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研究再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90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研究再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研究再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研究再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十年中国“茶文化”研究取得了显著发展。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纳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相关研究成果亦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其研究依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茶文化”研究的学科架构尚未建立以及对“茶文化”的现实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反思略显薄弱。在理论上,我们应当跳出原有视角,寻找到“学科交叉”的中间出口,进行理论的再构造;在实践上,真正做到学科的交融,摒弃功利主义,为往圣继“经世致用”之学,多言前人未发之论,推动茶文化研究实践的创新发展。关键词 茶文化研究;实践与理论;再思考中图分类号:G122丽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7 3 5 4(2 0 2

2、3)0 1-0 0 9 9-0 9“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吸引着学界的普遍关注。从2 0 世纪8 0年代娄子匡先生在中国茶艺代序中首次使用“茶文化”一词算起,“茶文化”作为一学术研究对象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在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茶文化”并非是学术界关注的绝对重点内容,随着2 0 2 2 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为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文化”的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可以说,近几年的“茶文化”研究发展不可谓不迅速。不过,“茶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却显得十分驳杂,学术遗缺依旧。相关具有学术创新与理论创建的高质量论文较为缺乏,尽管有所谓“跨学科”交叉的

3、文章问世,但大多只是将“茶文化”置于边缘地位,或顺带提及,或仅仅将其作为服务其他学科的工具。面对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余悦、丁以寿等人曾对其进行过辩证反思,蒋敏等人则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升,并对此问题做出了系统的论述且概括了主要存在的问题:“茶文化”理论基础薄弱,有些基础概念及基本观点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一些存疑问题仍待解决;研究队伍的构成元素复杂,水平高低参差;学术研究热衷进行表面问题的探讨,缺乏一定的深度;学术创见较少,学理性欠缺,理论创新不足;对新出现材料的发掘、新视角的切入和新方法的运用较少,或仅仅是“新瓶”装“旧酒”,进行流于形式上的“创新”,拾人牙慧及内容雷同作者简介:1.欧

4、阳怡雯(2 0 0 1 一),女,江西新余人,就读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研究方向为江西地方文化、茶文化研究;2.焦济民(2 0 0 2 一),男,安徽安庆人,就读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研究方向为茶文化研究、社会经济史;3.通讯作者:刘丽(1 9 7 4 一),女,江西峡江人,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尽管在上世纪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国人曾有感于日本茶道文化大行其道而国内“茶文化”却无人问津,从而掀起了力图使“茶文化”重回人们视野的努力,但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却没有发展。参见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浙江大

5、学博士论文,2 0 0 3 年。余悦:中国“茶文化 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农业考古2 0 0 5 年第4 期。丁以寿: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农业考古2 0 0 6 年第5 期。100的现象较普遍;对极为重要的史实以及史料缺乏是非真伪的基本判别,缺少“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欧阳怡雯焦济民刘能力;对现实问题关注较少,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一些新的社会“茶文化”热点问题也未有明显的解决倾向;存在为商业旅游行业服务甚至被其绑架的现象,缺乏正确的学术价值立场等。以上问题的浮现,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于“茶文化研究的学科架构尚未建立,以及对“茶文化”的现实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反思不足。因此,若

6、要进一步推动“茶文化研究的进展,理论的再构造与实践应用的再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即拟在这两方面进行努力,以期推进“茶文化”研究的进一丽步发展。:文化研究的表与里一、辨章学术:“茶文化”研究理论的再构造对于“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从狭义范围上来看,包括对“茶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精神、价值理念以及“茶文化”学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若从广义上来探讨,其包含的领域则就显得更加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一研究再思考广阔了。正如学者所言,中国“茶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除了茶艺、茶道、茶馆、茶具、茶文学与茶艺术等之外,还涉及“茶文化”与宗教、民族、民俗、建筑、礼

7、仪、社会等诸多交叉领域,从学术研究来看,还包含茶会、茶人、茶书、茶文献、“茶文化”传播、“茶文化”创新、“茶文化”开发利用等方面。以此看来,“茶文化”的理论研究具有广涵且宽泛的特征,这导致“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困难重重。故而,若意图推进“茶文化”理论的再构造,则必须对“茶文化”的理论提出与发展路径追本溯源。在学界看来,中国“茶文化”的理论构造,唐人陆羽将诸家之精华,以及品茗者的气质与思想渗透到茶经之中时,就已奠定了理论基础,唐人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谈到:“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阀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体现了陆羽对

