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州城市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923332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DOCX 页数:154 大小:19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常州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常州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常州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常州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发展目标4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8第一节 城镇体系8第二节 空间管制与协调11第三节 交通网络布局14第四节 产业发展规划15第五节 风景旅游规划16第六节 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18第七节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19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空间结构23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23第二节 市区用地布局结构23第三节 市区四区划定25第四节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职能26第五章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29第一节 居住用地29第二节 公共设施用地30第三节 工业用地34第四节 仓储用地36第五节 城市设计引导37第六节 地下空间布局规划41第七节 旧区更新41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43第

2、一节 对外交通44第二节 市域交通49第三节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50第四节 公共交通54第五节 城市停车设施57第六节 城市交通发展对策58第七章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59第一节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59第二节 城市水系规划64第三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66第八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71第一节 保护目标与体系71第二节 历史城区71第三节 古镇古村落73第四节 历史文化街区73第五节 文物古迹75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76第九章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77第一节 城市供水78第二节 污水处理80第三节 雨水排放84第四节 燃气85第五节 供电86第六节 供热88第七节 邮政90第八节 电信91第九

3、节 广播电视92第十节 信息化建设94第十一节 环境卫生设施95第十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98第一节 防洪除涝98第二节 消防101第三节 人防102第四节 抗震防灾104第五节 地质灾害防治106第十一章 近期建设规划107第一节 目标与重点107第二节 城市规模与建设用地布局109第三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10第四节 交通发展112第五节 历史文化保护和风景旅游115第六节 绿化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116第七节 城市基础设施118第八节 防灾工程建设120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建议121第十三章 附则123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编制背景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

4、962010)自江苏省人民政府1996年苏政复(1996)147号文批准实施以来,对指导常州城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适应城乡统筹的发展需要,适应常州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发展要求,常州市人民政府依法组织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规范和指导新时期的常州城乡发展和各项建设活动。第2条 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46号令);4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5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2020);6相关区域性专业规划;7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8相

5、关规划的协调: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送审稿)等规划。第3条 指导思想1坚持规划的超前性。高瞻远瞩,从长计议,以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先进城市水平,从城市发展和进步的趋势研究常州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2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从常州的自然、区位、交通等条件出发,科学确定常州城市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重视近期建设规划,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3坚持规划的整体性。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区域协调,谋求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与各辖市资源的整合,谋求共同繁荣;重视远近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和城市各功能要素之间

6、的协调整合。4融贯生态城市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建设生态市的目标,确立各类区域的生态管治要求,落实节能减排措施,谋求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宜人的人居环境。5融贯特色城市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目标,从常州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条件出发,努力塑造富有常州特色的城市形象。6融贯经营城市理念。贯彻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统一原则,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布局用地,优化建设时序,谋求集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效益。第4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第5条 规划层次和规划区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7、:市域、市区、中心城区。市域:指常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含金坛市、溧阳市和市区五区),面积4385平方公里。市区:指常州市区范围(含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面积1872平方公里,为规划区范围。中心城区:市区内的城市建设集中连绵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第6条 本规划区范围内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第7条 本规划由常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 发展目标第8条 城市发展总目标围绕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总任务、总要求,常州城市发展总目标为:先进制造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经济强市;历史文脉彰显、现代科教先进的文化名市;连东接西、承南启北的区域性

8、枢纽城市;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第9条 经济发展目标1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全市5500亿元,市区4100亿元;2020年全市9000亿元,市区6800亿元。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全市10万元/人,市区11万元/人;2020年全市15万元/人,市区17万元/人。3市区一、二、三产构成:2015年为1:49:50;2020年为1:47:52。第10条 生活水平目标1人均收入:全市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5%,2020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达4.0万元/人;2020年达8.0万元/人。2

9、恩格尔系数:市区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015年32;2020年25。3信息化普及程度:市区居民2015年每百户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达400部,2020年保持在400部以上;2015年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达85台,2020年达户均一台。4居住水平:中心城区2015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3平方米,成套率达95;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成套率达98。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本年度住宅开发建设总量的10;配建廉租住房、公共租屋的住宅项目,配建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5%。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应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第11条 社会

10、发展目标1教育:市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15年达100,2020年保持在100%;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全市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5年达50,2020年达60。2卫生:全市2015年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千人卫生机构床位达5张;2020年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保持在100,千人卫生机构床位达6张。3体育:中心城区人均体育用地2015年达0.8平方米,2020年达1.0平方米。4文化: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大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城区人均文化用地2015年达0.8平方米,2020年达1.0平方米。5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全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养老

