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学习题集绪 论一. 选择题: 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 先秦、秦、汉 B. 两晋、隋、唐 C. 宋、金、元 D. 明清 E. 近代 2. “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张从正 D. 朱震亨 E. 李杲 3.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A. 张元素 B. 刘河间 C. 张子和 D. 朱震亨 E. 李杲 4.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 张从正 B. 陈无择 C. 张仲景 D. 巢元方 E. 孙思邈 二. 多项选择题: 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针灸甲乙经 E
2、. 千金要方 2.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吴又可 D. 朱震亨 E. 李杲 三. 简答题: 1. 明清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有何特点? 2. 怎样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章阴阳五行一、选择题: 1. 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 上午 B. 上半夜 C. 中午 D. 下午 E. 下半夜 2. “阴病治阳”适用于: A. 阴损及阳 B. 阳损及阴 C. 阴盛则阳病 D. 阳虚则阴盛 E. 阴盛则寒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交感相错 C.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相互消长 E. 阴阳相互转化
3、 4. 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 母 B. 子 C. 所胜 D. 所不胜 E. 所克 5. 属于子玻郯母的是 : A. 肺玻郯肾 B. 肝玻郯肾 C. 心玻郯肾 D. 脾玻郯肾 E. 肝玻郯脾 6.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 肝 B. 肾 C. 心 D. 脾 E. 胃 7.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 木 B. 土 C. 金 D. 水 E. 火 8. 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 肝实泻肾 B. 肺实泻脾 C. 肝实泻肺 D. 肝实泻心 E. 心实泻肝 二、多项选择题: 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A. 阴阳交感 B. 阴阳对立 C. 阴阳互根 D. 阴
4、阳消长 E. 阴阳转化 2. 可用阴阳互根理论来解释的有: A. 阴损及阳 B. 阴中求阳 C. 阳损及阴 D. 阴病治阳 E. 阳病治阴 3. 下列可归属于“金”的有: A. 爪 B. 皮毛 C. 发 D. 鼻 E. 大肠 4.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 益火补土 B. 补肺滋肾 C. 滋水涵木 D. 佐金平木 E. 补脾益肺 5.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 益火培土 B. 壮水制火 C. 佐金平木 D. 抑木扶土 E. 补脾益肺 三、判断题: 1.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就是因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2. 阴阳消长是导致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 3. 阳中求阴和阳病治阴都是
5、治疗阴虚则热病变的治法。 4. 五行相生即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关系。 5. “实则泻其子”是指脏实病变泻其子脏的治疗原则。 四、简答题: 1.阴阳消长与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是怎样的? 2. 根据生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3. 五行相乘与相侮有何区别与联系? 4. 何谓五行制化?制化的意义是什么? 5. 五行相乘与相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藏 象一、单项选择题 1. 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脏器是: A. 膀胱 B. 三焦 C. 胆 D. 脑 E. 女子胞 2. 气血生化之源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3. 称为全身阴阳之根本的脏是: A. 心 B.
6、肝 C.脾 D. 肾 E. 肺 4. 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5. 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6. 肾在液为: A. 泪 B. 涎 C. 汗 D. 唾 E. 涕 7. 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A. 化生血液 B. 推动血行 C. 固摄血液 D. 贮藏血液 E. 调节血量 8. “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9. 下列属于肾的生理功能的是: A. 主气 B. 纳气 C. 生气 D. 调气 E. 养气 10. 肺的生理特征是: A. 喜和降 B
7、. 喜清肃 C. 喜燥恶湿 D. 喜润恶燥 E. 喜条达 11. 肾其华在: A. 面 B. 唇 C. 毛 D. 发 E. 爪 12. 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13. 脾的所有生理功能中,最基本的是: A. 主运化 B. 主升清 C. 主统血 D. 主四肢 E. 主肌肉 14. 在肝主疏泄的各种生理作用中最根本的是: A. 调节情志 B. 调节脾胃升降 C. 调畅气机 D. 调节胆汁分泌 E. 调节女子月经和男子排精 15.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 肺主气 B. 肺主皮毛 C. 肺司呼吸 D. 肺主治节 E. 肺主宣降 16. 内脏
8、下垂与下列哪个脏腑功能失常有关: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17. 称为“娇脏”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18. “主升清”的脏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19.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学基础是: A. 气能生血 B. 人以水谷为本 C. 脾主升清 D.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E. 脾为后天之本 20. 下列最能概括肝的生理特点的是: A. 喜条达恶抑郁 B. 主动、主升 C. 体阴而用阳 D. 为藏血之库 E. 为罢极之本 21. 命门之火实际上是指: A. 心阳 B. 肝阳 C. 脾阳 D. 肾阳 E. 肺阳
9、22. 大怒主要影响机体的: A. 呼吸功能 B. 疏泄功能 C. 藏精功能 D. 气化功能 E. 运化功能 23. 情志抑郁与下列哪个生理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 A. 心神不足 B. 髓海空虚 C. 肝失疏泄 D. 肝火上炎 E. 肺气虚损 24.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五液”: A. 尿 B. 涎 C. 涕 D. 泪 E. 唾 25. 内经所说的命门是指: A. 右肾 B. 两肾 C. 肾间动气 D. 目 E. 两肾之间 26. 下列哪一项是指心: A. 罢极之本 B. 气之本 C. 封藏之本 D. 生之本 E. 仓廪之本 27. “膻中”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 肺 B. 心 C. 心包 D.
