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一:玄奘西游记(上)读后感 玄奘西游记(上)读后感 大家都看过中国的连续电视剧西游记吧,里面有一个人物,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他就是唐僧。 唐僧原名玄奘,是唐朝的一位高僧。在真实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的出使印度(即西天、婆罗门国)并不是受皇帝之命,而是自愿出使的。而且当时唐朝开国刚不久,要出境还很难,玄奘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得以出境。他在路上差点死在沙漠上,又差点被“五烽”(守在唐朝边疆的部队)的将领们用弓箭射死。可见玄奘经历了无数惊险,与西游记里的82难一样的。玄奘在路上也受到了一位国王高昌王的资助,并有意让玄奘重金留在高昌国当法师。但玄奘没有答应,坚决要去印度取经。可见,
2、玄奘说出的事情是一定会做到的。高昌王也被玄奘的决心感动了,给予玄奘钱财、日用品上的补充。所以,玄奘还是很受老百姓欢迎的。 当玄奘走到铁门时,他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请看下集. 篇二:读玄奘西游记有感 梦想需要强大的毅力和持续的动力 读玄奘西游记有感 每个人总有那么几本印象深刻的书,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或许很久都没有翻阅,可再次拿起时,却又能震撼心灵。我的书架上藏书不多,玄奘西游记也恰好是那几本中的一本。我静静沉思着,微微闭上双眼,渐渐地,一个身着朴素、神情坚定的身影在我的脑海渐渐清晰起来。他,玄奘,迈着有力的步伐,向我越走越近曾今,玄奘只是一个热爱佛教经典的僧侣。但是在他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个
3、别人看似无法完成的梦想远赴佛教发源地印度学习并取回佛经,然后翻译成汉文佛典,供世人传诵。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取回真经,他历经无数次困难与绝望的考验,穿越无数个挫折与逆境搭成的堡垒,最终取回了佛经,实现了自己毕生的梦想。他用了自己生命一大半的时间,搭起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桥梁,把道德与美丑传遍了途经之地。他所敬仰的真善美,得以传扬天下,流芳百世。 这宏伟的梦想下,隐藏着强大的毅力和持续的动力。为了实现梦想,玄奘所经历的困苦,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事实并不如小说西游记所说,大唐皇帝唐太宗亲送玄奘西天取经,相反他是偷渡出关取经,在大唐明律里,偷渡出关是要判死刑的,即使知道是这样,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
4、取经的征程。在高大的雪山中,肆虐的暴风雪是气温下降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可衣着单薄的玄奘依然深一 脚浅一脚地行进着,雪水结成了冰,道路变成了滑坡,可他依然不畏艰险,奋勇前进。在最偏僻的村庄中,遭遇了穷凶极恶的强盗,钱财和随身衣物全被掠夺而去,但他仍心怀信念,坚定向前。路途慢慢,无水无粮,无朋无伴,无依无靠,但他依然顽强,靠着强大的毅力和持续的动力,走完了这几乎剥夺他一生青春年华的路程。在死亡与绝境的威胁下,他依然那么坚定,那么从容,那历经千辛万苦而依然奋勇向前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 此刻,我缓缓地睁开了双眼,忽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伏案写作的背影,迟暮之年,他仍然翻译着取回的经书,仍追逐着人生的梦
5、想。我所想到的,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年少时,因为热爱,所以有了梦想;青年时,因为热血,所以追逐梦想;成年时,因为坚持,所以享受着梦想。即使到了迟暮之年,因为习惯,还在怀恋着自己的梦想。 梦想是美好的,可实现的过程却是痛苦和残酷的。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拥有强大的毅力和持续的动力,才能破茧而出,化茧成蝶。 篇三:玄奘大师观后感 2010级广电班代雪梅学号:2010011136 玄奘大师观后感 记得小时候,那时候是上小学吧,电视里面在播西游记,很迷恋这部电视剧,美中不足的是只一个星期周五播一集,那时候就很喜欢唐僧,从心里很羡慕他,因为身边有四个徒弟保护西行取经,遇到妖魔鬼怪的时候他的徒弟总
6、是保护他,特别是妖怪在把放入锅中煮了来吃的那一刻,徒弟马上出现把师父救下来的情节特别触动人的心炫,每当看到精彩部分就结束,又得等一星期才能看,心里很不是滋味,心中就开始在幻想下一集的各种情节,而现在看了玄奘大师才明白,唐僧并不是一个在弟子保护下西行的人,历史上的唐僧是独自一人前往求学取经的,途中的各种灾难也是他自己一个人克服走出来的,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不过是根据玄奘这个人来塑造的罢了,里面的徒弟保护师父的打妖怪的画面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给了现实人中很大的启示,因此它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而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根据玄奘这个形象进行艺术改造而得来的,真实的玄奘并没有唐僧
