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等值线突破等值线的通用原理突破规律一、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1、读图,回答: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10125 B10175、1020C 10175、1015 D1015、10125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题2、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3、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P400B300P400,100Q200C100Q200,200
2、P300D200Q300,300P4004、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5. 若只考虑海陆分布因素,图中a处气温紧有可能为A.0 B.-5 C. -6 D.3规律二:凸向高值为低值,凸向低值为高值右图所示。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距为8m;实线表示等高线,等高距为10m。据此回答6、图中a、b的值分别为( )A、20m 28m B、20m 12m C、40m 28m D、40m 12m7、图中A处潜水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6m B、9m
3、 C、20m D、29m8、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分别是( )图6A、向东流 河流补给潜水B向东流 潜水补给河流C、向西流 河流补给潜水D、向西流 潜水补给河流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9关于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有(双选)该地位于南半球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该地正吹东南风 图中地势东高西低10有关图中河流和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双选)该河流有凌汛现象 该河流无凌汛现象晨昏线为晨线 晨昏线为昏线11.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水)。读图判断。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北流a图潜
4、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A. B. C. D.规律三、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不通类型不同表述)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200 000400500600C1:350 000400500600D1:500 000400500600A1:150 000400500600B12.上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右图所示为等值线图,图中abcd,据图完成7-8题。13、等值线若表示等高线,则甲乙丙丁四地的坡度大小为( )A、丁丙甲乙 B、甲丁乙丙 C、丙丁乙甲 D、丙丁甲乙14、等值线
5、若表示等压线,则甲乙丙丁四地的风力大小为( )A、丁丙甲乙 B、乙丙丁甲 C、丙丁乙甲 D、甲丁乙丙答案:1-5CBABC 510BCA(BC)(BC) 1114CBBD等高线突破专题1坡度问题; 2通视问题; 3引水线路; 4交通线路选择;5水库建设; 6河流流向;7水系特征; 8水文特征; 9农业规划;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 11地形特征的描述;12地形相关分析:地形成因分析;分析某地气候特点;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地形类型判读。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考点:坡度问题1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 B. D.=考点: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
6、,其原因为乙坡的A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考点:河流的流向3河流ab段的流向为B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考点: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4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D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考点: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5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回答67题。考点: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6实际调查发现,甲坡植物生长好于乙坡,其原因为甲坡的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
7、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考点: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7对乙坡开发整治的合理措施是A放牧山羊B修梯田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修梯田实现蓄水、保土、种植水稻D修梯田发展蔬菜种植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79小题。考点:沙丘的成因8、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 B 西北C 东南 D 西南考点:陡崖的计算公式9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 40H41 B 49H50C 59H60 D 60H61读右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考点:通视问题10、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05上海地
8、理卷)1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考点:空间定位(1)、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单项选择)A苹果B菠萝C椰子D柑橘考点:公路的选线原则(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或)线,理由是。考点:城市的区位选择(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理由是。考点:水库坝址的选择(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处修建水电站。选坝的理由是;但随之可能带来。(06江苏地理卷)12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线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考点:等高线
9、的分布规律(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 米。(2分)(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6分)考点:通视问题(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2分)答案:1-5CBBDA 610BBBCA 11答案:(1)D(2)坡度小、工程量小(3)丁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4)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12答案:(1)200 (2)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
10、短,建设成本低。(3)a和d等温线专题突破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2分析弯曲状况; 3分析疏密状况; 4分析数值特征; 5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3)判断月份(1月或7月);(4)判断寒、暖流;(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6)判断温差的大小。典型例题: (06全国卷二)图为我国某地区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3,回答:考点:地形对等温线的影响1造成甲乙两地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考点:海陆分布对等温线的影响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图5河O29P流MN262728流河北等温线/5km028A
11、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07宁夏文综卷)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考点:等值线的递变规律3.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A4 B3 C2 D1考点:城市热岛效应和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4.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B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考点:高空等压面的变化规律5.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海图6NMPNMPNMPNMP拔A B C D考点: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规律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6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
12、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考点:地形、海陆分布对等温线的影响7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8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A是25等温线,B是20等温线,回答下列问题。(10分)考点: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1)、等温线C的温度值是 。判断理由是 。(4分)考点:洋流对等温线的影响(2)、B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其主要原因是 。(2分)考点:地形对等温线的影响(3)、DEFG四条等温线都呈闭合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13、(2分)考点:太阳辐射对等温线的影响(4)、AB两条等温线温度值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2分)9读某地区局部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考点:季节和海陆分布对等温线的影响 (1)此图表示 (一、七)月份气温分布状况,丙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原因是 。 考点: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2)丁处附近等温线的数值可能是 ( ) A12 B16 C20 D24 考点:空间定位和洋流的分布 (3)甲处为 海峡,该处洋流性质为 。该地面临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 。 考点: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4丙处附近最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地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有 。答案1-5BBABC6-7C
14、D81)、25 一月份该地处于夏季,越往大陆内部气温越高(2)、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3)、地形因素(4)、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9 参考答案:(1)一月 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 (2)BC (3)德雷克海峡 寒流 臭氧层空洞 (4)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等压线突破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
15、气压高低;(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4)判断鞍部;(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右图为“某月沿0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1-3题考点:全球性的气压带1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考点:全球气压带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考点:全球气候的分布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读右图,回答13题。考点: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4 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考点:风向的画法5N处
16、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考点:中国雨带的推移6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汇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 ) A B C D考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7(2007烟台3月)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处气压比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考点:全球气压带的分布8. 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考点:三大类岩石的转
17、化9. 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箭头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B. 箭头为外力作用C. 箭头、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D. 箭头为变质作用11.下面是2004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考点:全球气压带随季节的变化(1)A地气压名称是_ _,B地气压名称是_ _。考点:风向的做法(2)此时C地吹_风,D地吹_风。考点:反气旋(3)A地中心气流作_运动,常出现_天气。考点:冷锋与沙尘暴(4)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C地,地面缺乏森林草原,会出现_ _自然灾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差异的存在,使冬季海陆形成闭合的气压中心。在北半球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区其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答案:1-5CADCD6-9BCD10答案:(1)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2)偏北风西北风(3)下沉晴朗(4)沙尘暴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