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Study on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Corridor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李飞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王小方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中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等廊道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廊道遗产的关注热潮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廊道遗产的现代价值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遗产旅游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廊道遗产秉承和发展了美国遗产廊道和欧洲文化线路的基本理念,是在对两者进行中国化的理论解读后,由笔者
2、提出的、符合我国文化遗产历史状况和遗产保护开发现实情况的新概念,同时它也是一种新型的遗产保护和开发方法。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廊道遗产的内涵、理论源流、价值与功能进行解析,提出了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础理论和模式,为廊道遗产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还以丝绸之路为例,对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进行具体分析。关键词: 廊道遗产 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每当一个民族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发展的机遇和前进的障碍总是相伴出现,两者力量消长和彼此间博弈往往决定民族的命运。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正在积极寻求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文化复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
3、环节,是民族复兴的灵魂和旗帜。在民族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区域旅游规划开发合作,在旅游领域充分体现出文化的魅力,印证了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这一传统观点。廊道遗产(Corridor Heritage)的概念是笔者在绿道(Greenway)、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和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符合我国文化遗产历史状况和遗产保护开发现实情况的新概念。廊道遗产不单纯是一个遗产概念,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还是一个区域性、整体性的保护与开发新理念、新方法。2000年三峡库
4、区遗产迁移与保护工作的开展、2002年川、滇、藏“茶马古道”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活动的举办、2006年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重走长征路”活动、2007年“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项目启动、2007年京杭运河(杭州段)规划项目招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作为多类别、跨区域的廊道遗产已经为社会所关注。伴随文化复兴的现代社会系统工程,在旅游领域研究探索廊道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新理论、新方法有着突出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研究方法与框架本文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旅游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归纳法、逻辑推理、社会调查等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
5、究。从2002至2007年作者曾走访并调研长江三峡、“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北中南三线、京杭运河苏州至杭州段。作者因此获得了对我国廊道遗产切身感受和第一手研究资料。国家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及电子资料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本文研究框架如下图:美国欧洲绿道遗产廊道文化线路廊道遗产理论回顾廊道遗产内涵理论创新价值功能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地格理论CBD理论ASES模型基础理论开发理论保护模式结论:廊道遗产是符合我国遗产历史状况和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现实情况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廊道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当以地格理论为基础,遵循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和模式,实现廊道遗产旅游
6、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博物馆模式遗产大舞台模式景观嘉年华模式选题意义与背景案例研究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图一 论文研究框架二、廊道遗产内涵与理论源流(一)内涵中华文化及作为其精华部分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对于亚洲文化而言,中华文化处于“源泉”和“母体”的地位;相对于欧洲文化,她体现着另一种古老的文明。因此,在遗产理论方面,中国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和理论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文化的异质性和制度的特殊性,立足于自身,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遗产理论和发展思路。廊道遗产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国外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基本理念,并对其两者进行中国化的解读后而提出的概念,同时它也是新型的遗产保护和开发方
