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停止抽气后打开气阀,铃声逐渐变小 B乙图: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变短,音调变高 C丙图:所用音叉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越远 D丁图:玻璃瓶中水面越高,敲击后音调越高 答案:B 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如图所示,抽气时,铃声逐渐变小,停止抽气后打开气阀,铃声逐渐变大,故 A 错误;B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长度变短,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大,音调变高,故 B 正确;C振幅与响度有关,音叉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越远
2、,故 C 错误;D敲击玻璃瓶时,声源是玻璃瓶和水,水量越少,音调越高,故 D 错误。2 故选 B。2、如图,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是()A甲实验中,正在发声的喇叭的纸盆上,纸屑在不停地上下跳动 B乙实验中,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声音连渐变小 C丙实验中,把发声的音叉抵在牙齿上,也能听到声音 D丁实验中,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声音不同 答案:A 解析:A甲实验中,由纸屑的跳动可以说明喇叭纸盆的振动,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喇叭的纸盆振动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故 A 符合题意;B乙实验中,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声音连渐变小,研究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 B 不符合题意;C丙实验中,把发声的音叉抵在牙齿上,也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故 C 不符合题意;D丁实验中,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音调不同,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小木棒敲击瓶口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升高的是()3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答案:C 解析:用小木棒敲击瓶口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声,而瓶内水越多,振动就越慢,频度越低,音调就越低,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升高的是丁、甲、乙、丙。故 ABD
4、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答案:C 解析:A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声音与乙声音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故 A 错误;B对比甲、丙两图可知,甲声音与丙声音振幅相同,即响度相同,故 B 错误;C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甲声音振幅比乙声音振幅大,即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故 C 正确;D对比甲、丙两图可知,甲声音的频率低于丙声音的频率,即甲声源发声时每秒振动次数少于丙,故 D 错误。故选 C。4 5、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甲图,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乙图,用硬卡快慢划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D丁图,敲击不同的编钟 答案:A 解析: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 A 符合题意;B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 B 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 C 不符合题意;D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的振动频率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