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东、南、西、北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在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课标解读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位置”学习的第二阶段。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会用“上、下
2、、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学习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并学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课程实施中,应注重结合具体情境,创设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注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一年级学习的“上、下、左、右、前、后”几个基本方位,以及语文课本中学习的儿歌“东西南北”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重要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方向知识和经验展开教学
3、。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先通过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变化,产生学习新知的需求,再通过儿歌的回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儿歌引导学生推出:前面东,后面西,左面北,右面南。在学习平面图中方向时,又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起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既有利于学生对四个方向的记忆,又帮助学生找到了辨认方向的方法。(二)创设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积累活动经验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做基础,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方位知识,积累活动经验。例如:在认识东、南、西
4、、北等八个方向时,让学生在教室或者校园里,找一找,说一说,辨一辨这些方向,通过观察、操作、描述、想象和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和活动经验。再如:在教学简单的路线图时,让学生在校园里行走,边走边描述行进的方向,让学生体会到在行进的过程中,随着观测点的改变,来确定前进的方向。在这些活动中,既丰富了有关方位的感性经验,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三)联系实景抽象出平面示意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方位的认识认识和绘制平面示意图,是一个抽象和提升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应联系实物,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通过多层次多
5、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方位的认识。1要从空间实物出发,把平面示意图与实物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例2时,可以以校园为素材,绘制平面示意图,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比和交流,通过对不同画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确绘制平面图时,为了交流方便,人们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无论平面图怎样放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关系是不变的,这样加深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和记忆。2要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做”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方向的相对性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说一说、走一走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物体位置方向的相对性。进而再让学生在平面图中,通过画一画、看一看、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从现实到抽象,进一步认识到物体位置方向的相对性。3要加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本单元的内容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辨认方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强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练习中,应注重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开口“说”,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