7、法。廊道遗产在广义上属于文化遗产范畴,它的基本要素有:历史上形成的,并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或民族交往起过重大推动作用;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塑造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身份”或“民族身份”的象征;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突出政治、经济和教育三大功能;廊道遗产不仅本身是遗产,而且在它沿线或区域内分布着较丰富的单体遗产,因此可被视为遗产体系;廊道遗产可以是水路或陆路的,并作交通线路使用;形状可以是线型、放射型或网络状的;对它的保护与开发应该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战略与战术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结合、理念与技术的结合。(二)理论源流文化丰富,体量不足尺度虽大,文化缺失 遗产廊道 (美国)文化线路(欧洲)廊道遗产(中
8、国)图二 廊道遗产的两条理论源流廊道遗产有两条理论源流:发端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廊道理论和20世纪90年代最先出现在欧洲的文化线路遗产理论。廊道遗产是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的集成,是将两者融会贯通并进行“中国化”的理念处理后,在中国遗产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之所以提出廊道遗产以区别于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欧美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作为“文化的浓缩”,中国遗产资源的质量、体量和数量与欧美国家有着很大不同。廊道遗产通常历史悠久、体量庞大,它们跨越漫长的时空与现代文明交汇于今天。廊道遗产的价值对拥有它的民族而言是不可估量的,主要有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四个方面。三、廊道遗产
9、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研究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应当遵循遗产保护开发的相关理论,如邹统钎教授提出的地格理论、ASES模型和遗产保护原真性理论等。(一)地格是廊道遗产旅游的开发基础 人有人格,地有地格。地格是一个地方长期积累形成的自然与人文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倾向于当地人的世界观。地格是地脉与文脉的有机合成。 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决 定 因 素表 现 形 式共同组成独立形成叠加融合形成构成地格地脉文脉自然资源人文要素文化景观廊道遗产图三 地格构成及与廊道遗产的相互关系廊道遗产沿线的文化景观代表了廊道遗产的地格,它是廊道遗产沿线及辐
10、射范围内人类文明的符号。廊道遗产旅游是将这些文化符号展示给旅游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感知了廊道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享受了美好图景,使紧张的神经得到了松弛,同时旅游者的行为影响着当地人对本地文化的态度,影响着当地文化的自觉与变迁,也影响着廊道遗产的地格。廊道遗产地格的变化将体现在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最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廊道遗产文化景观的解释与象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廊道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造。(二)廊道遗产旅游开发ASES模型和CBD理论ASES模型与CBD理论同属于廊道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前者注重于探讨廊道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后者侧重对开发实践进行理论归纳,两者共同构成
11、了廊道遗产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1ASES模型邹统钎教授根据国内外遗产旅游实践,提出遗产旅游发展的ASES模型,认为遗产旅游发展的四要素是原真性(Authenticity)、舞台化(Staged-ness)、体验(Experience)和可持续(Sustainability)。原真性是基础,舞台化是手段,通过舞台化的原真性为游客提供独特的遗产旅游体验。舞台化与原真性是从遗产旅游的供给角度出发,体验是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共同促进了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四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舞台化展示与包装可持续发展供给需求目标实现条件基础实现原真性的遗产畅爽体验手段图四 遗产旅游开发ASES模型
12、廊道遗产从形式上表现为路径和遗产地的有机结合,其舞台化其实是廊道沿线单体遗产的舞台化。舞台化过程根据游客的需求对遗产资源进行了提炼筛选与改造,因此有时不是完全真实的,增加了舞台化过程的主控者的意志。MacCannell于1973年首先提出了“舞台化真实”的概念,即根据游客的需求对真实的自然与文化而做相应的改进。 MacCannell, D. (1973)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3):589-603. 他指出
13、,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改进改变了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游客追求的是文化的原真性,而目的地居民提供给游客的是舞台化的真实。 原真性和舞台化从遗产旅游供给的角度对遗产特征进行分析,而体验则是从需求角度出发,研究文化遗产旅游和游客感知的关系。尽管旅游者和遗产地之间没有太多联系,但他们还是乐于在遗产旅游中获得体验(Dallen,1997)。 Dallen, J. T. (1997) Tourism and Personal Heritage Experien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751-754. Alison和Richard(1997)认为,游客访问遗产地
14、所获得的体验是双重的,一方面学到了知识、体验了当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愉悦。 Alison, J. B. and Richard, C. P. (1997) Conceptual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heritage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18(2):75-87. 原真性的廊道遗产和舞台化的廊道遗产都能够为游客提供体验,而且体验已经超越了Alison和Richard认为的体验双重性。2. 廊道遗产旅游开发CBD理论社区主导开发模式(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CBD)是与企业主控开发(
