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冠状动脉解剖与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的冠状动脉系统心脏作为一个泵,终生不停地将从静脉回心的血液射入动脉,以供机体需要。心脏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按70次分计算,一年就要跳动3700万次左右。每次心跳心脏都要作功耗能,因此心脏本身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尽管心脏仅占体重的05,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却占心脏总输出量的5。另外,每次心跳都与心脏的生物电、能量代谢、机械运动(心肌的收缩舒张、瓣膜的开闭)和血流动力学(压力变化、血液充盈、排出等)密切相关。所以一旦心脏血供发生障碍,就会影响上述各方面的功能。冠状动脉又是心脏血供的唯一来源。因此,了解冠状动脉的解剖,对临床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常所说的
2、冠状动脉是指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内、外并将血液转运到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可将其分为两组:其一为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的部分;其二为分布在心肌壁内的部分。前者血管较粗大,冠状动脉造影可充分显现,而后者血管细小,分布密集,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现直径05 mm以上的血管而其他血管则不能显现。人类正常冠状动脉主要有两大支,即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其余血管均由这两支血管发出分布于心脏表面及心肌中。在讨论冠状动脉系统的解剖时,应注意其起源或开口、分支、走行、终末部分和各个动脉及其分支之间的相互关系。 冠状动脉开口主动脉窦的上界呈弧形隆起,叫主动脉窦嵴,主动脉的左、右窦有冠状动脉的开口,位于嵴下方者为
3、窦内,位于嵴上方者为窦外。主动脉瓣与主动脉窦主动脉瓣与主动脉窦主动脉窦外面观 主动脉根部造影术显示主动脉窦 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绝大多数分别位于主动脉左、右冠窦内,只是其开口的前后和高低位置略有不同。 冠状动脉开口在左前斜位下,可以清楚观察冠状动脉开口与左心室一主动脉轴的关系,两者间近于垂直。 从主动脉根部水平切面上,可以分析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位置规律,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病人的冠状动脉起源于常规位置。 从主动脉根部水平切面上,可以分析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位置规律,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病人的冠状动脉起源于常规位置。 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左后方的左冠窦内者占9 2,另有8开口于窦外。将左冠窦纵向三等分后
4、,约8 8左冠状动脉开口于中后13部分,其开口呈横位的椭圆形,位置略高于右冠状动脉开口(高24mm),开口直径多在04 105 cm(平均048 cm),可波动在0207 5 cm。左冠状动脉开口距窦底距离在82 6mm,其中6 85在1 41 8mm。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约占9 4),约有6开口于窦外,将右冠窦纵向三等分后,约有90开口于中13部分。其开口直径范围在0207 cm,多在04 1o5 0 cm。右冠状动脉开口距窦底的距离为82 6 mm,其中6 52在1 21 6 mm。 冠脉起源上面观 冠状动脉整体观先从总体上看一下冠状动脉的分支情况,注意图中所示并不是
