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溪市中草药种植气候生态适宜性研究
宋仁锋 毕伯钧 李震
(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本溪 117000)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适宜本溪种植的中草药品种的生态气候特征,利用本溪地区18个自动气象站的监测资料,选取对中草药种植有决定作用的生态气候因子,采用模糊数学_隶属度方法,做出了本溪市中草药种植适宜气候区划。
关键词:中草药 气候生态 适宜性
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本溪市政府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中草药种植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农民致富的一种产业,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004年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达0.64万公顷。
中草药品质受遗传、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若选择在最适宜生态气候区种植,可充分发挥其生物特性及提高药用成份的含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种植中草药,根据中草药品种生态气候环境特征,我们利用本溪地区18个自动气象站的监测资料,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研究了本溪市中草药适宜种植区划。
1 适宜本溪种植的中草药品种生态气候特征
根据笔者对人参、山楂等中草药生态气候研究和对有关文献的分析,初步得出适宜本溪种植的一些主要中草药品种的生态气候特征,按其对生态气候环境的要求,大体可分为三种生态气候类型。
1.1 适宜冷凉、湿润气候环境的中草药品种
人参、西洋参、党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茎、叶、花、果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人参等属阴性植物,喜冷凉、湿润、弱光照。在25℃以下气温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16~18℃、生长季(5~9月)≥12℃积温为250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5~15cm土壤湿度为35~60%。栽培人参需搭遮阴棚,适宜透光率为40%左右。人参等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适宜在中性、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疏松、富含腐殖质较多的砂壤土。
辽细辛。属多年生宿根阴性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冷凉、湿润,弱光照。耐寒性强,可在-35℃低温越冬,怕高温,由于根系浅,土壤需保持充足的水分,不耐干旱。畏强光,需遮阴,透光率40~50%生长良好。要求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较多的壤土、砂壤土。
防风。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或全草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适宜在夏季冷凉、湿润环境生长。耐寒、耐旱,忌过湿、雨涝,适宜在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种植。要求有机质含量多的砂壤土。
白花前胡。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冷凉湿润气候,对土壤的要求是肥沃的腐殖土。
款冬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蕾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冷凉湿润气候。气温在15~25℃条件下生长良好,怕干旱,适宜在半阴、半阳坡地生长,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
当归。属2~3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忌高温、忌强光照。适宜在富含腐殖质较多的阴坡生长。
1.2 适宜温和湿润或干燥气候环境的中草药品种
五味子。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以果实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忌积水,需适度遮光,适宜在阳坡杂木林中生长,喜腐殖质较多的壤土。
桔梗。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温和较湿润气候。喜光照、耐寒,忌土壤积水,喜腐殖质较多的砂壤土、壤土。
北柴胡。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间、草丛及沟旁等地。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温和、较干燥气候,耐寒、耐旱,昼夜温差大有利生长,适宜在腐殖质含量较多的阳坡生长。
北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温和、湿润气候,适宜在山地阳坡生长。
平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野生平贝母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的温和、湿润山脚地、河谷地。喜温和湿润,怕高温,在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宜与玉米、大豆等作物间、套种植。
1.3 适宜温暖干燥、半干燥或湿润气候环境的中草药品种
黄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供药用。生态气候环境特征:主要产地是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地,喜温暖、半干燥气候,适宜在山坡地阳坡生长。
甘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根茎供药用。内蒙、甘肃、新疆等地野生资源分布较多。生态气候环境特征:喜温暖半干燥气候。对土壤的要求,适宜在壤土、砂壤土生长。
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供药用。薄荷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引种栽培。生态环境特征: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适宜生长气温为20~25℃,土壤温度2~3℃时地下茎可发芽。对土壤的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生长期土壤保持湿润。
2 本溪气候界线的划定
2.1 热量带界线的划定
2.1.1划定热量带界线的生态气候因子
根据2004年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选择以下4个生态气候因子,划分热量带。
X1为7~8月平均气温(℃);
X2为生长季(5~9月)平均温差(℃)
