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讲堂听后感 昨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去了四楼多功能厅,听了校领导组织的道德讲堂。 刚开始是由刘老师教我们唱手语歌感恩一切。同学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唱出对父母、亲人、朋友的感谢。在感恩的歌声中,我仿佛看见了从一年级到现在的每一天,从儿时哭着喊妈妈的小女孩到现在博学多才的学生,戴上红领巾感恩亲人、朋友、老师。在歌声中第一部分告一段落。 过了一会,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公园,长椅坐着一对父子,年迈的父亲指着一只麻雀,问道:“那是什么。”儿子回答:“是麻雀,爸爸。”麻雀飞上树枝,父亲接着又问了四遍同样的问题。当问到第五遍时,儿子不耐烦了,说:“是麻雀,是麻雀。你不知道吗。我说了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
2、父亲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回屋拿出一个本子让儿子看,儿子看完后哭了。原来本子上写着:今天,我带着年幼的小儿子去公园,儿子指着一只麻雀问:“那是什么。”我说:“是麻雀,儿子。”儿子指着那只麻雀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依然回答“那是麻雀,儿子。”那时,我只是认为他太天真了。 看到这里,我感动得快哭了。这时我才明白,要认真回答父母的每一个问题;才知道原来面对儿时问题多多的我们,他们(父母)是那么耐心得在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所以当他们老去,也不要嫌弃,去认真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最后,在感恩的歌声中再一次感谢亲人、朋友、老师。 尤其是伴我们长大、成熟的父母。 第一小学五年级(3)班 灵芝 第二篇。
3、道德讲堂文明礼仪听后感近期本校举办的“道德讲堂文明礼仪”活动,给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使我们深有感触,受益颇多。 首先,我做为青少年,对于“文明礼仪”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的我们,仅仅自尊自信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也做了许多深入的思考。 中国乃礼仪之邦,衣食足而知礼仪。那么,什么是礼仪呢。乔老师认为,“礼仪者,履也”,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礼就是车轮压的印,即前人定的规矩、家法和行规,以及做人的规则。比如说公共场所不宜吸烟,会场、影院不宜接听手机等。 其次,我又对“道德”简单二字所代表的深刻含义有了全新的认识,“道”指物运动变
4、化的规则;“德”指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在此期间,乔老师讲解的“仁义礼智信”,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使我明白:我们要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我们要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我们要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我们要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我们要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 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
5、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美好的语言行为,每个人多一些奉献精神,那么,我们的未来社会将是多么的干净美好啊。 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了。也正因为如此,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去迎接新的每一天,这样一定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身为初中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去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6、 第三篇:听道德讲堂有感听道德讲堂有感 15国贸3班张燕妮 22号 感恩是我们一生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今天在道德讲堂上收获颇多。此次道德讲堂形式新颖独特,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解说形式,通过了看视频还有老师分享为人父母的许多心酸和不容易故事让大家感受感恩的真谛,比较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如演讲人所说,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感恩他们传授我们知识。感恩朋友,感恩他们陪伴我们成长。元佳珺老师说我们还应该感恩生活中那些带给你伤害的人,是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的道理,虽然过程总是带点失望和委屈,但是结果是美好的。是啊,叔本华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
7、界上,处处享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赐”。人自有生命的那刻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如此的和谐和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此变得愉快而又健康。如果总觉得别人欠你的,从来不想到别人和社会给你的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感恩。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顺风顺水的人,想着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想着拮据艰窘的人。
8、只有充满博爱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人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种道德情操。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他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原凉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人生就会充实
9、而快乐。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感恩自己的对手,正是他们存在才铸就了自己成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美好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第四篇:法律讲堂听后感青少年犯罪讲堂听后感 黑色的飞鸟掠过天空,我站在城中,看时间燃成灰烬,哗哗作响。 恍惚中,时光停滞,一滴滴后悔的眼泪,让人不禁暗自伤心;一声声亲人的痛哭,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这一个个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耽搁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他们曾今拥有和我们一样蓝色透明似海般的天空,如今凋谢是真实的
10、,盛开只是一种过去。 纽约,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据报道:今年4月30日,XX省XX县区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现象也呈上升势头,加入黑帮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则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1416岁的少年犯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l。 天凉了,凉尽了
11、天荒地老了,人间的沧桑。天哭了,心都空了, 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泪光泪干了,枕边地彷徨。为何要做那些伤害你和你爱的人的荒唐事,生生的两端,彼此就站成了岸。 那一段段令人遗憾,令人心痛的记忆,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是历史。 那些让人心疼的孩子,黑夜终会逝去,曙光定会来临。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不要再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不要总是在失去后对失去的东西怀念,想象它仍在自己身边,从未离去,可是它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斑驳,在对失去的无限怀恋中,深深地陷入,无法自拔。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失去的就是失去了,不在了,不要再多想、怀念,这样说,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无情,多情善感只会让自己痛苦,反正有