11、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接轨。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高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社会劳动就业率达96%以上。第12条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标1道路:中心城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5年达16平方米;2020年达18平方米。2给水:市区城市供水普及率达100。3排水: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2015年达90%,2020年达100%;其中集中处理率2015年达70%以上,2020年达80%以上。4燃气:市区城市燃气气化率2015年达99;2020年保持在99以上。5供电:市区2015年人均用电量8960千瓦时,2020年人均用电量10800千瓦

12、时。第13条 城市生态环境目标1绿化指标:2015年中心城区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2020年中心城区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2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2015年达85分,2020年达90分。3能源利用指标:2015年单位GDP能耗比2009年下降20%,降至0.7吨标煤/万元;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20%以上,降至0.5吨标煤/万元。4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指标: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至1.1千克/万元以下,比2009年下降58%以上。第14条 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试

13、点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全面提高。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左右。全面完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任务,“一核八园”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年产出超3000亿元,集聚各类人才10万人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位居全省前列,科技孵化器面积超800万平方米,年均孵化企业1000家。2020年,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和科技产出能力,在创新投入、创新应用、创新成效和创新环境等方面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和全国先进水平,成为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及区域创新中心。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镇体系第15条 市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构筑和完善常州

14、市域四级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常州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发展金坛、溧阳两个二级中心城市,择优培育9个中心镇,积极推进一般镇的现代化建设,着力引导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布局有序、功能互补、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新格局。第16条 市域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市域人口规模:2015年达522万人;2020年达570万人。城市化水平:2015年达70;2020年达75。第17条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1中心城市:常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248万人。2二级中心城市:金坛市、溧阳市两个中等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30万人和40万人。3中心镇:薛埠镇、尧塘镇、南渡镇、天目湖镇、湟里镇、雪堰镇、邹区镇、

15、横山桥镇、孟河镇,镇区人口规模达510万人。4一般镇:按集聚发展、形成规模的要求,建设19个一般镇,镇区人口规模达1.55万人。第18条 市域主要城镇职能中心城市: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城。二级中心城市:1金坛城区:金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服装制造名城和盐化工城市。2溧阳城区:溧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浙皖三省边界中心城市,以湖光山色为品牌的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中心镇:1薛埠镇:金坛市西部以生态休闲为主导,茶、道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城镇。2尧塘镇:金坛市东部以园艺业、商贸流通业为特色的综合型城镇。3南渡镇:溧阳市中部以

16、建材、商贸为主的工贸型城镇。4天目湖镇:溧阳市南部以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为核心的旅游型城镇。5湟里镇:常州市西南部以花木、机电、旅游为主的综合型城镇。6雪堰镇:常州市东南部以阖闾文化、湖滨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型城镇。7邹区镇:常州市西部以灯具、农贸等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工贸型城镇。8横山桥镇:常州市东部以山水文化、观光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型城镇。9孟河镇:常州市西北部以齐梁文化、旅游休闲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第19条 一般镇建设指引一般镇应按照城镇建设标准实现集约发展,合理利用既有服务设施,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进程,逐步完善与其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养老、保障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促进健康城市

17、化与现代化的城镇空间载体。第20条 村庄建设指引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引导近郊型村庄向城市社区方向发展;保留集中建设的村庄;保留杨桥、万绥、桂林、三星等特色村庄,保持其原生态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等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和生活形态,使其成为乡村旅游的景观点、服务点和乡村生活的体验点。第21条 城镇空间发展轴全市形成“两横一纵”城镇聚合发展轴。两横:沪宁城镇聚合发展轴,是全省城镇体系中沪宁城镇聚合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南产业密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合高速公路城镇聚合发展轴,以常合高速公路为依托,东联江阴,经常州市区东、南部,至金坛,西接溧水,是横贯市域东西的一条城镇聚合发展轴。一纵:镇广线城镇聚

18、合发展轴,以扬溧高速公路和镇广公路为依托,是江苏省城镇体系中新宜城镇聚合轴的一部分,是市域西部南北向的主要城镇聚合发展轴。第二节 空间管制与协调第22条 市域空间划分按照人口与城镇发展、土地资源条件、生态要求,将市域划分为农业发展空间、低山丘陵、林地生态空间、水域湿地生态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四大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管制。第23条 农业发展空间及管制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外围城镇的周边,金坛、溧阳及中心镇外围的平原地区,包括规划面积14.82万公顷(222.31万亩)的基本农田区、数十万亩一般农田及分散的广大村庄,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的保有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常州市