5、包括所有的分支,为临床上(尤其是冠脉造影)最常用到的分支。 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1.左主干 12.圆锥支2.前降支近段13.右冠状动脉近段3.前降支中段14.右冠状动脉中段4.前降支远段15.右冠状动脉远段5.第一对角支16.房室结动脉6.第二对角支17.后降支7.回旋支近段18.左心室支8.回旋支远段19.右心室支9.钝缘支 20.锐缘支10.后降支 21.室间隔支11.窦房结动脉22.左心房支 冠状动脉整体观从这张图片往后较多图片展示冠状动脉的整体情况,是大家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我们再一点一点地深入解剖各个动脉及其分支。图片包括线条图、实物图以及据实物绘制图、造影图等。 冠状动脉整体
6、观 冠状动脉的整体观 第17图 冠状动脉整体观 冠状动脉与静脉 冠状动脉整体观 冠状动脉整体观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 在图片上单击,出现原图,在原图上单击右键选“图片另存为”即可保存。 心脏胸骨面和膈面: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解剖实体图 冠造动脉血管铸型(记得园子里原来有战友发过,大家可以搜一下) 冠造动脉血管铸型
7、心血管铸型 状动脉模型图(原来从园子里下的,刚才搜了一下没找着,再发一次吧。) 心冠状动脉铸型(后面):1 窦房结支、2 右冠状动脉、3 心房支、4 动脉圆锥支、5 右缘支、6 室间隔支、7 前室间支、8 后室间支、9 左冠状动脉、10 旋支、11 左室后支、12 外侧支、13 左缘支、14 升主动脉。 整体图看的差不多了,我们开始进一步的细致解剖之旅。先说一下左冠状动脉。1、左主干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左冠状动脉自左冠状窦外侧壁中间,主动脉瓣环上 1520 cm处发出,发出后至分支前称为左主干。左主干很短,成人长约153 cm;儿童长约011.0cm,
8、约1.6的人无左主干,此时前室间支和旋支直接起自主动脉左窦。直径一般较右冠状动脉直径稍粗。左主干的口径在距起点0.2 cm处为0.4 105 0cm者占48,为05 1060cm者占2 9,最粗者口径可达07 5 cm。行走于左心耳与肺动脉主干起始部之间,初始向左,在分支前转向心室方向行走。前方是肺动脉主干,后方是左心房的前壁,左上方是左心耳,下方是左纤维三角及二尖瓣环的前内侧部分。左主干到达肺动脉干左缘时,分为前室间支(前降支)和旋支(回旋支)。前室间支与旋支之间的夹角为20l20,以5 080之间的最多。 放大看看通常情况下,LM行至前室间沟时分为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也可能在两者之间发出中间
9、支。 看看动脉铸型 箭头之间是左主干 2、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LAD)前降支通常是左主干的直接延续,从左主干发出后弯向肺动脉圆锥的左缘,随即进入前室间沟,沿前室间沟走行,绕过心尖,终止于心脏的隔面。其中大部分终止于后室间沟的下l3(占60),一部分终止于心尖部或之前(占30)少部分终止于后室间沟中13(占1 0),亦有部分与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吻合。前降支的起始部通常被左心耳所覆盖,随即走行于心脏表面心外膜下,偶有行走于心肌下的部分(心肌桥压迫的壁冠状动脉,详见后),但在心尖部,无一例外均行走于心脏表面。前降支通常供应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
10、隔前23的血液,其分支分别向三个方向发出,即对角支(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前间隔支。 LAD的走行 LAD的走行 LAD的类型1占60% LAD的类型2占30% LAD的类型3占10% LAD类型1 动脉铸型 箭头示LAD LAD类型3 动脉铸型 箭头示LAD 对角支 (Diagonal Branches,D)对角支是前降支以锐角形式向左侧发出的较大动脉分支,分布于左心室游离壁的前外侧,多数成人有35个对角支(占80),最多可达9支,口径粗细不等,完全没有对角支者很少见。一般近侧较粗大,分支也长,可达心脏钝缘;相反,远侧直径小,分支也短。当前降支发育较好时,对角支分支由近及远依次起于前降支的主