8、饮茶人数与器具的明确要求,表达了饮茶的目的在于“品”,是将“品”茶当作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陆羽在茶之事篇当中,列举了自上古至唐代“古人”有关“茶事”的资料四十八则,其中亦有富含茶之“文化 内涵的事例,举列如下: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栗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晋书云:纳为吏部尚书。纳兄子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做遂陈盛撰,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做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移吾素业?”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样茶果而已。陆羽列举陆纳、晏婴、桓温以茶代饭及以茶待客的事例,代表了

9、他们节俭的生活态度,这也正与茶之煮中“茶性俭”的文化内涵遥相呼应。而茶经中茶的各种文化内涵又传至后世为后人竞相模仿,江南婚俗之中就有所谓“三茶礼”,同时“茶文化”之中的茶俗也渗透于人际交往之中,甚至于被运用于“祭告人鬼”“祭天祀祖”的祭祀文化之中。南宋哲学家朱熹在祭汪尚书文中说:蒋敏等:近2 0 年中国“茶文化研究概述(续),中国茶叶2 0 2 1 年第3 期。有学者曾为了给“茶文化”的理论研究问题提供便利,给茶道等概念做出了一系列定义,但是却未达成共识,其体系构建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参看单虹丽,唐茜主编:茶艺基础与技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0 2 0 年。)蒋敏等:近2 0 年中国“

10、茶文化 研究概述(续),中国茶叶2 0 2 1 年第3 期。王辉编:中国古代民俗,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 0 1 5 年,第1 3 4 页。陆羽:茶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1 1 年,第1 6 页。陆羽:茶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1 1 年,第1 8-2 9 页。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 0 1 4 年,第3 7 页。02323年第一期(总第6 1 期)“从表侄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朱熹,谨以香茶清酌,致祭于近故端明殿学士尚书汪公1 0 1之灵。”0地方文化研究由此看来,以“茶”致祭已被朱熹运用于现实实践之中了。所以一些学者在评价茶经时认为,

11、茶经的问世可以被看作是“茶文化”进入学术视野的一个标杆,这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当我们爬疏史料典籍时,却会惊奇地发现“茶文化”一词并未在史籍中显现,相反“茶德”“茶道”等相似词语却出现频繁。故而,亦有研究者认为,探讨“茶文化”应当先对“茶道”精神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从总体上来看,“茶文化”的出现是一个新兴的名词概念,1 9 8 2 年中国茶艺的推出,以及1 9 8 4 年庄晚芳先生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一文的发表也证实了“茶文化”一词是当代社会的产物。同时,庄晚芳先生在此文中指出:“茶文化与人生关系极为密切,与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和文艺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世界的茶叶祖国,我国茶

12、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国的物质文明生活。”这一段论述,虽然没有将“茶文化”进行科学的界定,但是却打开了后学对“茶文化”研究的窗口。尽管“茶文化”概念的提出至今已历时四十年,但相关的概念研究却略显驳杂。有学者曾指出,“概念界定是一切科学活动良性进行的开端,对学术研究而言尤其重要”同时,概念的确定,亦是学科架构提出的灵魂与基调。故而,若要对“茶文化”的理论研究做出更高层次地创建,则必须要对概念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辩析并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探索。从传统学术视角看来,“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持“大文化”观的学者提出: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

13、,反映了较为明确的精神性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与相互和谐的产物,是一种对茶事认知形态集合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相较传统学术界,近十年来学者们在“茶文化内涵的论述中,研究趋势更加偏向精细化与专深化,他们亦试图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对内涵概念进行阐释。刘礼堂、宋时磊就尝试从多种角度出发,以此对“茶文化”做出界定,他们认为:“茶文化 是茶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茶叶有关的道德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制度规则、知识体系、风俗习惯等,是特定社会成员所承传的与茶有关的能力和素养。”这种多角度会和的界定方式,将观察视角拉近,实质上有助于我们细致人微的进行

