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韩国小姐琴娜娜的风雨哈佛路有感 这个月零敲碎打地就读了这一本书哈佛真正教我的事 作者以毅力在哈佛获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说出来无非就是不停的向教授助教请教;为写作业,为考试熬夜,喝红牛,直到尿血;拼的不是聪明,而是毅力,惊人的毅力。 书中作者具体谈到哈佛四年的学习,一般的哈佛学生一个学期只能选修4门功课,如果多选一门有可能就会挂科。因为每一门功课课后都有若干的辅助教材要去研究,去读懂。每一门功课的作业大都是论文。哈佛,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拼得最多的就是论文。我很感慨娜娜对写论文作业的感受独创性。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20岁就在训练素质,我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完善。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的培养是一种
2、历练,首先需要的是量的积累,之后是自我思想的提炼,最后质的飞跃,有人指导下进行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据说美国教育哲学中有一条身为接受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精炼的写作能力。因为只有会写文章才能将自己脑中的知识与他人共享,没有体现出来的知识,没有通过文字发表的知识本身根本不能成为知识。一句话,不会写文章的人就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它的评判标准如下:a,批判性或者分析性文章的能力;b,有创意的思考能力;c,精炼的文章组织能力。 人云亦云可以不用大脑,而独创性的思考却需要沉淀和积累。现在我明白著名的照片哈佛四点半它的意义所在了。 作者也就韩国教育和哈佛教育进行了对比,指出填鸭式教育的不可取,中国
3、目前的大学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学生只需要上课听听,下课作做作业,看看课本,考试稍稍挂心下就可以通过。感到羞愧的是,我们的四年级毕业生,研究生甚至教师在思维的提炼,语言的总结都还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缺乏的或许就是这种论文式的思维锻炼。 想起南怀瑾老人对目前中国教育的评价,忙着扔了祖宗的捡起人家的,自家的精髓丢了,人家的精髓,未曾全部领会,最后,四不像。这难道不是最糟的结果。 虽然对知识的被动性吸收和主动性探求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两样的,这种态度最终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探究态度,对工作的负责程度,而是,整个的人生轨迹。过去结果,现在。 未来原因,现在。 第二篇:7读风雨哈佛路有感观风雨哈佛路
4、有感 想象一下,如果在你十五岁的时候,没有母亲,没有父亲,也没有别人的照顾,甚至被别人当做垃圾一样遗弃,生活当中无依无靠,那么你会怎么办呢。你会放弃自己吗。从此过着没有追求的生活。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17岁开始用2年的时光学完高中4年课程,获得1996年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进入哈佛学习,丽兹的人生就是这样的曲折,遭遇了那么多的困难,在她十七岁之前,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当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站在一位校长的面前,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争取着一个上学的机会,并且诉说着她的不幸遭遇,可是她的眼里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可怜之情。她说几个月前死于艾滋病的妈妈是她的孩子,是她一
5、直在照顾她的妈妈,她很爱很爱她的妈妈,“我一直都爱着我的妈妈,无论何时何地,我一直都爱着她,尽管有的时候连她自己都忘记了,但是我一直都爱着她,自始至终,对自始至终。她活在我心中,可我无处立足,我孤独无助。” 直到她妈妈死去的那一刻,即使母亲没有对她尽过做母亲的责任,她依然很爱她,“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作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她希望可以给她一个机会让她逃离现在的生活。她想要有所追求,她想要拥有好的生活。所以现在的她决定要放弃现在的痛苦的生活,走进知识的殿堂里面去。“我很聪明,我可以改变我现在的生活,改变我的一生。我需要的只是这个机会。我
6、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 于是,她奔跑着想要追赶时间,即使以前已经错过了好多好多的风景。 “修10门课,用2年读完,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 “不,这才是活着。” 风雨哈佛路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即使生活再痛苦,再无奈,可以偶尔悲伤,但是绝对不要放弃生活,要永远有一颗向上的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失望。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你都要去面对。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向前看,才不会被暂时的迷茫所打倒。 什么是人生。人的一生到底要
