965年7 月,北京西郊八宝山公墓附近发掘的西晋墓志发现了对“民族”一词的记述,也是目

12、前中国古文献关于“民族”概念的最早出处。“民族繁茂,中外隆盛,列爵显号,已具之铭表。”墓文首题:“晋使持节侍中、都尉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幽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博陵公、太原晋阳王公故夫人平原华氏之铭。”墓尾处刻:“永嘉元年四月十九日已亥造。”李超认为该铭文中的“民族”应为名词,“民族繁茂”意为华芳源自世家大族。虽然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有差别,却表明“民族”一词在西晋时期就已经产生。从“作为民族的种族是作为宗族的种族的一种概念性延伸”来看,墓文对华芳及家族论述中的“民族”应为宗族之意,是对华芳一系宗族共同体群体的称谓,宗族的“民族”概念是“民族”的种族概念的早期形态,作为宗族的“民族”亦为

13、之后作为“民族”的种族延伸奠定了基础。周礼礼记正义的“民族”叙事虽是对一般平民共同体的指代,但已有了等级之别,而西晋墓志中宗族之属的“民族”记述,则是等级之别的明晰体现,等级之别下的宗族之属的“民族”为作为种族的“民族”奠定了前提。南梁萧子显在南齐书高逸传顾欢一文对“民族”一词记载道:“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却滥用夷礼。”南齐书的内容多取材于檀超、江淹等人的书稿。而此处的“民族弗革”是对南梁国民共同体的指代。邸永君先生认为“这里民族一词之意义,与我们常用的民族”含义十分相近。在顾欢看来,民族变易的出该墓志全篇附录于北京西郊西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一文。参见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

14、西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文物1 9 6 5 年第1 2 期。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西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文物1 9 6 5 年第1 2 期。李超:汉语“民族”一词见于西晋永嘉年间,世界民族2 0 1 1 年第4期。冯客著: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第9 0 页。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2 年,第9 3 4,2 页。64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发点,就是风俗 和礼法,是以文化来区别民族的观念。”“人类最初或最底层的分群标识是血缘和地缘,而民族的出现意为人类分群标识从血缘或地缘层面上升到文化的面向。”周

15、礼礼记正义中的民族论述体现出的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原始底层民众的分类标识,西晋墓志中的民族论述则是更高一层次的以血缘宗族群体为指代的共同体划分。这里虽是基于文化上的区分,但又与血缘和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与我们经常应用的“民族”一词也是既联系又区别,体现了“自我”与“他者”分界的层次性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还未将其直接对“他者”的少数民族群体进行指称。时至唐代,李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一书阐述道:“愚人得之以倾宗社,灭民族。故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倾命。是以兵家之所秘而不可妄传,否则及九族。”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一部军事著作,该段记述于序言部分,通过论述可以看出,此处“民族”是对军事征伐下国家和民众的

16、双重指代,表达的是愚笨之人如果不能守卫国家疆土,将会使得宗族社稷倾覆,灭国亡族。从该述宗社、九族的论述亦可知,此处的“民族”之意既有国家层面的亡族之意,也有传统中国家族的宗族之意,是对国家受到外族入侵时可能要面临的境域表达,具有“家国一体”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内涵。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一书的“民族”有别于南齐书文化上的“民族”之述,是基于战争层面国家地域之内的民族国家共同体叙说。唐代皮日休在忧赋一文写道:“上有太古,粤有民族。颛若混命,愚如视肉。当斯时也,虽三王之道不能化,五帝之泽不能沐。”皮日休是晚唐诗人,其诗文多秤击时弊,关心民众疾苦。忧赋开篇说到“草茅臣日休,见南蛮不宾,天下征发,民力将毙,乃为