19、都市重要粮食及菜篮子基地。第24条 基本农田保护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划定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82万公顷(222.31万亩),其中金坛市4.09万公顷(61.28万亩),溧阳市6.09万公顷(91.33万亩),市区4.65万公顷(69.70万亩)。市区中,武进区4.05万公顷(60.75万亩),新北区5967公顷(8.95万亩),上述基本农田分别在地域上落实;在此基础上,划定禁止、限制与适宜建设用地区域范围。上述基本农田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予以严格保护,并列为禁止建设区;不得随意征用或改作他用,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挖河、取土、采石、采矿、建房、堆放固体废弃物,限制

20、进行非农业开发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确实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应按法定程序报批。第25条 水域湿地生态空间和低山丘陵林地生态空间及管制包括江(长江)、河(京杭大运河、德胜河等)、湖(太湖、滆湖、长荡湖等)等水面及沿岸湿地和山(东部芳茂山、北部小黄山、南部竺山、西部茅山、西南部的溧阳南山)等地区均为重要的绿色生态库,应严格保护,保障市域范围的生态平衡。第26条 城镇发展空间及管制按照市域城镇现状和城市化发展趋势,市域形成东部平原城镇发展区、西部平原城镇发展区及西部低山丘陵城镇发展区。东部平原城镇发展区:常州市区所辖城镇,规划形成“一城七片”的城镇结构,中心城区按照“拓展南北,提升中心”的空间

21、发展战略指导城市建设,北部沿长江18公里岸线,合理安排常泰过江通道、城市生活岸线、万吨及千吨级港口、水利枢纽、取水口等用地,按照“集约化、规模化”思路,加快工业布局的调整,促进旧区有机更新,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创造条件。中心城区外围城镇建设按“七片”要求相对集中,把七片中心建成经济发达、现代化生态城镇。西部平原城镇发展区:金坛、溧阳两市城区及平原区的别桥、上黄、儒林、尧塘、指前等城镇。促进金坛、溧阳建成两个中等城市,加快发展高科技、无污染工业;打造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生态型城镇。西部低山丘陵城镇发展区:主要有薛埠、竹箦、上兴、戴埠等城镇,主要向生态型、旅游型城镇发展,限制小水泥工业发展,禁止发展

22、印染、造纸、化工等污染行业。第27条 与周边城市协调依据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2020)等相关规划,加强与无锡等周边城市市际绿色开敞空间的间隔,划出不少于2公里的禁止建设区,防止城市连片发展;合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有效协调上下游港口分工,合理保护沿江水源,控制排污口设置;有效协调区域供水、水环境治理及用地布局。第三节 交通网络布局第28条 交通发展策略按照国家及长江三角洲的运输通道规划,切实保障运输通道的建设。引导生产要素的有序集聚,促进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构筑“1小时交通圈”,覆盖长三角北翼主要城市,“2小时交通圈”覆盖长三角南翼的杭州、湖州、宁波等城市。按照全省生产力布局和苏锡常都市圈规

23、划,加强与苏中苏北的交通联系,形成服务于常州产业总体布局和城镇发展布局,与常州境内运输通道布局相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产业开发和城镇发展的战略依托。第29条 交通网络布局加强铁路、公路、航道和机场的建设,建立健全、高效、畅通、便捷、安全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按照国家、省区域交通网规划,常州市域形成“两纵六横”的铁路网络;形成“三纵四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五纵七横一通道”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等国家水运主航道为骨架、常州港为主枢纽的“三纵两横一港”水运主航道网络,实现内河航道网络化;扩建常州航空港。构建由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组成的常州市域综合交通体系。第四节 产业发展规划

24、第30条 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专业化为基础、高附加值为主导、战略新兴产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实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实现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有机整合,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专业分工,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31条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向高效型、生态型、品牌型和外向型转变,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调整,努力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长三角都市圈优质农副产品供应中心。第32条 集中力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

25、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发展计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建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向“一核八园”和特色产业基地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做强产业链,打造具有主导产品、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特色园区。第33条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和品质提升。重点突破生产性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业、金融服务业等)、创意产业(软件、动漫、