11、干;当前降支分支少时,对角支的直径与前降支的直径相近,且多与前降支主干平行走行一段后再行至心脏钝缘(造影时极易混淆)。这类对角支一般开口于前降支近端或上、中13交界处之前,前降支发出这种较大的对角支后,直径明显变小,而较粗的对角支沿途向两侧分出许多小分支。 对角支 (Diagonal Branches,D)箭头所示 箭头示前降支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分出对角支。 箭头示前降支近端分出口径与其相当的一支强大的对角支,几乎与主干平行,并向左侧分支分布左心室壁。 前降支主干中段分出两只强大的对角支,后主干显著细小。 前降支近端分出一支强大对角支,其他分支细小。 (2)前间隔支(Anterior Septa
12、l Artery,S)前间隔支多发自前降支,偶起源于左主干,呈直角方向进入室间隔的肌性部分,走行自前向后,多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部分。前间隔支的数目、大小、长短因人而异,极不一致,一般支数较多,有822支不等,以l 21 7支者多见。按其在前降支发出的先后称为第一、第二、第三间隔支(S,、S2、S3)。第一、第二间隔支较粗大,尤其是在原发性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病例中更为明显。前室间隔支走行于室间隔的内后下方,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34,其中第一间隔支最为重要。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行化学消融间隔心肌治疗时,即将酒精注入此支。 前间隔支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 前后间隔
13、支在室间隔的分布范围 3) 右室前支(Right anterior ventricular branches)右室前支是前降支向右侧、右室前壁(右心室胸肋面)发出的数个小的动脉分支。可分为上右室前支与下右室前支,最多可达6支,第一右室前支分布于肺动脉圆锥处,亦称左圆锥支(见后述)。右室前支直径较对角支明显细小,偶有直径较大的右室前支开口于前降支的上、中13处,跨过右心室胸肋面远达右心室前乳头肌部水平,甚至直接分布于右心室的前乳头肌上。(冠状动脉造影时易与间隔支混淆) 右室前支 右室前支 箭头所示 分布右心室前乳头肌的右室前支。 图示强大的右室前支起自LAD的中1/3,横向跨过右心室胸肋面,远达
14、右室前乳头肌基部水平。 (4) 左圆锥支(Left Corus Artery,LCA)前降支在肺动脉瓣水平向右心室胸肋面分支的一小分支,分布于肺动脉圆锥和右心室前壁,称为左圆锥支,亦是右室前支。此支常与右冠状动脉近端发出的右圆锥支(Right corus artery)相吻合形成Vieussens环,共同分布于肺动脉圆锥及右心室前壁。当左或右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时,此环是重要侧支循环之一。若右冠状动脉优势明显时,左圆锥支较细小或缺如。 左右圆锥支及其吻合(Vieussens 环)。 左圆锥支起于LAD近端,横过动脉圆锥的顶端,肺动脉瓣基部下方,分布于动脉圆锥。右圆锥支缺如。 右圆锥支发达。左圆锥
15、支细小。 3 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与前降支延续于左主干不同的是,左回旋支几乎呈直角起自左主干,并沿左房室沟走行先向左,然后从前绕向后,终止于心脏的膈面。左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心房壁、左心室外侧壁、左心室前后壁的一部分。左回旋支在房室沟内的长度、分布到左室后壁、侧壁的血管直径与数目均有较大变异。主要分支有钝缘支、左室前支、左室后支、左房支或窦房结支。除钝缘支外,其余均可有可无。 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 3.1 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Branch,0M)钝缘支由左回旋支的近侧端发出,沿着心脏钝缘向下
16、行至心尖,分布于钝缘及相邻的左心室壁(左室后侧)。该支比较恒定,且较发达,可有1-3支,是冠状动脉造影辨认分支的标志之一。 强大的钝缘支 双钝缘支 3.2 左室前支(Left anterium ventricular branches)左室前支由左回旋支的起始段发出,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多为l3支,一般较细小而起始于左回旋支近端,行向左下方并达到钝缘的分支较粗大。 3.3 左室后支(Left posterior ventricular branches,PL)左室后支为左回旋支在膈面的终末部分之一,可多达6支,亦可缺如,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的优势情况。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3.4 左房支(Le
