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第五届中学生物教师试验创新大赛,第1页,一、试验在教材中所处地位与作用,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试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与光合作用,内容,是高中生物一个主要试验,也是一个过程繁琐,操作难度稍大试验。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学习主要内容。叶绿体中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吸收、传递与转化光能作用。,1,、了解光合色素种类和作用,促进正确光合作用过程及应用了解;,本试验有利于,:,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和探究能力。,第2页,试验步骤:,1,、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5g,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少许,SiO2,和,CaCO3,,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快速充分研磨。,将研磨液快速倒入玻璃漏斗进行过滤,将绿叶搜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不足之处:提取叶绿素过程需要较多试验用具和用具,成本较高;无水乙醇轻易挥发,轻易造成研磨不充分,造成提取色素浓度不高;操作过程繁琐,要称取,剪碎,研磨,过滤,花费时间较多。,二、试验原型及不足,第3页,2,、制备滤纸条,将干燥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度与直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离这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
3、。,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收少许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不足之处:不好把握力度,很轻易把毛细吸管弄断。因为毛细管吸收绿叶较少,轻易造成滤液细线中色素分布不均匀,极难做到细、齐、直,造成色素带不整齐。,二、试验原型及不足,第4页,4,、,分离绿叶中是色素,将适量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即用棉塞塞进试管。,不足之处:试管空间小,操作难度大,层析液倒入时会有少许留在试管壁上,层析时滤纸条贴壁,沾上层析液,影响试验效果。,二、试验原型及不足,第5页,1,、技术创新:,1,)极大地简化色素提取步骤,改成用镊子破坏绿叶细胞使绿叶中色素流出,借
4、助盖玻片,将色素吸附到滤纸条上,确保色素细线细齐直。,2,)用甲苯代替层析液中苯,降低毒性。,3,)分离色素时,烧杯代替试管,用滤纸盖住烧杯,防止了试管壁上层析液对色素分离影响,而且能够同时层析多条滤纸条。,4,)白菜叶代替菠菜叶,材料更易取得。,三、试验创新及改进之处,第6页,2,、理念创新:,设计对照试验,分离黄叶中色素,对比绿叶和黄叶中色素组成,探究叶子变黄原因。,三、试验创新及改进之处,第7页,1,、用镊子破坏绿叶细胞生物膜,使绿叶中色素暴露出来,经过挤压直接被吸附到滤纸条上。,2,、绿叶中不一样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一样,溶解度高随层析液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几分钟就能将不一样色素分
5、开。,3,、低温环境,叶绿素易被分解,叶子变黄。,四、试验原理,第8页,五、试验步骤,1,、制备滤纸条,用干燥定性滤纸剪好长,8cm,、宽,1.5cm,滤纸条,在距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并剪去两角。,第9页,五、试验步骤,2,、“画”色素细线,用镊子尖端把白菜叶片下表皮及叶肉细胞刮破,,把已备好滤纸条沿铅,笔细线对折,然后在上,述处理过叶片上 沿铅笔细线用盖玻片稍微用,力均匀地往返拉,4-6,次,这么色素细线就“画”,好了。,第10页,3,、分离色素,将,6ml,层析液倒,50ml,烧杯中内。将滤纸条远离色素细线一端对折,放入烧杯中,挂在烧杯口,用圆形滤纸盖住烧杯。几分钟后在滤纸条上能够很清楚地看到,4,条色素带。,五、试验步骤,第11页,六、试验效果,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第12页,1,、简化试验步骤、降低试验难度、缩短试验时间,而且取得了很好试验效果。,2,、节约试验材料和试验用具,降低试验成本和试验准备难度。不用使用无水乙醇、,SiO,2,、,CaCO,3,等用具。不用准备天平、漏斗、研钵、毛细吸管等用具。,3,、优化试验环境,降低安全隐患。用甲苯代替苯,降低层析液毒性。烧杯代替试管易于操作。,4,、设计对照试验,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探究能力。与生活相联络,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七、自我评价,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