10、 腹腔 E. 脑 28. 称“相傅之官”的是: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29. “诸湿肿满”,皆属于: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30.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的是: A. 命门 B. 肾 C. 心 D. 脑 E. 膻中 3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心者,血之本 B. 肺者,罢极之本 C. 肝者,气之本 D. 肾者,封藏之本 E. 脾者,生之本 32. 在下列五脏所藏中错误的是: A. 心藏神 B. 肝藏魂 C. 肺藏魄 D. 脾藏意 E. 肾藏智 33. 全身“水液”运行的通道是: A. 肺 B. 脾 C. 肾 D. 三焦 E
11、. 膀胱 34. “原气之别使”是指: A. 肾 B. 十二经脉 C. 奇经八脉 D. 三焦 E. 血脉 35. 胃气一般是指: A. 胃的受纳功能 B. 胃的腐熟功能 C. 脾的运化功能 D. 脾胃功能的合称 E. 水谷精微之气 36. 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 A. 脾 B. 大肠 C. 小肠 D. 三焦 E. 胃 37. “泌别清浊”是属于: A. 胃的生理功能 B. 小肠的生理功能 C. 大肠的生理功能 D. 膀胱的生理功能 E. 肾的生理功能 38. “决渎之官”是指 A. 肾 B. 膀胱 C. 肺 D. 三焦 E. 脾 39. “中正之官”是指 A. 心 B. 肝 C. 胆 D.
12、 脾胃 E. 肾 40. 有“化物”功能的是 A. 膀胱 B. 小肠 C. 大肠 D. 三焦 E. 脾 41. “传导之官”是指 A. 膀胱 B. 小肠 C. 大肠 D. 三焦 E. 脾 42. “中精之府”是指 A. 心包 B. 胃 C. 胆 D. 三焦 E. 脾 43. “州都之官”是指 A. 胃 B. 膀胱 C. 小肠 D. 大肠 E. 肾 44. “五脏之本”是指: A. 心 B. 肝 C. 脾 D. 胃 E. 肾 45. 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 A. 心与肾 B. 脾与肾 C. 肝与肾 D. 肺与肾 E. 肝与脾 46. 调节全身气机主要是哪两脏? A. 心与肾 B. 脾与肾 C
13、. 肝与脾 D. 肝与肺 E. 肝与心 47. 两脏关系表现为阴阳水火既济的是: A. 心与肾 B. 肝与肾 C. 脾与肾 D. 心与肺 E. 心与肝 48. 与血的生成、运行有关的两脏是: A. 心与肾 B. 肺与肾 C. 肝与脾 D. 肝与肺 E. 脾与肾 49. 连结肺司呼吸和心主血脉功能的中心环节是: A. 元气 B. 营气 C. 宗气 D. 卫气 E. 肾气 50. 两脏之阴常相互资生的是: A. 心与肝 B. 肺与心 C. 脾与肾 D. 肝与肾 E. 肺与肾 51. 舌赤糜烂,小便短赤多属: A. 心火亢盛 B. 小肠实热 C. 肝胆火旺 D. 心火下移小肠 E. 膀胱湿热 52.