7、这样传奇,也没有唐僧这样的福气收了四个徒弟,一路护送他西天取经。最终回到大唐。 玄奘大师是我第一次看,和以前看的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联想在一起,感触很深,当看到玄奘在沙漠中行走,为了躲避被发现的可能只能在晚上行走的时候,当沙漠里的沙把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水完全覆盖让一个求生的人找不到希望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说不清楚,当时只想着要是我我就放弃前行而返回了,而玄奘在心中也想过返途,但最后他为了自己能学到真正的佛法坚定了自己前行的信念,一步一步往前走,最终走出了茫茫沙漠。 我认为玄奘这一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的执着,他的坚持、他的不放弃,他到达的每一个地方,都会向人们宣扬佛法,而且鼓励人们学佛,他的慈悲心
8、在他到达的每一个地方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孤身一个人西行求佛、手牵一匹消瘦马走在沙漠中,在狂风中慢慢前进,我们会想到他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仅仅的为求得佛法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一个心灵有追求的人的追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上升为了一种境界,因此可以说玄奘是在用生命旅行,是在用他行走了一路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看玄奘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真正有过追求吗。我们真正为梦想而付诸过行动吗。全然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好多人要么安于现状,要么在采取行动时走向极端,现实中的人只要是有那么一点钱,便在别人面前显摆,而不努力做得更好,而有的人因想急于求成往往陪上自己的一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缺少玄奘的那份冷
9、静,试想一下要玄奘在沙漠中遇到困 难一死了之之后,那后面还有他辉煌的一生吗。他的坚持、冷静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他一生。而现实中的人往往遇到困难就烦躁、就不安静想办法,最终使得事情弄得更为糟糕,我们何不学学玄奘呢。 再则,看过玄奘大师后我觉得玄奘的勇气和一颗平常的心态,宽容他人的错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个没有水的人,能走出那茫茫的沙漠,难道不需要一定的勇气吗。而现在的人好多都是胆小怕事的,遇事就后退成了现在人的一个通病,再看他面对自私自利的同伴、面对杀人不眨眼的强盗的时候的那颗慈悲心,在现实中也是很少有人做到的,面对那奢华的生活、高贵的礼节,玄奘一点也不为之动容,在他心中只要是对自己有用、是好的
10、就行了,超出这一切的东西,他则没有想过去获取。19年的舍身求法到底带给了他什么,19年的辛苦阅经到底造诣了他什么。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到达目的地之后又返回初始地,而真正内在的东西却是我们所不可估计也不可想象的。看完玄奘大师,我觉得现在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坚持我们的目标,向我们的梦想一步步的走去,遇到困难要有一种持之以恒不放弃的精神,充分把玄奘在西行途中的坚持执着应用到我们的身上,玄奘可以舍身19年求法,我相信我们也可以拿我们仅有的青春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以后的路上,要以玄奘的事例来鼓励和鞭策自己的行为,坚持坚持再坚持,始终坚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就连回报的机会都没有”,大学生的这个阶段。正是拼搏的时候,正是努力的时候,在这个充满朝气的时间里,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因此,为了自己,为了以后的美好生活,把仅有的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好,勇敢的向前冲吧。当坚持不了的时候想想玄奘在沙漠中的日子,我相信再大的困难也就过去了,前方,风景另是一番样子。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