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写景游记类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结合文言语境对文句、文意的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复习重点难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写景游记类文言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复习方法:讲析法、 品读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一教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 激趣导入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无数的古代仁人志士或遭贬谪或遇失意之时,他们一个又一个徜徉于山水之间,排遣内心的抑郁忧愁,寄情抒怀,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美文佳作。今天让我们走进游记散文中,感受那一份情怀与抱负。二、 认识游记 文
2、体阐释: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写景游记类文言文,常常以人物作为观赏的主体,描写其所看到的景物。 思考:我们学过的写景游记类文言文有哪些?(学生交流)明确: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满井游记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 三 峡 三、阅读方法指导:理思路-抓景物-析主旨1、理清思路,明确写景顺序。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一般要按照写景的顺序或者作者的游踪来构思,初读文章,首先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写作顺序,明确每段所写内容。练一练:(1)思考:我来填,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3、 ),( ),潭中的气氛。交流后明确: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写作顺序:地点的转换。方法;寻找方位词(移步换景)+作者游踪(2)探究:郦道元三峡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水?为什么先从夏季写起?交流后明确:明确: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方法:寻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2、鉴赏景物,体会景物特点。写景游记类文言文重在写景及表达感情。首先要浏览全文,确定写景的句子,其次分析景物特征。(1) 语言品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小组合作交流,明确。赏析:作者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清凉、明净;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的姿态
4、,仿佛触手可及。此句营造了一个幽美肃穆、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赏析角度修辞手法答题格式:修辞手法+作用+内容(情感主旨)我来赏: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满井游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加油站: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
5、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设问:自问自答,引入注意,启发思考。(7)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赏景品情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汀(t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景物特点鲜明;排比工整,词采优美,骈散句运用,语句整齐富有气势,长短句错落有致,抑扬变化,富有音韵美。赏析角度:句式。方法:句式特
6、点+作用+景物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柳宗元小石潭记赏析: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赏析角度:写作手法答题格式:写作手法+内容(景物+特点)+情感主旨 知识窗:正侧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情景交融(包括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的很紧密。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
7、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赏析: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氛围,抒写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3、明确意图,把握文章主旨。此类文章并不单纯是为写景,大多都会借写景或游历阐明道理,或寄寓明确的写作意图。阅读文章时,要重点把握体现义理或写作意
8、图的语句,也就是作者游览后的心得、感悟。在此基础上,借助阅读分析,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概括。(1)例:记承天寺夜游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表现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我排遣。 答题角度:关键词答题方法:词语含义+语境义+内容(情感主旨)(2) 了解背景 体悟情感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
9、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答题技巧: 结合背景+写作意图(情感主旨)(3)析主旨,较异同:寄情山水是古代文人志士在人生失意时,排遣郁闷心情常常采用的方式,在山水间徜徉,在游记中抒怀,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篇篇美文佳篇。思考:下面的三位古代名人均遭遇贬谪,面对境遇,他们在山水之间是怎样排遣柳宗元-贬谪柳州-小石潭记-欧阳修-贬放滁州-醉翁亭记-范仲淹-贬官邓州-岳阳楼记-明确:柳宗元-贬谪柳州-小石潭记-凄苦郁闷难以排遣。欧阳修-贬放滁州-醉翁亭记-自得其乐与民同乐。范仲淹-贬官邓州-岳阳楼记-忧乐天下济世达观。 对接中考我来做中考指导61页文言文阅读五。 作业:单元测试卷45页(三) 43页(一)对比阅读。写景游记文言文阅读小结1、理清思路,明确写景顺序。 2、鉴赏景物,体会景物特点。3、明确意图,把握文章主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