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2014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Mg-24 S-32
选择题(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在某些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但要符合限量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工业上用石灰石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回收到石膏
D.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Cu参与的反应中,1 mol Cu作还原剂时失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
B.1 L 0.1 mol·L-1 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C.常温常压下,32 gO2 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D.铜的电解精炼时,当阴极析出64gCu时,阳极产生的Cu2+的数目为N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2+ 、Cu2+ 、Cl-、NO3- 能够大量共存
B.加入铝粉放出H2的溶液中:Na+、Mg2+、HC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C.Ag+、NH3·H2O、NO3-溶液中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
D.Na+、Cl-、HCO3-、AlO2- 能大量共存
10.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活动肯定没有实际意义的是
A.探究浓硫酸与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有H2
B.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D.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 Cl2,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11.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Ⅰ2
C
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氧化性:Cl2>Br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S>C>Si
1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产物
①
FeCl3 、CuCl2中加入Fe
FeCl2 、CuCl2、固体X
②
Cl2 、FeI2
FeCl3 ......
③
KMnO4、浓盐酸、不加热
Cl2 、Mn2+ ......
④
Na2O2、FeSO4、高温
Na2FeO4、Na2SO4
A.第①组反应固体X 中不含Fe
B.第②组反应中I-全部被氧化为I2
C. 第③组及所学知识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MnO4 > MnO2 > Cl2
D. 第④组氧化产物为Na2FeO4和Na2SO4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
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比较H2SiO3和H2CO3的酸性强弱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溶液变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Cl2
23.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C6H5O- → C6H5OH + HCO3-
B.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A13+刚好完全沉淀:
Al3++ SO42-+3OH-+Ba2+=BaSO4↓+ A1(OH)3↓
C.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Na2O2 +CO2=Na2CO3+O2↑
D.将SO2和Cl2等比例通入品红溶液,漂白作用抵消:SO2 + Cl2+2 H2O=4H++ SO42-+ 2Cl-
非选择题(182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54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 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 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单质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为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图(ABCD)和氢气还原SiCl4的实验装置图,加热部分装置省略(EFGH):
四氯化硅
E F G H
相关信息:①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②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③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SiCl4
BCl3
AlCl3
FeCl3
PCl5
沸点/℃
57.7
12.8
-
315
-
熔点/℃
-70.0
-107.2
-
-
-
升华温度/℃
-
-
180
300
162
(1) 写出工业制备粗硅的方程式
(2) 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 B和C中分别装的试剂名称为 和
(4) 提纯该反应中所得的四氯化硅的方法是 ,制备四氯化硅的实验装置图有一个明显缺陷,请提出改进措施
(5) 氢气还原四氯化硅的装置图中,G装置需要水浴加热,目的是
(6) 氢气还原四氯化硅的装置图中,为保证实验安全,H装置加热之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1.(16分)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NaClO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
沉淀物
Fe(OH)3
Al(OH)3
Fe(OH)2
开始沉淀pH
2.3
4.0
7.6
完全沉淀pH
4.1
5.2
9.6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用1.00mol/L的硫酸80.0mL,若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除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滤渣的主要成份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有 。
(3)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产生MnO2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在调节pH=5-6之前,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为了检验滤液中Fe3+是否被除尽可选用的试剂是( )
A.NH4SCN溶液; B.淀粉KI溶液; C.H2O2 ; D. KMnO4稀溶液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40
50
60
70
MgSO4
30.9
33.4
35.6
36.9
CaSO4
0.210
0.207
0.201
0.193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 、 。
(6)如果测得提供的硼镁泥的质量为100.0 g,得到的MgSO4·7H2O 196.8 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 。
32.(16分)实验室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成无色的是 (填编号);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FeCl3溶液
(2)在①中已知FeS中铁元素生成Fe3+,写出FeS、O2、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
(4)在④中,蒸发浓缩需要的硅酸盐仪器除酒精灯、石棉网外,还有 、 ;
(5) 在①中,将烧渣粉碎目的合理的是 ;
(6) 为提高聚铁的产率,⑥操作应严格控制温度,则⑥操作应为 。
33.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___________________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乙同学各持自己的观点,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A、B间增加装有饱和的NaHSO3溶液洗气瓶D;乙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为:通N2一段时间,先排除装置的空气。由此判断:
① 甲同学认为产生不溶于酸的沉淀是 参与反应导致的
乙同学认为产生不溶于酸的沉淀是 参与反应导致的
② 改进后进行实验,B中现象为:
甲
少量白色沉淀
乙
大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 _。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
(5)SO2与BaCl2溶液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出现沉淀的是( )
A. 往溶液中通SO2同时通入NH3 B.往溶液中通SO2同时通入CO2 气体
C. 往溶液中滴加硅酸钠溶液 D. 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E. 往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 F. 往溶液中滴加氯水
高级中学2014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参考答案
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22
23
答案
D
C
B
C
D
D
AC
AD
30.答案:(1)2C+SiO2Si+2CO↑(2分)
(2)MnO2+4H++2Cl- Mn2++2H2O+Cl2↑(2分)
(3)饱和食盐水(2分)和浓硫酸(2分)(4)分馏(2分),D装置后连接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合理即可)(2分)(5)均匀受热,控温更加准确(2分)(6)通入氢气一段时间后,于装置末端检验氢气的纯度,纯净后才能点燃(2分)
31、(16分)
(1)烧杯、100mL容量瓶 (2分)
(2)MnO2,SiO2(2分)
(3) Mn2+ + ClO- + H2O = MnO2↓ + 2H+ + Cl- (2分)
2Fe2+ + ClO- + 2H+ = 2Fe3+ + Cl- + H2O (2分)
(4)A (2分)
(5)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4分)
(6)80.0% (2分,写80%扣1分)
32. (16分)
(1)B D(3分,少选1分)
(2) (3分), 4FeS+3O2+12H+= 4Fe3++6H2O+4S
(3)Fe(或铁粉) (2分)
(4)蒸发皿(或烧杯)(2分)、玻璃棒 (2分)
(5) 增大与硫酸的接触面积(1分) ,提高反应①的反应速率(1分)
(6)水浴加热(2分)
33: (16分)(1)2H2SO4(浓)+CuCuSO4+2H2O+2SO2↑; 2分
(2)BaSO4 1分 还原 1分
(3)①白雾(酸雾) 2分 空气(空气中氧气) 2分
②甲:2Ba2++2SO2+O2+2H2O=2BaSO4↓+4H+; 2分
乙:SO42-+Ba2+=BaSO4↓; 2分
(4)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2分
(5)CD 2分(2个1分,多选倒扣)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