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策略本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往往比较快地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并容易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前必需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关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可以结合练习第1题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展示挂图、幻灯或录像带,还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看一看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等,增强学生对动脉和静脉的感性认识。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医生在给病人打
2、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是这种血管等,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静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目标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重点和难点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课前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2
3、)三种血管的CAI课件。教学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先复习提问血液的成分,由此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运输的?再给学生介绍人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约100000千米,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思考、回答问题。有趣的课外知识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组织学生实验后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概述如何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新教材第64、65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小组讨论,展开
4、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提出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小组交流。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即实验过程中爱护小动物的教育。三、动脉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展示动脉横切面图。列举动脉出血的情况。感受动脉的所在位置。说出动脉的结构特点。关爱生命。扩展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四、静脉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展示静脉横切面图。指导握拳,观察手背突出的“小包”,说明静脉瓣的作用。感受静脉的所在位置。说出
5、静脉的结构特点。了解静脉瓣的作用。扩展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五、毛细血管播放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动画。提出两个问题:(1)氧气至少通过几层细胞到达组织细胞?(2)氧气至少通过几层膜到达组织细胞? 1、观看动画。2、思考问题,总结出毛细血管的特点。让学生掌握物质是如何交换的,既巩固了毛细血管的结构,又延伸了知识。六、三种血管的比较把三种血管图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三个图有什么不同, 列表总结。观察思考,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并完成表格。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七、练习提出问题:医生在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是这种血管? 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巩固本节的内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