14、探索,但也会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宏大的缺陷。对此,孟姗姗、孟星星则从宏观层面对“茶文化”作出了如下阐释:人们通常讨论的“茶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层,以及一定物质载体。从整体观来看,这种解释角度足够宏大,但未免又过于空虚宽泛。以上这几位学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先前文化界定的一种打破,试图利用宏观或微观的视角来观察“茶文化”这一概念,但却让人感受到“答非所问”,究其原因,实质上是其轮廓描绘性过强。故而,从不同的角度深人其中,“探照灯”式的照射“茶文化”概念界定就显得尤为必要。刘景辉从生产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认为“茶文化”就是在种茶、制茶和饮茶过程中,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化结合的文化体系

15、内容。刘盛回归文化视角,但又抛弃原有传统的文化广狭的定义方式,对“茶文化”做出如下定义:“茶文化”是一种“文化”,是物质元素与精神理念的生动融合;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 4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第4 0 6 9 页。余悦:中国“茶文化 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农业考古2 0 0 5 年第4 期。王芳等编:茶风雅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2 0 年,第1 9 2 页。庄晚芳:中国“茶文化 的传播,中国农史1 9 8 4 年第2 期。习罡华:史学论文写作,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 0 1 8 年,第1 0 页。黄晓琴:“

16、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 0 0 3 年。刘礼堂,宋时磊:中华“茶文化”的源流、概念界定与主要特质,农业考古2 0 2 0 年第5 期。孟姗姗,孟星星:论中华“茶文化 的内涵与价值应用,文化学刊2 0 2 1 年第4 期。刘景辉:浅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福建茶叶2 0 1 7 年第5 期。102从饮茶这一生活习惯上升为一种文化,则是该文化从一种物质元素上升为融入文化内涵和精神理欧阳怡雯焦济民念的文化机制。王嘉睿从思想角度出发,指出:“茶文化”是以其自身独特的属性,并包含了深刻的儒、释、道思想,逐渐形成并丰富和深刻的一种精神。丰富的“茶文化”展现出独特的清静之美

17、、中和之美、儒雅之美。郑飞则以多学科的视角指出,“茶文化”还应包括茶的自然科学等。楼庭坚、于志浩等学人,也分别从宗教、传统小说、传统诗词以及中外文化对比等领域对“茶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已的看法。这种多观念探照的方法,对于我们立体地界定“茶文化”是大有神益的。正如阎步丽克先生所言:“各种史观(此处“史观”替换成“观念或“视角”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一一引者注),好比:从不同角度投向历史客体的一束束探照灯光,它们各自照亮了不同景象,也必然各有所见不及之文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一研究再思考处。学术进步,就在于不断探索、寻找新的角度。”而曹亭则集“先贤”之大成对先前学界的研

18、究做了更深一步的扩充与探讨,对“茶文化”的内涵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确定,其云:“广义的茶文化是由以下四个文化层次构成的:一是物态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行为文化;四是心态文化;而狭义的“茶文化”是指精神文明的内容。”不过,依旧存在一种“隔雾看花”之感。上述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学者对“茶文化”内涵的研究,多是在以往的研究范式中进行精细化开发,内容也较之丰富,研究方法也逐步显现出多样性,更加关注、注重多门学科的交叉,多种视域关照的运用,此种趋势值得赞赏。这些“茶文化”学术论文与著作的涌现,更是“茶文化”学术研究成为显学的又一佐证。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茶文化”概念辨析的内容不断增多,虽然突显了学者们对其学科

19、意识的自觉性逐渐提高、论述域界不断扩大、学术深度进一步拓进的特点,但是在以往的“茶文化 研究领域中,学者大多,或从宏观的“文化”概念角度出发,以文化定义的广、狭义之分(即广义的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并可以继承、延续、发展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来对“茶文化”的概念进行概括,或从微观视角,以茶叶为切入点并以此阐述“茶叶当中突显出的文化内涵”,或语焉不详,给人一种隔雾看花,“答非所问”之感,或极其宏观的叙事,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内容过浅。这恰恰反映出,当代“茶文化”研究在理论方面,尤其是概念的构造仍要继续努力。在笔者看来,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若要有

20、新的发展与新的突破,走上一条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对一系列理论问题做出探讨。恰如先前学者提到的要对“茶文化”基本原理、“茶文化”历史学、“茶文化”信息学、“茶文化”民俗学、“茶文化”地域与分类、“茶文化”比较研究、“茶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等与“茶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他者问题进行概括。笔者认为,此研究的前提应当对“茶文化”概念问题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详细的探讨。从而跳脱出传统的宏观、微观视角,寻找到一个中间出口(即利用中层理论),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中层理论”自被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后,在跨学科意义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所谓“中层理论既非日常研究中广泛涉及的微观但

