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_龙湘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12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_龙湘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_龙湘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_龙湘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溪,最早为其释义的史书当属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1如今,对于五溪对应的溪流,历代文献记载略有不同,大致涵盖了酉(酉水)、辰(锦江)、武(泸水)、溆(溆水)、雄(巫水)、潕(舞水)、朗(渠水)、月和沅9条溪流。关于五溪疆域,辞源 条注有如此记载:“湖南旧之常德、澧州及辰、永、沅、靖诸府州,永绥、凤凰、乾州、晃州四厅,贵州之旧思州、思南、镇远、铜仁、黎平五府,及松桃厅,皆古五溪地也。”2五溪古属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龙湘平1,王有梅2,杜 娟1(1.湖南城市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视觉传播设

2、计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Exploration on the reas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Hongmiao clothing form in Wuxi basinLong Xiangping1,Wang Youmei2,Du Juan1(1.Art and Design College,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413000,China;2.Schoo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Hunan Arts and Crafts Vocational College,Yiyang 41

3、3000,China)Abstract Hongmiao belongs to the Xiangxi branch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commonly known as the Xiangxi dialect of the Miao language.It is a descendant of Chiyou and has undergone several major migrations in history.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it relatively stably settled in the Wuxi B

4、asin on the border of Hunan,Hubei,Chongqing and Guizhou.For over two thousand years,Wuxi Hongmiao clothing has evolved from“woven with wooden skin and dyed with grass”to“twisted buns with hairpins,and hundreds of pleats dancing gracefully”,and its form has changed with the times.This paper analyzes

5、the multiple reas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Hongmiao clothing form,and believes that the enduring vitality of the Miao clothing culture inevitably depends on the coordinated ethnic cultural habitat.The evolution of its for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social environment,religiou

6、s beliefs and ethnic customs,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infiltration,and inseparable from economic level and aesthetic concepts.Key words Wuxi basin;Hongmiao clothing;culture change荆州,春秋属楚,战国属楚之黔中郡,汉属武陵郡。目前,学术界通常认为五溪流域即当今的巫水、渠水、酉水、水、辰水流经范围,是指地处武陵山、雪峰山两大山系阻隔而成的相对独立的湘、鄂、渝、黔、桂等省市交汇的自然地带,沅水及其中上游将

7、其紧密相连,苗、瑶、侗、汉、土家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互渗,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活动圈。远古时代,苗族先祖蚩尤与炎黄联盟争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战败,余部被迫南迁,在江淮、江汉和洞庭、彭蠡间建立了“三苗国”。尧舜禹时期,三苗被禹征伐瓦投稿日期:2023-04-20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改土归流后五溪流域苗族服饰文化变迁与传承研究”(18YBA063)作者简介:龙湘平(1966),男,湖南永顺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研究方向:民族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摘要红苗属苗族湘西支系,通用苗语湘西方言,为蚩尤后裔,历史上经过几次大迁徙,于秦汉之后相对稳定地聚居在湘、鄂、渝、黔边的五溪流域。两

8、千多年来,五溪红苗服饰从“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到“绾髻以簪、百褶翩跹”,其形制随时代发展而演变。文章分析了红苗服饰形制演变的多重动因,认为苗族服饰文化持久弥新的生命力必然依赖于与之相协调的民族文化生境,其形制演变与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与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休戚与共,与族际交往和文化渗透紧密相连,与经济水平及审美观念密不可分。关键词五溪流域;红苗服饰;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TS941.11文献标志码:ACulture文化FANGZHI BAOGAO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117龙湘平,等: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解,一部分向西“窜三苗于三危(敦煌)”,另一部分则向南“放

9、驩兜于崇山(张家界),以变南蛮”。春秋战国,以三苗后裔为主体民族的荆楚兴起,其属域已达湘鄂渝黔边。秦国灭楚,誓不投降的“荆蛮”余部继续向西南迁逃,“当西汉之初,今日川黔湘鄂一带的山溪谷间,已经布满了南蛮之族”3。红苗,便是这“南之蛮族”中的一族。红苗,其名以汉字记录的文献始见于 明实录 中“疏议红苗事,言红苗之流”,记载了张鹤鸣平定苗乱之事。到了清代,为别于其他种类苗,经常在奏折中出现“红苗”二字,并注称“其衣带用红者为 红苗”。对于红苗分布区域,清 百苗图 载:“红苗在铜仁府,多有龙、石、吴、麻等姓。”楚南苗志 载:“楚省苗人素为边患。其间,峰峦绵亘、悬崖峭壁。东自湖南永顺府保靖县地、名古铜

