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3_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9026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_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53_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53_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53_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53_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53CCS B 15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2023 - 11 - 23 发布2024 - 02 - 23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T 121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云南省林业和 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泽桑梓、尹俊、季梅、杨倩、贺娜、李品荣、刘玲、陈剑英、庞静、李永进、 李婷。IDB53/T 12112023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草原毒害草调查及防治的草原生产分类、草原毒害草类别划分、调查、分级、防治等 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原毒害草调查、分级及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40451 草原与牧草术语HJ 556

3、 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GB/T 4045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样地 Sample plot一定区域内对草原进行调查研究所选取的代表性地段。 来源:GB/T 40451-2021,3.3.6,有修改3.2样方 Quadrat样地内具有一定面积的用于草原特征定性定量调查研究的取样点。 来源:GB/T 40451-2021,3.3.83.3草原生物多样性 Grassland biodiversity由草原植物、动物、微生物构成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总称。 来源:GB/T 404

4、51-2021,3.4.33.4毒害草 Poison grass1生产经营草原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grassland依托草原资源,以牧草、饲草生产、植物和动物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经营为主,承载健康休闲、旅游 和文化等社会功能。3.7综合性草原 Integrated grassland兼具有生态公益和生产经营性的草原。4 草原生产分类依据草原生产经营状况可分为生态公益草原、生产经营草原、综合性草原3个类别。5 毒害草类别划分5.1 畜牧毒草自身含有有害化学物质,被家畜采食后引起家畜生理异常、健康受损甚至死亡的植物种类。或可对 家畜造成机械损伤,导致畜产品品质降低甚至

5、死亡的植物种类。5.2 生态毒害草已经或可能使草原栖境和草原生物多样性受到伤害,尤其是对特定的草原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危害的 草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植物种类。5.3 外来入侵毒害草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带来威胁或危害的非本地种,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从境外传入,影响到我国 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草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植物种类;一旦侵入就 可能迅速增加其优势度,造成本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较大变化;以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 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而确定的草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6 调 查6.1 踏查6.1.1 准备2查阅文献资料和当地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部门历史档案资料,有目的的访问或

6、咨询当地农牧民或草原 工作者,了解本地毒害草的种类、分布、发生历期及发生情况,为踏查路线设计做好准备。6.1.2 路线规划与设置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根据当地草原资源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草地类等规划踏查路线。应重点考 虑受人为干扰严重、草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状况不良的草地或历史上草原有害生物频发的草地。踏查路线应具有代表性,避免重复,且涵盖当地所有乡镇和草地类。可利用草原中现有的道路作为 踏查路线。每次踏查前均需规划设置踏查路线,并绘制踏查路线图。草原面积小于2105 hm2的县级行政区,路线踏查面积(路线长度 m100 m)应不小于当地草原面积3;草原面积在2105 hm25.33105 hm

7、2的县级行政区,路线踏查面积应不小于当地草原面积2.5;草原面积大于5.33105 hm2的县级行政区,路线踏查面积应不小于当地草原面积的2。6.1.3 时间与频次选择在毒害草发生盛期,6月8月至少踏查一次。6.1.4 沿路线踏查沿路线开展踏查,发现有毒害草发生即设置踏查点,同一踏查路线上的不同生产分类的草原至少要 设置一个踏查点。相邻两个踏查点之间距离10 km。踏查以踏查点为基本单位,每个踏查点发现的毒害草填入踏查记录表,见附录A.1。6.2 样地调查6.2.1 样地设置满足样地设立条件的乡镇级行政区域均应设置样地,同一草地类至少要设置1块样地。草原面积小于6.67104 hm2的乡镇行政

8、区,样地累计面积应不小于该乡镇草原面积的0.3;草原面积在6.67104 hm22105 hm2的乡镇行政区,样地累计面积应不小于该乡镇草原面积的0.25;草原面积在大于2105 hm2的乡镇行政区,样地的累计面积应不小于该乡镇草原面积的0.2。每一样地面积为0.5 hm2。6.2.2 样地调查设置样地后,调查样地内毒害草种名、代表面积、草原经营类型等基本信息并填入样地调查记录表, 见附录A.2。6.3 样方调查6.3.1 样方设置采取样地内设置样方的方法进行调查。样地内按照样线法或五点取样法设置样方,数量应不少于5 个,每个草本样方面积为1 m2,每个灌木样方面积为25 m2。6.3.2 样