21、必要的工作假设,也不是尽一切系统化努力而发展起来的,用以解释所能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统一理论,而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刘盛: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福建茶叶2 0 1 8 年第1 1 期。王嘉睿:“茶文化 的内涵及历史使命研究,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5 期。郑飞:“茶文化”内涵在建筑装修中的运用探讨,福建茶叶2 0 2 1 年第7 期。楼庭坚:道教视域下“茶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中国宗教2 0 2 2 年第4 期。于志浩、严兆府: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福建茶叶2 0 1 7 年第9 期。阎步克:推荐序,参见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

22、南北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4 年,第1 1 页。曹亭:浅析“茶文化”“和”思想的内涵,汉字文化2 0 2 1 年第2 0 期。近十年来这种探讨方式有所减弱。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农业考古2 0 0 5 年第4 期。杨念群:“中层理论 应用之再检视:一个基于跨学科演变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 0 1 2 年第6 期。0233年第这段论述当中多次谈论到“社会 这一概念,显然是为了突显其作为社会学理论的独特地位,1 0 3但倘若我们将“茶文化”一词带入其中,似乎依旧可以通用。这种新的叙事逻辑,不失为解决以“茶地方文化研究文化”概念辩析困难为代表的“茶文化”理论

23、研究停滞,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缺失等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同样,若积极引入以“中层理论”为代表的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路径,而非仅仅将“茶文化”置于其他学科的视野关照下,对“茶文化”理论进行进一步探索。或许我们会发现,这样一门由于具有物态、实用、多样等多重性质而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学科实际上具有非比寻常的潜力。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中层理论”的运用,还是发扬其他学科研究路径的特点,都离不开“学术交叉”这一条通途。正如邓小南教授所说:“交流”“比较”本应是学者的思维特性;其交叉点,正是引领学科创新的生长点。真正的学术进步,是学科之间“融通”“化合 产生的启迪和开创。一期(总第6 1 期)二、文化经世:“茶文化

24、”研究实践的再创新“经世致用”与“学术经世”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著书立说、为人治学的重要观点与优良传统。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而孔子对诗的删减,就特别注重诗社会属性与实践价值的发挥,论语阳货篇记载了孔子对弟子们说的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东汉学人王充亦对言其书目篇幅过多者进行反驳,他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同样,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了经世致用这一目的,更是组织编纂了煌煌巨著一资治通鉴,其进书表自称:“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

25、,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欲删削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古人为学多“经世致用”,近人亦有此倾向。著名训话学家黄侃就谈到:“人类的一切学问都应当以正德、利用、厚生为目的,因此,做学问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世,学人们始终将“经世致用 的基本价值贯穿于治学态度之中。“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关乎着“茶文化”的传播、实践与创新。所以,对于“茶文化”这一文化侧面,吾辈自然应当挖掘其经世之价值,使其成为当代“经世致用”之学的典范。“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秉持

26、着“以和铸魂、以静养性、以雅成韵”的文艺追求,由此而产生的“茶艺”“茶德”贯穿于“茶文化”的具体实践路径之中。“茶艺”为“茶文化”染清香幽静的背景,“茶德”提出对饮茶人的道德要求,由二者推进“茶文化”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时人对“茶文化”的文化认同与实践进步。在“茶文化”的“经世实践”方面,学界从传播“茶文化”这一背景出发,言说从古至今茶叶在传播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简单的茶叶贸易到现代“茶文对于中层理论在跨学科意义上的运用,可详细参看杨念群的相关论述。参见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5 年。学者指出“茶文化”

27、研究由于具有物态、实用、多样等特性,故而造成了“物态性,容易导致精神文化的被忽视;实用性,容易导致思想内涵的被淡化;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科形象的被边缘化。”参见余悦:中国“茶文化 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农业考古2 0 0 5 年第4 期。邓小南:今天我们怎样学科交叉,大学与学科2 0 2 1 年第4 期。司马迁:孔子世家,史记卷4 7,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 年,第1 9 3 6 页。王充著,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年,第1 2 0 2 页。司马光:进书表,资治通鉴卷末,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年,第9 6 0 7 页。般孟伦: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