10、溪起,西至贵州铜仁府地、名官州场民地止,计程三日。南自湖南乾州厅地、名镇溪所起,北至四川红安民地止,计程二日半。东西广二百余里,南北袤百五十余里。外皆三省民地,中属苗巢。虽有花苗、黑苗诸种类,而红苗最属强悍,户口极繁。永绥一厅,适居苗地之中,而所辖尽红苗也。”4红苗自称“果熊”(苗语译音),属湘西支系苗族,通用苗语湘西方言。红苗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约占世界苗族人口总数的1/4,即50多万人,其属地以湘西凤凰腊尔山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渝东南及黔东等地区。2 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的演变隋唐初期,由于王朝对西南民族设置“羁縻州”治苗政策,采取“不许招纳、明立封堠”的封闭措施,致使五溪流

11、域经济发展滞后。苗族生活条件艰苦,婚嫁用铁炊具为聘礼,通无鞋履,更无巾袴,统治者为此还免除了“溪峒蛮夷”的徭役。此时,史料对五溪苗族习俗文献记叙寥寥无几,但通过片言只语也能对苗族隋唐初期的服饰产生粗略的了解,如 隋书地理志(卷三一)记载的“诸蛮本其所出,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其男子但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履”。盛唐时期,社会稳定,基本实现了“夷汉相安”,苗民安居乐业,苗区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直至宋代,靠近汉文化地的苗区逐步被“教化”,“归附”朝廷较早的“王化”区开始兴办学校,接受汉文化教育,汉、苗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更加密切。五溪

12、地区苗族通过进贡朝廷朱砂、水银、溪布、蜡染、铜鼓等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得到了盐、丝绸及较先进的农用工具,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手工业与技术也得以提高。南宋末年,朱辅在 溪蛮丛笑 中较客观地记载了湘西五溪地区生活风土习俗以及织布、蜡染、服饰等手工艺纺织技术发展状况,如“娘子布,汉传载阑干。阑干,獠言纻,合有续织细白苎麻,以旬月而成,名娘子布”“不阑带,蛮女以织带束发,状如绖带”“犵狫裙,裙幅两头缝断,自足而入,阑斑厚重。下一段纯以红范,史所谓独力衣,恐是也。盖裸袒以裙代袴,虽盛服不去”“点蜡幔,溪洞爱铜鼓甚于金玉。每模取鼓文以蜡刻板印布,入靛缸渍染,名点蜡幔”。由此可见,纺织技术的提高助推了五溪苗族服

13、饰的发展。“改土归流”前的元末至清初的数百年间,经济发展缓慢。根据史料记载,此时红苗服饰基本沿袭了秦汉时期习俗,其主要形态特征是织娘子布、圈布,打不阑花带,喜欢蜡染布,盖茅花被;用苎麻、不阑带束发,戴耳环,裹兽皮,穿布衫,不穿鞋袜;女子上着青布衣衫,以裙代袴,双耳戴环,穿用染色木棉布横裙;男子衣服短小,着有裤裆的裤子,不穿底裤;君长衣虎皮毡裘,以虎尾插首为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朝开始对湘西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推动了民族融合,“熟苗”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据清乾隆爱必达所著 黔南识略(卷一)记载,在“汉苗错处”有滥田、车水田、堰田、冷水田等水旱保收的成熟