9、方调查3踏查过程中发现毒害草发生、已知的毒害草重点发生区域以及本地区首次发现的毒害草种类时,应 沿踏查路线设置踏查点,并研判是否设置样地。DB53/T 12112023样方设置后,调查测算样方内毒害草以及全部植物的密度、频度、盖度、高度、重量等指标,见附 录B。再用样地内各样方调查指标值的平均值,测算样地毒害草及全部植物的密度、盖度、高度、重量等指标,调查结果填入样方调查记录表,见附录A.3。6.4 重要值测算完成毒害草样方调查后,测算毒害草的重要值Iv()。毒害草重要值测算可用相对密度(相对多 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高度和相对重量的平均值测算,按式(1)计算。与重要值测

10、算相关的各统计单位的解释及计算方法,见附录B。Iv() (1)式 中 : Iv()重要值D相对密度(相对多度) F相对频度V相对盖度(相对优势度) H相对高度G相对重量7.1 分 级测量出毒害草重要值Iv(),对毒害草发生程度分级,发生程度及其指标见表1。毒害草符合两种以上类别属性时,依据轻度区间范围较小的类别对应的“轻、中、重”区间值判定 发生程度。发生程度达到重度,即为成灾。表 1 毒害草发生程度分级表7.2 发生程度判定测算出样地毒害草重要值,依据7.1的规定判定样地中毒害草发生程度,判定结果填入附录C.1。7.3 测算发生面积记录不同发生程度的样地代表面积,测算不同发生程度面积,结果填

11、入附录C.1。统计发生程度达到轻度以上累计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为轻度以下不计发生面积,结果填入附录C.2。8 防 治47 分级及发生面积测算序号类别发生程度轻Iv()中Iv()重(成灾)Iv()1畜牧毒草5Iv2020Iv40Iv402畜牧害草5Iv2020Iv40Iv403生态毒害草5Iv2525Iv50Iv504外来入侵毒害草2Iv1515Iv30Iv308.1 编制方案根据调查结果,明确防治措施,编制防治方案。8.2 防治措施8.2.1 植物检疫严格检疫并检测草种苗,防止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引入。8.2.2 物理防治8.2.2.1 人工除草用锄头、镰刀、尖头药铲、铁锹、轻型机械等人工刈除

12、、拔除、挖除毒害草。8.2.2.2 机械除草毒害草连片发生区,符合农业机械除草作业条件,使用机械刈除毒害草植株,防止其生长及种子产生。8.2.2.3 覆盖(抑草)除草用除草药膜、不透光有色膜、秸秆等,覆盖幼苗期毒害草群落,抑制、致死毒害草。8.2.3 化学除草依据毒害草种类,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HJ 556的规定,合理使用选择性强的化学除草剂,采取茎叶喷洒或土壤处理等方式防治毒害草。8.2.4 农艺措施防治毒害草后,选取乡土物种进行补播并施肥。8.2.5 自然修复防治毒害草后,通过围栏封育等进行自然修复。5AA附 录A(资料性) 调查记录表表A.1给出了毒害

13、草踏查记录表格式。表 A.1 毒害草踏查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 踏查路线编号:踏查时间: 踏查点编号踏查点坐标位置毒害草种名是否需要设置样地样地编号调查员姓名备注经度纬度海拔12345678910注1:此表按踏查路线填写,每一踏查路线填写一张表,踏查点是踏查线路上的一个调查点,要把所有的踏查点调查全部进表格。注2:县名称和代码,按GB/T 226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GB/T10114规定的内容填写。注3:经度:格式为EDDDFFMM.M,其中“E”为“东经”的缩写,D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纬度:格式为NDDFFMM.M,其中“N”为“北纬”

14、的缩写,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海拔:数据格式为保留1 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m)。注4:“毒害草种名”按照中国植物志给出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填写;需要设置样地调查的,在“”里打,并记录样地编号。6表A.2给出了毒害草样地调查记录表格式。表 A.2 毒害草样地调查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 踏查路线编号: 样地编号样地位置设立时间调查员姓名毒害草种名样地面积(hm2)代表面积(hm2)草 原 经营类型备注经度纬度海拔注1:此表根据踏查路线样地设立情况填写,样地是由踏查线路上的踏查点根据踏查结果确定设立的,每一踏查路线样地填写一张表,要把所有的样地调查全部进表格。