28、精神,见程千帆,唐文编:量守庐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5 年,第4 0-41页。104化”在各领域的推广,“茶文化”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纵观当代“茶文化”的欧阳怡雯焦济民刘经世实践领域,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贸与管理、旅游与文创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可见学者们对“茶文化”的经世实践进行了较宽领域的实践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具体研究的细化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经贸与管理方面。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茶文化”为依托,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注人文化韵味。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难题,而以“茶文化”的文化作用映人改革的具丽体,自然是学者

29、们思考并逐步加以实践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领域,伍贤达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认为,“茶文化”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既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可为文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一研究再思考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郑钟琴亦以“茶道”精神为启示,提出了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来说需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工作人员在展开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时需在管理手段、管理形式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尤敏从财务管理部门的视角出发,提出:可以在“茶文化”背景下促进财务会计与企业会计融合,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发展。甄小翠、张玉山则另辟蹊径,从酒店资源的发展出发,开创性提出“

30、茶文化”主题酒店的概念,花立明进一步认为“茶文化”主题酒店前景广阔,并探析解答了目前“茶文化”主题酒店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李凤娇亦对其做出扩展。与此同时,王翠、叶青海等人,也分别在“茶文化”的视角下对茶叶品牌销售、茶企营销管理模式以及对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研究。上述可见,“茶文化”经世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胜枚举。这不仅体现了“茶文化”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下的宽领域应用,而且也可以从中洞察“茶文化”鲜活的文化力。其次,旅游与文创方面。“茶文化”与旅游方面的研究,是“茶文化”研究当中的显学,成果颇丰,范围甚广。其中以地方旅游与“茶文化”的综合研究最为突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为促进当

31、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廖晓敏从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出发,对梧州六堡“茶文化”旅游做出了深入且全面的分析。李欢欢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对信阳“茶文化”旅游做出了讨论。宗敏丽等从“茶文化”旅游模式出发对其开发策略做出了探讨。王志则从旅游体验角度,利用数理统计对日照市“茶文化”旅游满意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发展解决方案。贾红丽立足当下,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对“茶文化 旅游作出分析,颇具现实意义。于兰兰、缪小玲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对地方旅游发展与“茶文化”之间的互促关系做出了探讨。同时,文创产品的风靡也为“茶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合提供了条件,相关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陈奕锐从平面设计角度,对“茶文化

32、”融入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赵宏斌则探析了当代版画艺术设计中的“茶文化”色彩语言,具体提出了版画中色彩语言的具体表现方式。付伟、吴钧则从宜春脱胎漆器的角度来研究与“茶文伍贤达:茶文化理念下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研究,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1 2 期。郑钟琴:茶文化启示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5 期。尤敏:茶文化视角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策略研究,福建茶叶2 0 2 1 年第1 期。甄小翠,张玉山:茶文化主题酒店设计初探,家具与室内装饰2 0 1 2 年第1 1 期。花立明:论茶文化主题酒店的设计理念和发展策略,福建茶叶2 0 1 6 年第4

33、 期。李凤娇:茶文化主题酒店经营策略探析,福建茶叶2 0 2 0 年第2 期。王翠:探索茶文化在茶叶品牌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福建茶叶2 0 2 1 年第5 期。叶青海:茶文化视角下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福建茶叶2 0 1 8 年第1 1 期。廖晓敏:六堡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 0 2 2 年。李欢欢:信阳茶文化旅游成效及对策,现代农业研究2 0 2 1 年第7 期。宗敏丽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一以浙江顾渚村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 0 1 2 年第3 期。王志:旅游体验视角下日照市“茶文化 旅游发展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2 1 年。贾红丽

34、:乡村振兴视域下“茶文化 旅游发展策略分析,旅游纵览2 0 2 2 年第1 4 期。于兰兰: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0 1 3 年。缪小玲:湖北省“茶文化”乡村旅游的再思考,福建茶叶2 0 2 1 年第6 期。陈奕锐:“茶文化 在平面设计中的融人探究,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1 2 期。赵宏斌:当代版画艺术中的“茶文化”色彩语言探析,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1 0 期。化”的融合,为“茶文化”运用到独特产品提供了解麻雀式的范例。同时韩钰、张英云等人以宏观视角对“茶文化”文创,以及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探讨,为现实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

