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市推动旅游特色村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日前,*市召开全市推动旅游特色村发展会,副市长只升华作重要讲话。 农村特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这次现场会的召开和若干文件的发布,我市乡村旅游业必将得到有力的推动,出现一个加快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旅游特色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中央1号文件有明确规定,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到2008年全市要建成100个旅游特色村。我们就是要狠抓落实,把中央大政方针、市委明确要求和市政府的工作目标落在实处。 (一)这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
2、的重要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包括都市旅游、乡村旅游和景区旅游三大类型。特别是乡村旅游以农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了当代人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多样化需求,反映了人们回归自然、向往“天人合一”境界的精神追求。这不仅符合旅游业的发展潮流,而且引领着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据国家旅游局测算,目前遍布全国31个省市的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人数的70%、约6000万人选择乡村旅游,这些都显示了乡村旅游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目前,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
3、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2%,2011年要达到45%,任务很重。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尽快建设一批成熟的旅游特色村镇,打造核心载体,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完全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农村发展和建设模式上的一种创新,是就地取材、富裕农民、激活内需的一条捷径。一是有利于有效利用三农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XX县区下营镇利用山区特色资源,走“旅游立镇”之路,在常州村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已发展旅游特色村22个,农家院经营户364家,户均收入6
4、万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挖掘乡村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促进村容村貌和乡风民俗的改善。XX县区山区旅游调动了各方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加大了“禁樵、禁采、禁牧”工作力度,制止“乱排乱放、乱砍滥伐”,促进了水源和植被的涵养和保护,许多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也挖掘出来,派上用场。“中国玫瑰葡萄之乡”茶淀,将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制造业与旅游嫁接,开辟了“华梦酒文化博物馆”,建起了“华梦酒文化度假村”,兴建了“孟庄园”新村,使500余户农民乔迁新居。一个以葡萄绿色文化为特色的新型村镇在滨海XX县区迅速崛起。三是有利于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在家门
5、口办不冒烟的“工厂”,使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正在乡村旅游经济的大潮中茁壮成长。 (三)这是城乡互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发展乡村旅游业,一方面使农村资源就地增值,农业就地发展,农民就地择业增加收入,走上强村富民之路;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居民开辟了休闲度假的“第二家园”,为众多企业进军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渠道。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生动体现。毛家峪长寿村和永泰红4|集团合作,创造了“企业介入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企业作引领,村民当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今后3至5年,这里将建成我国北方山区生态休闲旅游第一村、
6、全国“一村一品”工程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样板村。他们走的正是一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特色村为载体,引入城市的资金、人才和公司化机制,发展城郊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的科学发展之路,发展空间巨大,后续文章很多,前景十分看好。 从*三个层面互动发展的大视野看,我市乡村旅游具有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一是拥有京津大都市圈庞大的城市旅游人口,工业高度聚集,城市日趋繁华,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流源源不断,亲水、亲山、亲田园、回归自然旅游指向与日俱增,市场动力强大。二是拥有山、河、湖、海、林、泉、湿地多种生态资源,广袤秀美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乡风民俗,资源秉赋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三是拥有率先发
7、展的良好基础,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始于XX县区常州村的“当一日山里人”,北塘渔村的“当一日渔民”,曾开中国北方乡村旅游风气之先。近年来,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XX县区为重点、各涉农区县竞相参与的农业旅游开发新局面初步形成,并逐渐呈现出*乡村旅游的地域特征。所有这些都说明,*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十分鲜明,市场动力源泉十分强劲,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前景。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乡村旅游大部分还处于初级粗放发展阶段,总体规模不够大,发展水平比较低,还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不配套、特色品牌不突出、规范管理跟不上、扶持力度不够大等方面的问题和差距。我们一定
8、要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势,抢抓机遇、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着力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旅游特色村镇,加快特色化、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进程,形成我市乡村旅游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二、要扎实推进旅游特色村的建设 我市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旅游特色村的目标是:到2008年实现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百千万”工程,即建成100个旅游特色村,10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实现乡村旅游就业人员1万人;到2011年,建成个旅游特色县、10个旅游特色镇、200个旅游特色村、2000个农(渔)家经营户,乡村旅游就业人数达到3万人,基本形成种类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服务规范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当前,要重点
9、抓好旅游特色“百村”工程,确保明年有100个旅游特色村达标。我市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必须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产业高水平,努力做到“四有”、“四好”。“四有”即:有特色资源依托、有特色产品创新、有特色服务规范、有特色农户群体;“四好”即:村容村貌好、乡风民俗好、接待条件好、综合效益好。在总体把握和实际推进中要注意抓好六个环节。 (一)抓好统筹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开发,没有好规划,不能搞开发”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环境友好”的原则,认真研究、精心编制好市级、区县级和乡镇级三个层面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注意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规