15、Company-Dominated DevelopmentCDD)模式相对应的一种发展模式。企业主控发展模式强调企业对旅游开发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企业决定开发的方向与方式,企业像吸管一般把利润吸走,地方受益较少。CBD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强调的是地方社区控制。 邹统钎,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廊道遗产保护性开发经营者的共生化社区主导开发(CBD)l 遗产保护决策权的民主化产业链的本土化l 社区发展l 游客满意逼近真实的遗产旅游体验旅游效益最大程度本土化完整真实地积极保护图五 社区主导(CBD)的廊道遗
16、产开发模式廊道遗产空间范围大,社区主导开发模式主要表现在每个地域节点上。廊道遗产地域节点可能是城市,也可能乡村。(三)廊道遗产旅游保护的三种模式廊道遗产由于其体量大、包括的单体遗产多、跨区域分布等特征,使对其保护具有相当的难度,研究廊道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是我国廊道遗产旅游理论与实践的需要。衍生体验性基础条件促进舞台化原真性可持续遗产大舞台景观嘉年华生态博物馆体现图六 廊道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 生态博物馆模式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次大会第一次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生态博物馆强调社区本身就是被保护的对象,它要求里面的每个人都要小心保护文化遗产。1985年国际博物馆协会自然历史博物馆委
17、员会的定义为:“生态博物馆是这样一个机构,通过科学的、教育的或者一般来说的文化的方式,来管理、研究和开发一个特定社区的包括整个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整个传统。”生态博物馆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它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我们将保护地域文化和原生态的一系列做法和途径统称为生态博物馆模式。它是廊道遗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生态博物馆也是廊道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廊道遗产沿线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加快了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使很多村落在改造中瞬间就失去了千百年来关于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积淀成果。生态博物馆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这种保护模式
18、要求在观念上树立“历史很重要与差异很重要”的理念,恪守真实性、完整性与多样性原则,保持原初的设计特色和环境条件,关注视觉质量和美学体验,重视生态健康,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公众理解、支持与公共安全。在开发上,“小规模”、“渐进式”发展是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吴祥艳,付军.美国历史景观保护理论和实践浅析J.中国园林,2004(3).通过挖掘地方精神与地方感让居民获得自豪感与认同感,让游客获得差异文化体验。2. 遗产大舞台模式舞台化与原真性联系紧密,MacCannell于1973年首先提出了“舞台化真实”的概念,即根据游客的需求对真实的自然与文化而做相应的改进。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
19、改进改变了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游客追求的是文化的原真性,而目的地居民提供给游客的是舞台化的真实。 MacCannell, D. (1973)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3):589-603. 生态博物馆保护了廊道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沿线社区的自然发展没有被冻结,居民们可以决定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了不使廊道遗产沿线乡村独特的文化景观因村落融入主流文化而遗失殆尽,就要帮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在温饱的基础上,利用自
20、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廊道遗产旅游的吸引物,在生态博物馆之外搭建遗产大舞台,以舞台化的真实向游客展示传统工艺、表演艺术和民族风情,满足游客追求的旅游体验,使当地人从旅游的发展中获得文化自觉和经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廊道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既保护了原始生态和地域文化,又促进了沿线地区(尤其是落后的乡村地区)的发展;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实现了社区居民发展。3. 景观嘉年华模式嘉年华是英文单词Carnival的中文译音,英语 Carnival 的最初译名是“狂欢节”,嘉年华是香港人对狂欢节的意译。现在嘉年华的概念变得有些泛化:许多活动都被冠以嘉年华字眼,环球嘉年华、汽车嘉年华、房
21、产嘉年华、手机嘉年华等等。这种泛化使用,正暗合了嘉年华的精神实质“人们载歌载舞,进行狂欢,谁也不再在乎彼此真实的身份,而只追求那一刻的快乐美好。” 嘉年华强调的是巡回性、多元性、自主性、互动性,在嘉年华的世界里,人们不会追根溯源,不会计较移植照搬,在这里“变迁有理,造假无罪”,一切只为了游客获得“畅爽”的极度旅游体验。景观嘉年华模式就是要把属于某一地域的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移植到新的环境中,并与其它移植来的文化景观构成一个欢乐的剧场。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享受多元文化的交融,每一个人都成为剧场中的演员,为他人进行着演出。通过对移植来的文化景观的体验,游客可以感受到遥远的文
22、化魅力,提升他们对陌生文化认知,唤醒人们对廊道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四、案例研究: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一)解读丝路地格1. 文脉在历史演变中深化19世纪60、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作为贸易路和民族迁徙交流的大通道,其形成应不晚于公元前5世纪。 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J.西北民族研究,2005(2).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汉兴衰复兴中断时间衰落再度繁荣萧条巩固全盛繁荣开拓图七 丝绸之路历史演变示意图作为商贸之路、宗教传播之路、民族融合之路的古道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是各个历史