14、田,经济作物产量大有提高,传统手工业和副业发展较好,史书方志中多次出现了苗巾、苗锦、谷蔺布等秦汉时所谓的赉布、溪布等织物。如乾隆初年的 贵州通志(卷十五)记载了定番产苗布和苗锦、独山州烂土司出斜纹布、黎平府属有洞锦、土司地出皮布等。“改土归流”三百年间,土司统治下的苗区纺织品品类繁多,服饰装扮也更加丰富多彩,史料对红苗服饰穿戴习俗所载内容大体如下。(1)男子服饰。蓄发去须,以网巾束发,裹头椎髻,髻插银簪四五枝,左耳戴银环,戴银项圈13个,手戴银镯,短衣窄袖,衣领饰以红,用红布为橐以束腰,衣周边绣花边,衣服系锡皮,用青布裹绑腿,赤脚,偶尔穿鞋,出入必佩刀或负火枪,已婚者脑后网巾挂两个银圈。(2)

15、女子服饰。束发作螺髻,银丝密绕其髻,裹四寸青绣帕,左右皆绣花,插银簪六七枝,长七寸(贫者铜簪),簪形若匕,头戴银梳(贫者无),两耳均戴银环,二三四五不等,坠两肩,手戴银镯,短衣,着青、黑布衫,上下如一,衣较男子稍长,斜领直下,衣周边俱绣花,用锡片、红绒或绣花卉为饰,腰系红带,不穿衬衣,以裙蔽下体,裙用花布,青红相间,绣团花为饰,亦有系锡铃绣花者,或重掌三四幅,用青布裹绑腿,赤脚,亦间有穿鞋者。未嫁者,额发中分,以线绳串锡铃、海蚆、药珠结辫垂后。3 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变迁动因服饰变迁是指长久以来相对稳定的服装款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形制、装饰及工艺的改变。清代学者叶梦珠说:“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

16、之制,其间随时变更,不无小有异同,要不过与世迁流,以新一时耳目,其大端大体,终莫敢易也。”5从服饰发展史可以看出,服饰是滋118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生在民族化、区域化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当根植其间的文化沃土发生变化,服饰也必然出现变迁6。一般来说,生态环境与社会变革都会对服饰产生较大影响,穿着者或制作者为获取社会效益进行的自我形象塑造,也促成了服饰款式、材质、工艺的变化。其中,影响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变迁的主要因素如下。3.1 受政治背景与社会制度的制约服饰是社会角色和身份等级的标志,也是识别性别与年龄的符号。自古以来,封建王朝一直盛行着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汉代贾谊

17、在 新书服疑 中论述“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是指通过服饰装扮便可知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贫富贵贱、身份职业等。苗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服饰制度也受到了社会制度的影响。1704年,清政府对五溪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大力推动苗疆的“儒化”,移风易俗,改苗民诸多宗教祭祀活动为祭祀先儒先贤。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统治者采取化“生”为“熟”、为“民”的教化政策,强制苗民穿满服、梳长辫,同时还颁布诸多禁令,如指令“服饰宜分男女”,强制苗民“剃发去环”“披薙入册”,革除男子椎髻插簪、穿裙绑腿、“去其髭须如妇人”等习俗;妇女也改裙为裤,穿无领右衽满襟衣。明清史料所载的红苗男子“以网巾束发、裹

18、头椎髻、髻插银簪、戴银项圈、手戴银镯、衣绣花边、裹绑腿”等习俗,随着“改土归流”的深入推进,尤其在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的一系列高压政策下销声匿迹,跳芦笙舞、击铜鼓、配火枪等民俗活动也从红苗的生活中逐渐淡出。清末民初,五溪苗族服饰受政治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发生了较大变化,正如光绪三年(1877年)乾州厅志 所载:“近日渐习民俗,男皆薙发畜须,不戴耳环;女亦著衷衣,裹脚,与昔年异矣。”3.2 受族际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影响民族服饰在群族与族际交往过程中不断吸纳、借鉴、排斥、分裂、交触、融合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在自有的生存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服饰形象,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融合过程也就是一个民族服饰

19、文化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苗族频繁地迁徙致使原本相对集中的苗族日趋分散,而新的栖居地又因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异族之间的争斗,迫使已经较为分散的群体进一步发生新的裂变,以致其支系愈分愈多,其服饰在吸纳、借鉴中发生裂变。如 明实录 等认定红苗的依据是“其衣带尚红者为红苗”,而到了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因为红苗也用花带缠腰,官方竟然误把红苗认为“黑苗”或“花苗”载入了 苗防备览。这说明地处以腊尔山为中心的红苗聚居区,红苗也受黑、花、白、青苗等穿着习俗的影响,族群内部各支系间服饰文化存在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各民族间的服饰文化相互借鉴与交融。五溪流域红苗长期与汉、瑶、侗、白、壮、土家、仡佬等近30个民

