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阅读中批注.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21784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阅读中批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阅读中批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阅读中批注,在批注提高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由于所受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千个,才会呈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今,由于它在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的频现,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 一年来,我们探索并实践着批注式阅读,学生在这个批注过程中发展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同时他们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而我们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也因学生的精彩批注而陶醉,下面就学生在课内外批注式阅读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在具体操作上,我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预习反馈,确立目标:课前预习,然后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汇总交与老师,教师参照反馈信息设计教学重点——课文研读批注的问题或话题。 2、辅助解读,扫清障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疑难,将知识性问题和学生无法体验和认知的问题加以介绍或讲解,比如《藤野先生》写作时中国所处的特殊时期、高尔基《海燕》的写作背景等,这些不是青少年凭简短的人生经验就可以立刻理解的,所以需要教师做必要的解读,为批注扫清障碍,使得学生思考活动更加简明,阅读更加专一。只是这种辅助性解读的出现并不固定,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随机出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大小环节中。 3、精读文本,定向评点: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所谓“精”,就是在具体研读的目标和要求的指引下,引导学生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更加直接深入地仔细揣摩文本,做到有的放矢。所谓“定向”也就是“宁可断其一指,绝不伤其十指”,追求一课一得,克服浮躁的读书风气,以扎扎实实的态度解读文本。每篇课文每节课评点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参照教学要求,有的课文评人物,有的评结构,有的评语言,有的评手法。虽然定向使学生的思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不是对思维的束缚,而是一种规范和矫正。 4、分享感悟,提升思维。之所以将这个环节定为“分享”,那是因为和“交流”相比,“分享”更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感悟和发现的乐趣。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那种状态下,师生的思维、情感、态度都积极调动起来,且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到文本中,思维开放流畅,师生的界限在此时已经淡化,大家都是读者,共同体验作品给大家带来的艺术魅力,共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所谓“提升”,仍然一种“分享”,不过是通过教师的推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更上一层楼。这里面有通常教学中采用的策略——总结、归纳、点拨,但也有作为一个“读者”的教师主动的参与,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感悟与学生共同分享。比如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批注过的课本,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师生互相评点等等。 先“学”后批。所谓“学”就是一种模仿。在开始实施批注法之前,我先结合相关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批注的范本,以便他们可以先行动起来。批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引导: (一)写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二)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学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 (三)、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四)、 评价式批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里经常用到。他们往往在品味了诗词以后,会对部分诗词作出评价式的批注。 批注可以张扬个性,驰骋思维,让思想远航,是心赏,用心赏的过程; 批注是共欣赏的合作,是相与析的探索,屏足而谈,举案共话; 批注是对话: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 袁宏道说:好的批注能“借彼舌根,通人慧性,假彼手腕,开人心胸”。诚然,我们的学生不是文艺评论家,所写的批注不太可能“通人慧性,开人心胸”,但却很可能“通己慧性,开己心胸”。若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阅读也才能真正充满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