17、ft auticular branches)左房支通常包括左房前支、左房中间支、左房后支。左房前支开口于左回旋支的起始段向后发出,供应左房,分布于左房前壁和心耳部。约有40的左房前支供应窦房结,此时特称窦房结支。左房中间支在钝缘支开口附近发出的较为常见。左房后支(左房旋支)平行于旋支绕行左房侧壁。这些心房动脉都可以经前或经后跨过心脏中线,到达上腔静脉与右房的接合部。其中若有一支供应窦房结,则称窦房结动脉,且该支为最大的心房支。 左房前支、旋支前支:窦房结动脉 左房中间支 窦房结动脉 冠脉解剖与冠脉造影对比图-经典左房后支(旋支) 窦房结支 3.5 Kugel动脉亦称房间隔前支(Anterior
18、 branch of interatrial septum)或心耳大吻合动脉。此动脉出现率较高,约占9303,其中6364起自右冠状动脉,2545起自左回旋支,同时发生者占394。平均外径为12 l mm。可为左房前支,亦可为窦房结动脉的分支。Kugel动脉在左回旋支近端12cm处发出,在主动脉根部后方走行,沿心房前壁达到房间沟下部,穿人房间隔内。此后约有66的Kugel动脉穿过房间隔到达后十字交叉附近,24Kugel动脉穿过房间隔与右窦房结动脉吻合,8在左房壁分支成扇形分布。Kugel动脉为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 Kugel动脉 Kugel动脉 Kugel动脉 4. 右冠状动脉(Right C
19、oronary Artery, RCA)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约占94),约有6开口于窦外,将右冠窦纵向三等分后,约有90开口于中13部分。其开口直径范围在02070cm之间,多在O4 1050cm之间。右冠状动脉开口距窦底的距离为826mm之间,其中652在1 21 6mm之间。右冠状动脉发出后行走于右房室沟内,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右心耳之间向右下行走,被较多的脂肪组织所包绕,通过心脏右缘至心脏膈面。在后室间沟与房室沟的交叉点(后十字交叉)附近分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约占8 81 2),少数右冠状动脉只达到后十字交叉,(在膈面房室沟与后室间沟连结交叉处),左房和左室后壁由左回旋
20、支供血(约占724),极少数右冠状动脉终止于右室膈面或锐缘部而不达到后十字交叉(分别占25 8、207)。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房,右心室前壁与心脏膈面的大部分心肌。 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的分支 冠状动脉 左前斜 右冠状动脉 右前斜 4.1 右圆锥支(Right Corus Artery,CA)右圆锥支为右冠状动脉向右室壁发出的第一分支,分布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前方,有时可于左侧同名动脉形成Vieussens环(见前述)。多为单支,且分布较恒定。右圆锥支可单开口于右冠窦内。 Vieussens环 4.2 窦房结支 4.3 锐缘支锐缘支是右冠状动脉走行至右心室锐缘附近发出的沿着或平行于心下缘行走的分
21、支,较粗大,一支多见,两支较少,有时缺如。它也是冠状动脉造影辨认分支的一个标志。 4.3 锐缘支 4.4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 P D)后降支多起自右冠状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行走至后十字交叉时发出的一较大分支,沿后室间沟向下行走,是右冠状动脉的延续,长短及数目不一,多终止于后室间沟的中、下l3段,少数终止于心尖部,甚至绕过心尖终止于前室间沟的下13处。后降支的分支可与前降支的末梢分支吻合,分布于左、右心室后壁和室间隔的后下l3处。由后降支发出的后间隔支通常较前降支发出的前间隔支细小。 后降支 后降支 后降支 后室间隔支由后降支发出,分布于室间隔后1