23、时期留下的众多遗址古迹证明着丝路逝去的繁荣,历史文脉在时间的演进中得到发展。影响丝绸之路文脉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国家政权的更迭或外交行动;改善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的需要;沿线单体遗产的发现与覆灭;交通工具的演进和道路状况的变化;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经贸交流;宗教的传播和信仰的变化;军事战争或其它历史重大事件的影响等。表一 丝绸之路各历史时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兴衰走向历史事件影响因素开拓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张骞成为实地勘察西域的第一位官方使节。外交、战争繁荣汉武帝采取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征战匈奴,尤以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最为著名。战争巩固汉朝大力发展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于
24、公元前11 9年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与所到诸国进行了外交往来和物资交换。国际关系、外交往来、经贸交流全盛唐朝时期,在龟兹、于阗、疏勒、碎叶设立安西四镇,由安西都护府统领 ,驻兵把守,对西域进行有效统治。丝路亦成为佛教传播之路。巩固政权、宗教传播萧条自9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东南沿海转移。东西海上交往逐渐频繁,陆上丝路的安全难以保障,使用率自然降低。经济发展再度繁荣元代,由于蒙古的西征和对中亚、西亚广大地区的直接统治,东西驿道通畅,这条陆上丝路又繁荣一时。巩固政权衰落明朝实行闭关政策,以嘉峪关为界,划关而治,中西交往主要依赖海路,陆上交通干线也改道哈密,原来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25、已无繁华可言。政权更迭、道路变化中断清代以来,闭关政策尤甚,与西方交流基本中断。建国后312、314、216等国道建设,进疆铁路和南疆铁路开通。政府政策、道路变化复兴莫高窟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让丝绸之路又重现光芒,尤其是近年来丝绸之路旅游热的出现,使沉寂多年的丝绸之路再度兴盛。遗产发现、经济发展2. 地脉在自然环境中体现丝绸之路的地脉是沿线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综合,丝绸之路沿线自然资源丰富,从中部地区的平原、江河谷地向西部延伸,穿过黄土高原,进入戈壁、沙漠地区,在柴达木盆地西缘海拔陡然升高,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湖泊多种地貌会聚,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地脉特征,同时也造就了丝绸之路不同地域内不一样
26、的自然地理性格。图八 丝绸之路路线图(二)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丝绸之路深厚的文脉和多样的地脉共同构筑了现如今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研究丝路旅游开发之前,应当对丝路沿线六省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数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表二 丝绸之路沿线六省旅游资源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世界遗产/地质公园212000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941551511031626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14072191858A级及以上景区9778581611109国家风景名胜区853114国家自然保护区5511557历史文化名城864111优秀旅游城市20581212国家森林公园36201545131. 基于ASES的旅游资源开发丝
27、绸之路的原真性和舞台化是指某段线路或某个节点的原真性和舞台化,在地脉相连、文脉相邻过渡的基础上,将多元的文化和多样的地理环境通过丝绸之路这一大型的遗产主题有机连接起来,才能够在游客心中留下丝绸之路的整体印象。下面以青海省丝路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进行简要说明。青海省境内丝绸之路沿线,自然地貌特征多样,由此孕育了文化多样性,有昆仑山系文化、江河水系文化、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自成体系。在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按照ASES的开发过程进行合理有序开发。该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大多得以保存。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在原真性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民族歌舞、民俗技艺进行舞台
28、化的包装,学习“云南印象”、“梦幻漓江”等情景演出,推出青海民族歌舞剧,体现青海丝路文化,融入丝路整体文化之中,使其形成完整的丝绸之路廊道遗产非物质文化体系。同时,为游客提供连续而又不同的文化体验,促进当地文化和丝绸之路廊道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基于CBD的旅游资源开发廊道遗产的CBD开发在每个节点社区自主开发之前有统筹规划,在每个节点社区开发之后,又将各个节点依靠廊道连成一体,使各个地区之间相互依存、连动发展。下面就新疆历史古城镇体系开发进行分析。中国历史上的西域,小国林立,曾经盛极一时。如今以喀什为代表的古城开发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浓郁的民族风情、异域的建筑风格、神秘的历史
29、文化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疏勒、龟兹、焉耆、乌孙、于田,这些古城如今已经演变成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小城市、大乡村的城乡结构,因此在对其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宜遵循基于社区发展CBD开发理论和统筹规划、各自开发、关联互动的原则。在古城镇体系建设方面,事先应当制定丝绸之路古城体系规划,既要体现出丝绸之路整体的文化风格,又要各自表现出独特的人文底蕴。丝绸之路古城镇体系是依靠廊道遗产串连起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般的城市(镇)群。廊道如同连通各个器官的神经和血管,输送着资本、信息、人员,使各部分联成一体。最终,在每一个CBD社区开发旅游地之外,形成一个范围更广大、
