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遗产旅游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_Chin Ee Ong.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903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遗产旅游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_Chin Ee Ong.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遗产旅游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_Chin Ee Ong.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遗产旅游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_Chin Ee Ong.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第 38 卷2023 年 第 8 期成都、河南(包含洛阳、焦作、开封)、常熟、喀纳斯、西双版纳和开平。这些观测点域涵盖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城市旅游、社区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旅游、遗产旅游、文化旅游、民族旅游等,是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缩影。在关联性、适应性、可比较性、时效性、敏感性、易理解性、参与性原则的指导下,MCSTO结合中国可持续旅游的实践经验确定了各个观测点的监测问题与指标,并在9个观测点开展了多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中国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监测指标融合了对标准化和地方化的综合考量。各个观测点具备一些共同的监测

2、指标,为不同类型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监测结果的横向对比提供了可能。共同的监测指标由4个维度组成,包括经济维度、社会文化维度、环境维度和政策制度维度,各维度下包含相同的二级评价指标,例如经济维度的旅游流量与收入、旅游就业等,社会文化维度的社区参与、游客满意度等,环境维度的资源保护、垃圾管理、能源利用等。而对于二级评价指标下更细分的基本指标则更多地考虑当地的情境。同时,在保留共同的指标的基础上,各个观测点也根据目的地的特性发展情境化的当地指标。例如西递和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对当地最重要的影响是民居用途的改变,因此,监测的指标涵盖西递和宏村的商业化情况以及民居的改建情况;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旅游扶

3、贫则成为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监测指标的测量手段实现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二手数据与一手数据相结合。为了使监测的数据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目的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情况,监测小组从各方面收集数据。这些数据既包括主观数据,如满意度、保护意识等,也包括客观数据,如环境质量、旅游经济、旅游流量、生物多样性和能源利用等。此外,定量和定性数据也被有效合理地收集和综合运用于评价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数据多为评价指标体系中可量化的基层指标,而定性数据多为案例研究和政策规划等。关于数据采集方面,一手数据多来源于实地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以及技术支持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以往案例研究,而二手数据多来源于目的

4、地已有的规划文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的统计数据和工作报告等。第三,监测结果存在积极的反馈机制。MCSTO对监测指标集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更新的频率为每年一次或每年两次,各观测点每年数据更新的时间基本保持不变,以敏感地识别旅游目的地历年变化趋势。一方面,每年的监测结果通过监测报告、宣传手册、宣传海报、面向社区的监测交流会以及网络视频等形式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主要利益相关者(居民、游客、旅游企业等)和公众,倡导和促进多方主体的可持续行为,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例如MCSTO自2012年对西递开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在近10年间,西递在每年监测结果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和提升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于2021

5、年获得世界旅游组织颁发的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和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监测结果的反馈,也帮助MCSTO更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更新和调整监测指标。(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后,第三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3-05-20)文化遗产旅游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Chin Ee Ong,张朝枝(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DOI:10.19765/ki.1002-5006.2023.08.002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2030年可持续发展 议 程和 17 个 可 持 续 发 展 目 标(Su

6、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SDGs),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勾勒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将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在优质教育、可持续城镇、环境、经济增长、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公正和谐和包容社会、性别平等以及粮食安全等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均对文化的角色有所体现,这是国际发展议程中首次提及文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无与伦比的认可”。但文化遗产管理者应该如何通过旅游来实现这些目标,发挥文化遗产的粘合剂作用,将过去的知识体系、信仰和实践与现在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粘合起来,将不同的实体、个人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来共同实现这个乌托邦愿景,是一个极

7、具挑战性的问题。HOSAGRAHAR J.Culture at the Heart of SDGs,the UNESCOCourierEB/OL.2023-05-27.https:/en.unesco.org/courier/april-june-2017/culture-heart-sdgs.3旅 游 学 刊第 38 卷2023 年 第 8 期Tourism TribuneVol.38 No.8,2023一、如何理解文化遗产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发展目标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是SDGs文化目标中最明确的任务。与 SDGs 中其他相对模糊的文化相关目标相比,目标11非常明确地提出要进一步保护和捍卫

8、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因此通过了“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政策文件”来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推动政府、地方社区、民间组织、私营部门、公民个人等多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世界遗产保护,让全民意识到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关注世界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引领作用。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是SDGs文化目标的关键。在SDGs多个隐含文化相关事务的目标中,关于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反复被强调,如目标4强调“通过教育使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得到认可”,目标11强调“使城市和人类居住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复原力和可持续性”。作为可持续发展措施实施的推动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

9、调从文化遗产到文化与创意产业,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方面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是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目标。在目标8涉及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的表述中,明确提出“宣传提升当地文化和产品是促进可持续旅游的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12涉及负责任消费和生产的表述中也强调关注当地社会文化和产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体现了文化遗产在旅游的体面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二、文化遗产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1.保护与展示多元族群的文化遗产本体与实践建设包容性社会是SDGs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建立包容性社区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首要目标之一。对文化遗产而言,建

10、立社区的包容性不仅需要保护多样族群代表性的遗产本体、地点与实践,还需要保护那些精英和特权主导的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恰当、准确地绘制当地的文化地图,全面、完整地收集与展示地方性文献,以确保所有涉及不同群体的地点、物品和社会实践都能够得到同等重视,让社区的每个成员的身份认同都得到充分体现。对可持续旅游而言,让每个社区群体的身份认同空间都能公平地面向游客开放,从而建立公平的文化群体认同,得到社区公平的支持,推动包容性社区建设。比如在丽江古城的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纳西族族群文化要素的开放展示,也要强调白族、彝族等其他族群文化要素空间的展示,让每个文化要素都得到同等重视,建设一个包容性的旅