22、/3。 前后降支末端吻合 前后降支末端吻合放大 4.5 左室后支(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PL)为RCA在后十字交叉附近分支后,继续沿房室沟走行的一支动脉。其长短不一,最长者可达心脏左缘,沿途分布于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及左房的一部分。左室后支的发育情况是判断左、右冠状动脉优势及优势型心脏的主要依据。 4.6 房室结动脉于房室交点处起于左室后支,分布于房室结和房室束近侧部。 房室结动脉 房室结动脉放大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优势冠状动脉(Coronory artery dominant)尽管“优势这一术语,可能会产生某些误解,但它一直被医学文献用
23、来表示哪一侧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和左室的隔面部分。室间隔的膈面是由后降支供应的,同时左室的其余膈面是由一个或多个左室后支供应血。右冠状动脉优势:右冠状动脉走行于右房室间沟并到达后十字交叉处,在后十字交叉或近后十字交叉处分出后降支后向左室隔面走行并发出一个或多个左室后支后终止。左冠状动脉优势:亦即左回旋支优势,左回旋支粗大,除发出钝缘支外,还发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而右冠状动脉细小,未到达后十字交叉处。冠状动脉均衡型:即右冠状动脉到达后十字交叉后发出后降支和其终端分支;左室后支则起源于左回旋支,成为其终端分支。亦有左室后支及后降支均由左右冠状动脉双重发出者。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右优势型 占71.3
24、5%(系统解剖学数据) 均衡型 此型占22.92% 左优势型 此型占5.73%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右优势型 动脉铸型 左优势型 动脉铸型 极左优势型 动脉铸型 均衡型 动脉铸型 右优势型 实体解剖 右优势型 实体解剖 左优势型 实体解剖 左优势型 实体解剖 均衡型 实体解剖 均衡型 实体解剖 均衡型 实体解剖 均衡型 实体解剖 壁动脉和心肌桥壁动脉(mural artery)又称穿壁动脉(tunneled artery),指冠状动脉的主干或分支在行程中有一段穿经心肌。覆盖于壁动脉表面的心肌称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心肌桥在各血管处的出现率为: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60、左
25、缘支9、对角支6、旋支终末支1;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10、右室前支5、右缘支3;心大静脉3、心中静脉l。心肌桥平均宽约12 cm(0220 cm),厚约O08 cm。壁动脉的出现率约为67,长度为0150 cm。常见的是l处有壁动脉,最多可达7处。壁动脉口径比心肌桥两侧的动脉口径略小,管壁较薄。壁动脉较少发生动脉硬化。冠状动脉手术时,应注意壁动脉的存在。 壁动脉和心肌桥 壁动脉和心肌桥 壁动脉和心肌桥 壁动脉和心肌桥 室间隔的血液供应室间隔的动脉有五个来源。1室间隔前支 主要起于前室间支深面,也可起于对角支、左冠状动脉主干、旋支和左室前支。可82 5支,口径平均22mm。分布于室间隔前l234
26、。以第2、3支或第1、2、3支口径较大,分布范围也较广。2室间隔后支 主要起于后室间支深面,也有起于前室间支后段或左室后支者,524支,口径平均l2mm。分布于室间隔后l412。在室间隔横切面上,儿童室间隔前、后支走在室间隔的中间层,成人则靠近右室侧行走。3房室结支 主要起于右冠状动脉,也有起于旋支、后室间支或左室后支者。可13支,口径平均为13mm。分布于室间隔上缘后l512的区域。4后上中隔动脉 主要起于右冠状动脉,也可起于旋支、左室后支、右房后支或房室结支。l2支,口径平均l4mm。分布于室间隔后上l4l3区域。5降中隔动脉 又名室上嵴支或上中隔动脉。主要起于右冠状动脉起始部,也可起于主
27、动脉右窦、右副冠状动脉。出现率为6 2,可12支,口径平均06mm。沿室间隔前、中12交界处下行。分布于室上嵴处者占3 6,分布到室间隔上14者占2 5,上13者占24,上12者占l 5。孔祥云等(1 9 88)发现,儿童组降中隔动脉比成人组相对要长,分布范围也较大。室间隔内各动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吻合形式有两支形吻合、两支“Y形吻合,还有网状或丛状吻合。室间隔中13吻合尤为丰富。吻合口径为5 04 1 0m,常见的为1 00200m。此外,室间隔的动脉还与室间隔以外的动脉,如右室前支、右室后支、Kugel动脉等在隔缘肉柱、右室肉柱等处形成吻合。 室间隔的血液供应简化版本 室间隔的血液供应 巨