20、族毗邻或杂居,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他们时而分聚,时而联姻,交流技艺,互通商贸,服饰装扮也常常彼此借鉴、互相学习。以苗族银饰为例,现今湘西苗族妇女佩戴的项圈和银帽上的银花等,都是在与中华各民族长期交流的过程中借鉴了其他民族的璎珞、步摇等饰品造型,融入了佛教文化、西域文化、汉文化及其他宗教文化元素逐步演化而来的。又如佩戴在湘西妇女胸前的银饰物“牙签吊”,又称“五兵佩”,源于印度佛教文化,魏晋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早期作为典型的印度佛教装饰符号出现在佛像和女性装扮上,是一款具有中亚游牧民族特色的西域颈饰。五兵佩寓意避邪压胜,其饰戴习俗尚未融入中原文化,却在湘西红苗佩饰中发现其遗迹,其中的渊

21、源还有待考究。3.3 受经济基础与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服饰因人而生,在满足人生理需要的同时,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服饰的发展水平始终受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能力的限制,生产力水平对民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当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以提高以及生产力水平得以发展,服装材料加工、印染技术及缝制工艺就会得到新的提升,每一次纺织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积累都会对服饰穿着产生积极影响,促使服饰发展变化。康熙后期,清政府在湘西全面推行“改土归流”,大力发展经济,禁革土司苛捐杂税,移民争相涌入,湘西地区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棉、麻、桐、茶等经济作物逐步发展,工匠、商人不断增多,纺织技术也达到较高水平,

22、即“一切匠作,莫不有会”的程度。手工业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男勤耕作,女善绩织”“男习技艺,女工刺绣”的可喜景象。此时,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作坊产业已基本形成,葛、麻、棉、丝、毛等纺织材料的普及为民族服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加之外来服饰原材料(丝线、绸缎、珠珰、贝蚌等)的引入,促使五溪地区红苗服饰装扮又历经了 一次较大的变革。3.4 受宗教观念与生活习俗的影响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是人类“万物有灵”原始宗教观念下的产物。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和闭塞的地理环境,某些偏远苗族山寨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五溪红苗崇拜日、月、星、辰、蚩尤、盘瓠、龙、凤、龟、牛、蝴蝶、鱼等,从苗族传统服饰

23、及其装饰图案中不难窥见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活动的痕迹,如湘西苗王所穿的接龙衣,衣领及胸前背后都刺缀着成对的龙,龙的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圆圈,这些圆圈图案就是太阳图腾的遗存。自古以来,湘西一带的苗族都以盘瓠(神犬)为图腾,为缅怀、祭祀祖先,妇女们把盘瓠形象印刻在服饰龙湘平,等: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119上,例如小孩穿戴的帽子,很多款式都是以狗头来命名,其形状也与貌似神犬,俗称“狗头帽”;再如挂在妇女胸前的“双龙戏珠”银锁牌,双龙上面还雕刻了一对神犬,以此表达对盘瓠祖先的崇敬。生活习俗是服饰演变的源动力。五溪红苗于唐宋以贯首装为主,元明为对襟装,清代

24、接受了右衽满襟装。随着时代的变迁,服饰或改为一代冠服之制,或顽强地仍留旧俗。如清末民初,随着乾嘉苗族起义失败,苗族同胞为躲避清兵追杀,将鲜艳的红色腰带改成了深黑色,这项习俗保留至今。同样是因为乾嘉苗族起义失败,凤凰、松桃一部分红苗迁移到黔东南榕江县一带,百年后,湘西凤松式苗族服制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榕江的一支红苗却仍随旧俗,坚守寻宗认祖的互渗心理,保留了道光年间“改土归流”后清政府钦定的“梳发髻、插银簪,下穿花裙子”杆栏式服装遗制7。3.5 受审美心理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装扮生活的审美功能是服饰的基本功能。苗族服饰是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审美意识、审美观念、社会功利价值观的影响,并通

