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无锡国专课程经验__促传统文化进校园_朱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34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无锡国专课程经验__促传统文化进校园_朱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无锡国专课程经验__促传统文化进校园_朱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无锡国专课程经验__促传统文化进校园_朱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美育与文化189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提 要】在千年学脉的赓续与绵延中,书院传承了教书育人、以文化人、传道授业、兼济天下的理念和精神。在书院的转型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便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了,它超越了书院的文化传统,在形式上具有现代教育体系的特点,其课程体系对书院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教育模式的融合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卓越的贡献,也对当前校园的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深远的启示。【关键词】国专课 课程 传统文化一、无锡国专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材,有什么样的年轻人,也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未来。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样

2、的价值观,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这些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一)课程理念上:注重原典,以人为本,坚持中华文化自信无锡国专史料选辑(陈国安、钱万里,2012)中指出,无锡国专通过国学典籍中的传统理念与人文精神来塑造国民人格,其目的即“正人心,救民命”,这也是无锡国专的逻辑核心:以“激活人心”为起点,以“塑造新人”为中心,各个感化,孜孜塑造,最终以达“拯救民命”之旨归。无锡国专在课程理念上十分重视原著的朗诵,学生朗诵的书籍都是论语史记老子诗经等原典。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书籍。通读这些原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功底和古文素养,也培养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于有特定基础的文学

3、系学生来说,将大量原典作为必读书目相对容易,但是理工类院校、中小学的学生由于古汉语基础薄弱,很难大量背诵。但是,这些学校仍然可以根据需要挑选阅读一些经典的、易读的原典,如 论语 史记 中庸 孟子礼记春秋大学等。通过对这些原典的诵读,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原典的本质含义,进而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内蕴,久而久之,学生便能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真谛,坚守中华文脉,做到文化自信自强。(二)课程类型上:注重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扩展传统文化视野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中记载国专前期必修科有中山学说、军事训练、国学概论、文学史、文字学、文化史等,其中选修课分为义理类、辞章类、考据类。无锡国专编年事辑指出,国专前期的课程种类并不

4、繁多,主张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由于课时安排不多,提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习惯;中期注重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增设了一项传统特色课程国术;后期国专的课程开设了世界地理、世界历史、汉译名著选读等课程,开阔了学生视野,让课堂教育充满时代内涵和新鲜气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中西文化交流的轨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国学与传统文化。另外王俊贤、孙慧(2018)指出,在抗战时期,国专开设了抗战史料、国防地理等相关内容,以及民族文学、中国民族史等相关课程。可以看出,无锡国专不仅注重中国文化的研究,而且还体现了时代气息,承载着时间的烙印,深挖中华文化的内涵,用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观

5、念培养学生在面临民族危机时的民族危机意识和爱国情怀,塑造学生的坚韧品格,体现出其“正人心,救民命”的根本宗旨和教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当前教材选材加强取舍和精选,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并且要以开阔的胸襟拥抱西方先进文化,处理好文化自信与拓展国际视野之间的关系。最近人教版小学教材的“插图事件”引发多方关注,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友在传统文化上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插图的选用需要做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做到写实与想象的融通。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还是在赞美 20 世纪俄国的成就和发展,因此课文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新时代,我们要以

6、科学的立场和辩证的眼光,不断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探无锡国专课程经验 促传统文化进校园朱 萍DOI:10.14014/11-2597/g2.2023.08.057美育与文化1902023 年第 8 期(总第 332 期)(三)课程实施上: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无锡国专课程的实施并非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相反,无锡国专特别强调综合运用中国文化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开展研究的能力。在实施课程时,无锡国专的教师们非常重视教材的选择和编制。国专教师编写出版教材,选择适宜、适切的教学内

7、容,因为教师熟练掌握了国学经典,所以往往可以不带书稿进行教学和讲解,而且讲得深入浅出。比如馆长唐文治在讲授十三经时,并没有讲解全文,而是策划课程,整理教材,以便更好地进行课程讲解。此外,国专鼓励学生参与文献整理,重视教师课堂指导,强调发掘学生的学术研究素养能力。比如无锡国专出版的朱文公校释一书,就是由国专的学生编纂整理的。因此对教师来说,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善于选取优秀传统文化加入自身课程中;另外,对学生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要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领悟传统文化。例如,教师通过设计识字、写字、朗诵诗歌典故、亲祖、观察风俗等课