7、怎么样度过。这是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小女孩了,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现在的自己学习着如何照顾自己,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惶惶终日。人生当中有很多的坎需要我们去跨过去,只要勇敢一点,坚持一点,什么风浪都是过眼云烟,都会过去的。想想自己当时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时,那叫一个凌乱啊。当时的自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走接下来的道路,只是觉得自己努力了那么久竟然收获的是这样的一种结果。心有不甘,觉得自己对不住父母亲,觉得自己辜负了那么多的日日夜夜的自己,觉得对不住老师们期盼的目光。 可是,现在回首过去,一切都没有那么地重要,自己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过客而已。只要生活当中没有联系,
8、什么都变得不重要了。别人照样地生活,也没什么。有些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地重要,其实,有些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是。就如同尘埃一样地渺小。但是即使渺小也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些。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之中,不愿睁大双眼去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哪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 第三篇: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爱的幻灭爱的幻灭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大玉儿 一场始于颜值,止于死亡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说它轰轰烈烈,因为它违背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阶层和宗教,有人艳
9、羡,有人嫉妒,但最终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 安娜,在17岁时嫁给了大她20岁的卡列宁。(那时她不懂爱情),当时卡列宁是具有名誉薪水高的政府官员,这样的婚姻在100多年前的俄国也是很正常的婚配。符合我们所说的郎才女貌吧。男方有钱、有名誉、有地位,安娜是个美女。这样的婚姻在今天看来也很正常,现在多少妙龄物质少女看见钱权俱备的中年大叔不都是生扑吗。安娜也是个物质美女吗。我的猜测而已。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孤儿出身,在叔父的抚养下长大,即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不幸福。从小没人爱,应该长大了也不会去爱。(这是他的硬伤)。他只具备在学校和社会中学到的责任义务,性格内向,在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好朋友。 在阅读的过程中
10、,我一直对他抱着同情的态度。安娜认为他丑,无趣,但他把他全部的感情给了安娜,而且对安娜的出轨,一直抱着宽容隐忍的态度,他给了安娜富裕尊贵的生活。所以才使得结婚了十年的安娜仍然是光彩照人的,而不是像她的嫂子道丽那样的黄脸婆怨妇。 安娜的美,她的光彩,她的生机,吸引了青年贵族佛隆斯基。佛隆斯基是个有前途,漂亮,有上层关系的侍从武官。 他们一见钟情。安娜认为是他唤起了她多年深藏的心底的爱情。在当时,在俄国社会的贵族中,这种私情经常有,但是大家都隐瞒罢了,但安娜不愿意欺骗自己,就像飞蛾扑火,只渴望燃烧,却没有想到结果。 于是安娜抛弃孩子家庭和佛隆斯基私奔,为了她重生的爱情。 恋人间的爱情怎么能不沾染世
11、俗的气息。虚伪邪恶的上流社会拒绝了安娜。使她孤立,绝望,只剩下佛隆斯基的爱情了。而佛隆斯基认为那些对爱情的保证是那么的俗气。他需要他的社交,他的自由,他独立的生活。不和睦开始了。 嫉妒的安娜认为他的爱情减少。她也想做一些事情来弥补内心的空虚,比如写一些关于儿童教育的小册子,但这并没有让她内心平静和充实。安娜最恐惧的不是心变了,而是感觉变了。一个抱怨不断,一个觉得太累。褪去了爱情的光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真实面目表现出来了。安娜需要掌控,佛隆斯基向往自由。 人生存的痛苦,是需要欲望与情感的同时满足。安娜为了追求爱的欲望,而抛弃了骨肉之情和友情。安娜两手空空攥紧了她的所谓的爱情。却时刻感到它的消失。