26、网络游戏、服务外包、设计服务等)、旅游业(环球恐龙城、春秋淹城、天目湖、太湖湾等),提升商贸流通业(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要素市场、商品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房地产业(旅游地产、科技地产、养老地产等),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提升全市现代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第五节 风景旅游规划第34条 目标定位1充分利用常州市域江、河、湖、山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以观光旅游和商务旅游为主体,逐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争创国家文化旅游名城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规划至2020年旅游总人次当年达46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2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5%左右。第35条

27、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规划建设六处重点景区和六处次重点景区。六处重点景区为:天宁风景名胜旅游区、环球恐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淹城遗址公园和西太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常州环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茅山旅游度假区;六处次重点景区为:市区游憩商务区、小黄山旅游度假区、清明芳茂山风景区、溧阳历史文化旅游区、金坛城南旅游区、洮湖(长荡湖)旅游区。2发展人文景观与革命传统观光旅游。保护和修缮革命先烈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旧居、恽代英故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列馆、常州革命史纪念馆、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保护和修缮常州名人馆藏和故居,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纪念馆、美术家刘海粟美术馆和吴青霞艺术馆、文字训诂家段玉裁

28、故居、经学家洪亮吉故居、清代诗人黄仲则故居、教育家庄蕴宽故居、史学家吕思勉故居、藤花旧馆,以及常州博物馆、书画馆、花木盆景馆、屠一道根雕馆、科技博物馆等;规划建设展现常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常州名人苑。3建设常州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区(点)联网运行,并与江浙沪各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无缝”对接,互送客源。4合理布局旅游宾馆、饭店、旅游用品市场等配套设施,开发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第六节 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第36条 市域划分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引导建设区和生态改进区四大生态功能区,各生态功能区按照不同生态管治要求进行规划控制。严格保护沿江地区、沿湖(太湖、滆湖、长荡湖等)地区、沿

29、河地区、低山丘陵和水库库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平衡。1结合水系拓浚和新建,加强市域内长江、滆湖、长荡湖、天目湖、太湖之间的沟通,建立完善的生态水网系统。2完善绿色体系,加强外围生态屏障的建设,规划建设小黄山、芳茂山、竺山、淹城、新芳桥、长荡湖六处森林公园。保护沿江、沿湖、沿河等湿地,建设和控制绿色廊道:沿长江原则上不小于50米,“三湖”(太湖、滆湖、长荡湖)原则上不小于100米,主要水库原则上不小于100米,主要河道两侧原则上各50100米。3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农业体系。4加强市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好金坛磨盘山和方山以榉树为主的落叶宽叶林。第37条 环境保护1治理水污

30、染:加强“三湖一河”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在无法纳入市政管网地区推广小型生态处理设施及综合利用。2发展生态农业:限制化肥、农药用量。推广农村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河泥沤肥,改善河塘水质。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贯标,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全面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和生态处理。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的建设,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逐步实施达标排江,改善地表水质量;推广使用天然气,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行集中供热,实施烟气脱硫;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控制交通和工业等噪声污

31、染;加强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加快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步伐。第七节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38条 指导思想从社会整体效益出发,突破行政界限,实行区域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引导市域人口、产业有序集聚。第39条 给水常州市区:全面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供水范围覆盖市区,并向辖市金坛市供水。以长江为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下水、京杭大运河、滆湖及其他水质相对较好的水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保留西石桥水厂、第二水厂,移建湖塘水厂,扩建魏村水厂、礼河水厂、小河水厂。金坛市:以长江为主水源,长荡湖、茅东、海底水库等为应急备用水源。常州魏村水厂及新建长荡湖水厂向金坛城区及市域东部、北部及南部平原地区

32、供水,茅东、海底等水库水厂向西部丘陵地区供水。溧阳市:以沙河、大溪水库为主水源,西、南部山区诸水库为辅。扩建燕山和清溪水厂,适度发展水源安全的乡镇水厂,实现区域统筹供水。第40条 污水处理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城镇污水处理率:近期达90%,远期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近期达70%,远期达90%以上;远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常州市区80,辖市城区75,镇区70。城镇污水处理程度达到三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并应符合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标准。常州市区

33、扩建江边、戚墅堰、牛塘、武南、湟里、横山桥、横林、漕桥等城镇污水处理厂;金坛市域污水处理划分为7大系统共7座污水处理厂,扩建第一、第二、儒林、薛埠、直溪、指前污水处理厂,新建朱林污水处理厂;溧阳市域污水处理划分为4大系统共5座污水处理厂,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建花园、社渚、南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埭头污水处理厂。对城镇污水管网能够到达的农村地区应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城镇污水管网不能到达的边缘地区,可参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2008年试行版)(苏建村2008154号),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就地解决。第41条 燃气与国家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战略协调,市域以天然气为主气源,并逐步形