30、功能更全面的CBD圈层。(三)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保护 根据丝绸之路上不同的遗产资源类型应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保护。1. 生态型的“静态”保护石窟、寺庙、岩画、古墓、故城等文化遗产和丝绸之路沿线自然遗产,适用于生态型的“静态”保护模式,保护遗产的原真性和文物价值,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将属于区域内岩画、寺庙等纳入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内容之中;或建立岩画博物馆,一方面可作为岩画研究、人员培训的中心和基地,开展岩画的有关专业研究和岩画的管理与保护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宣传岩画,传播岩画知识的窗口。2. 舞台化的“动态”保护舞台化的“动态”保护主要对象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歌
31、舞、戏剧、节庆、手工艺技能等,都可以通过舞台化、艺术化的包装后,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非物质遗产的舞台化既有利于旅游开发,也有利于这些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如:“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种民歌,是丝绸之路上的口传歌谣,近年来,西北各地的一些“花儿”歌手把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的“花儿”进行了舞台化的包装,唱出了国门,在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UNESCO也多次派专家专程赴甘肃岷县等地对“花儿”进行考察。岷县自 2002 年以来,先后被授予“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和“中国花儿之乡”等荣誉称号。3.
32、 嘉年华的“迁移”保护丝绸之路上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大多数古迹遗址类遗产是不能进行“迁移”保护的,对它们的保护只能采取生态型保护和技术维护。然而,对于大多数非物质遗产和部分文化遗产可以将其迁移到新的环境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遗产的价值。“迁移”不是对丝路遗产资源的直接保护,而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如同嘉年华会一样使非物质遗产进行外地“巡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唤起人们对其价值的认可,吸引人们去遗产旅游,从而达到遗产保护目的。如:可以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建立流动性的“西北民族风情园”或“丝绸之路文化园”,将新疆的民族歌舞、手工艺表演、及著名建筑的微缩景观集中于一园之内,给遥远的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
33、潜在游客到此一游的旅游欲望。五、结论与展望(一)主要结论廊道遗产不仅是符合我国文化遗产历史状况和遗产保护开发现实情况的新概念,还是一个区域性、整体性的保护与开发新理念、新方法。近年来,廊道遗产旅游资源受到全中国的广泛关注,从政府到民间,从实业界到理论界,解读、保护、开发大型遗产成为热点话题,这其中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对廊道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成为社会焦点、牵动人心。廊道遗产不同于美国的绿道和遗产廊道,也有别于欧洲的文化线路,如果把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两个理论比喻成河流,那么廊道遗产就是两条河流汇聚成的大江,理论上与两者有同源之处,而内涵上更深刻、更广阔。只有中国这样既
34、地大物博,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才能够拥有如此之厚重的廊道遗产,它是文化、自然和非物质遗产的集大成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国家身份的象征。廊道遗产旅游的发展已不仅关系到遗产事业和遗产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关系到民族文脉的延续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其意义相当重大。因此,对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应以产业链本土化、经营者共生化、决策权民主化为基本原则,坚持社区主导开发模式,使每个节点的遗产保护与开发妥善、到位。在确保廊道遗产旅游资源原真性基础上,适度加入舞台化成份,增加游客体验性,从而实现廊道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廊道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沿线区域合作铺就了一条便捷的道路,为各行政区提供了合作的
35、契机,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制度上改变遗产管理现状是破解遗产管理难题、化解中国遗产危机的最好途径。笔者建议成立“国家遗产总局”全盘管理中国遗产,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在遗产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全人类遗产事业的进步。我们要做到,上对得起祖宗先辈,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二) 研究局限与展望廊道遗产是作者的创新概念,因此缺乏充足的文献资料和充分的数据统计资料,实证研究不够深入。由于廊道遗产涉及地域广泛、遗产类别复杂多样,所以前期对单体遗产的调研和问卷统计均作为辅助资料,不能够作为对理论直接的有力支撑。廊道遗产是一个新概念,同时也是新
36、型遗产类别,对其科学界定尚存在困难,其相关理论未得理论界前辈认可,也未得实业界和管理部门检验,因此对其分析很可能存在不准确、不深刻之处。作者才疏学浅、理论功底不深,严重影响了本文的科学性、逻辑性,使本文可能疏漏百出。盼望业内专家、学者,各位前辈、各位师长,对本文给予批评指导,为廊道遗产提出更准确更具信服力的定义,为廊道遗产旅游资源探索更符合实际的保护性开发途径,为中国遗产管理体制改革贡献良策。参考文献1. Alison, J. B. and Richard, C. P. Conceptual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heritage tourists. Tourism
37、Management 18(2):75-87,1997.2. Anne, D. Developing Sustainable Tourism for World Heritage Sit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479-492,1996.3. Brookfield H. Interdependent development. Lond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75.4. Butler, R.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Can
38、adian Geographer. 24(1): 5-12,1980.5. Charles A. Flink, Robert M. Searns. Greenways.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1993.6. CIIC. 3rd Draft Annotated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Madrid, Spain, 2003.7. CIIC. Reports of Experts. Madrid, Spain, 199