35、理论上的指导。最后,教育实践方面。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厚重,以“茶文化”嵌人教学模式,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而且能为“茶文化”的实践研究开拓新的实践领域。任莎莎、饶苗苗等充分利用“茶文化”的思想文化特性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政治素养。刘晓霞、张佳培则从教学方法人手,对“茶文化”融人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探析。鲁莹等从古诗词、文言文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等诸方面出发,对利用“茶文化”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加以研究,为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以及夯实文化与精神基础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曹倩等则将“茶文化”运用于优化外语课堂教学结构方面,并将其作为文化载体应

36、用到文化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奠定了基础。吴婧怡、彭承志等从各个学科的视角切入,意图在学科教育中融合“茶文化”价值,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情境。上述研究成果足以表明,“茶文化”的现实运用研究多从如何创造现实的实际益的角度出发,内容丰富,研究角度较为新颖,体现了不同领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交往趋势,这无疑为“茶文化”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模范体系。但倘若将“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再次推拓展开,“茶文化”的经世实践价值又不仅仅只局限于这几个方面。虽然上述研究逐步体现了学者们的实践创新,也彰显了“茶文化”蓬勃的文化力,但依然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有些学者只是在自已的研究领域之中,言他人已说之

37、论,盛行“拿来主义”,并未将“茶文化”研究这一门复合型学科纳人到真正的“学科交融”轨道之中;其次,学者们从为现实的实际利益出发,将“茶文化”附着于以往研究成果之中,对其进行所谓“精细化加工”;最后,缺乏将文化与现实会通的能力,对于一些热门领域的研究仍显乏力,按照模范样式进行随意填空,缺少自身应有的“问题意识”。因此,若要让“茶文化”继续提供“经世致用”的实践价值,就必须打通“茶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脉络,让世俗回归“茶文化”原有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问题意识”,说从前未说之观念,同时开拓新时代践行“茶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言之,首先,我们应当积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融”。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有

38、不同的学科方法,但是对于“茶文化”这一研究命题,我们不仅要采取以往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要推陈出新,采用时代之新方法,上个世纪陈寅恪先生曾提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05地方文化研究02323年第一期(总第6 1 期)付伟,吴钧:宜春脱胎漆器与禅茶文化”的新融合产品开发研究探索,上海纺织科技2 0 2 1 年第1 0 期。韩钰,曾倩倩:“茶文化”文创产品的研究,福建茶叶2 0 2 1 年第5 期。

39、张英云:“茶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研究,福建茶叶2 0 1 9 年第8 期。任莎莎:“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研究,福建茶叶2 0 2 1 年第1 2 期。饶苗苗,潘华实:试论“茶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构建,茶叶通讯2 0 1 9 年第3 期。刘晓霞,吴朋:将“茶文化 融人跨文化交际虚拟仿真教学:理念和手段,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1 1 期。张佳培:情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茶文化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 0 1 4 年。鲁莹: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蕴含的“茶文化,福建茶叶2 0 2 2 年第1 2 期。曹倩:“茶文化”和云课堂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福建茶叶2

40、 0 2 2 年第1 1 期。吴婧怡:高校体育教学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措施,福建茶叶2 0 1 8 年第2 期。彭承志等:武夷山“茶文化”与各学科教学活动融合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 0 1 9 年第4 0 期。尽管名义上对“茶文化”进行了精细化加工,但实际则是将“茶文化”当作一种工具,忽略了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1 年,第2 6 6 页。106欧阳怡雯 焦济民刘龙时序中所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作为边缘性的“茶文化”研究,在实践领域自然也应革除学科壁垒,加以变通,将边缘地带的空白纳入到“茶文化”研

41、究之中,以期推进学科间的真正交融。只有消除各学科之间的脱节现象、填补各门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将条分缕析的学科联结起来、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复杂的客体,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整体化,才能构成完整而又体现学科之间张力的学科体系。丽其次,我们应当意识到“文化力”对于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精:文文化研究的表与里:实践创新与理论构造近十年国内学界茶文化一研究再思考在笔者看来,此种新材料与新问题更应包含一种新的贯通式的解决方案,恰如刘在文心雕神生产力 这一重要理论,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全部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贾春峰先生亦指出:“文化力 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

