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语文作业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提高语文能力,实现语文素养全面发展而有计划、有目的提供的各种练习、思考和活动。目前的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课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多基础性练习,少实践性练习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课后练习基本是由两部分组成:“研讨与练习”和“读一读,写一写”。第一部分练习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涉及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把握,对文章重点字词句段的理解,以及对文章修辞和写作手法的运用等。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在山的那边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情感。
2、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此类问题多是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和重点字词的揣摩。“研讨与练习”部分精读课文一般有三到四个问题,泛读课文一般有一到两个问题。其中,问题比重较多的是说明,描述,比较类的问题,文言文类的文章则更多的强调翻译,背诵这些最基本的练习。这说明我们的教科书更注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字词句的理解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而创造类,实践类的题型则少之又少。(二)多单一性练习,少多元性练习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的练习作业设计中,多抄写生字词、揣摩语句、朗读背诵、体会作者中心思想等单一题型,没有设计更多形式的练
3、习题。教材的这种单一化的作业编排导致教师的作业设计也走上了程式化之路。语文作业形式大多是以抄写之类为主的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培养双基。但事实证明,过多的单一性作业,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且作业的内容单一重复,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陷入一种机械重复,模式化的学习中。(三)多封闭式练习,少开放式练习 “我们把只有一种标准答案的作业称为封闭式练习;把事先将知识规律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寻求多
4、种答案的作业称为开放式练习。”封闭式练习虽然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强化知识要点,但它不是特别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开拓。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地从前者转到后者,并坚持以后者为主,尤其进入初级中学阶段,更应该以“开放式”来取代“封闭式”,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作业从枯燥乏味的负担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自我表现的机会。针对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业设计的相关问题,教材的编写者和语文教育者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合理的作业结构模式,加强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变单一性练习为多元性练习,变封闭式练习为开放式练习,
5、设计出更好的语文作业,使作业在教学目标中所具有的功能得以真正实现。(一)注重实践类作业的设计 教师们应该多设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采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形式,把练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一些丰富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以下是实践性作业的几种类型:1、查找类作业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参考资料,进一步增强对文章所学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黄河,母亲河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黄河的知识,并由学生来展示。2、表演类作业 根据课文的内容,分配角色表演课本剧,这样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
6、趣,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如教完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己动手准备一些小道具,分小组表演。这样,通过角色表演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文中的深刻这里,并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多样的个性。3、考察类作业 可以组织学生以课文的内容或者单元的主题为考察目标,开展考察活动。考察活动对系统的学习相关课文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考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在父母的带领下,自己观察和总结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并作好记录,列出表格,并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4、动手操作类作业 学
7、完某一篇课文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某项作业,以更好的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如学习了金色花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为母亲做一个小礼物,可以自己设计贺卡或者折一朵花送给自己的母亲。相信学生在活动中会进一步了解了“母爱”和“感恩”的主旨和意义,会更懂得尊重和孝顺父母。(二)变单一性练习为多元性练习单一性的教材作业形式会使学生对写作业逐渐失去兴趣,就更谈不上积极主动了。枯燥单一的作业把学生封闭在教材的知识圈里,它追求的是抄抄写写和读读背背,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创新的能力。由于教科书的课后练习多
8、单一性练习,少多元性练习,以至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狭窄,基本上为课本知识的再现、巩固和强化,作业设计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多元性的作业形式,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广阔天空自由地飞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素养和适应社会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于渔”。(三)变封闭式练习为开放式练习设计开放性作业时,既可以和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和学生生活相结合。题材可以涉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的思想有“自由驰骋”的空间。如上了皇帝的新装这课后,可设计如下一道开放题;经过这次教训之后,爱新装的皇帝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为本文续编故事。这样,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便会得到不同的故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课教什么、学什么,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助读系统、作业系统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和学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练习题。因此,课后练习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延续,是巩固知识的主要环节。衡量一套教材质量的优劣,其课后练习模块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