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_史凤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543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_史凤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_史凤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_史凤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史凤云(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 包头 014035)摘要:职业教育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做好谋划设计,建立与城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关键词:职业教育;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The Abi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Serve the Urba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Shi Fengyun(The Humanities

2、and Artist Design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5)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attern Vocationaleducation must further deep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3、,do a good job in planning anddesign,establish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dapted to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contribute wisdom andstrength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urban core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urba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ability improvement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

4、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助力作用,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问题。一、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的现状(一)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协同错位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往往是动态、即时的,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基于行业产业发展的角度,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准确定位,不断适应和满足城市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产业适应性快、校企融合度高的优势专业和专业群。但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仍然存在与产业结构适应

5、性不足的情况,一些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亟需的专业设置较少,导致专业服务和提升产业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新兴专业不成熟。虽然院校紧随市场变化进行了设置,但对其专业内涵的把握还有难度。如大数据专业,各个学校以自身的特色为依托进行开设,其侧重点则可能大不相同,或偏重理论、或偏重应用,或偏重学科交叉等。二则,新兴专业发展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同时投入较少,导致出现配套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不到位的情况。再者,新兴专业的岗位需求虽然数量很可观,但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成732023 年 3 月第 24 卷第 1 期包 头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NAL OF BAOTOU VO

6、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March 2023Vol 24 No 1*收稿日期:2023-01-08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21 年度一般课题:“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研究”(2021B048)成果。作者简介:史凤云(1981 ),女,山西五台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高等职业教育。熟、稳定的产业岗位群,对招生和就业存在较大影响,很难形成吸引力。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整合的过程,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盲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院校专业和专业群的建设。(二)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够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形式之一,社

7、会普遍认识到企业和学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虽然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但普遍而言,企业往往只注重一般性的工作经验的培养,对于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则常常缺乏长远规划。同时,由于政策、法律、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深层次人才培养合作还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合作等方面的联系较为浅层次,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形势依然严峻从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依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据了解,很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在传统的制造业就业,而对于在互

8、联网行业、传媒娱乐、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意愿则比较强烈,因此造成很多高技能岗位后继乏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逻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院校应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储备。新修订的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开展本科教育,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科教育将打破现状,破解专科学历的天花板,让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能够有机会进入企业一线,从事高技能岗位工作,使其能够逐步提高待遇、增强获得感。同时,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多从事技能教学的老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落实专业实操性的技能实训任务,也直接影响到高技能

9、人才的培养质量。二、高等教育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的实践路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高技能人才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随着职业教育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职业院校应当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深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一)强化政府主导,激发人才培养活力政府统筹谋划,创新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能够有效推进职业院校的优势,从而深入推进其高质量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政府应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进一步做好城市高等教育的统筹谋划,将其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根据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制度引领、示

10、范创建、模式创新等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相融合。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城市发展中的整体格局和重点产业形态,积极牵线搭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对接重点、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科技创新策源等功能。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实际,转化优势资源进入职业院校教学体系,通过政策环境、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有效弥补职业教育的资源性结构缺陷,促进职业院校取得突破性成绩,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实现高质量服务城市发展。(二)强化校企校际联合,促进集群联盟协作协同职业院校要立足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

11、级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助推形成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对接城市发展战略,发展多元主体参与的校企合作,探索符合产业链、人才链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和双元制改革,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优势,开发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项目,建立全面多元的技术技能培养体系,打造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深入、育人效果明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奠定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实际的基础。同时加强校际联合发展,克服自身在战略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强化开放多赢的校际集群联盟合作关系,借助城市科技创新,建立智慧校际联动机制,逐步打破现有的协同“壁垒”,形成校际

12、共生协同的良性关系,统筹城市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和设施资源投入等,建设基于院校特色和集群功能的城市职业教育产业群,进一步整合城市职业院校资源,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强化校际融合力度,不断寻求人才培养协作机会,共建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建立高效、常态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强化合作内涵,扩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深度,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智慧交互平台,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共享渠道,确保共享共建能落地生根,将现有的职教资源利益最大化。(下转第 42 页)83史凤云:职业教育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策略风控、伦理、法律、社会、环境生态、未来等问题的评价

13、,实现多元价值取向。第二,摒弃“以刊评文”和量化指标评价偏颇,凸出原创、突破、颠覆性成果评价认定价值,并增加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五、结语代表作评价制度是当前学术成果评价的重要制度之一,虽然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但可通过学科特色与评价机制融合探索,现实评价环境和学术思维构建等策略对现有的制度问题进行有益补充和科学探索,充分发挥代表作评价制度对科研的推动作用,活跃学术思维和社会研究氛围,坚持分类评价、多元评价,加强代表作基础理论问题与评价实践研究,以学术成果的质量与贡献为 该评价机制的核心标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则是大幅提升我国学者的科学评价成果质量和教师群体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径。参考

14、文献:1 教师代表作评价制度下教师学术胜任力的探析J 高教论坛,2021(12):16-18 2 姜春林,赵宇航 代表作评价:探索之路与完善之策 J 甘肃社会科学,2016(3):143148 3 田贤鹏 高校教师学术代表作制评价实施:动因、挑战与路径 J 中国高教研究,2020(2):85-91 4 刘益东 用“互联网+代表作”落实代表作评价制度 并论开放评价引发的开放教育革命 J 情报资料工作,2020(5):14-18 5 刘益东 外行评价何以可能 基于开放式评价的分析 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145-150 6 谢珍,马建霞,胡文静 面向代表作评价的学术论文创新性

15、测度方法 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7):8 7 俞立平,张矿伟,蒋长兵 推进代表作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情报学报,2021,40(4):9(责任编辑吴建荣)(上接第 38 页)同时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合理调配,发挥场地、设备、人才的最优化作用。(三)面向城市产业结构,培养“高精尖”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应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准确定位办学导向,清晰定位就业层次,坚持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城市发展特点和需求为目标,面向优势、特色产业,科学合理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建立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的联动机制,致力于实用、能用、好用的人才培养。应积极面向城市产业结构,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

16、对接,推动教学实际与生产过程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尤其要积极对接城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补足产业链短板,培育创新技术产业,打造特色人才引育品牌。同时以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为努力方向,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注重德育引领,突出诚信、敬业的素质培养。在此基础上切实提升城市“幸福感”,优化城市就业体系和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建立符合营商环境、智慧创新的人才培育平台,使人才能够感受到真切的“存在感”“获得感”,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四)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找准特色发展定位在双高建设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要顺时而动,瞄准

17、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点,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实现自我突破。尤其是优质职业院校,要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辐射带动的发展氛围,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职教特色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培育特色品牌,逐渐形成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新格局。参考文献:1 程宇,袁洪艳 顺“市”而为: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的行动逻辑及实践策略 2016 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综述 职业技术教育J 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35-38 2 陈昌智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服务城市转型发展 教育与职业 J 教育与职业,2017(22):5-7(责任编辑陈润梅)24黄丽:代表作评价制度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实施途径初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