14、 腹胀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多属: A. 脾胃虚寒 B. 脾肾阳虚 C. 肝脾不调 D. 脾气虚 E. 肾阳虚 53. 与大肠相表里的脏是: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54. “肝肾同源”的理论依据是: A. 同居下焦 B. 精血互化 C. 同寄相火 D. 水能生木 E. 同源于水谷精气 55. 与“气虚”关系最大的两个脏腑是: A. 心与肺 B. 肺与脾 C. 脾与胃 D. 肝与肺 E. 肺与肾 56. 在脾与胃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 A.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B.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C. 脾主升,胃主降 D. 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E. 脾为胃行其津液
15、 二、双项选择题 1. 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2. 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的是: A. 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B. 调节情志 C. 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D. 朝百脉 E. 调节血量 3. 下列官窍中与肾有关的是: A. 目 B. 鼻 C. 口 D. 耳 E. 二阴 4. 心称为: A. 元神之府 B. 清净之府 C. 五脏六腑之大主 D. 君主之官 E. 精明之府 5. 和呼吸运动有关的脏是: A. 心 B. 肝 C. 肺 D. 肾 E. 脾 6. 下列与脾有关的是: A. 运化水谷 B. 调节胆汁分泌 C. 调畅气机 D. 运化水液 E. 贮藏
16、血液 7. 肺的各种生理功能是否能正常进行,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两项? A. 肺气的宣发 B. 肺司呼吸 C. 肺朝百脉 D. 肺气的肃降 E. 肺主治节 8.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在情志方面的主要改变是下列哪两项? A. 易怒 B. 易惊 C. 悲忧 D. 抑郁不乐 E. 恐惧 9.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 A.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B. 促进气血的化生 C.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一切生理活动 D. 为心神提供物质基础 E. 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10. 下列属于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 A. 贮藏血液 B. 统摄血液 C. 化生血液 D. 调节血量 E. 运行血液 11. 内经中称胆为: A. 州都之官
17、 B. 中精之府 C. 孤府 D. 中正之官 E. 受盛之官 12.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运化水液 B. 通行气血 C. 通调水道 D. 通行元气 E. 运行水液 13. 以下哪两项是针对膀胱而言的: A. 决渎之官 B. 水道出焉 C. 州都之官 D. 变化出焉 E. 津液藏焉 14.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分清别浊 B. 吸收水谷精微 C. 形成粪便 D. 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 排泄糟粕 15. 在调节气机升降方面密切联系的两脏是: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16. “水火既济”是指哪两脏关系?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18、17. 协调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是哪两脏?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8. 下列哪两对内脏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 A. 心与脾 B. 肝与肾 C. 脾与胃 D. 肺与肝 E. 肾与心 19. 在呼吸与血液循环方面相互促进的两脏是: A. 心 B. 肾 C. 肺 D. 脾 E. 肝 20. 下列哪两对内脏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有密切联系? A. 心与脾 B. 心与肾 C. 肺与肾 D. 肝与脾 E. 肺与脾 21. “藏统失司”导致出血,主要指哪两脏功能失调?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脏腑中属奇恒之腑的是: A. 三焦 B.
19、 胆 C. 脑 D. 女子胞 E. 髓 2.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指脾对饮食营养的: A. 消化 B. 吸收 C. 转输 D. 传导 E. 排泄 3. 推动血行的生理功能是: A. 心主血脉 B. 肝主疏泄 C. 肾主气化 D. 肺朝百脉 E. 脾主统血 4.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哪几方面? A. 面色 B. 脉搏 C. 意识 D. 舌色 E. 心胸部感觉 5. 肺气的宣发可表现于哪些生理作用: A. 呼出浊气 B. 宣散卫气 C. 布散津液于体表 D. 将血液敷布全身 E. 生成宗气 6. 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是: A. 齿 B. 骨 C. 发 D. 脉 E. 面色 7. 下列属于肾
20、的生理作用的是? A. 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B. 促进生长发育 C. 调节全身阴阳 D. 协助肺的呼吸 E. 促进生殖机能 8. 下列与脾有关的是? A. 在志为悲 B. 在液为涎 C. 在窍为口 D. 其华在唇 E. 在体为筋 9. 津液的输布依靠? A. 肝的疏泄 B. 肾的气化 C. 肺的宣降 D. 脾的运化 E. 三焦通利 10. 下列属于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 A. 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B. 调节全身血量 C. 运化水湿 D. 调畅全身气机 E. 调节一切心理活动 11. 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 A. 调节呼吸 B. 调节气机 C. 调节津液输布代谢 D. 调节全身阴阳
21、E. 辅助心脏行血 12. 下列哪几项是胃的生理功能: A. 主受纳 B. 主通降 C. 主运化 D. 主腐熟 E. 主化物 13. 胃又称: A. 太仓 B. 受盛之官 C. 水谷之海 D. 五脏之本 E. 水谷气血之海 14. 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失常,可见: A. 尿频 B. 尿余沥 C. 尿不畅 D. 遗尿 E. 尿失禁 15. 影响大肠传化作用的有: A. 肺气的下降 B. 胃的降浊 C. 肾的气化 D. 小肠泌别清浊 E. 三焦的气化 16. 小肠的生理功能是? A. 吸收水谷精微 B. 吸收水液 C. 对饮食物进一步消化 D. 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E. 输布水谷精微于全身 17.