34、成城乡一体化的天然气环网。近期燃气气化率达99,远期达99以上。门站设置:沿西气东输长输管道,设置福成、东尖和金坛三座门站;沿川气东送长输管道,设置春江与郑陆两座门站。第42条 成品油建设江苏成品油输送管道及常州油库(分输站),满足辐射常州市区和金坛市用油需要。第43条 供电合理布置电源点,电源与电网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把常州电网建成为高电压、大容量、装备先进、生产调度灵活、供电安全可靠、运行管理自动化、现代化的智能电网。1配合国家特高压电网发展,建设800kV溧阳换流站;2扩建常州电厂;3改造戚墅堰电厂,扩建燃气机组;4新建500kV竺山变、芙蓉变、茅山变、溧阳变,扩建武南变、晋陵变;5在市域

35、内新建和扩建奔牛、新龙、卞墅等多个220kV变电所及配套线路。第44条 信息化贯彻“统筹规划,鼓励竞争,联合建设,互联互通”的方针,规划期末建成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现代化的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覆盖全市、联接全国、通向世界的高速信息网络。普及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将常州市建成数字城市。第45条 防洪常州市中心城区运北片采用200年一遇标准,其他城区和金坛、溧阳两市城区采用100年一遇标准,一般镇区采用50年一遇标准。地面沉降区域在确定防洪堤堤顶、桥梁和建设区室外地坪等高程时,还应考虑地面惯性沉降值。第46条 生活垃圾处置按焚烧与卫生填埋相结合的原则,在常州市区建设戚墅堰、西夏墅

36、、牛塘三处生活垃圾焚烧暨热能利用综合厂,完善夹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金坛市建设薛埠垃圾焚烧填埋场;溧阳市建设上兴垃圾焚烧填埋场。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空间结构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第47条 城市性质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城。第48条 市区人口规模2015年达380万人左右;2020年达420万人左右。第49条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015年达225万人左右;2020年达248万人左右。第50条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2015年总建设用地约274.5平方公里,人均约122平方米;2020年总建设用地约298平方公里,人均约120平方米。 第二节 市区用地布局结构第51条

37、统筹区域发展,市区形成“一城、七片”的结构形态。一城:即常州中心城区。七片:即中心城区外围七个片区孟河、奔牛、邹区、湟里、雪堰、洛阳和横山桥片区。第52条 中心城区外围各片区职能1孟河片区:包括孟河、西夏墅两镇,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孟河镇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和汽摩配加工、纺织业。2奔牛片区:包括奔牛、罗溪两镇,利用航空港和沪宁铁路常州西货场的优势,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并适度发展电子和机械等先进制造业。3邹区片区:邹区镇域范围,利用邹区灯具、凌家塘农贸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市场物流、灯具加工等特色产业。4湟里片区:湟里镇域范围,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特色农业、观光旅游

38、业及生活居住,适当发展机电产业。5雪堰片区:雪堰镇域范围,利用区位及环太湖资源优势,发展滨湖休闲旅游业。6洛阳片区:包括横林、洛阳两镇,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发展电子、建材、办公家具等制造业,适度发展相关市场物流。7横山桥片区:包括横山桥、郑陆两镇,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并充分挖掘横山桥及焦溪的历史人文及自然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及现代物流业。第三节 市区四区划定第53条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为城镇空间合理布局提供依据。第54条 禁建区:主要包括魏村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长江(常州市区段)、环湖重要生态湿地保护区;青果

39、巷、前后北岸、天宁寺舣舟亭、杨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及淹城遗址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高速公路、铁路、快速路及三级以上河道两侧的绿色廊道。禁建区属于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的重点保护地段,禁止进行与生态及历史文化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第55条 限建区:范围为魏村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市政公用设施控制用地区、湿地保护区的缓冲区、农业生产空间等。限建区为具有一定自然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以预留控制为主。第56条 已建区:指以2009年为基准期的建成区,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用地布局,结合城市设计和历史文化保护,优化

40、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促进公共设施改善和绿化建设,改善现有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第57条 适建区:除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外,适宜进行集中建设的地区。一般包括工业开发区、生活居住区等。适建区的建设活动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程度内有计划进行;新区开发应发挥交通引导作用,循序进行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同时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坚持节约和集约发展,形成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区。第四节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职能第58条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拓展南北,提升中心。第59条 中心城区结构形态“一主两副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第60条 中心城区职能一主即主城区,范围为北起沪蓉高速