12、记忆,失去的,我们只能让它在记忆中存档。不要忘记亲人们为你留下的血泪,不要忘了朋友们对你的期盼。看见父母给你们信了吗。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对你们的思念。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我们要做的不是那些违背常规,违背法,违背心的事,一天一天的把过去变成回忆,为梦想奔忙,对现实抵抗任,一天一天的积累曾受过的伤,聚散离合中坚强,相信风雨过后的阳光总会把心都照亮,天很宽,路更长。 天很宽,路更长。 第五篇:学长讲堂听后感学长讲堂心得 学长讲堂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感兴趣的也是坚持了最久的一个接近200人的讲座。每一次抢票的艰辛,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
13、的听讲机会,认真记录下了对我自己有意义、深刻的笔记。 2012年10月21号晚上,我抢到了第一次学长讲堂的票,对我来说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讲座。这次听讲主题是今天你规划了吗,主讲人是陈亚思。毫不惊讶地,讲座一开始,她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对你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吗。听到这个问题,我也不禁地再次问了下自己:有规划吗。明确吗。我想了很久,其实从懂事以来,我都在规划,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律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并不是适合做一名律师,因为我没有一张那么能言善辩的嘴。而现在,我又想成为一名教师。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自己的规划,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很迷茫。后来,陈
14、亚思学姐提供了一些名人的资料给我们看:世界著名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的跟踪调查报告,“你们队未来有具体的志向吗。”一个班只有4%的学生写下了明确的志向,在他们人身上总结出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大大超过其他96%的人的总和。这个报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同等条件下,不管选择何种人生之路,有志向与没志向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宁可为梦想而忙碌,也不能因忙碌而丢失了梦想。她告诉了我们规划有多重要,规划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可以让我们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的影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因为走正确的路比正确的走路更重要,同时它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填补我们的空虚感。之后,陈亚思学姐还结合自己的经历,从规划大学到规划职业再到规
15、划未来给我们做了阐述。她建议我们做diy的发烧友,即doityourself。在生活中既要善于交际又要能耐孤独,当然行动也很重要,要从坚持到立志,她用林肯的故事告诉我们失败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爬不起来。熟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听了这节讲座,我受益匪浅。我给自己大学四年制定了一个明确的规划,也适当地给自己添加的了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2012年11月4日晚上,我抢到了第二次学长讲堂的票,这次的主题是温州那些事,主讲人是项光豪。这个主题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对学长如何介绍我的家乡还是很感兴趣的。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温州的东西。因为这次的讲座,我才深入了解了温州来历的
16、传说。温州为什么叫温州呢。原来温州古为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朝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有称温州为“东瓯”。汉顺帝永和三年,置XX县区,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故名温州。另外,他给我们听了一些温州的童谣,如叮叮当,孤老堂等。这些都引起了我的共鸣。而“孤老堂”其旧址便是今天热闹的妙果寺商场。妙果寺之所以为这个名字是因为它蕴含着美妙的果实的含义。而妙果寺里还有猪头钟,此外在温州鹿城还有“二十八宿井”。项光豪学长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温州的习俗,如正月初一拜年等内容。听了项光豪学长介绍的温州,
17、我因为我是温州人而更加觉得自豪了。2012年11月11日晚上,我抢到了第三次的学长讲堂的票,这次的主题是正能量,主讲人是我们大一的导生余晨芳学姐。我觉得由她来做这次的主讲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就觉得她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学籍姐成绩很优秀,而且获过很多的奖,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模范生。那时候正好很流行一个词叫“传递正能量”。那么什么叫正能量呢。一开始学姐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思考问题。有的同学说正能量可以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的说正能量可以是乐于助人的好人好事,可以是路见不平的帮助,也可以是与坏人作斗争的勇敢。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后来学姐给我们分享了她对正能量的看法。在她看来,正能
18、量是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是保持阳光灿烂的笑。而在正能量中,交友同样很重要。那么正能量从何而来呢。学姐给我们总结了三点,一是寻鼓励,求赞美;二是多挑战,成就感;三是从心欲,不逾矩。为了更好的说明什么叫正能量,正能量是怎样的,学姐还给我们看了两个视频,有一个是中国梦想秀,妈妈自学钢琴教育被老师们放弃的障碍儿子,教他学会了讲话;还有一个是教练为了鼓励球员,让其中一个球员蒙着眼拖着另一个球员穿过了整个球场,期间那个球员想放弃,教练一直说坚持住,加油,而最终到达终点球员解下眼前的布的时候,他惊呆了,这远远超出了200米,在场的每个球员也都惊呆了。就这样,教练用这种方式鼓励了他们。这一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
19、,我要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2013年3月24日晚上,这是我四次的学长讲堂,这次主题是一点点改变,你敢吗。,主讲人是陈亚思。因为我第一次听的学长讲堂就是她讲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所以对这次的讲座我充满了期待。在课上,学姐用世界上为什么存在穷人和富人,而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最后成了富人,富人又成了穷人,穷人如何走向富裕,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出了主题改变。为什么要改变。因为改变可以使我们更有激情,而能不能干大事,首先要看激情。此外改变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并且把握时间。那么我们要变为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要通过努力变成有激情的人,变成积极肯定自我的人,变成珍惜时间的人。那我们怎么改
20、变呢。首先学姐用乔布斯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自律,要先做重要或困难的事。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进行改变,每天早起一点点,合理控制好时间,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并客观接受别人的赞美与批评,去成为你最终像成为的人。通过这堂课,我知道了改变不是瞬间即成的,我们要坚持下去,每天改变一点点,通过这些一点点,聚集后就是可观的明天,我们总会成功的。2013年4月7日晚上,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千言万语之陆小曼,主讲人是刘聪达。首先学姐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陆小曼的生平。说起陆小曼,我们就会想到他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也让我们知道现实中的爱情是与实际物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情感驱纽。只要是经历过现实爱情的人都能明白。学姐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陆小曼还给我们看了相关的视频。我认为小曼的可贵在于她虽生于富贵,却不慕富贵,她最重的是真情。她豪爽意气,不追名逐利。她个性鲜明,真诚待人。她我行我素,自由自在,最重个体生命的自由,重自我感受。如果生在现代社会,身体又能做主,说不定她还是一个敢于叛逆的女权主义者。她的过错和不幸是不见于当时的社会伦理,不见于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规定。因此我们需要换种角度看小曼。 2013年4月14日晚上,是我的最后一次学长讲堂,这次主题是达利派,主讲人是。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