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班级姓名考号 八年级历史质量检测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总分50分) 2017.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在所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题号12345678910答案来源:Z.xx.k.Com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去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经历的活动可能是A.举手表决通过共同纲领 B.举手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对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进行讨论 D.参加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2.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A.南京
2、长江大桥B. 宝成铁路 C.武汉长江大桥 D.川藏公路3.我国“981”石油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海域勘探活动,受到越南的干扰。我国石油工作者宣誓发扬的 “铁人精神”战胜困难。A.袁隆平B.孔繁森C王进喜 D焦裕禄4.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实现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5.口号是浓缩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下列口号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发展才是硬道理” D.“人有多大胆,
3、地有多大产” 6.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7.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8.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1978年以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A.计划经济 B.农村包围城市 C.阶级斗争为纲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4、高度评价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围绕“当今和近代的开放”研究主题,你赞同前提不同:一个是在独立自主下的主动开放;一个是挨打下的被动开放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解放发展生产力结果一样:都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起人不同: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鲁迅A B C D10.胡鞍钢教授在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一文中,对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国家生命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能否创新全面创新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新”是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B.进行改革的“第二次革命”C.建设有中国特
5、色的社会主义 D.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1.建国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 B.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12. 香港特区与深圳特区最大的区别是A社会制度不同 B语言文字不同 C饮食习惯不同 D主权归属不同13.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4.以下组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一方面的重
6、大成就?东风五号战略导弹 潜艇待命出航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A.“两弹一星” B.社会主义科技 C.国防建设 D.空军现代化建设15.以下学习主题归类不当的是A.澳门回归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B.“魔稻”袁隆平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太空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D.戈壁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16.最初确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A. B. C. D.17.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A.26届联大的召开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APEC的建18
7、.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体现了我国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C.受美国孤立政策困扰 D.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史实中,叙述不准确的是A.1971年,中国成功重返联合国 B.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建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
8、星” D“863计划”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9分,第28题9分,计30分)21. (计12分)我国近现代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正确内容: 时 期内容(经营管理模式)影 响辛亥革命时期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建国初期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三大改造时期 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
9、裕起来了。启示 来源:学|科|网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2. (9分)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材料二: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材料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1月26日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为这次会议
10、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2分)新$课$标$第$一$网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重大创举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初期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3分)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2分)23. (9分)毛泽东、邓小平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次飞跃。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二: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
11、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1)据材料一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两次飞跃,你有何感悟?(1分)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CBCDBD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DCAABABC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
12、12分,第22题9分,第23题9分,计30分)21.(计12分)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2分)。封建土地(或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2分)。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合作社”、“合作化”、“集体化”、“社会主义改造”)(2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启示:政策的制定要注意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符合国情,切入实际;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简单粗暴等等。(说明: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或言之成理亦可,2分)。22.(计9分)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事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分)。w w w .x k b 1.c o m创举: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分)。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分)。认识: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23. (1)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2分) 实施一五计划(2分)(2)遇到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2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3)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强国之路,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