41、公路,南至常合高速公路,西起常泰高速公路,东至常合高速公路,为常州城市的本体;包括中心、高新、城西、湖塘、城东五个组团;其主要功能为生活居住、公共服务、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规划建设“两圈”(市河和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圈)、“五区”(三片历史文化街区和城北现代旅游休闲区、淹城遗址公园和西太湖生态休闲区)、“一城”(以职教科研为特色的科教城)、“三园”(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区)、“三中心”(行政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两副即中心城区的南北两个新区。南部新区以常州西太湖生态休闲区和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主要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现

42、代物流、生活居住和休闲度假产业;北部新区以高铁新城为核心,主要功能为商务商贸、生活居住、港口和先进制造业。多组团即中心组团、高新组团、城西组团、湖塘组团、城东组团、新龙组团、新港组团、武南组团、空港组团和西太湖组团,其范围和主要职能分别是:1.中心组团:西起龙江路,东至青洋路,北起龙城大道,南至京杭大运河西段。是全市的商贸、金融和文化中心。通过“控制、疏散、重构”等方式,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城市形象。2.高新组团:西起德胜河,东至青洋路,北起沪蓉高速公路,南至龙城大道。积极实施“退二进三”策略,推进产业升级,建设机电一体化、动漫、电子、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市行政中

43、心、大型生活社区、现代旅游休闲区和城市北部商贸副中心。3.城西组团:西起德胜河及京杭大运河北段,东至龙江路,北起龙城大道,南至京杭大运河西段。主要功能为生活居住、市场物流及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机械制造等先进制造业。4.湖塘组团:西起常泰高速公路,东至青洋路,北起京杭大运河中段,南至常合高速公路。主要功能为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商务商贸、文化旅游、职教科研、生活居住等,是以高等职教和淹城遗址为特色的综合组团和城市南部商贸副中心。5.城东组团:西起青洋路,东至常合高速公路,北起沪蓉高速公路,南至常合高速公路。主要功能为机车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及现代物流业,为城市东部副中心,予以适时开

44、发。6.新龙组团:西起德胜河,东至江阴市界,北起规划镇南铁路,南至沪蓉高速公路。主要功能为区级行政、商贸商务服务中心、生活居住、电子光伏、生物医药和高新技术研发。7.新港组团:西起德胜河,东至江阴市界,北起长江,南至规划镇南铁路。主要功能为港口、化工、环保、能源、现代物流及城市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大型市政公用设施。8.武南组团:西起滆湖,东至青洋路,北起常合高速公路,南至前黄镇。主要功能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和西太湖生态商务科技。9.空港组团:西起井冈山路,东至常泰高速公路,北起沪蓉高速公路,南至龙城大道。主要功能为现代物流、新能源、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业。10.西太湖

45、组团:西起孟津河,东至武宜运河,北起场北河,南至滆湖。主要功能为生态旅游休闲、动漫、生活居住等。第五章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第61条 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原则加强土地资源需求调控和管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安排,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加强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积极引导建设用地混合使用。 规划中心城区2020年建设用地29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绿地、交通用地及市政设施用地。第一节 居住用地第62条 规划居住用地共6950公顷,人均居住用地28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23

46、.3%。第63条 中心城区形成新龙、飞龙、五星、清潭、茶山、湖塘、淹城、北港、青龙、红梅和西太湖11个居住片区,以及新港、新魏、薛家、新闸、武南、马杭、兰翔、三井、东方、雕庄和戚墅堰11个居住区(详见表5、中心城区各居住区位置与规模表)。第64条 居住用地规划建设要求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2以成片开发为主,严格控制零星开发;3推进新型社区住宅建设,生态住宅建设,节能住宅建设;4以多层、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为主,禁止别墅建设;5确保中小户型和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屋的建设。第二节 公共设施用地第65条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共4100公顷,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6.5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13.8%。第66条 行政办公用地保留和完善龙城大道北侧的市级行政公共服务中心、延政路北侧的武进区行政中心、东方大道北侧的戚墅堰区行政中心、星港大道北侧的钟楼区行政中心;在新龙组团新建新北区行政中心,在竹林路北侧新建天宁区行政中心。其他行政办公用地结合组团中心的建设相对集中布局。城市基层治安管理机构设施用地结合组团中心、社区中心合理布局。第6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