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10T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90774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10T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210T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210T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210T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210T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200CCS G 093210扬州市地方标准DB 3210/T 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Guidelines for safe production of ceramic-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es2023 - 12 - 29 发布2024 - 01 - 29 实施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210/T 1155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25 生产过程安全技术要求26 安全管理要求37 应急管理4参考文献5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2、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扬州市应急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宝应县应急管理局。本文件参与单位: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勇、陈书勇、刘毅、殷广、戴伟、潘承莹、张景臣、李卫华、燕平、温子悦、焦阳、经理俊、圣鑫、吉祖磊、邹建桥。DB 3210/T 11552023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安全生产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生产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3、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8196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560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 1791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4、范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5036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7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AQ 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正)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dust explosion hazardous area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本文件主要指混料间。铝粉粉尘 powdered aluminium在大气中(或气态氧化剂中

5、)依其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铝或铝合金微小颗粒,包括含有铝或铝合金微小颗粒的纤维和飞絮。5混 料 mixing将铝粉、氧化铁、石英砂粉料等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的过程。铝热反应 thermite experiment在钢管内部加入铝粉和氧化铁等混合物,钢管高速旋转过程中点火产生反应,从而在钢管内壁形成熔融的刚玉(AlO)和铁,凝固后形成陶瓷复合内壁的生产过程。4 基本要求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生产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爆炸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估, 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依照 GB 15577 以及本文件要求采取粉尘防爆安全措施。 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混料间、

6、铝粉储存仓库等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 GB 50016 及 GB 55037 的要求, 厂房、仓库建筑物防爆泄压设计应符合 GB/T 15605 的要求。 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混料车间、铝粉储存库房的防雷设计应符合 GB 50057 的要求。 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混料车间、铝粉储存库房通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应符合GB 50019 的要求, 送、排风系统防火安全应符合 GB 50016 的要求,集中通风、采暖和空调管线在管线进入粉尘爆炸环境危险区域之前应设置防火阀,空调系统的制冷(热)装置不得设置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域。 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混料间、铝粉储存库房不得采用产生明火、高温和释放可燃气体等存在粉尘

7、爆炸危险的生产作业方式及工艺、工具,不得设置和使用存在产生爆炸危险的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气瓶、加热及蒸汽系统的设备和装置。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混料车间、铝粉储存库房应按照 GB 55036 的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 采用 D 型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出入口、生产区域及重点危险设备设施等部位,应按照 GB 2894 要求设置显著的安全警示标志。5 生产过程安全技术要求 布局及建构筑物要求5.1.1 混料间应独立设置,铝粉应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混料间、铝粉储存所在厂房、库房火灾危险性应按照 GB 50016 及 GB 55037 的判定,与其他厂房、仓库、重要公共建

8、筑、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当符合 GB 50016 及 GB 55037 的相关规定。5.1.2 混料间所在建构筑物宜为框架结构的单层建筑,其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为多层结构应为框架结构。若设置在联合厂房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布置在联合厂房的外侧;b) 混料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4.0 h 的防火墙,与其他加工方式的作业区域隔离。5.1.3 混料间、铝粉储存仓库梁、支架、墙体及设备等应具有便于清洁的表面结构。5.1.4 混料间、铝粉储存库房不应设置员工宿舍、休息室、办公室、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5.1.5 混料间、铝粉储存库房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应符合 GB 55037

9、的要求。 储存安全5.2.1 混料作业区不应存放铝粉原料。5.2.2 仓库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铝粉在储存时应密封使其与空气隔离,防止氧化。5.2.3 铝粉存放过程中不应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物垫底高度一般应不小于 15cm,或采取其他防水、防潮措施,防止铝粉遇湿自燃。5.2.4 铝粉储存仓库照明、通风等电气设施及电气线路的设置应符合 GB 50058 防爆要求。5.2.5 铝粉储存仓库入口处应设置人体导除静电装置,机械通风设施电机应按照 GB 50303 要求与库房接地体连接。5.2.6 铝粉储存仓库堆垛间距应符合 GB 17914 中 6.2 的相关要求,不应储存于地下或半地下。 装置、工

10、艺安全技术要求5.3.1 混料间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 GB 50058 的要求,并落实设备设施保护接地和防静电等措施;非防爆型电气设备不应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使用,包括非防爆型的机动车辆。5.3.2 混料间取料、计量、出料、疏通、清理等作业工具材质应为铍铜合金、木质等,不得使用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工具。5.3.3 混料间作业人数应控制在 12 人、非混料作业人员不应进入。5.3.4 应采用敞口式混料机,不应使用密闭式混料机。5.3.5 混料间内物料不应超过 1 昼夜用料,应当班清理混料机内剩余物料。5.3.6 工艺设备的轴承应密封防尘并定期维护。使用皮带传动时应设置打滑监测装置,当发生皮带打滑时,应

11、自动停机或发出声光报警信号。5.3.7 当存在静电引燃危险时,除应符合 GB 12158 相关要求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措施; 不便或工艺不准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直接用于盛装粉料的器具、输送粉料的管道(带)等,应采用防静电材料制成;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进行防静电跨接;操作人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5.3.8 在工艺流程的进料处,应设置能除去混入料中杂物的磁铁、气动分离器或筛子等防止杂物进入的设备或设施,并定期检测。5.3.9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铝粉末与不锈钢摩擦产生火花,不应采用洒水及吹飞等

12、方式。5.3.10 混料区、装料区作业现场应及时清理,防止粉尘积聚,不应采用洒水或吹扫等形式,清理周期应符合 AQ 4273 有关要求。5.3.11 离心作业时,离心机应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防护罩应符合 GB/T 8196 相关要求。5.3.12 冷却区应与其它作业区域隔离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 GB 2894 相关要求。5.3.13 存放钢管地面应保持干燥,离心等作业场所不应存在积水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6 安全管理要求 企业应建立粉尘防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含粉尘清扫)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应包含防范粉尘爆炸的安全作业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企业应开展粉

13、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规定的学时要求,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爆炸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企业应根据本文件并结合自身工艺、设备、粉尘爆炸特性、爆炸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定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定期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检查。企业应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企业应为存

14、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区域作业人员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尘口罩等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 企业至少每半年对粉尘爆炸环境危险区域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监测报警装置和控制装置进行一次维护检修,检维修作业,应当实行专项作业审批。作业前,应当制定检维修专项方案;对存在粉尘沉积的设备设施进行动火作业前,应当清理干净内部积尘和作业区域的可燃性粉尘。作业时,生产设备应当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检维修工具应当采用防止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作业后,应当妥善清理现场, 作业点最高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方可重新开始生产。 当需要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并取得动火作业证;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作业场所

15、 10 m 范围内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动火作业区段内涉粉作业设备应停止运行;动火作业的区段应与其他区段有效分开或隔断;动火作业后应全面检查设备内外部,确保无热熔焊渣遗留,防止粉尘阴燃;动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粉尘进入作业场所;动火作业过程中,应安排监护人员全程监护。 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及控制等安全设备设施应确保持续有效,不应擅自更换或停止使用。7 应急管理 企业应按 GB/T 29639 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有关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发生火灾或者粉尘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撤离疏散全部作业人员至安全场所,不应采用可能引起扬尘的应急处置措施。参 考 文 献1 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6号)2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3 关于宁夏银川大多天盛金属陶瓷技术有限公司“628”较大爆炸事故情况的通报(2021年7月8日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