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9006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0.020.20CCSB 05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8852023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2023 - 12 - 04 发布2024 - 03 - 04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15 产地要求26 栽培管理27 水肥管理38 病虫草害防治49 收获410 生产档案4附录 B(资料性) 饲用大豆病虫草害化学防治表7附录 C(资料性) 饲用大豆生产档案表8附录 A(资料性) 饲用大豆滴灌带的安装示意图6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2、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晶云、吕新云、刘小荣、任海红、任小俊、马俊奎。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饲用大豆的术语和定义、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产地要求、栽培管理、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草害管理、收获、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

3、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9812.1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NY/T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饲用大豆为一类营养生长旺盛,蛋白含量高,以获取茎、叶、荚等器官作为饲草的大豆品种。4 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组成 系统布局4.1.1 水源包括江河、渠道、湖泊、水库、坑塘、井、泉等均可作为滴灌水源,其水质应符合GB 5

4、084的要求。4.1.2 首部枢纽4.1.2.1 水泵和动力机的选用根据水源、滴灌面积等选择适宜的水泵,配置相应的动力机。水泵型号应满足设计流量、扬程要求, 若供水压力不足,需安装加压泵。动力机可用汽油机、柴油机等。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4.1.2.2 过滤器的选用含有机污物较多的水源采用砂石过滤器,含沙量大的水源采用砂石加加叠片式组装过滤器,下游配加网式过滤器。4.1.2.3 施肥系统大面积统一施肥时配置由施肥罐和注肥泵组成的施肥系统。小面积施肥时用注肥泵等控制精良的施肥器。4.1.3 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和毛管3级管道。毛管是滴灌

5、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其上安装或连接灌水器。管材一般使用聚乙烯管(PE管),选用时可参照厂家产品说明书。4.1.4 灌水器可选用滴灌带(管)作为滴灌灌水器。滴灌带的选择应符合GB/T 19812.1 的要求。 系统安装4.2.1 播种结束后立即进行滴灌带的铺设、安装,并开始供水。4.2.2 主管道和支管道呈“丰”字形或“梳子”形铺设,各级管道与其上级管道呈垂直布置,末级的滴灌管的铺设走向应当与作物的种植方向平行,见附录 A。4.2.4 支管间距应与饲用大豆行距一样。4.2.5 滴灌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应符合 GB/T 50363、GB/T 50485 的要求。5 产地要求 气候选择无霜期120

6、d,有效积温2800 以上的地区地块。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交通便利、不连作的地块,土壤为具有良好团粒结构的砂质壤土。6 栽培管理 播前准备6.1.1 整地秋季收获后进行深耕,秋翻土壤深度20 cm30 cm。春播或夏播前进行旋耕、整地,达到地平、土碎、无大坷垃。6.1.2 基肥4.2.3 支管应均匀分布,供水面积相等。基肥结合耕地每667 m2 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 m3,春季旋耕每亩施磷酸二铵20 kg30 kg,耕后耙平保墒。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的要求。6.1.3 品种选择选择经过国家或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的品种,适宜在山

7、西省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 播种6.2.1 播期5 cm10 cm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时进行播种。6.2.2 播种方式穴播,行距25 cm35 cm,播深2 cm3 cm,每穴2 粒3 粒:春播区选用可调式铺膜播种一体机或不铺膜播种机;夏播区可用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6.2.3 播量及保苗密度根据种子大小及计划保苗密度确定播种量:春播区保苗 20 000 株/667 m2 左右;夏播区保苗 30 000 株/667 m2 左右。7 水肥管理 灌水饲用大豆全生育期滴灌3 次5 次,或视土壤墒情或降水情况进行滴灌,整个生育期滴水灌溉应根据降雨情况及土壤墒情适时适量滴水,出苗

8、期、花期和结荚期应保证不缺水:若苗期墒情差可滴水出苗,确保出全苗,但不能积水;苗期每 667 m2 滴水量 11 m316 m3;花期前每 667 m2 滴水量 18 m320 m3;结荚期每 667 m2 滴水量 15 m320 m3,或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滴水量。 追肥7.2.1 肥料的选用滴灌饲用大豆追肥选用水溶性好的肥料,如:磷酸一铵或大量元素水溶性肥等,水溶肥需符合NY/T 1107 的规定。7.2.2 追肥方式追肥结合滴灌水进行。肥料在施肥罐中充分溶解后,先滴清水30 min左右,待滴灌带得到充分清洗, 田间各路管带滴水一切正常后开始施肥。施肥结束后,再继续滴灌清水30 min以上,将