8、程活动,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孝敬敬亲、礼待他人、勤俭节俭、言行一致等传统美德,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二、无锡国专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启示(一)建构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无锡国专史料选辑中记载,无锡国专在课程理念上非常重视原典的诵读,所要求的诵读书目均为原典,如论语史记老子诗经等都在通读之列。虽然原典种类繁多,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仔细研究这些阅读清单。通读这些原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功底和古文素养,也培养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当前的教育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机器,分数的仆人。一个人成年后的精神追求与成就,主要在于个人的

9、读书与修炼,所以要引导学生认同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国学经典,接受文化熏陶,进而感悟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二)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纵观当今的教育现状,教师和学生很少接触到系统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很多学生生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认识寥寥无几,当然,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部分教师的相应文化基础和人文素养也止步不前。因此,想要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校园,首先需要老师能够兼具修身与教学,主动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涵养,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诵读国专经典书目,立己达人,丰富职业内涵,以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10、做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三)拓展国学教育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目前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已经融入中小学课程,但没有固定的教材。王俊贤、孙慧(2018)指出,无锡国专在专修馆时期,以经学、理学、文学、史学、政治学为主,也开设过抗战史料、国防地理等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其课程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气息。因此当前教材要精选内容,加强取舍,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并且要以开阔的胸襟拥抱西方先进文化,以科学的立场和辩证的眼光,立足已有的国学教育资源,不断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习基础

11、和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多方面考量,为教材的选择和编订提供理论基础。在教材的基础上,加强影视、图片、课件、案例等生动素材,让学生先喜欢上国学,再进一步通过这些国学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引导。我们应把拓展国学教育资源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经之路,将其作为必修教育项目、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和教育,既是学生的成长教育需求,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心声。(四)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1.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修订中小学德育、语言、历史、美术、体育课程标准,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要与教学环节相结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12、。内容也不应仅限于“四书五经”等内容,可以涵盖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诸多方面。比如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史记等优秀原典的诵读,或者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引用无锡国专等优秀名校以及唐文治等优秀校长的故事,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理解与综合学习。2.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科书,美育与文化191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创建内容驱动、充满活力和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鼓励地方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教材与当地课程需求相结合。比如无锡地区就可以聚焦无锡国专,编写相关传统文化普及读物。3.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推动

13、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发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资源,提高教学成果。无锡国专史料选辑指出,国专课程的目标是“正人心,救民命”,即以“激活人心”为起点,以“塑造新人”为中心,各个感化,孜孜塑造,最终以达“拯救民命”之旨归。这与当前我们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五)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首先,要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具体可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师考试内容中的占比,各个院校均可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另外加强教师对部分原典的学习和反思,让

14、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学习这些阅读清单。教师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善于选取优秀传统文化加入自身课程中,让学生不只停留在教材上,还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领悟传统文化。其次,鼓励老师能够兼具修身与教学,主动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涵养,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诵读国专经典书目,立己达人,丰富职业内涵,以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做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引路人。最后要面向全体教师,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中纳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培训内容可参考无锡国专课程内容,以及带领

15、教师校长团体去实地观摩学习。(六)着力强化多元支撑首先,要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将无锡国专的课程教学内容分享在此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以便学习,也可以在该平台上开设交流栏目,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进步。其次,加强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结合无锡国专等优秀名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发掘、编纂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作用;也可以结合无锡国专等优秀名校的纪念旧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最后,充分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家长形成良好家庭作风,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组织家长参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家

16、校协同、言传身教,让孩子亲身理解、认识、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三、结语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对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追求日趋强烈。在日益功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及人文底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这是教育工作者矢志不移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但是,在现实学校中,传统文化教育却面临许多严峻棘手的现实问题,这值得我们检讨反思。比如设立小学生国学班,却要小孩子们穿上古代的袍服,念论语要摇头晃脑,这件事引起了多方争议,也值得我们深思。无锡国专的课程体系对书院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教育模式的融合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

17、卓越的贡献,如何在现实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拔丁抽楔,无锡国专的课程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考。参考文献唐文治 1974 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吴湉南 2010 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刘桂秋 2011 无锡国专编年事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陈国安、钱万里 2012 无锡国专史料选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陆 阳 2013 唐文治年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华 平 2017 无锡国专国学教学及其现代启示,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俊贤、孙 慧 2018 从传统到现代:无锡国专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 4 期。(通信地址:214122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