15、注2:县名称和代码,按GB/T 226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GB/T10114规定的内容填写。注3:经度:格式为EDDDFFMM.M,其中“E”为“东经”的缩写,D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纬度:格式为NDDFFMM.M,其中“N”为“北纬”的缩写,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海拔:数据格式为保留1 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m)。注4:“毒害草种名”按照中国植物志给出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填写。7表A.3给出了毒害草样方调查记录表格式。表 A.3 毒害草样方调查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样地编号: 样地面积: hm2 草原经营类型: 样地设立

16、时间 样地位置(经度:纬度:海拔:m)样方编号毒害草种名毒害草类别密度(株/m2)频度()盖度()高度(cm)重量(g)调查员姓名调查时间备注注1:每样地填写一张表,要把所有样地内的样方调查全部进表格。注2:县名称和代码,按GB/T 226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GB/T10114规定的内容填写。注3:经度:格式为EDDDFFMM.M,其中“E”为“东经”的缩写,D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纬度:格式为NDDFFMM.M,其中“N”为“北纬”的缩写,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海拔:数据格式为保留1 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m)。注4:“毒害草种名”按照中

17、国植物志给出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填写。8BB附 录B(资料性)各统计单位的解释及计算方法B.1 密度样地单位面积内某毒害草的个体数,按式(B.1)计算。d= (B.1)式中: d密度a毒害草的个数b样地单位面积B.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某毒害草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某毒害草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按式(B.2)计算。D100(B.2)式中:D相对密度d某毒害草的密度,或某毒害草的个体数d全部植物的总密度或全部植物的个体数B.3 频 度样地内某种毒害草出现的样方数占所有样方数的百分比,按式(B.3)计算。100(B.3)式中:f频度c样地内某种毒害草出现的样方数e样地内

18、所有样方数B.4 相对频度相对频度:样地内某种毒害草在全部样方中的频度与所有种频度和之比。相对频度=(某种毒害草的频度/所有植物种的频度总和)100,按式(B.4)计算。100(B.4)式中:F相对频度9f某种毒害草的频度 f所有植物种的频度总和B.5 盖度盖度:样地内全部或者某种毒害草地上冠层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样地面积)100,按式(B.5)计算。v= 100(B.5)式中: v盖度s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S样地面积B.6 相对盖度相对盖度:某毒害草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相对盖度=某毒害草的盖度/全部种的盖度100,按式(B.

19、6)计算。V(B.6)式中:V相对盖度v某毒害草的盖度v全部种的盖度B.7 高度高度:某毒害草从地面测量到群体顶部的平均高度。B.8 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某毒害草的平均高度所有种的平均高度之和)100,按式(B.7)计算。100(B.7)式中:H相对高度h某毒害草的平均高度h所有种的平均高度之和B.9 重量毒害草重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毒害草地上植株全部生物量,既包括活的部分,也包括枯黄的立枯 物部分和落在地面的掉落物毒害草重量由植物生长盛期(6月8月)地上生物量干重和枯落物干重2个指标测量计算得出。齐地面剪割后烘干称量干重。B.10 相对重量相对重量=(某毒害草的重量/全部植物的总重量)100

20、,按式(B.8)计算。10100(B.8)式中:G相对重量g某毒害草的重量g全部植物的总重量11表C.2给出了毒害草发生程度及面积统计表格式。表 C.2 毒害草发生程度及面积统计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 草原经营类型:毒害草种名:毒害草类别: 12CC附 录C(规范性)发生程度及面积记录表表C.1给出了毒害草样地发生程度记录表格式。表 C.1 毒害草样地发生程度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 草原经营类型:毒害草种名:毒害草类别: 样地编号相对密度(2)相对频度()相对盖度()相对高度()相对重量()发生程度样地面积(hm2)代表面积(hm2)调查员姓名调查时间备注注5:同一草地类、草原经营类型、毒害草种名、毒害草类别填写一张表,要把所有样地调查结果全部进表格。注6:县名称和代码,按GB/T 226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GB/T 10114规定的内容填写。注7:经度:格式为EDDDFFMM.M,其中“E”为“东经”的缩写,D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纬度:格式为NDDFFMM.M,其中“N”为“北纬”的缩写,DD 为度,FF 为分,MM.M 为秒;海拔:数据格式为保留1 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m)。发生程度发生面积轻度以下轻度中度中度(成灾)DB53/T 1211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