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说《窗》教学反思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一篇小小说。小说故事简中有繁,起伏变化,文章结构平稳精巧,合分有序;人物形象鲜活有力,表述方式灵活特别,语言精炼含蓄,情节完整且有波澜。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把主题探究和续写结尾作为课堂的重头戏。但是一节课下来,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有预想酣畅淋漓的效果。现在来说说这节课的得失:
课堂总体安排还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旨,拓展思维,扩读训练。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扎实,整体感知课文后的复述故事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分析人物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后互助解决问题,老师相机点拨,学习效果好。多种形式读课文,使学生能够揣摩、品味语言,提高鉴赏水平
具体优点:
1、备课准备充分,对教材挖掘比较深刻,思路清晰。从小说体裁的知识点复习到整体感知概括内容故事情节,再从分析人物形象到主旨探究写法指导,最后重点谈感悟哲理和续写结尾。
2、课件设计合理,凸显了这节课的重点——即学习对比的写法,续写结尾。
3、是实实在在的生本课堂。
4、教师一开始完全放手学生,当课堂出现冷场或者高潮的时候,能立即扮演“插花”角色,激励了学生的自信,活跃了课堂气氛。特别是最后的评价,我觉得对以后的生本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
但是由于教学对象初二学生,年龄偏小,社会阅历少。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教师课堂驾御能力不强,不够灵活,语言不够生动,语速比较快,面对内向羞涩的学生,老师启发力度不够,课堂气氛沉闷。这的确显示了老师的水平有待大的提高。
2、课文中人物塑造的方法在教学中没有敲打结实。虽然也进行了品读,但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没有明确提示。
3、指导朗读不够。由于老师自身水平限制,在指导朗读时力不从心,今后还应多听多揣摩研究,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4、拓展阅读时间比较紧,学生还没有很好的阅读,就要求学生比较异同,有点为了环节而环节了。
5.建议课件不要背景,就用白底黑字,避免影响学生视线。
总之,这堂课也是一个窗,透过这个窗,我们也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要让课堂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让学生生命健康茁壮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