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模拟试卷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可松性 (2分)
2.截面弯矩 (2分)
3.70% (2分)
4.模板系统 (2分)
5.焊接连接 (2分)
6.镦头 (2分)
7.抗倾覆稳定性 (2分)
8.每皮砖 (2分)
9.起重半径 (2分)
10 22.5N/mm2. (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B 3.A 4.D 5.B
6.C 7.B 8.A 9.C 10.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孔,(3分) 再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2分)
2.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再张拉预应力筋后用锚固工具固定的混凝土构件制作的方法。(5分)
3. 冷底子油是用稀释剂(汽油、柴油、煤油、苯等)对沥青进行稀释的产物。它多在常温下用于防水工程的底层,故称冷底子油(5分)
四、简答题(共30分)
1.在预应力筋表面刷涂油脂并包塑料带后如同普通钢筋一样先铺设在支好的模板内,再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和锚固。(5分)
2.(1)索具不需经常变换,操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以吊装速度快,能充分发挥起重机效率;(2分)
(2)构件可以分批供应,现场平面布置比较简单;(1分)
(3)构件校正、接头焊接、灌筑混凝土、养护有充分的时间;(1分)
(4)不能为后续工作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长。(2分)
3.(1)材料
(2)作业条件
(3)操作
(4)养护。(10分)
4.(1)外防水
(2)止水带
(3)外加剂(10分)
五、论述题(25分)
1、答: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无论贤向浇筑还是水平浇筑都要分段进行,每一段之间必然不可避免的需要间隔一段时间,从而形成由于施工手段引起的混凝土的间断面,这个间断面被称为施工缝.盲目地无序地留置施工缝隙,会给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规范规定了两个原则.第一是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剪较小的部位,第二是施工缝应留置在便于施工的部位.将这两条原则展开后,形成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结构类型的具体施工缝留置的形式和位置,需要遵循以下具体要求:
(1)柱子应留置水平缝,梁或打通应留置垂直缝.
(2)柱子: 在基础施工时,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在梁、柱相交处,施工缝应留在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或吊车梁的上面,对于无梁楼板,施工缝应留在柱帽的下面.
(3)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处.当板下有梁托时,应留置在梁托的下部.
(4)对于长、宽比大于2:1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短边方向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为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5)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6)墙体:可以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交接处.
(7)对于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2.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果将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同时现场浇筑的话,无疑对整个结构的完整性是十分有利的,抗震性能也会有所提高。但是必须注意到,垂直构件的柱或墙虽然经过了振捣,混凝土在向初凝硬化过程中还会产生自然沉降,当水平构件的梁或板立即与其浇筑在一起时,垂直构件混凝土所产生的自然沉降,拉动梁板端部中粗、细骨料的分布,使其彼此之间的空隙加大,减弱抗剪能力,因此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至少1-1.5h,再继续浇筑梁和板的混凝土。
3.在悬挑构件如阳台、雨罩、挑梁及连续梁、板的支座位置,受力钢筋是在断面的上部,常称为“负筋”或“弓筋”(见图66a,b)。这是由于在荷载作用下,支座位置将产生负弯矩(当弯矩使梁上部受拉时为负;使下部受拉时为正)。在负弯矩作用下,断面中和轴以上为受拉区,拉力由钢筋承受,中和轴以下为受压区,压力由混泥土承受。
在混泥土浇筑过程中,因受拉钢筋呈悬空状态,极易踩弯或踩倒。若踩弯钢筋,将加厚钢筋保护层,减小内力臂,从而降低构件承载力(见图66c)。若将负筋踩倒,则完全丧失承载力(因此时内力臂ho-x/2=0)。所以,有的阳台或雨罩,拆模后在靠墙处,常出现裂缝或整体塌落,多属于这类原因造成的。
有时,上筋或负筋过长,受钢筋自重作用,易产生弯曲变形,同样会减小内力臂。为保护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多在钢筋下面加设“铁马凳”加以支顶。但有人误认为加设铁马凳是为了上人踏踩,这是不对的。
浇筑这类构件时,通常焊制长凳(用角钢或圆钢)插入钢筋间隙内,在凳上铺板操作。同时采取“绑筋即浇”,缩短已绑钢筋的搁置时间,对保证钢筋成型质量都是有益的。
六、计算题
1.(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H0=+
+
=43.55m
(2)根据场地排水坡度确定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标注于方格网角点右下角;根据场地形状,确定场地中心点即角点8的设计标高为43.55m,计算其余角点的设计标高。
(3)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标注于方格角点的右上角:
hn=Hn-
(4)确定零点零线标注于方格图中
(5)计算各方格的土方:
方格Ⅰ:V填==61.45 m3
V挖==4.45 m3
方格Ⅱ:V填==1.61 m3
V挖==54.61 m3
方格Ⅲ:V挖= (0.15+0.28+0.34+0.35)=112 m3
方格Ⅳ:V挖= (0.70+0.50+0.34+0.35)=189 m3
方格Ⅴ:V填=(0.56+0.11+0.99+1.20)=286 m3
方格Ⅵ:V挖==1.48 m3
V填==123.48 m3
方格Ⅶ:V挖==29.76 m3
V填==13.76 m3
方格Ⅷ:V挖==102.42 m3
V填==0.42 m3
(6)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总和
V挖=4.45+54.61+112+189+1.48+29.76+102.42=493.72 m3
V填=61.45+1.61+286+123.48+13.76+0.42=486.72 m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