X3为生长季(5~9月)≥10℃积温(℃)
X4海拔高度(m)
表1各地生态气候因子
因子
市
区
小
市
桓仁镇
草河口
石桥子
南
芬
草河掌
清河城
陈
英
南
甸
肖家河
八里甸
拐磨子
沙尖子
东营坊
铧尖子
普乐堡
四
平
X1
23.2
22.9
22.1
21.8
20.8
22.0
21.5
21.5
22.0
21.6
22.2
19.1
20.7
21.9
20.6
19.9
20.1
21.9
X2
10.0
10.7
10.4
10.8
11.5
11.1
11.5
12.3
11.2
12.3
12.0
12.9
12.8
11.0
12.9
12.3
12.1
12.3
X3
3178
3109
2962
2887
2798
3224
2760
2807
2897
2883
2914
2189
2470
2903
2653
2650
2810
2939
X4
185
212
246
233
200
262
400
450
300
387
183
507
350
140
321
410
290
390
2.1.2 热量带界线指标
冷凉气候指标:
7~8月平均气温b1<21.5℃;
生长季平均温差b2≥11.5℃;
生长季≥10℃积温b3<2700℃;
海拔高度b4≥400m。
温暖气候指标:
7~8月平均气温a1>22.0℃;
生长季平均温差a2<11.0;
生长季≥10℃积温a3>2900℃;
海拔高度a4<250m。
2.1.3 划定热量带界线方法
冷凉与温暖是呈过渡模糊状态,因此,划定本溪热量带界线,适宜于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_隶属度方法。
其模糊隶属度函数:
Ai(xi)
在其隶属度函数由“0”向“1”趋近时,模糊向量为
令:
通过表1中的i值模糊向量计算出本溪各地的生态气候因子综合隶属度,见表2。
由冷凉气候向温暖气候过渡时有个过渡区,我们定为温和气候区。
当=1时,为温暖气候区;
当0<<1时,为温和气候区;
当=0时,为冷凉气候区。
表2各地综合隶属度与气候状况
气候状况
市区
1
1
1
1
1
1
1
1
温暖
小市
1
1
1
1
1
1
1
1
温暖
桓仁镇
1
1
1
1
1
1
1
1
温暖
草河口
0.60
1
0.93
1
0.60
0.93
0.93
0.93
温和
石桥子
0
0
0.49
1
0
0
0.49
0.49
温和
南芬
1
0.80
1
0.92
0.80
0.80
0.92
0.92
温和
草河掌
0
0
0.30
0
0
0
0
0
冷凉
清河城
0
0
0.53
0
0
0
0
0
冷凉
陈英
1
0.60
0.98
0.67
0.60
0.60
0.67
0.67
温和
肖家河
1
0
1
1
0
0
1
1
温暖
八里甸
0
0
0
0
0
0
0
0
冷凉
拐磨子
0
0
0
0.33
0
0
0
0
冷凉
东营坊
0
0
0
0.53
0
0
0
0
冷凉
铧尖子
0
0
0
0
0
0
0
0
冷凉
普乐堡
0
0
0.55
0.73
0
0
0.55
0.55
温和
南甸
0.20
0
0.91
0.07
0.0
0.0
0.07
0.07
温和
沙尖子
0.80
1
1
1
0.80
1
1
1
温暖
四平
0.80
0
1
0.07
0
0
0.07
0.07
温和
本溪市热量带分布图见附图1.
2.2 湿润气候界线的划定
干燥度计算式:
式中:K为干燥度,∑T为生长季(5~9月)≥10℃积温,R为生长季(5~9月)降水量。当K>0.9为干燥、半干燥气候区。当K<0.9为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根据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利用干燥度公式,得出本溪市湿润状况分布图(见附图2)。
3 本溪市中草药适宜种植区划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图1与图2叠加后形成了本溪市气候分区图,再根据各中草药品种对生态气候环境的要求,确定出各中草药品种的气候落区,即本溪市中草药适宜区划图(见附图3)。
中草药适宜种植分区评述
Ⅰ区为人参、西洋参、党参、辽细辛、防风、白花前胡、款冬花、当归、黄柏、月见草等中草药适宜种植区。该区气候冷凉湿润。多年平均气温为5.3~6.5℃;生长季(5~9月)≥10℃积温为多年平均为2600~2800℃;年降水量850~900毫米;无霜期130~140天左右。该区包括以下乡(镇):八里甸子、木盂子、铧尖子、拐磨子、业主沟大部、东营坊、草河掌、清河城、高官北部、南甸和富楼东北部等乡镇。
Ⅱ1区为五味子、桔梗、北沙参、龙胆草、穿龙骨、平贝母、刺五加等中草药适宜种植区。该区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为6.2~6.5℃;生长季(5~9月)≥10℃积温多年平均为2800~3100℃;年降水量为800~850毫米;无霜期140~145天。该区包括以下乡(镇):四平、二棚甸子、北甸子、黑沟、普乐卜、二户来中南部、蓝河峪、草河城、草河口、连山关、下马塘等。
Ⅱ2区为北柴胡、黄芪、甘草等中草药适宜种植区。该区气候温和干燥或半干燥。年平均气温为7.1~7.8℃;生长季(5~9月)≥10积温多年平均为3100℃左右;年降水量750~79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该区包括山城子、田师府、南甸、富楼、高官南部、思山岭东部、石桥子、张其寨、本溪经济开发区等乡镇。
Ⅲ1区为薄荷、山楂等中药材适宜种植区。该区气候温暖湿润或半湿润。年平均气温6.6℃;生长季(5~9月)≥10℃积温平均3054℃;无霜期为145天。该区包括沙尖子、五里甸子、向阳、雅河、桓仁镇、六道河、四道河、二户来中南部等桥头、北台等乡(镇)。
Ⅲ2区为黄芪、甘草等中草药较适宜种植区。该区气候温暖、半干燥。年平均气温为7.8℃;生长季(5~9月)≥10积温平均为3359.0℃,年降水量为793毫米;无霜期为160天。该区包括泉水、小市、偏岭、牛心台、卧龙、高台子、东风、火连寨等乡(镇)。
参考文献:
[1] 毕伯钧.人参气候生态及适宜栽培地造反的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5,9(2)
[2] 王芳.常用中草药栽培技术.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3] 辽宁省羊的种群分布与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学杂志.1987.6(4)
Research on ecoclimatic suitability for grow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Benxi are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cords at 18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the ecoclimatic suitabil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grow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Benxi area. The determining ecoclimatic factors are filtered out and further appropriate eocclimatic divisions suitable for the growing of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the area are laid out with the fuzzy mathematics-membership method.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ecoclimate, suitability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