28、大室间隔缺损时的室间隔动脉形态特点 心传导系的血液供应1、窦房结的动脉供应窦房结由冠状动脉的窦房结支(一般称窦房结动脉)供应,它环绕上腔静脉口部,故又称为上腔静脉口支。约60的人窦房结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起点距右冠状动脉起始部2cm以内;40的人起于左冠状动脉的旋支,起点在旋支起始部l cm以内。窦房结动脉由右冠状动脉发出后,行于右房内侧壁,过主动脉根部右侧,上行达前房间沟上端,多以逆时针方向从后方绕上腔静脉口,由结尾端进人窦房结。窦房结动脉若由旋支发出,先行于左房前壁内,右行达前房间沟上端,也多以逆时针方向从后方绕上腔静脉口,由尾端进人窦房结。窦房结动脉由头端人结者(即顺时针方向)占少数,也
29、有呈双叉状包绕上腔静脉并吻合成环者,这时前面的一支过结的中央。个别例子窦房结可由左、右两冠状动脉获得血供;起点也不全在前面,个别也有在心的左、右缘处或房室沟后部起于相应动脉主干者,此时窦房结动脉则绕心房侧面或后面到达上腔静脉口。窦房结动脉在经行中尚可供应心房壁和邻近的房间隔,并与附近的动脉支发生吻合。 窦房结动脉与上腔静脉和窦房结的位置关系 窦房结动脉的起始和经行 房室交界区的动脉供应 房室交界区由以下动脉供应1房室结动脉是供应房室结的主要动脉,931的人起于右冠状动脉,69的人起于左冠状动脉旋支。在右优势型心脏,由于后室间支多在到达房室交点之前即发出下行,房室结动脉多起于右冠状动脉的另一终末
30、支(右旋支),该支在房室交点处常形成一个“U”形弯曲,凸面向前,房室结动脉多起自此弯曲的顶端。心中静脉上端多经U形弯曲的凹面上行注入冠状窦,因此,可利用心中静脉寻找U形弯曲。房室结动脉起始后向前进入房室隔后部的间隙内,直达中心纤维体附近,由后部进入房室结,在结处以直角向下发一较大分支,分布于肌性室间隔上部。此直角分支处就是房室结的部位。X线造影可利用这一点定位房室结。房室结动脉末端分支滋养房室结和房室束的近侧段。房室结动脉主干长约l 5 mm,口径l mm。2Kugel动脉(房间隔前动脉) 起于右冠状动脉或旋支近侧段,经主动脉与心房间的脂肪组织,至房间隔前缘下部穿入房问隔,分支分布于卵圆窝下方
31、和房室交界区,并与房室结动脉等相吻合。3冠状窦口支 可起于旋支或右冠状动脉,为一小动脉,在房室交点处绕经冠状窦口,分布于房室交界区的后部。4左房后支 常起于旋支,由冠状窦口的前方进人房室交界区,主要供应心房扩展部,亦可发细支进入房室结。5室间隔前动脉 第一支可向后分布于房室束。因此,房室束为双重血供。以上动脉中,房室结动脉、Kugel动脉和左房后支是主要的,大小可以互为消长,且互相吻合。房室交界区动脉供应是多来源,吻合丰富。一支动脉阻塞的影响常是暂时性的,不久即可恢复正常功能。 房室结的血供 房室束及左、右束支的血液供应房室束和左、右束支的起始部,主要由房室结支和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的室间隔支供
32、血。 左束支主干前半部、左束支的前组和间隔支、后组分支的前半均由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的室间隔支供血;左束支主干的后半部和左束支后组的后半部则由右冠状动脉发出的房室结动脉和后室间支的室间隔支供应。由于左束支的前组仅由前室间隔支供血,故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栓塞时,易引起左束支前组阻滞。左束支的后组由于是双重供血,故左束支的后组的传导阻滞比较少见。 右束支的上段位于室间隔的上13,主要由房室结动脉和前室间支的室间隔支供血;中段位于圆锥乳头肌的后方,仅由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前室间隔支供血:下段行于隔缘肉柱内,由前室间隔支和右室前支供应。由于右束支主要由前室间隔支供应,故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梗塞可引起右束传导阻滞,并多为永久性阻滞。 乳头肌的血供前乳头肌由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及旋支分支供血。后乳头肌通常由右冠状动脉的左室后支及左冠状动脉的旋支分支供血,少数亦可来自前室间支绕至心脏下面的终末支供血。由于两个乳头肌恒定地由多个来源动脉供血,因此单一的一个大的冠状动脉支的闭塞,很少使乳头肌的血供完全阻断。临床上乳头肌断裂常常是由于一个以上动脉支闭塞引起。 乳头肌动脉 再次更新精美图片 打开心包后看到的心脏 心脏前面观 显露冠脉 后下观 暴露血管 冠状动脉