10、划的有机结合,突出乡村性、生态性、文化性、创新性和地区不平衡性。既要积极鼓励、扶持发展,又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防止脱离实际的“一哄而上”,盲目发展。 (二)抓好资源整合。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核心是把美丽变为资本,把智慧变为财富,把享受变为市场。谁的资源整合水平高,谁就赚大钱、富得快。要把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园林绿化村、交通建设、村庄整治、生态市建设、景观林带建设等各种载体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要把鼓励广大农民投资创业与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大项目开发,要进行农、林、渔、水利、交通和村镇建设整体性筹划,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所有
11、特色旅游村建设都要抓住“生态、特色、品牌”三大看点,充分体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生命力和发展趋势。城里人到农村寻找的就是竹篱茅舍、藤蔓缠绕、空气清新、花香鸟语的农耕文化特征,向往的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精神意境,享受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农家乐趣,因此,要特别注重突出一个“农”字,精心打理自己的家园,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及民间演艺,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一景一特”,使游人流连忘返。 (三)抓好设施改善。乡村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要求各项配套设施必须紧紧跟上并适当超前。这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带根本性的保障。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体现公共财力向“三农”倾斜,
12、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切实加快道路、停车场、卫生、安全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旅游特色村垃圾处理中心、洗涤服务中心、食品配送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的组织建设,努力为游客营造舒适、洁净、健康、安全的旅游环境。 (四)抓好管理规范。乡村旅游是对农民和基层组织有极大吸引力的新生事物,但也容易出现盲目开发、粗放经营、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要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创新管理手段,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要鼓励、引导组建不同形式的农家乐协作联营组织和专业协会,推进民主管
13、理和行业自律。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教育乡村旅游从业者树立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以优质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 (五)抓好人员培训。农民从事乡村旅游业,是就地转换社会角色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做到不出家门就赚钱,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素质。无论是经营管理、接待服务、产品加工,都需要必要的技能培训和不断的学习提高。旅游部门要协助乡镇组织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要加强旅游安全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农家乐”比较集中的地方,要给予足够重视。在各类培训中,要扶持一批重点农户和基层领导,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14、和带头人,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 (六)抓好市场拓展。发展乡村旅游业,载体建设是基础,市场开发是龙头。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不断提高景点串联的组织化程度。特别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搞好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要组织特色旅游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要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 要把乡村旅游业搞得红火,把旅游特色村建设搞出特色,搞出水平,关键在组织领导。各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筹划、加强合作、真心支持、化解难题,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要
15、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建设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的要求,市旅游局和市农委将共同组成乡村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从市级层面进行操作和引导。各有农业区县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迅速开展工作。市旅游局和农业部门要做好全市乡村旅游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发改、环保、建设、交通、水利、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各负其责,在全市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发展合力。 (二)要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用好新农村建设相关扶持政策。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各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积极利用规划、扶贫、环保、
16、培训、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二是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用于支持农村旅游户。三是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农业发展资金要集中一部分,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服务业引导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风景名胜区资金、环境保护资金也要适度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各区县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四是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 (三)加强科学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我市许多村镇大胆探索,创造了“旅游公司农户”、“公司介入型”、“嫁接升级”等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要想干,先得试。发展乡村旅游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依托特色资源,立足市场需求,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生财之路。要深入研究和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确保我市乡村旅游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惠及城乡、造福于民的美好事业,也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过程复杂的艰巨任务。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的乡村旅游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第10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