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滨淮二小“七彩大课间”特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滨淮二小七彩大课间特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原则 (一)创建目标。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目的,以掌握运动方法和技能为根本,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体育课程改革,通过一年的努力,将我校七彩大课间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有突破,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期目标:
2、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
3、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学校现状分析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突出学校个性,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舞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教育,力争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社会赞同的特色学校。我校以七彩大课间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具有诸多优势: (一)师资优势。要形成学校的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从我校的师资来看,我们认为我校的
4、师资有利于创建特色。我校有一名专职体育、一名专职音乐教师,而其他老师也可参与对快乐大课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他们无论是敬业精神,还是业务能力都十分理想,可以说素质优良。 (二)学生兴趣。全校师生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普遍认同和喜爱,不管低段的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积极性高、自觉性高,团结性也异常高,这是我们创特色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场地具备。我校目前更新了校园广播系统,新建了一个较大的运动场地,还拥有一间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 (四)社会要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则能够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体质增强,而且能够辅德、
5、益智、陶美、促劳,因此,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艺体教育工作也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我们认为这也是学校创建特色项目的至关重要的外部条件。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我们把特色创建的切入口定位在七彩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上。 四、活动内容 我们秉着小型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促德辅智、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切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开发大课间活动内容。我校大课间活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广播体操,第二部分为武术操,第三部分为趣味体育项目,第四部分为放松整理。中间两部分的内容包括三大活动,可不断创新与选择。 (一)民间活动。让大课间充满古典情怀。 踢毽子、跳皮筋、丢手绢、滚铁环、跳长绳、
6、老鹰捉小鸡、拔河、斗鸡等等的民间趣味体育项目高频率的使用,可以让现在的学生能在原先的民间趣味体育项目活动中体会到古代百姓给他们提供的快乐与幸福。 (二)现代活动。让大课间洋溢时代气息。 既有传统的体操,又有现代的校园鼓舞、武术操、阳光伙伴大家跑等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尽情玩耍,享受运动的快乐。 (三)创编活动。让大课间展现智慧火花。 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给予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面对现有体育器材,创编活动内容,使一种器具玩出多种花样,充分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 五、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我校的创建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做到成效,
7、我校特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 (一)成立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学校为了加强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领导,研究与策划,部署与安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其他行政人员及专职体育、音乐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增强了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保障,以确保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成立学校大课间活动策划小组。 学校为了让大课间活动真正阳光起来,增强大课间活动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专职体育教师、音乐教师为成员的策划小组,增强了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改革创新活力,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强效开展。 (三)成立学校大课间
8、活动安全监管小组 学校为了实现安全、文明、健康、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目标,成立了以政教处主任为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全校教工为成员的安全监管小组,对学生大课间活动中的入场、活动、退场的全过程,及学生上、下楼梯、器材器具使用、技能技巧运用的全方位实行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开展。 (四)成立学校大课间活动考核评价小组。 学校将大课间活动纳入了课程教学计划,列入了班级课程表与学校作息时间表,并制订了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分管年级副校长为成员的考核评价小组,考核组成员依据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对全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班级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考评结果纳入教工学期工作绩效奖罚内容之一,确保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