39、4.8. Crick, M. Representations of Sun, Sex, Sights, Savings and Servility: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8:307-344,1989.9. Dallen, J. T. Tourism and Personal Heritage Experien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751-754,1997.10. Harvey, E.R. Poltica cultur
40、al en Argentina. UNESCO, Pars, 1997.11. Little. C. E. Greenways for America. Baltimore. M. 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12. MacCannell, D.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3):589-603,1973.13. Robert, H. and Erin, S.
41、 Staged Authenticity and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702-720,2003.14. Rodwell, D. Sustainability and the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citie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1:58-73,2003.15. Samuel, R. Theatres of Memory: Past and Present in Contemporar
42、y Culture. London: Verso ,1994.16. Sauer C O. Recent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geography. In: Hayes E C.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Lippincott, 1927.17. Searns. R. M.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 65-80,1995.18
43、. Yaniv Poria, Richard Butler, David Airey. 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1):238-254,2003.19. 艾伯特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20. 蔡世华.论中华文化复兴的理性之源与价值重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3).21. 陈传康,李蕾蕾.我国风景旅游区和景点旅游形象之策划.陈传康旅游文集.青岛出版社,2003.22. 陈南江.旅游开发的主题和文脉.规划师,1998(4)23.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北京:
4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4. 郭荣华,贺瑞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人民网,2006年10月24日25. 胡玉厚.三峡工程对旅游业影响浅析J.水利规划研究,1989(1).26. 黄震方,李芸,王勋.京杭大运河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及其旅游开发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27.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18(下).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28. 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城市问题,2005(4).29. 李伟,俞孔坚,李迪华.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城市问题, 2004(1).30. 李
45、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西北民族研究,2005(2).31. 李小波.三峡文物考古成果的旅游转化途径与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旅游科学,2006(2).32. 李小健等.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3. 廉军等.以协调发展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34. 刘睿文,刘衡.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模式的引入以丝绸之路为例.经济地理,2005(2).35. 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36. 吕雄伟等.构筑西湖群山文化景观廊道推动杭州旅游经济向纵深发展.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2).37. 罗世伟.茶马古道历史线路与旅
46、游开发现实意义.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8. 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39. 南宇,李兰军.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联动开发战略研究.旅游经济,2006(2).40. 任建新.论川藏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历史作用. www.tibetcd-, 2003-3-1141. 人民网. 2006年09月28日 转引自:章传家,颜晓峰,郭凤海.论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放军报.42. 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指南,1993年.43. 孙葛.对丝绸之路(新疆段)遗产廊道文化景观进行视觉构建意义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4. 孙炜.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纵横,2006(7).45. 王川.“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6. 王啸.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人文精神的发掘以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47. 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8. 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