17、赋以见其志”。可见此处“民族”是基于族群叙事下对当时南方少数民族群体的指代,至此反映出“民族”一词不仅是对华夏民族“自我”的称谓,也可以是对少数民族群体的“他者”指称。时至宋代,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中有云:“是时,有被虏贵官二十余家,各称其民族。”三朝北盟会编的“三朝”指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三朝。书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民族研究2 0 0 4年第3 期。王建娥、陈建越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4年,第5 页。李签: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3 7 年,序:第1 页。皮日休著,萧涤非整理:皮子文,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18、年,第3,3 页。徐梦莘:四库全书史部三朝北盟会编(二)(第3 5 1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年,第3 1 6 页。65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提要开篇即对:“靖康之乱进行思究。”“靖康之难”徽钦二帝及大批官员民众被俘北去,此处“被虏贵官二十余,各称其民族”是对北宋官员及各自门第家族的指称,为世家宗族之意。三朝北盟会编还记述了绍兴三十一年(1 1 6 1 年)何送英上书宋高宗表达金攻陷宋后,被迫南迁的历史。其说:“陛下曾念中原之民族、故国之宫闹乎?”在此“民族”是对原来宋朝统治下中原地区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称谓,具有极强的血缘民族和国家情感标识。从三朝北盟会编一书的

19、“民族”叙事可以看出,徐梦莘对“民族”一词多元的理解,也反映出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在同一著述中“民族”内涵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在跋卢氏正岁会拜录一书也使用了“民族”一词。其文有述:“历汉魏以后,有重民族、争门户、立庙院、修宗会等事斑斑见于史册。”从门户、宗庙、宗会等叙事可见,该处“民族”为宗族之意。从汉魏之后的表述来看,民族、门第、宗庙等事见于史册,即门阀士族兴起的时间与发展历程。魏了翁文中表达了感于宋代世道之变,欲复小宗、立普法、收世族的感慨。明代宋濂的宋学士文集查林曾氏家序记述了曾氏家族遍布中华南北诸州郡的历史,却“非如民族书所载”。此处“民族书”意指族谱之书,且书中所载的只

20、是曾氏的家族族谱,族谱之外还有九祖。可见“民族”一词于古代普遍涵指宗门大族之意。清代官修的续文献通考封建考在记述辽国皇族时说道:“皇族与民族皆有耶律之姓,史所书某院部人则同姓不宗之民族,宜列为异姓。”呈现了辽国皇族与宗室大族之间的等级关系,对与皇族同姓但不同宗者称之为“民族”,反映了对于基于社会等级地位不同而进行的异姓区分。清代郑之侨的农桑易之录农桑善后事宜重保甲对“民族”一词记述有:“民2023年第3 期徐梦莘:四库全书史部三朝北盟会编(一)(第3 5 0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年,第1 页。徐梦莘:四库全书史部三朝北盟会编(三)(第3 5 2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1 9 8 7年,第3 1 3 页。曾枣庄主编:宋代序跋全编7,济南:齐鲁书社,2 0 1 5 年,第49 6 6 页。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宋学士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1 5 年,第1274 页。嵇璜、曹仁虎等撰:续文献通考2,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第443 0 页。66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族虽散居,然多者千烟、少者百室、又少者不下数十户。”从农桑记录的千户、百户、十户的叙事中可窥见“民族”使用和指代群体的泛化表达,且不以人数多少来进行定性,客观呈现了民族分布的地域特点。通过对先秦至清代文献中“民族”一词的钩沉梳理,可见“民族

22、”一名在中国古代早已出现,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内涵。从周礼一书的原初记述,虽未单独形成一个名词,但却标志着“民族”二字的联结叙事,表达了礼仪制度下分族而葬的共同体内涵。到了汉代郑玄礼记正义的注述中进一步表达为等级制度下国民共同体的指代。时至西晋,墓志中的“民族”一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词,自此“民族”概念正式呈现,并于内涵上体现为世家宗族之意。唐代,基于军事冲突有了“灭民族”的国家民族共同体心理,而皮日休的“民族”记述又呈现出将南方少数族群群体也称为“民族”的“他者”叙述。宋代文献记载中的“民族”一名既指世家宗族,也指宋朝统治下的中原民族国家共同体。明清时期“民族”的内涵叙事更为泛化,宗族的内涵指代

23、论说也不仅仅局限于汉人群体,也包含了辽代以耶律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世家群体,且农桑易之录一书叙事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凸显。三、“民族”概念的多重认识“民族”一词在中国古代的记述于内涵上既有阶级划分的世家宗族之意,也有“自称”和“他称”的群体指代,还有基于“文化”之别的区分以及民族国家的意蕴,其范围和叙事也并不固定,具有一定的拓展和外延,但均有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主体于不同时段情境下形成的共同体思想内涵。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仅就字面意义而言,就具有集体、联盟、团体等的“联合体”(Assoziation)之意。古代的“民族”概念无论是“宗族”之意、文化心理上的“民族”之别,以及“灭民族”的民族国家认知,表达