11、游社区,从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实现SDGs目标。2.保护传承多元、包容和公平的传统节庆活动各民族或文化族群的传统节庆活动是各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不同文化族群的传统活动与节日时间通常不同,支持不同文化族群保护传承各自的传统文化与节庆,让旅游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不同的传统节庆活动,既可以繁荣地方文化,也可以让游客全年感受到当地的传统节庆,创造全年性就业机会。这种生动繁荣的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节庆活动、地方美食来营造,这既是旅游吸引的重要基础,也是创造就业、增加收入和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源泉。在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践中,新加坡拥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人和土生华人等多元文化群体,为了让每一

12、个族群的文化得到同等尊重,新加坡政府鼓励与支持制定一个包括所有族群传统节庆活动的日历,从国际关注的新年倒计时到全球华人庆祝的农历新年,再到印度教徒遵循的壮观的泰普萨姆游行和西方人圣诞装饰的幻想景象,这些多样族群传统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新加坡的旅游吸引物,实现全年旅游旺季,还将不同文化社区聚集在一起,帮助不同的文化社区了解、学习和欣赏彼此的仪式和实践,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在我国云南的旅游发展实践中,既有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又有楚雄彝族的火把节、哈尼族的节庆等,全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成就了云南丰富多元的旅游吸引物,丰富了游客体验,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3.打造文化遗产主题化和“可爱化

13、”空间通过卡通方式打造“可爱化”形象,使文化遗产更接地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在遗产地恰当的区域建设打卡拍照点和适合网红拍照的物件与舞台等,让文化遗产更加“可爱化”或者“萌化”,使文化遗产摆脱精英式、严肃的和学术化形象,将遗产价值与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建立联系,特别有助于吸引年轻人理 ONG C E.Cuteifyingspaces and staging marine animals forChinese middle-class consumptionJ.Tourism Geographies,2017,19(2):188-207.ONG C E.The pas

14、t is a feline country?Cuteification-value nexusand world heritage visitor engagementJ.Tourism Critiques:Practice andTheory,2021,2(2):235-249.4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第 38 卷2023 年 第 8 期解与欣赏文化遗产,培养他们从小关注与欣赏不同文化族群和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从而增进年轻人之间的共情心,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在实践中,很多文化旅游地销售一些历史纪念标志物形状的冰淇淋,深受年轻人喜爱,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往这些地方进行打卡拍

15、照,享受文化遗产地美好时光,激发他们更多地去了解和欣赏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城市与全球性的港口城市,这些打卡行为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些城市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关系,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关联,拓宽视野。与此同时,青年人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可爱化”打卡照也同样会吸引境外同龄人来中国进行打卡,促进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增加当地旅游收入,促进旅游就业。4.保护传统文化知识促进生计可持续性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大量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往往是环境管理与自然保护的智慧宝库,保护好文化遗产本身就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自然与文化环境,反过来也会有助于保护当地的传统生计。如云南的元阳梯田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保护

16、的民间智慧,保护梯田就是尊重传统的生态保护与水源管理的知识与经验,这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要求,更是维系传统的梯田系统的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的要求和维持传统农耕生计的基本要求。“阿者科计划”本质上就是通过制定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利益分配规则来促进传统生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案例也发生在全球其他地方,如瑞典普兰的萨米人因为现代伐木业的快速发展,使他们被迫放弃传统的牧业生计并离开世居地,使当地面临传统文化消失和自然环境退化的威胁。在欧盟的支持下,他们通过一项再野化的项目来监管伐木公司,让河流水位恢复到传统水平,让当地人民作为土地管理的主体,同时也开发萨米文化旅游产品来补偿萨米社区为保护和恢复

17、他们的土地与生态的成本,从而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5.发挥传统知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大量的文化遗产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特别是一些传统建筑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智慧,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传统知识有助于增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比如在中东和东南亚的建筑研究中发现,传统社会一直以非常巧妙和可持续的方式处理和应对热不适(例如炎热潮湿的条件),如果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嵌入传统建筑的气候应对知识,能够大幅减少现代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例如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伊朗的传统建筑师喜欢在屋顶设计风塔,以保证交叉通风,从而使室温优化、尘土吸出和空气交换,这是一种历史证明行之有效

18、的气候应对方法,但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师出于美观的考虑逐渐抛弃这些传统技术,导致建筑使用的能耗不断增加。因此,文化遗产旅游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社会经济行为,要从传统知识与民间智慧传承利用角度来理解文化遗产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在实践中,要通过加强文化遗产地多元价值展示与传播,保护与传承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同时通过创新创意的方法,采取“可爱化”“萌化”的文化遗产展示形式来培养青年人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与认同,通过挖掘传统生计所蕴含的现代知识原理,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地社区的传统生计方式,以传统智慧指导遗产地发展,从而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一作者系该院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

19、教授、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3-05-30)粮食安全视域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内涵与战略导向王金伟1,2,袁佳欣1,王灵恩2(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100024;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DOI:10.19765/ki.1002-5006.2023.08.003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福祉,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的发展问题,2015年,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一致通 过 了 17 个 可 持 续 发 展 目 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SDGs)。其中,目标 2 是“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旨在推动“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增强农村社区生计、消除饥饿和贫困等。这些目标为解决全球治理情景下粮食安全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然而,当前全球性的温饱与贫困、食物浪费、耕地滥用、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增强粮食安全意 WINTER T.Climate change and our heritage of low carbon comf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6,22:5;382-39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