12、冷淡开始了,她没有办法来改变,她只能用爱情和姿色来控制它。安娜现在用她看一切东西时的那种清楚的看法来看他和她的关系,认为佛隆斯基所追求的,与其说是爱情,毋宁说是虚荣的满足。 幸福的不可饶恕的日子太短。 安娜被嫉妒,猜忌,失落,孤寂,恐惧,空虚,无聊,厌烦,绝望等包围。眼中的世界全是虚伪肮脏和丑陋。住在她心中的恶魔和他的斗争中获得胜利的唯一方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是死。 安娜用死来惩罚他,以逃避所有的人和自己。 丑,无趣的丈夫像牛粪,养育了安娜这朵娇艳的花。年轻帅气的青年贵族用爱情扼杀了她。 从文章开始阅读,我一直对卡列宁怀着同情的态度。丑,但有能力。无趣,但有责任感。没有出轨,没有丑闻。而
13、对安娜婚外爆发的爱情一直在冷眼相看,这样的爱情在世俗的冲击下能够长久吗。是不是因为我这中年妇女的心态呢。 谁对谁错。永远无解的千古爱情之谜。 爱可以让人生,也能让人死。 第四篇: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有感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也许不曾真正面对面地交谈,也许不曾看清她的眉眼,也许只是一个定格的瞬间,却让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只是那头稍稍地一低,却让此刻的温柔尽显。仿佛就如同仙女般降临世间,让一切都在心中回转,柔化了烦扰,揉进了喜悦与开颜。那姿态,像极了池塘旁的柔弱的水莲,仅是凉风
14、轻轻地一袭,也难以承受住它的温柔,扮作了一场娇羞。 也许只是一瞬间的念想,也许有着深深的期盼,盼望着与她相逢在生命中的每一天,但是美好还是应该尽留眼前,就像很多很多时候难以与生命中的喜欢相伴,美好只如一场美丽,总有迟暮的那一刻,只是这迟暮来得太早了些。相逢,走过,再也不见,生命中有的只是最美丽的瞬间。为谁也不曾停留,为谁也不曾改变。只是那一瞬间,有了自私之念,好想永远把这一刻定格,将你我定格,将我们的相遇定格,将我对你的喜欢深深地定格,将美好定格;不曾分离,就你我现在的距离,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不需要迈开脚步,为生活插入他曲。只是一切不是念想,一切不是永远的真实,仍然地,你我要走向记忆中去。道一
15、声珍重,珍重你我的记忆,珍重此刻眼前的你,珍重此刻的相遇,也许,再也不能,再也不会,再一次遇上你,看到此刻你闯进我的眼里。离别成为永恒的定律,一切都将成为回忆。有过甜蜜,是一种惊喜,一种美丽,一场邂逅,一场萦绕心底的记忆;但,想到分离,想到不会再遇,更多的可能是一份淡淡的忧愁,布满心里的各个角落里,而在有悲伤的地方,可能恰恰是最美好的你。对你的爱恋,终究成为一处难以摆脱的疼痛,转过头的每一刻,那痛都在向人宣誓着一句:想你。 十四期顶岗支教兴隆平安堡中学语文袁继忠 第五篇:读我的求学之路有感:心有阳光,不惧风雨心有阳光,不惧风雨 读我的求学之路有感 余干一中高二(12)班曹政 一条村路,泥泞崎岖
16、,却不曾想,走出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走出一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艰难困苦的生活,似乎是那个时代记忆里,最经典的农村生活写照。五十多年后,经济腾飞,举国上下决胜全面小康。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今虽云乐,但学习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但虽然风雨相伴,也应笑容灿烂。 读了我的求学之路,才知道吴官正爷爷少年时代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尝受数不尽的艰辛。那些年,他家中贫寒,常常吃了上顿难保下顿,一年到头稀饭度日;那些年,他为求学,捡猪粪,拾瓜子,备钱上学,刻苦努力,争取助学金维持学业;那些年,他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一年学完高中阶段所有课程,在不被允许高一高考之后,依旧坚持自学大学课程。想想自己,
17、浪迹学海十余春秋,不能说日日夜夜都在寒窗苦读,但至少是在尽全力对得起自己。对我来说,吴爷爷求学时的艰辛与困苦终究是离我太过遥远。曾有一段时期,我漠视了自己必须走过的学习之路,一遇到学习中的挫折与苦难就想着逃避,厌学情绪一度泛滥。所幸,我能用时间和成长来改变,能够承担起责任,再次踏上学习的征程。以积极的态度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风雨再强再大,我的笑容始终如一。在青春里,带着信仰向着未来奔跑,一路上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期许 然而我也只是众多追梦者的一个。 从古至今,由科举到高考,有人十年寒窗,满腔热血,韶华倾负;有些人夙兴夜寐,拼到声嘶力竭。读书辛苦,却不能让他们止步。虽然追求不同,但总有那
18、么一种信念,使他们的梦想变得清晰生动,即使天寒地冻,也决不望而却步。不输给雨,不败给风;不输给酷暑,不败给严冬。他们真正感受到拼搏的快乐。 吴爷爷寒窗苦读数载,几经被迫辍学的无奈,带着伤寒高考。卧薪尝胆,苦心不负,终于问鼎清华大学。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高考就是那间广厦,让天下寒门学习,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宿,一个人生的中转站。 学习似乎就是这样,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前方道路布满荆棘:贫穷,寒冷,饥饿这世间的一切困难,都无法击毁一颗颗求知的心。那种渴望,给我们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以知识报自己,报社会,报国家。 天下学士,为求知,虽有风雨,但心有阳光,依然从容无惧。第11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