42、力和鼓舞力。”这进一步表明,我们可以沿着此路径积极探寻“茶文化”自身的“文化力”。从而摒弃原有的绝对功利主义色彩与现实利益导向,将“茶文化”的“文化力”融入到现代企业发展之中或“茶文化”的相关产业之内,推动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非功利主义道路。最后,我们应当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推进“茶文化”的实践研究。学术领域中实质性的进展,并不仅仅是由成果的数量决定的;只有表层的平推、扩展远远不够。方志远教授指出:“问题意识 是基本的科学精神,是人们不断探求未知、不断破解难题的强大动力。”而在“茶文化 研究之中,一些呕待解决的学术热点问题却被束之高阁,学者们对于研究的问题也偏多浅层次的重复,缺乏自身应有的辨证

43、精神,缺乏应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问题意识”的回避值得我们深思。故而我们应当将“问题意识”引入“茶文化”研究的领域之中,“不唯尚,只为实”,以实际为指引,追求问题设计的层理化、细致化以及逻辑的推衍。但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问题意识”过浓这一陷阱,做好学术积累,切莫将已有研究作为起点或作为“靶子”“先立靶,再射箭”。三、结语总而言之,近十年来,随着中国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中国“茶文化”事业不断开拓创新,“茶文化”研究工作亦处于持续拓展研究新领域、创新开拓研究方法和视角的欣荣阶段。相关研究著作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研究论文呈井喷式增长,“茶文化”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间,学科交叉

44、融合的趋势渐渐显现。尤其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为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茶文化”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但毋庸讳言的是,“茶文化 研究依旧存在着学者们及前文所讨论到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上的创新、拾人牙慧、削足适履、学理性欠缺、学术“德行”缺失等目前学术研究领域中颇为学人诉病的共通流弊。曾有学者坦言道:“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了物理学、理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最初学科分类,此后伴随逐步产生并完善的知识系统的划分,学科又被细化为不同的大类别和小类别一一一犹如一张知识的地图,将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横纵坐标都明确地标识出来。这一划分对于知识体系的完

45、善和深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科之间泾渭分明,难以达到学科的融通。表达了对学科融合难度的质疑。(参见史宁中,韩秋红:学科交融与方法创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2 年第5 期。)笔者认为利用“德尔菲法 对交又学科的前沿视角进行评判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参见刘学毅:德尔菲法在交叉学科研究评价中的运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7 年第2 期。)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2 0 0 5 年第1 期。文化力不是一般的文学艺术,是以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周玉波:文化力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46、学报2 0 0 3 年第5 期。贾春峰:“文化力”论,东岳论丛1 9 9 8 年第6 期。邓小南:走向“活 的制度史一一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浙江学刊2 0 0 3 年第3 期。方志远: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非问题意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 0 1 6 年第2 期。蒋敏等:近2 0 年中国“茶文化 研究概述(续),中国茶叶2 0 2 1 年第3 期。02323年第一期(总第6 1 期)综上,要进一步推动“茶文化 研究,我们应当在理论构造与实践创新上做出有效的积极尝试:1 0 7第一,在理论的构造上。我们应当认识到概念的科学定义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积极追根溯源,地方文化研究

47、跳出原有的“文化”宏观与微观视角,利用其他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寻找到一条符合“茶文化”发展的“中间出口”以此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推动理论构成的再创造。第二,在实践创新上。我们应该真正地做到学科之间的深层次交叉而非简单的移花接木。摒弃原有的绝对功利主义色彩,将“茶文化”的精神融人于现实的价值之中,充分发挥“文化力”的导向作用;同时,加强“问题意识”的聚中作用,利用问题导向指引实践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接续前人“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为当今社会做出更好的文科场域服务。“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既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侧面,又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重要材料。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

48、出的那样:“苟写一部中国饮茶史,亦即中国社会史人文史中重要一项目。其处处富有科学方法贯彻其内,则亦可谓与中国科学史有关。期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开展对“茶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责任编辑:吴启琳)The Representation and Essence of Cultural Studies:Practical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Rethinking of Tea Culture Research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in the Past Ten YearsO

49、uyang Yiwen,Jiao Jimin?,Liu Li3(1,2,3.Jiangxi Science&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330038)Abstract:In the past ten years,the research on“tea culture in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development.As“Chi-nese traditional tea making skills and related custom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research results have experienced a“blowout growth.However,there are stll obvious problems in its research.By inves-tigation,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it can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