24、所呈现出的多元思想内涵均具有不同集体、团体的联合体意蕴。从根本上来看,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不断相互交织、融合发展的结果。顾廷龙等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农桑易之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年,第45 4页。徐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 0 2 0 年,第1 1 7 页。67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从“民族”的原初形态来看,反映了族群居住空间的历史环境。“族际居住隔离是一种在特定居住空间内,呈现出族内聚集、族外隔离的居住模式。”居住空间对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从“民族”一词呈现之始,礼仪制

25、度下“国民族葬”和“与民族居”反映出的地域性论说,则是对居住在一定地域空间内民族共同体的反映。虽未直接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形态,但礼葬的规制却呈现出民族内部之间的历史发展状态,地域空间环境的稳定性,对本民族内部的交往融合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王朝不断更迭,地域范围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民族”论说指代的多层次性和多族裔性,开始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也促进了多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西晋时期的“民族”论说,标志了“民族”一词真正意义上的产生。其内涵是对以华芳为代表的世家宗族共同体的指代,其“宗族”的民族之意为之后作为“种族”的民族之意奠定了基础。南齐书中的“民族”之说,是

26、作为“种族”民族区分的体现,但这一体现仅论说于文化之别;时至唐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的“灭民族”是战争形态下政治上对种族之别的区分。无论是文化上的民族之别,还是战争臆想下的民族叙事,都表明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形态,也正是各民族之间多形式的互动交往,才会产生基于文化和政治上的“民族”叙述。民族交往伴随着民族共同体变迁与发展的整个进程,其发生社会关系的动因、发生关系的方式及其结果,是关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交流与往来的总和。所以,“民族”一词的历史产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以共同体的形式呈现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且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政治形态、思想

27、理念等密不可分。唐代皮日休认为,“民族”指代南方少数民族群体,原因是“不宾天下”以及宋代三朝北盟会编对本民族共同体的叙述,均可看出,政治统治在民族的共同体论说中开始呈现出一种上升态势。这种军事共同体思想是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1 9 年第3 期。贾伟、李臣玲:论安多地区民族关系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基础,青海民族研究2 0 1 2 年第2 期。李静: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民族研究2 0 0 7 年第6 期。68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明清时期的“民族”

28、叙述则是多为等级制度下宗族的民族之意,是以血缘共同体具体定居,按照氏族和亲属关系一起居住。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一词,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的历史发展形态。中国古代“民族”一词论述背后内涵的多样性,表明“中国的族类 观十分发达,“别生分类具体繁多,但古代的族类等级又森严,这或许是其造成相对抽象笼统的“民族”一词较少使用的原因”。“民族”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均有记述,只是在使用上还未十分流行。“族类”当为最早出现的民族意识。”中国的“族类”标准中,已蕴涵“民族”诸要素,并与西方早期民族概念的含义相差无几。中国古代无论是“族”的叙事还是“民族”的记述,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了现代西方意

29、义上“民族”的内涵,且“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历史发展过程不断生成的结果,是从“民”“族”“宗族”“氏族”“家族”等叙事变化并不断衍生的产物。从概念上来说,“民族”一词中国古代的叙事较少,但从思想上来看,古代对于“族”的叙事就早已具有了现代意义上“民族”的含义,古代的“民族”的叙事亦是如此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传统封建体制的不断突破,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意蕴的“民族”概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传入中国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时段,对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甲午战争后,近代中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0、1 9 7 2 年,第2 9 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4年,第5 3 页。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 0 0 4年第6 期。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7 7 页。关于近代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传入中国的过程可分为多个时段。最早是道光甲午年(1 8 3 4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其中文著述救世主耶稣基督行论之要略传一书的“煞语”一节使用了“民族”一词。参见郭士立:救世主耶稣基督行论之要略传,新嘉坡坚夏书院藏版,1 8 3 4年,第7 4