22、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心包 B. 三焦 C. 胆 D. 脉 E. 脑 18. 下列与女子胞功能有密切关系的脏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9. 脑称为? A. 元神之府 B. 神明之府 C. 髓海 D. 中精之府 E. 五脏六腑之大主 20. 脏与脏之间在血的方面有密切联系的有: A. 心与脾 B. 肝与脾 C. 心与肝 D. 脾与肾 E. 肝与肺 21. 肝的疏泄对其他脏腑生理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 脾的升清 B. 胃的降浊 C. 胆汁的分泌 D. 肾的气化 E. 心的藏神 22. 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的脏腑是: A. 脾与胃 B. 肝与胆 C. 心与
23、心包络 D. 肾与三焦 E. 肺与小肠 四、简答题 1.何谓藏象? 2. 何谓藏象学说? 3. 脏与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满而不实”、“实而不满”? 4. 何谓“精”? 5. 肾精与肾气有何区别与联系? 6. 何谓“天癸”? 7. 如何理解“肾主纳气”? 8. 脾主运化的含义是什么? 9. 脾主升清的含义是什么? 10. 脾主统血的含义是什么? 11. 为什么说“脾主四肢”? 12. 肺朝百脉的含义是什么? 13. 肝藏血的含义是什么? 14. 心主血脉的含义是什么? 15.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6. 如何理解“心藏神”? 17. 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 18.
24、如何理解胃“主受纳腐熟”的功能? 19. 如何理解小肠“受盛化物”的功能? 20. 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其概念是什么? 21. 如何理解“上焦如雾”? 22. 如何理解“中焦如沤”? 23. 如何理解“下焦如渎”? 24. 何谓“精血同源”? 25. 何谓“心肾相交”? 五、论述题 1.肾中所藏精气有哪些来源? 2. 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3. 为什么说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之根本? 4. 肾主水之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5. 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 6. 脾主运化水液的具体生理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病理表现? 7. 为什么说“肺主气”? 8. 如何理解肺的宣发和肃
25、降?具体各表现为哪些生理作用? 9. 试述肝藏血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表现? 10. 试述肝主疏泄的含义及具体生理作用? 11. 何谓肝阴肝阳?肝阴与肝阳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病理变化有什么特点? 12. 如何观察心主血脉功能是否正常? 13. 如何理解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4. 何谓心阴心阳?心阴心阳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5. 五脏的气血(除肾脏),其中哪两脏是医家强调气的功能而较少论及血的功能?为什么? 16. 如何理解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17. 试述脾与精、气血、津液在生理方面有何联系? 18. 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 19. 女子胞的生理功
26、能与哪些脏腑的作用有关?为什么? 20. 心与肺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如何? 21. 心与脾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如何? 22. 心与肝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如何? 23. 何谓“心肾不交”?其临床表现如何? 24. 肺与脾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如何? 25. 肺与肝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如何? 26. 肺与肾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如何? 27. 肝与脾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如何? 28. 脾与肾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如何? 29. 如何理解“六腑以通为用”?对临床辨证论治有何意义? 30. 心与小肠在病理上有何联系? 31. 脾与胃在生理上如何配合?病理上如何相互影响? 第三章 气血津液一、单项选择题 1. 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27、: A. 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C. 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D.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 肺在气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为: A.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B. 呼出体内的浊气 C. 参与宗气的生成 D. 行脏腑之气 E. 参与新陈代谢 3. 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 A. 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 固摄作用 E. 气化作用 4. 生命的基本特征为: A. 气化运动 B. 气机升降 C. 气血充盈 D. 脏腑功能正常 E. 经络功能正常 5. 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 水谷精微 B. 津液 C. 精 D.
28、营气 E. 元气 6. 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为: A. 血虚 B. 血瘀 C. 血寒 D. 血热 E. 血脱 7. 肝在血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量 C. 调畅气机 D. 直接生血 E. 肝木疏土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津液: A. 胃液 B. 肠液 C. 涕液 D. 泪液 E. 血液 9. 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为: A. 体液 B. 阴液 C. 津液 D. 津 E. 液 10. 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生成无直接关系: A. 脾 B. 胃 C. 心 D. 小肠 E. 大肠 11. 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的输布无直接关系: A. 脾 B. 肺 C. 肝 D. 肾 E. 心 12. 气能生血的含义为: A. 生血的动力 B. 生血的原料 C. 生血的动力和原料 D. 气能生津 E. 气能生精 13. 直接推动血液循行的气为: A. 心气 B. 肺气 C. 卫气 D. 元气 E. 营气 14. 理气活血以治血瘀的理论依据为: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载气 E. 血可化气 15. 气能生津的机理为: A. 气为生津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