9、管道中残留的肥料液冲净,防止肥料残留结晶阻塞滴孔。7.2.3 追肥次数及用量如地块无施用底肥,按如下方法施肥:苗期第一次施肥,每 667 m2 滴施水溶性磷酸一铵 9 kg 或大量元素水溶性肥 5kg10 kg;花期进行第二次施肥,每 667 m2 滴施水溶性磷酸一铵 2 kg、尿素 2 kg。8 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虫草害8.1.1 主要病害有胞囊线虫病、大豆病毒病等。8.1.2 主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等。8.1.3 主要地上害虫有蚜虫、大豆卷叶螟、红蜘蛛、点蜂缘蝽、大豆食心虫等。8.1.4 主要草害有阔叶草藜、苘麻、反枝苋等。 农业防治8.2.1 选择抗病品种。8.2.2 轮作倒茬,播

10、后覆土 3 5 ,避开螟蛾羽化产卵盛期。8.2.3 及时拔除、烧毁病株。8.2.4 胞囊线虫病、大豆病毒病,选用抗病品种,水肥供应充足。8.2.5 播种前对田地以及田地周围的沟渠、道路中杂草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对田地先翻耕,再旋耕。8.2.6 可在浇水滴灌的同时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物理防治8.3.1 采用色虫板、杀虫灯诱杀害虫。8.3.2 单灯防治面积 30 m270 m2,设置高度距地面 1.5 m2.0 m。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田间瓢虫等自然天敌,或用生物克菌剂拌种防治,每667 m2可用根线清500 g拌种。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见附录 B。9 收 获 地面管道拆除收获前

11、应先拆除铺设的灌溉管道。主管、支管拆除后冲洗干净妥善保管,留待下一年继续使用,拆除的滴灌带不再重复使用。 及时收获当饲用大豆处于鼓粒中后期时即可收获,留茬10 cm15 cm。可青贮或晒制干草。10 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播种、施肥、灌水、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建立生产档案, 并保留存档。保存期两年以上。A附 录 A(资料性)饲用大豆滴灌带的安装示意图饲用大豆滴灌带的安装见图A.1。图A.1 饲用大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示意图BB附 录 B(资料性)饲用大豆病虫草害化学防治表饲用大豆病虫草害化学防治见表B.1。表B.1 饲用大豆病虫草害化学防治表病虫害名称发病时期或虫害易发期

12、危害部位药剂及用量/667 m2防治方法地老虎、蛴螬等苗期根部亩施3 %辛硫磷颗粒剂1 kg1.5kg播前拌种或播前璇地施入亩施40 %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大豆蚜虫、大豆卷叶螟等苗期或开花期叶、植株亩施 2.5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20 mL+5 % 啶虫脒乳油 20 mL。喷施大豆食心虫、点蜂缘蝽等结荚鼓粒期荚、茎亩施 30 %噻虫嗪悬浮剂 5 mL+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20 mL。三龄虫前喷雾,每隔 7 d10 d,连喷 23 次红蜘蛛苗期、开花期、结荚鼓粒期叶亩施 22 %阿维螺螨酯 60 mL+2 %菌素悬浮剂 60 mL。发病初期喷雾,每隔 7 d10 d,连喷 23

13、次花叶病毒病苗期叶亩施 22 %阿维螺螨酯悬浮剂 60 mL。发病初期喷雾,每隔 7 d10 d, 连喷 23 次,阻断传染媒介红蜘蛛的传播孢囊线虫病苗期根30 %噻虫嗪种子处理剂 1 000 mL处理 1 000 斤种子。包衣或拌种亩施 10 %阿维菌素 500 mL。发病初期灌根杂草全生育期竞 争 养分、水分空间亩施 90 %乙草胺乳油 80 mL120mL、50 %的扑草净可湿性粉剂 80 g100 g 或 33 %的二甲戊灵乳油100 ml150 mL,兑水 30 kg。播种后 1 d3 d ,苗前喷雾, 进行封闭防草亩施 10 % 的精喹禾灵乳油 20mL30 mL+氟磺胺草醚水剂 250 g/L 兑水 15 kg。饲用大豆 3 个出复叶以上即可喷施CC附 录 C(资料性)饲用大豆生产档案表饲用大豆生产档案见表C.1。表C.1 饲用大豆生产档案表序号内容具体措施1产地2品种3栽培方式4播期5播种方式6出苗期7初花期8盛花期9结荚期10鼓粒期11施肥基肥种类、数量、时间滴肥种类、数量12滴灌时间量次数13病虫草害病害种类与防治方法草害种类与防治方法虫害种类与防治方法14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