31、页,转引自庄钦永、周清海:基督教传教士与近现代汉语新词,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 0 1 0 年,第5 6 一5 7 页。其后是壬申七月二十一日(1 8 7 2 年8月2 4日)申报刊载的论治上海事宜一文中使用了“民族”一词。参见论治上海事宜,申报壬申七月二十一日号(1 8 7 2 年8 月2 4日)。再后是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在其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使用了“民族”一词。参见王韬: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年,第83页。最后是甲午战争爆发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日文书籍中大量引介“民族”一词。强学报时务报译书公会报等都使用了“民族”一词。时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杨度、章

32、太炎等大量阐述“民族”和“民族主义”思想,“民族”概念在中国普遍使用。:69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民族”概念的翻译和大量引介客观呈现出将西方民族国家理念内化于自身的历史过程。章太炎说:“吾辈非以民族主义为主义,乃以民族主义为手段。”表达了利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振奋国民精神的意蕴。“民族”概念的引人过程中挽救危亡和实现独立是使其接受的内外动因。虽然,“民族”多认为是近代才有的词汇概念,却并不意味着在其问世之前就无相近和相同的价值取向出现。东亚传统世界的“华夷之辩”与近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立就较为相似。所以,中国的“民族”一词是根植于中国历史的,是多方

33、发展生成的结果,需要辩证看待西方近现代意义上“民族”概念的译介、传人和使用过程。?四、结语综合上述,中国古代的“民族”一词,自先秦“民”“族”等词源的呈现与联结,至西晋墓志形成完整的“民族”名词形式,并在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典籍中的记述,体现出的“宗族之属”等内涵,其与古代经常使用的“族类”划分标准互通,这一分类的背后客观呈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民族国家共同体思想。“民族”一词的古代记述根植于中华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理念,并具有了西方资本主义民族理念下的“民族”之意。近代以来的“民族”认识,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国家政体变革下的产物,并呈现出内化于自身的历史过程。所以,对

34、中国古代的“民族”一词进行钩沉,可以从中国的话语空间辩证认识我国的“民族”概念,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思考。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别卷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第4页。董灏智:日本明治前期知识界接受西方“民族”概念的思想远因一一以“日本优越论”为核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 年第5 期。方维规指出:“西方概念本身经历过前后变化,旧词新解或新造概念有其自已的历史,翻译概念不可能将其语义全盘移植、毫无差别,它是一种融会和同化。只要是翻译就会走样,译者只能追求最大近似值。移植的西方概念,常会成为我们自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供了

35、新的阐释空间。”参见方维规:历史的概念向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2 1 年,第45 页。敬东认为:“民族”和种族”混淆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西方民族”一词的概念中本身就具有种族的含义,外语中民族”和种族 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汉语在接受民族 这一外来概念时,把它与种族相混就不足为怪了。”参见敬东:关于“民族”一词的概念问题,民族研究1 9 8 0 年第4期。70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责任编辑:罗兴贵】【责任校对:胡晓东】A Study on the Meanings of Minzu in Ancient China underthe Perspective o

36、f a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ZHANG HongchaoAbstract:Minzu(e t h n i c i t y/n a t i o n)i s a f u n d a m e n t a l c o n c e p t a f f e c t i n g C h i n a sethnic research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etymology for the common Chinesenation awareness.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ancient Ch

37、ina Minzushowed some discrepancies and experienced contextual variations of varyingdegrees.In pre-Qin times Minzu,composed of Min and Zu,ap-peared in linking;by the West Jin period Minzu occurred as a noun;in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records and thought and concept of Min-zu were further expan

38、ded;b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erm Minzu had been generalized as a designation for the Chinese,be they Hanor Chinese minority people.In ancient China Minzu showed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Big Chinese Famil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Chinese ethnicities in Central Chi

39、na and remote Chinese terri-tories.Such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were roo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cultural concept,embodying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relations betweenvarious Chinese ethnic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contact,communicationand convergence as well as a strong common Chinese nat

40、ion communitysense.It is argued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hinas Minzu isconducive to responding to the western concept of ethnicity and its influ-ence,enhancing the common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wareness in thenew era,and dialectically grasping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implications of Minzu from the angle of Chinese discourse space.Key words:enhancing the Common Chinese community awareness;Minzu;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convergence;the common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awareness.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