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9、范进中举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两节 执笔: 审核:初三语文组 授课时间:第十二周 学案编号:13-19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难点预测】本文的讽刺艺术。【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作者与儒林外史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共五十五回,刻画了1
2、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额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儒林外史大概成书于公元1750年前,即吴敬梓50岁以前,当时正值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镇压武装起义,大兴文字狱的同时,用考八股、开科举来笼络士人,用提倡理学的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度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度,不愿参加科举,
3、憎恶士子们醉心科举,热衷功名利禄的风习。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地事物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二、关于科举制度: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
4、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课前自主学习【预习作业】1
5、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星宿( ) 斋公( ) 醉醺醺( ) 癞蛤蟆( ) 阎王( )攥( ) 带挈( ) 啐( ) 簇拥( ) 侥幸( ) 2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 倒运: 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 商酌: 3、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小说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围绕这个中心事件,作者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了哪两个时间段的情况?梳理故事情节:一、(1)前文尾声,交代本文故事背景。二、(2)开端:向 借钱反而被骂,瞒着 应试。三、(3-4)发展:发榜之日,因 奉母命 。喜报忽到, 把他拉回家。四、(5-9)高潮:范进中举,发疯被 打。五、(10-12)结局: 来访,赠金赠房。课堂合作探究环节一:【小组析疑
6、】环节二:【小组探究展示】环节三:【双基训练测评】及【能力提升】一、分析人物形象(一)、分析胡屠户: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胡屠户的段落,完成表格:胡屠户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动作神态来时拿一副大肠、一瓶酒走时横披衣服,腆着肚子语言称范母“老太太”称范进“贤婿”我小老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体面的相貌”“是你长亲”“我不得不教导你”2、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胡屠户?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二)、分析范进1、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情况中举前中举后住吃用社会地位2、 依据表格说说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分析乡邻们与张乡绅1、阅读课文,找出写乡邻们
7、与张乡绅的段落,完成表格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乡邻们语言不予理会动作张乡绅语言不识范进神态2、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二、讽刺艺术:1、本文写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 手法虚构出来的,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2、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 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 、 、 的市侩性格。3、运用 揭露人物矛盾,如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
8、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 ;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 。三、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写范进 一事,运用 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 ,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 课后巩固提升一、阅读文章选段,回答后面文题。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
9、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房下收
10、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1选文第一段除了从 、 、 等方
11、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 描写。(3分)2用“”将第一段分为五层,并概括层意(每层层意不超过6个字)。(6分)第一层_ _ 第二层_ _第三层_ 第四层_ _ 第五层_ 3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动作是_ _ ,表情是_ _。 (2分)4第二段中写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说明了什么?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何用意?(2分) 5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联系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6范进喜疯这一情节,用的虽是 的写法,但不失真且令人可信。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生活的真实,即“中举发疯”是当
12、时生活中“会有的实情”;另一方面是艺术的真实,即作者运用 和 相结合的描写方法,使人物穷形尽相,跃然纸上。 (3分)7文段写范进的疯癫,刻画出一个为 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批判了 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分)8范进言语中的“好了!”“好!”的言外之意是 。(2分)9对于塑造范进的形象来说,文中写老太太、报录人和邻居的内容都属于 描写。(2分)10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答:众人大眼望小眼答: 11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2分)A. 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 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C. 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
13、。 D. 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二、课后问题探究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3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课题:19、范进中举(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预习作业】3、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小说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范进中举 围绕这个中心事件,作者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写了哪两个时间段的情况?中举前和中举后梳理故事情节:一、(1)前文尾声,交代本文故事背景。二、(2)开端:向丈人胡屠户借钱反而被骂,瞒
14、着丈人应试。三、(3-4)发展:发榜之日,因家里断炊奉母命集上卖鸡。喜报忽到,邻居把他拉回家。四、(5-9)高潮:范进中举,发疯被胡屠户打。五、(10-12)结局:张静斋来访,赠金赠房。课堂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一)、分析胡屠户: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胡屠户的段落,完成表格:胡屠户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动作神态来时拿一副大肠、一瓶酒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走时横披衣服,腆着肚子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语言称范母亲家母、老人家老不死的老娘“老太太”称范进现世宝、“贤婿”我小老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老爷,天上的星宿、文曲星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15、”“体面的相貌”“是你长亲”“我不得不教导你”老爷、姑老爷今非昔比2、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胡屠户?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对比、 嗜钱如命、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市侩 (二)、分析范进1、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情况中举前中举后住茅草棚三进三出的房子吃小菜饭、猪油未曾吃过两三回肉用卖鸡救命有人送钱社会地位比平民百姓高比胡屠户低下比胡屠户高3、 依据表格说说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懦弱无能、逆来顺受,因不能考中而自卑;热衷功名,一旦功名到手便如痴如醉;灵魂扭曲、圆滑世故。(三)、分析乡邻们与张乡绅1、阅读课文,找出写乡邻们与张乡绅的段落,完成表格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乡邻们语言不予理会范
16、老爷、范相公动作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张乡绅语言不识范进亲切的世弟兄,如至亲骨肉一般神态急了2、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乡邻:对不幸者麻木无情,对有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世态炎凉)张乡绅:虚伪、圆滑、世故。结交新贵,为的是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官场结党营私)二、讽刺艺术:1、本文写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 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2、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 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
17、的市侩性格。3、运用 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矛盾,如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三、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课后巩固提升一、阅读文章选段,回答后面文题。
18、1选文第一段除了从行动语言外貌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 侧面 描写。(3分)2用“”将第一段分为五层,并概括层意(每层层意不超过6个字)。(6分)第一层(范进不看便罢,不省人事)写昏蹶;第二层(老太太慌了,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写疯跑;第三层(走出大门不多路,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写跌倒;第四层(众人拉他不住,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写疯走上集;第五层(老太太哭道再为商酌)写众人的反应。3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动作是拍手,表情是笑_ _。 (2分)4第二段中写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说明了什么?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何用意?(2分) .说明中举发疯在当时不是个别现象。安排这
19、一情节表现了作者对这类读书人的无情鞭挞,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切痛恨和无情批判。5作家对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细。众邻居劝说的话,称范进为范老爷,又主动提出要拿鸡蛋酒米,联系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6范进喜疯这一情节,用的虽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且令人可信。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生活的真实,即“中举发疯”是当时生活中“会有的实情”;另一方面是艺术的真实,即作者运用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的描写方法,使人物穷形尽相,跃然纸上。 (3分)7文段写范进的疯癫,刻画出一个为追求功名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批判了 封建科举制度 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0、。(2分)8范进言语中的“好了!”“好!”的言外之意是 “我”终于中举了,有钱有势了,有好日子过了,可以享福了 。(2分)9对于塑造范进的形象来说,文中写老太太、报录人和邻居的内容都属于 侧面 描写。(2分)10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答: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众人大眼望小眼答: 烘托范进疯的不可思议11文中写范进见报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A.)(2分)A. 喜讯来得太突然,不敢轻易相信。 B. 范进已沉浸在喜悦之中。C. 范进已处于疯癫状态。 D. 范进对中举无动于衷。二、课后问题探究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21、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课文研讨”中已指出,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但学生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认识说出来,理由说得充分些。不要强求统一。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第一问: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详见“课文研讨”中有关的部分)。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从“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句话可以看出);中举后竭力拉拢他(主动前来贺喜,叙“世好”,赠金又赠房)。第二问: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3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