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咏怀八十二首新授22012、11学习目标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学习重点、难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教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阮籍, 家、 家。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步兵校尉,魏高贵乡公时官散骑侍郎。主要作品有 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
2、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背景介绍: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
3、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二、赏析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
4、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5. 主题把握6.阮籍诗小结: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
5、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了。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言古体抒情组诗的体例。教学设计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课时使用时间咏怀八十二首新授22012、11学习目标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学习重点、难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
6、意境的营造。 教学过程二、 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步兵校尉,魏高贵乡公时官散骑侍郎。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背景介绍:阮籍的代表作是咏
7、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
8、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二、赏析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
9、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生答:忧思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生答: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讨论: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
10、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
11、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钟会,官至司徒,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此人是个投机钻营的卑鄙小人,阮籍一向深恶痛绝。他时常来阮籍家作家,以此来探听阮的虚实。阮则置酒相待,开怀痛饮,对政事不发一言,钟会只得怏怏而归。阮有一女,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于是天天沉醉于酒中,等提亲的人来,已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这样一连六十多天,他都宿酒未醒。司马昭奈何不得,联姻之事,只得作罢5. 主题把握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6.阮籍诗小结: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了。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言古体抒情组诗的体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