25、过布料材质、衣裙款式、图纹装饰、色彩搭配等服装基本元素和织、绣、印、染等工艺展现出来,渗透出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苗族艺术审美心理和价值评判标准促进了服饰的发展与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4点。3.5.1 绣花技艺成为衡量聪明贤惠的标准湘西民间有一句谚语:“养女不绣花,还不如莫养她。”如果一个姑娘不会绣花,就会被全村寨人嫌弃。有句打油诗说:“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材看手脚(针线活技巧)。”苗家姑娘从七八岁开始为自己准备嫁衣,一针一线,年复一年,等到成年,姑娘穿着美丽的盛装衣裙赶集、跳芦笙,为获得如意郎君的欢喜,赛智赛美。此时苗族盛装的功能已远不是唯美所能包含的,其具有更

26、深远的意蕴,则体现了技能、智慧的大比拼,女红之事已成为衡量一个女孩智慧才华、聪明贤惠的标准。3.5.2 纺纱织布体现了勤劳持家的美德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财富,财富的积累源于勤劳。历经苦难的苗族同胞对富裕生活具有更为强烈的追求,“勤劳持家”成为苗族的家训而代代相传,如苗族宣扬勤劳的谚语“妈巧儿穿好,父勤儿吃饱”“想穿好就纺棉,想吃饱勤种田”“巧妇三柜衣,勤夫三仓粮”8等,表明在男耕女织的社会,妇女勤于女红显然是一种传统美德。在苗岭山寨、田头垅间到处可见手持绣绷穿针引线的苗女,她们一有空闲便一头扎进锦绣生活的欢乐世界,感受创造的喜悦,展现其勤劳之美。3.5.3 衣冠华丽显露了家庭富贵与祥和苗族好银,一

27、方面,因其迁徙居无定所,人走则家随,所以自古以来,苗族都有“以钱为饰”的习俗。另一方面,银为钱,银多是家境富裕的象征,周身佩戴银器,又有炫富之意。炎微记闻 载:“以银若铜锡为钱,编次绕身为饰。富羡者以金环缀耳,累累若贯珠也。”乾隆志风俗篇 亦载:“苗人惟两耳皆贯银环两三圈,甚有四五圈者,以多夸富。”凤凰禾库一带的苗族姑娘盛装银饰包括银冠、银簪、银头饰、银项圈、银胸牌、银链、银手镯、银耳环等,共达约300两(1两=50 g),行走时银光闪闪、绚烂多彩,展现出富贵华丽的气派,凸显其富贵之美。3.5.4 霓裳羽衣源于艺术审美标准苗族霓裳羽衣,为世界民族所公认。杜甫曾以“五溪衣裳共云山”赞誉苗族服饰之

28、美;艺术大师刘海粟也曾称赞:“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在服饰创作活动中,苗族妇女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到的审美(以高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以艳为美、以雅为美、以精为美),在服饰中浓缩了自然界一切有形的物象和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服饰艺术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展现了服饰的古朴美、稚拙美、精巧美、宏大美、厚重美、奔放美、艳丽美。4 结语红苗服饰是苗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其服饰文化的演变是对自身文化进行某种适应性调整或策略性应用的结果,也是民族文化持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苗族服饰文化持久弥新的生命力必将依赖于与之相协调的民族文化生境,其演变动因自

29、始至终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与时代息息相关,并受到宗教哲学、民族心理、自然环境、审美理想的影响。苗族服饰文化变迁是内部传统向外部现实的拓展,是本族与异族间文化的吸纳与交融,是传统原生服饰与当代大众服饰文化间的适应与矛盾、和谐与冲突的博弈。保护与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应立足本民族文化根基,在坚持自身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发展实际,提炼出融入当代社会形态的新内容,以实现苗族服饰文化的创新转化。参考文献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谭属春,陈爱平,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5.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五溪条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 翦伯赞.中国史纲(全两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 (清)段汝霖.楚南苗志M.长沙:岳麓书社,2021.5 (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卷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 周光大.现代民族学(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7 杨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8 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龙湘平,等:五溪流域红苗服饰形制演变动因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